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西医结合论文范文,中西医结合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西医结合视角探讨医院管理质控要点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12-28
  • 阅读量57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从中西医结合视角分析临床管理质量控制要点。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0年2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个体化管理,为患者评估病情及风险,遵医嘱进行临床专科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关注药学服务和心理干预。观察组在个体化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中医疾病管理理念,如辨病势、体质分析、辨时管理等。统计两组患者对管理质量的评分和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减毒增效、中西优势互补、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轻症状、延长生存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食欲及精神状态改善、睡眠改善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从中西医结合视角进行临床肿瘤专科管理,有助于提升疾病管理质量,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辨证论治 质量控制

  

  中医理论基础源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通过整体观、动态观、辨证与辨病观、杂合以治等基本观点,参与了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1]。通过扶正固本、活血化瘀、软坚散结、化痰祛湿等治疗原则,提升机体免疫力。中医在肿瘤疾病的管理中,首先将人体视为一个整体,以肿瘤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为靶点,通过精确的辨证、调整阴阳虚实寒热,实现从整体上调整人体的生理病理状态的治疗目标[2-3],对此从中西医结合视角探索了肿瘤患者的管理要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8年2月~2020年 2月医院肿瘤科收治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为50~82岁;病程为3~6年。对照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为51~80岁;病程为2~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个体化管理,为患者评估病情及风险,遵医嘱进行临床专科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关注药学服务和心理干预。

  

  观察组在个体化管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运用中医疾病管理理念。①辨病势,通过对相关症状的观察,对患者病情的辨证论治,对病情发展趋势、病邪变化趋势进行有效推测和分析。②中医体质分析,通过对所患疾病相关的先天因素、后天因素、诱发因素的判断,再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断。再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等方式进行体质调整,从而辅助疾病的专科治疗。③疾病辨时管理,分析时间、环境变化对病情的影响,按照人体气血的规律性盛衰情况和运行特点,实施有效的中医特殊管理,如穴位按摩、刮痧、艾灸等。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对管理质量的评分,包括减毒增效、中西优势互补、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轻症状、延长生存等方面,各项目满分为100分。统计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包括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食欲及精神状态改善、睡眠改善等方面,各项目满分为100分。

  

  1.4 统计学方法

  

  选择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两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管理质量评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对减毒增效、中西优势互补、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轻症状、延长生存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比较

  

  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食欲及精神状态改善、睡眠改善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对管理质量评评分比较(分,χ¯±s)

  

  表2 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比较(分,χ¯±s)

  

  3 讨论

  

  早在三千五百多年以前,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癌”的疾病名称,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瘤”的分类记载,其中所提到的“积聚”“石瘕”等都是指当代医学中的肿瘤[4-5]。随后,公元前三百多年以前《晋书·景帝纪》中记载了我国古代医学家割治肿瘤的事迹,“目有瘤疾,使医割之”。“癌”的相关描述最早见于宋东轩居士《卫济宝书》中,其中有“痈疽五发”之说,“一曰癌”“二曰瘭”“三曰疽”“四曰痼”“五曰痈”。直至19世纪初,“癌”字开始具有现代医学意义。肿瘤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同一疾病多因素作用条件下,或者同种疾病的不同疾病阶段,都可能不同。中医中有“辨证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理论,通过分析患者的体质,以及疾病的寒热虚实,来总结和归纳个体化的治疗方案[6-7]。而且,目前肿瘤综合治疗方面,向来主张根据患者的机体状况和肿瘤部位、类型、发展趋势等,合理综合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治愈更多的患者,向肿瘤患者提供最新、最好的治疗选择[8]。中医药治疗结合西医内科方法治疗,如细胞毒药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的临床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

  

  医院在肿瘤患者的管理中,通常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管理模式,为患者评估病情及风险,遵医嘱进行临床专科管理,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进行风险管理,同时关注药学服务和心理干预。将中西医结合疾病管理理念纳入专科管理流程后,通过辨病势、体质分析、辨时管理,实现管理质量的提升。在辨病势方面,通过对相关症状的观察,对患者病情的辨证论治,对病情发展趋势、病邪变化趋势进行有效推测和分析。在中医体质分析方面,通过对所患疾病相关的先天因素、后天因素、诱发因素的判断,再针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中医体质类型判断。再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药物干预等方式进行体质调整,从而辅助疾病的专科治疗。在疾病辨时管理方面,分析时间、环境变化对病情的影响,按照人体气血的规律性盛衰情况和运行特点,实施有效的中医特殊管理,如穴位按摩、刮痧、艾灸等。研究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对减毒增效、中西优势互补、预防肿瘤复发转移、减轻症状、延长生存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在专科管理质量提升方面的价值。观察组患者的体质改善、生活质量提高、食欲及精神状态改善、睡眠改善等项目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从患者方面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管理模式应用的价值,不仅改善了患者的体质,实现了对内在环境平衡的调节,也增加了患者的食欲,提升了患者的睡眠质量,总体上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李秦,李桓,李松伟.基于隐结构模型的古代痹证辨证分型及用药规律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20,45(19):4784-4791.

  

  [2] 王芷乔.失眠之辨证论治看《黄帝内经》与《伤寒论》[J].光明中医,2012,27(9):1731-1732.

  

  [3] 马冠军.《黄帝内经》原创四大辨治思维[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1):5265-5268.

  

  [4] 邱明义.论《伤寒论》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及特色[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2):58-60.

  

  [5] 王学良,李赛美.方证规范化研究的意义及方法探讨[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1):83-85.

  

  [6] 付书璠,孙宇洁,李慧,等.基于《伤寒论》太阳病探讨张仲景顾护脾胃学术思想[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250-252.

  

  [7] 张冬爽,杨学琴,陶晓华.《伤寒论》排除诊断法应用探讨[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105-106.

  

  [8] 郭梅珍.试探张仲景辨证论治观的实质[J].河南中医,2013,33(2):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