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践行群众路线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 投稿抓老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06次
  • 评分4
  • 99
  • 0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要求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紧紧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来开展自己的工作。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高低。要正确认识“群众路线”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为立足点,从学校和教师两方面着手,积极构建和谐、有序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群众路线;新型;高校;师生

2013年6月18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总书记强调指出:“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的必然要求。”①高校要以这次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寻找当前师生关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积极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

一、正确认识“群众路线”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

群众路线是我党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学校教育的本质在于提高国家未来建设者的素质,高校教育也要围绕这一目标展开教学活动。在学校里,教师的言行举止、同学们的思想行为,都会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构建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对我党基本路线的认同度有着重要的意义。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立足点,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是教育战线贯彻执行新时期我党基本路线的本质要求和具体表现。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17~22 岁左右,其生理和心理处于定型阶段。他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很强;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逐步完善;理想信念还不稳固;并且他们对自我意识的要求和能力显著增强。大学生的这些特点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活动以及文体活动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因此,从大学生的特点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实效看,学校工作中贯彻和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需要。

教师是学生在学校接触最多的人群,师生关系的和谐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高校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需要从改善师生关系入手。

二、当前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问题

1.师生关系淡薄

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较少,教学过程更多时候是以单向灌输式进行,两者缺乏交流。而在课后,教师和学生各自形色匆匆,也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机会。加之学校的娱乐活动中缺少一些教师和学生互动、交流的项目。这样就导致了师生之间交流渠道很窄,师生关系变淡。同时,由于一位教师通常需要面对上百名学生,这种状况就减少了教师与学生直接交往的机会。教师很少和学生进行内心交流,因此师生关系日渐淡薄。

2.师生关系功利化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现在高校师生交往功利化倾向。师生以实际功效或者利益为交往目的,把师生间的纯洁友谊变成一种交易。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入越来越多,高校的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成为帮助许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保障。高校的奖助学金评定工作一般由班主任根据班级学员成绩和平时表现主持完成。在这一过程中,许多学生借此机会和教师千方百计搞好关系;一些老师也有可能以此惩罚自己平时不喜欢的学生,两者之间就会带有功利化倾向

三、坚持“群众路线”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1.学校要拓宽师生交往渠道

(1)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于许多高校教师将大部分注意力和精力用于教学与科研上,没有太多时间与学生进行沟通。学校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变老师和学生的观念,让教师认识到和学生多接触,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性不亚于科研或晋级。与此同时,可以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师生交流的有效机制,定期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文体活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注重增加一些师生交流项目,让更多学生与教师接触,促进学生与老师的沟通和了解。

(2)学校要大力倡导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首先,可以利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公共课,加强学生马克思主义人生观教育,在教育过程中要突出“人生与交往”这一节内容,指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指导自己的人际交往活动,净化学生的思想环境。其次,可以开展一些以“尊师爱生”为主题的美德教育。让学生认识到,“尊师爱生”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还是一种实际行动,如果老师的自尊心得不到满足就会使老师对学生产生厌烦之感。所以学校可以开展一些尊重师长、尊重人才的活动。最后,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此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人际沟通是加强师生之间联系的重要形式,是促进人际关系改善的重要手段。大学生通过与老师交往可以交流感情、建立友谊、寻求理解,但是受学生各种不良心理因素如害羞、自卑、妒嫉、猜疑、自我封闭会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的正常进行,许多学生与老师不愿交往、不敢交往,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于学生的这种不良心理造成的。然而,搞好师生关系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交往心理品质,所以,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心理课程、心理咨询站、心理协会等形式引导学生,注重对师生之间信任、真诚的心理品质的培养。

(3)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和能力考核制度。学校的管理制度需要淡化单纯的制度化模式,注重对各种关系的整合与协调,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环境,促进师生之间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要注意激发教师的角色信念和专业意识,让教师觉得自己在学校及教学岗位上有价值、有地位;维护教师的权益,尊重教师的权利,关心教师的疾苦,多听取教师意见,帮助教师不断进步,科学评价教师的劳动,发挥教师的主动性,促进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同时,对于学生的量化考核要让所有任课教师都参与进来,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与学生的交往。

2.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并且付诸行动

现代教育理念的确立是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前提,因为教师的教育理念,不仅直接影响教师的教育行为,而且还直接影响学生对教师的认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背景下,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已经成为教育实践活动中的重要环节。当前,教师的教育理念应当是“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更新教育理念,这样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改进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加和谐,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1)教育教学过程要体现“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体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基本原理。教师是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俗话说“实践出真知”,而教学过程中“真知”的产生,不能离开学生这一主体。“以学生为本”就需要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多注意引导学生自己思考,多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师不能主导课堂教学。在班级管理活动中教师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发展”。并且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学生群体,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和评价方式,做到因人施教、因势利导。

(2)教师需要放下架子,深入学生、贴近学生。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这就需要教师在与学生交往时坚持相互尊重的原则,把师生关系上升到日常生活中的朋友关系。教师要摒弃“权威”的心态,善于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敢于向学生坦诚自己的想法,和学生交往要真诚,从内心发出自己的真实感情,真正打动学生。同时,正如河水的深浅只有踏进河里的人才知道,教师也只有深入学生的生活,才有可能知道学生的真实想法或者困难所在。这就需要教师走出课堂,走进学生宿舍、参与到学生的的社团活动中。走进学生的微博、QQ空间和学校的BBS中,并且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尽力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以此赢得学生的信任。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③建立和谐、有序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付出真情,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是一次构建高校新型师生关系的绝好时机,要正确认识“群众路线”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找出当前高校师生关系的问题所在,学校与老师通力合作,同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构建新型高校师生关系。

引文注释

①本书编写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1.

③万丽华,蓝旭(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52.

(作者单位:四川文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