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技术学论文范文,教育技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IT类专业的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

  • 投稿锅锅
  • 更新时间2015-10-09
  • 阅读量388次
  • 评分4
  • 53
  • 0

杨爱民,罗永聪,邓 芳,高 飞

(浙江万里学院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浙江 宁波 315100)

摘 要:提出建设基于IT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思路,阐述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标及培养形式、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总结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的特色与经验,为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IT类应用型人才提供改革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校外实训基地;CDIO;培养体系

0 引 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张,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为了适应社会需求,同时为积极落实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和满足IT企业发展对工程师的规模化、高质量的人才需求,高校应该加大与企业联合的力度,让学生更好地接触到专业的第一线,提升应用操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1]。

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为高校与企业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形成校内外一体化实践培养体系,使学生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就参与到校外实训基地的实践中,接受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用领先的技术方案、高品位的教育服务和变革性的创新资源完成与企业相关的应用项目;同时还应该依托企业,安排学生进入用人单位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通过一系列的实践锻炼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快速融入企业。建设校外实训基地的宗旨是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训。

1 校外实训基地的教学思路与功能

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的指导,IT类专业大学生校外实训基地总的建设思路是“全面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具体实施是以高校为依托,以企业的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建成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多领域、多元化、示范性、共享型、效益型的独具特色的综合实践教学基地。为满足企业快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大工程实践教育力度,通过校企联合推动工程教育改革,形成面向计算机、软件工程类人才实践教育的校企合作典范案例,培养适应软件产业发展需要,系统掌握软件基础理论及应用知识,具有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实用型、复合型软件高级设计人才[2],校外实训基地应该具备如下功能。

(1)教学实训功能。校外实训基地采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形式,以行业和企业为主导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保证学校实施以软件服务外包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为学生提供模拟、仿真乃至真实的实习、实训环境,学生可在实训基地完成岗前职业培训,在毕业前达到企业对员工实际能力的要求,从数量和质量上满足企业对新增软件人才的需求。

(2)服务社会功能。学校可通过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强与企业联系,实现校外实训基地服务社会经济建设的功能。行业新的软件可在校外实训基地进行测试、改进、推广,降低企业决策风险,节约企业开发成本;企业应充分利用实训基地的先进条件,举办产品推介会、展销会、洽谈会。学校在服务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同时,积极发挥辐射作用,将实训基地作为本地区开设相近专业院校的师资训练基地。

(3)培训服务功能。校外实训基地除完成本校学生上岗前的职业培训外,还可面向企业职工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以及面向待岗人员进行再就业培训等。

(4)定向就业培训功能。校外实训基地还有为银行、金融机构、软件企业定向培养人才的功能,根据企业的专业需求定向培训在校生,学生毕业后与相关企业签订就业合同,直接到企业上岗。

2 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方案与实践课程体系

2.1 构建一套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从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入手,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教学体系整合与优化、一体化项目设计、教学组织与方法改革、评价机制构建、基地建设、师资团队打造等一系列措施,提出“点、线、面”一体化的IEC-CDIO 理念,打造以信息类专业为主线的“实践、实习、实训”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以验证性课程实践为“点”,以模块级课程实训为“线”,以行业需求实习为“面”,一体化项目贯穿课程实践、项目实训和就业实习。

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以有多年IT人才培养经验的师资队伍为基础,以宁波驰拓等相关企业的行业技术能力为核心,从业务实践、行业解决方案和嵌入式产品工程出发,围绕基础层、工作层、高级层和专家层4个能力层级,根据软件基础、软件工程、工程实践、职业素质、商务办公和外语6个能力围度,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人才实训培养框架[3]。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体系如图2所示。

基础层:具备基本的概念性和实践性知识和信息,工作经验非常有限,在例行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

工作层:具有触类旁通的知识和信息,具有独立工作的能力,具有重复的、成功的经验和案例。

高级层:具有深入彻底的知识,可以带领其他人有效工作,具有有效的、深入的、带领他人工作的经验。

专家层:具有全面的知识和正确评判的能力,能够总结出有用的改进建议,可以给出专家级的意见,能够领导其他人成功运作,有咨询、改进或创新的经验。

2.2 校外实训基地实践课程体系

校外实训基地基于当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确立了一整套实训课程体系(如图3所示),包含目前比较流行或应用比较广的课程。该课程体系的设立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OOP编程思想、Java语言、C++语言、关系型数据库基础等一系列理论知识,具备使用面向对象的桌面应用程序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以及使用相关技术进行Web应用程序开发的能力,掌握Servlet、JSP、JS等技术[4]。教师可将实训贯穿在学生专业课程学习的3年期间,具体培养模式如下。

(1)大学二年级专业实习(课程设计类实践)。教师可通过职业素质训练、技术人员业务培训与职业生涯分享等,指导学生从兴趣出发加强对专业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激发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积极性;通过课程设计类项目实践,进一步深入掌握软件开发技术。

(2)大学三年级项目强化实习(综合项目类实践)。教师可通过技术讲座、编程强化、综合项目类实践等帮助学生对软件开发有专业的认识,激发学生投身软件事业的积极性,达到软件开发领域的“基础层”水平。

(3)大学四年级实训、实习(企业级应用类实践)。教师可通过心智行为模式训练、新技术讲座、行业趋势分享、企业级应用类项目实践、业务实习等,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达到软件开发领域的“工作层”水平。学生通过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开发和管理承担相应责任,进一步提升项目开发能力,同时具备基本的项目管理能力。

3 校外实训基地的特色与经验

3.1 一般企业接纳实习学生存在的问题

没有建立校外实训基地的院校,一般只能在毕业前一学期安排部分学生进入企业实习,学生实习机会不足,导致的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学生经过在校学习,掌握了基本理论知识,具备一定科技素养,但欠缺实践工作能力,尤其是在对专业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岗位(如对日软件开发中的日语和项目开发水平要求等)。这样的学生到了实习单位,不能迅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只是把学习的课堂移到企业。

(2)学生的工作能力达不到实习单位的岗位要求时,往往会被企业安排在非专业的岗位参与企业工作(如行政、后勤、话务员、前台等),无法达到提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质的目的,极大地影响学生的实习积极性和与企业磨合的效果。

(3)企业在接收实习学生时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对实习生进行培训和指导,但实习结束后,实习生不能直接留在企业工作,企业没有适合的途径留住人才,会逐渐对安排此类实习丧失热情,减少对实习生的实习培训投入。

3.2 软件服务外包实践教育实训基地的特色与经验

针对以上问题,实训基地本着人性化的原则,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由高校、行业企业、职业教育机构和政府专家一起,紧密结合IT产业发展现状,共同制订符合现代企业的实用性、国际化、复合型人才需求标准;另外,在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与模式等方面均依据上述原则,具备自己的特色[5]。

1)课程前置、企业跟进。

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联合,在实习前一学期的课程设置中提前引进企业师资,安排企业做订单式讲座或直接介入个别课程,某些实践类课程可以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建,这样学生在校就可了解企业情况,学习企业所需专业技术,在实习实训过程中能够尽快找到并实现自身价值,就业时更快融入企业。

2)分类培养、各取所需。

根据学生特点量身定做实习计划,而不是“吃大锅饭”,能够让有不同专业技术和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参与到校外实训基地的不同项目中,根据项目进度和个人表现进行调整,让学生的实习更有实践意义,接近真实的职业岗位需求。

3)全程跟踪、融汇感情。

校外实训基地安排专职导师全面负责学生实习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以及思想状态等管理工作,时刻把握学生的想法,帮助和指导学生与企业沟通交流,使企业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名实习生的特长、爱好及能力,更恰当地安排实训内容和实习工作,也为企业选人和留人奠定基础。

4)校企互动、互通有无。

校外实训基地向学生介绍各类企业情况,结合不同企业对专业知识的具体需求帮助学生提前巩固相应内容的专业知识。学生进入企业后,从基层做起,在学习的同时体会并理解企业文化,逐渐把自己看成是企业的成员,更快融入企业。

校外实训基地不同于只针对学生就业实习的一般企业,是校企联合运作、实行公司化的实训和人性化的管理,从大学二年级开始到毕业就业,形成一套工程化的教育实践体系,从始至终,全程跟踪,合理调整,使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4 结 语

IT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培养方案的制订、师资队伍的整合、教学场所的升级、企业联合方式和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以及教学实施中的作业布置、过程监控、考核方式、成绩评定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只有环环相扣、分步落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有序运转和实施,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近年来,各高校涌现出诸多校外实训基地,通过这些基地的建设实践与探索,应该创新教学思想、调整教学模式、优化教学内容,促进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将诸多成果向实验教学内容转化。对于开展基于项目的实践教学,教师应该从项目的设计、分工到具体实施各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到自主解决实际问题,推进系统设计级实验的开展,寻求企业需求与实践教学的最佳结合点。对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还有待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第一作者简介:杨爱民,男,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614607101@qq.com。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易洪雷, 薛元, 张彩云, 等. 基于校企合作联盟模式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4): 139-142.

[2] 娄岳海, 王循明, 林浩. 基于产学合作工作站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17): 39-42.

[3] 张澍东. 关于高职产学合作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J]. 职教论坛, 2013(8): 35-37.

[4] 杨华, 盛剑会. 实践贯彻始终的软件工程教学模式[J]. 计算机教育, 2011(10): 78-80.

[5] 王蒙军, 刘剑飞, 宋涛, 等. 省属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探索[J]. 武汉大学学报: 理学版, 2012(增刊2): 204-206.

(编辑:宋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