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正确的思想意识决定正确的自我认知

  • 投稿沧海
  • 更新时间2015-10-24
  • 阅读量490次
  • 评分4
  • 83
  • 0

王博(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XGY201237。

大学时期是大学生自我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使其正确自我认知,无论对其的现在与将来、现状与发展,均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大学生的成熟人格尚未完善,心理素质存在缺陷,自我认知往往出现一定偏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不能客观对待得失[1],不能正确自我定位,对未来的就业、求学、发展、生活等常常带来负面影响[2]。正确的自我认知来源于正确的思想素质,纠正具有偏差的自我认知,要注重从提高思想素质抓起。

一自我认知的形成基础

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关乎自身发展大局,甚至影响一生;如何正确评价自己,客观、准确地判定自己的行为准则,决定荣辱成败。

大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是从哪里来的?显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亦非与生俱来,人的正确自我认知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毛主席说:“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思想”。而这种思想,当然包括自我认知。

大学生自我认知的形成,与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有关,是自我认知形成的基础。在学龄前,受家庭成员与幼儿园老师影响,这一启蒙阶段,对其一生具有重要意义;在小学与中学阶段,其自我认知有很大发展,对外界事情开始有自己的见解;到大学阶段,随着年龄增大,接触社会的机会明显增多,从自身纵向与横向的经历,有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自我认知。由于此时的学习和生活相对独立,自我认知对自己的行为影响越来越大。

大学时段自我认知的特点,具有非常大的差异,尽管接受的教育基本相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们的社会实践不同,所感知的环境有异,来自于家庭素质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家庭经济状况的区别。家庭环境优越、父母过度溺爱、其自我认知情况与家庭环境贫寒、从小受苦受难者,其表现明显不同。

大学生入校时,自我认知状况差异颇大,思想素质良莠不齐。有的大学生思想素质较高,处事稳重,自理能力强,具有主见;也有一些大学生与此相反,思想素质较差,做事偏激,自理能力差,行为盲目。这种差异,主要是家庭环境与教育的差异。

自幼形成的缺憾,如果在成年后未加纠正,往往对一生产生不良影响。

在大学期间,教师应充分了解学生个体差异,重点了解自我认知容易出现偏差的大学生,加强针对性教育,特别要重视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这对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标准,纠正错误的思想认识,及时的、恰当的思想意识教育是非常重要的[3]。

虽然这些大学生教育存在较大的难度,但只要以心交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从长远角度进行说服教育,尚能获得较好的效果。事实上,对大学生自我认知思想意识教育方面,重视的程度远远不够,正是我们需要在工作中加强的[4]。

二自我认知的正确辨别

大学生自我认知是否正确,首先需要自我正确判断。自我认知就是对自己的认识,这种认识提高的过程,正如毛主席所说,“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大学生是心理问题高发群体,其基本特征是常态下的心理失衡,是自我认知的判断出现偏差,甚至迷茫。在行为上,常表现为认知的自我肯定———犹豫彷徨———肯定———再否定,也就是对自己的认知没有把握,不能正确判断,往往处于自我认知的矛盾之中。

这种现象与思想素质较低、辨别能力较差、社会实践较少等有关。其原因虽多,但最重要的是思想素质低下所致。有些行为偏激者,对一些事件显示出明显的幼稚特征,在做事之前总自以为是,自我评价良好,对自己的不正确想法缺乏正确的判断,对前因后果没有正确的认知。比如震惊全国的药家鑫案、马加爵案……他们做事之前,总认为自己的思维方式是正确的,并将此想法付诸实施。直至走向犯罪、难以收场时才恍然大悟、悔恨至极。如果在事发之前能够确信会发生如此后果、倘若事后再有如前之事,他们再重复以往手段的可能微乎其微。

正确的自我认知,是正确判断自己行为、正确判断与分析事件、正确处理与解决问题的基础与前提。一旦出现偏差,就将失去正确的判断能力,不能准确判别正确与错误,使自己在处理人际关系、处理日常事务处于无知乃至盲目状态。要改变这一状态必须提高自我认知能力,找出解决问题的金钥匙。行为易生偏激者,其重点要提高其自我认知水平,提高辨别正确与否的能力,使一些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大学生尽快走出误区。一些存在自我认知偏差的大学生,并未意识到自己存在问题,而有些意识到者则明知自己可能存在问题也不乐意纠正。此种情况,应通过深入细致的政治思想工作[5],使他们有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认知方法,如此方可掌握正确的自我认知标准与正确的自我认知方法。

三自我认知与思想意识

影响自我认知的因素较多。通常情况下,所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所接受的政治思想教育环境、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均为重要影响因素。不可否认,目前家庭教育的淡化、社会负面影响的增多、思想政治教育的旁落,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发生信仰危机、诚信危机、心理危机、就业危机、人际关系危机等,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影响颇大,进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自我认知水准,影响到判断事件的准确性。

自我认知的思想意识基础。一旦思想意识出现“高傲”偏差,做事总会唯我独尊,行为经常自私自利,看待周围环境乏善可陈……这种思想意识,对自我认知自然会产生重大的、甚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现实生活中,有的大学生狂妄自大、目空一切,总是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使自我认知发生“强势”偏差;而有些大学生与上述情况相反,思想意识出现“低落”偏差,做事往往缺乏信心,行为处于自卑状态,使自我认知发生“弱势”偏差。

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一旦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对自我认知影响是巨大的,出现“固执”的性格。为什么有些大学生总是犯同样的错误,为什么有的大学生很难听取与采纳他人的正确意见,正是思想意识所决定。

一些大学生自我认知出现偏差,缺乏自知之明,或多或少地与思想意识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一些偏激的大学生,在出现严重后果之前,并非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结局一无所料,甚至人明明知晓后果的严重而执意为之,思想意识上采取无所谓态度,这显然不是认知不足,而是放任或故意,是思想意识出现偏差。

四自我认知的纠偏要点

在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能力、纠正认知偏差过程中,要改变其错误的思想意识。目前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离现实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正是导致自我认知偏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学中应注重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树立崇高的道德品质人生观,克服极端的利己主义思想,把规范自己的行为当成人生基本准则与底线。但在现实中,思想政治教育淡化,而不健康的思想意识、邪教思潮、虚无主义等无孔不入,甚至达到非常令人担忧的地步。

要注重教育大学生知晓正确自我认知的重要意义。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旁征博引,以人为鉴,引经据典,利用活生生的案例引导、提醒和警示他们,使其充分认识到正确的自我认知对自己未来的影响,充分认识到提高自我认知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而提高纠正自我认知偏差的积极性与自觉性。避免在自我认知纠偏过程中出现两个极端,既不要垂头丧气,妄自菲薄,也防止自鸣得意,孤芳自赏。

自我认知具有阶级的烙印。一位伟人有正确伟大的自我认知,而一个无所作为的人、低级趣味的人、无益于人民的人,自我认知则是错误的、偏执的。人们的理想高下、目标迥异、道德善恶,自我认知大相径庭。如何使错误的自我认知转变为正确的自我认知,并非一蹴而就之事。大学生积极的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本保障,加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管理和自我期望的能力尤其重要[6]。

大学生是自我认知容易出现偏差的高发群体。成熟与完善的自我认知,对大学生生活中的负性事件的认知就会比较客观,情绪体验较为适度,能够积极地进行调解和控制,因此也具有较强的承受能力与自我调节能力。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的,是用人类最先进、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教育、启发、解决立场和思想问题,不断提高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从而激发大学生的学习与工作热情,端正处事与人际关系。人的思绪、观点和立场的转变,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一些被边缘化大学生在人际关系、心理预防等诸多方面,应用心理学教育和思想启发相结合的方法,从心理、思想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防其发生偏激事件,是教育的重要议题。这种教育,既要重视以教师为主导的他人教育,也要重视以自学为主的自我教育。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不可偏废。前者主要是教授技巧,具有启蒙、领路等作用;后者则通过自学、特别自学一些进步思想的哲学书籍、进步文学书籍等,以提高思想觉悟,纠正错误的思想意识。

总之,大学生所存在的自我认知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正确的思想尤其重要。认知教育从道德品质入手,从思想教育入手,对大学生自我认知的提高非常有益。把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人们关注的自我认知问题、心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一定会收到较为理想的教育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郭韶敏.大学生自我认知偏差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2010,24(6):215-217.

[2]邹宏秋.论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自我认知教育[J].教育探索,2005(12):40-42.

[3]孙倩.论思想政治工作中自我实现的有效控制[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4,20(2):98-99.

[4]张雅琴.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与个体认知的协调[J].求索,2006(7):67-69.

[5][6]李娜.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自我认知教育[J].教育观察,2014,3(13):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