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历史名篇欣赏《谏逐客书》

  • 投稿全球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832次
  • 评分4
  • 71
  • 0

王献锋[石家庄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石家庄050031]

摘要:《谏逐客书》是历史名篇,其文史价值堪可称道。本文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对这篇名品奏议重新进行阐释和解读,以求达到新的认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李斯《谏逐客书》 欣赏分析

关于历史名篇《谏逐客书》,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要》中早有评议:“法家大抵少文采,惟李斯奏议,尚有华辞,如上书《谏逐客》云”;并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由此可见李斯《谏逐客书》这篇奏议的价值和意义。基于这段评说,我们从以下几个角度欣赏和分析李斯的这篇奏议。

一、《谏逐客书》写作的背景说明

有关《谏逐客书》的写作背景,根据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王下逐客令是在公元前237年,距秦统一天下还有十六年。时处战国末期,几个大国之间的兼并战争十分激烈。秦国作为强大的一国,由它来统一天下的局势已相当明朗,其他诸侯国都惧怕秦国吞并自己,因而千方百计地遏制秦国向外扩张。就在这时,韩国利用秦国大兴水利建设的机会,派了一名叫郑国的水工到秦国去,劝说秦王修筑一条很长的灌溉渠,目的是想以浩大的工程耗费秦国的人力、财力,使其难以对外用兵。可是不久,这一阴谋便被发觉了,于是,秦国宗室的贵族大臣联名上书,要求秦王下令逐客。李斯本来是楚国人,当然也在被逐之列。就在这种情况下,他挥笔写下了这个奏疏,并收拾行装出走。由于这个奏疏写得有理有力,秦王立即撤销了逐客令,并派人把李斯从半路上追了回来。据说这时即将被杀的郑国也向秦王进言:韩国让秦国大兴水利建设工程,当初的目的是消耗秦国的实力,但水渠修成之后,对秦国也是有利的。尽管兴修水利,减轻了秦国对东方各国的压力,让韩国多存在几年,但修好水渠却“为秦建万代之功”。秦王觉得郑国的话有道理,决定不杀他,让他继续领导修完水渠,这就是后来闻名于史的郑国渠,它对发展繁荣秦国的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说明了当时面临统一天下的秦王还是能够从容纳谏的。

二、《谏逐客书》写作的宗旨目的

《谏逐客书》总计不过八百多字,但是它的宗旨却十分明确,开篇点题:逐客为过(谏逐客——劝谏秦王不要驱逐客卿),而李斯在奏疏中的论证主旨也十分明确,即论证逐客之非。他的主张:广开才路,求士用客;他的用意:跨海内、制诸侯、助秦王、成帝业,目的就是说服秦王改变逐客的主张。

三、《谏逐客书》写作的论辩艺术分析

李斯《谏逐客书》中的“书”,是先秦时期的一种文体,属于奏议。按照现代文体内容划分,我们可以把它归类为议论文体中的驳论文。《谏逐客书》的论辩艺术非常出色,我们可以把它归纳为几个方面来赏析。

1.《谏逐客书》的论辩结构,严谨而又透辟。全文大体上可以概分为三个层次。第一自然段为一个层次,它是全文的引论部分。虽然只有一句话,但却开宗明义,申明论点:“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全文驳论的总纲。接下来的三个自然段是第二个层次,它是文章的本论部分,而且写得最具说服力,也最富有特色,谈古论今,层层析理,构成了有效的议论。这一大段的议论,我们可以按照自然段落的构成分为三层来剖析。

之一:史实对比。这里的对比,是纵向之比,通过秦国的由小到大、由弱渐强的一步步兴起来说明秦君用客有功。在秦国的发展历史上,截至到秦王赢政,共计出现过三十七位君主。然而其中最有作为、并且使得秦国获得扩张和发展的有四位,这四位就是李斯在文章中提到的四君,可见李斯对于泰国发展历史了解得非常详透。和其他诸侯国相比,泰国发展的起点比较晚,第一位先君秦非子是在公元前800多年替周孝王养马而获得封地。直到第五位君主秦襄公,在公元779年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杀后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阳有功,因此被封为诸侯。此后的八代君主,都在所获得的封地内与当地的原住族西戎各部展开拉锯战,但终因国小地贫,无大成就。

真正使秦国稳固霸业基础,并且最有作为的君主,第一位要属秦缪公。秦缪公用以强国称霸的最突出的策略就是八方求士,广纳人才。“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此举竟然使周襄王派人送来金鼓致贺,承认其为西方诸侯之长,秦国由此成为傲视中原的西方大国!

此后中经秦国的十六位君主,都未曾有过多少建树。直至秦孝公继位,招贤纳士,“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我们现在评议法家策略,主要就是推举商鞅提出来的奖励耕战、变法强国。因为当时的社会体制是井田制、奴隶制,耕者没有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而秦国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从青铜器过渡到铁器,生产关系也亟待彻底变革,商鞅虽非秦人,但是他所推行的变法因为适时而且有效,很快就得到了秦国上下一致的响应。

第三位在秦国历史上扩张最盛者当属孝公之子秦惠王,从他改称的名号我们就可以得知秦国实力的发展和壮大。“惠王用张仪之计,拔j川之地,西并巴、蜀,北收上郡,南取汉中,包九夷,制鄢、郢,东据成皋之险,割膏腴之壤,遂散六国之众,使之西面事秦,功施到今。”值得称道的是,秦惠王采用客卿张仪的连横之计,张仪则凭借其三寸不烂之舌,利用矛盾,陈说利害,居然得时、得势、得利、得逞其能,逐一分化和瓦解六国的合纵策略,各个击破,从而为泰国获得了利益最大化,而且避灾、避祸,退身自保,不能不说这是张仪的智慧使然!

第四位有作为的君主是秦昭王,是秦惠王的次子。他的业绩主要表现为启用客卿范雎,驱逐了曾为秦相的同母异父弟穰侯以及舅父华阳君,并且坚决地废掉了专权的生母宣太后,强化了王室权柄,铲除了豪门权贵。由此可见,“昭王得范睢,废穰侯,逐华阳,强公室,杜私门,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而这时距离秦王赢政的继位,已不到四年。

在陈述秦国历代先君的功业之后,李斯特别强调,“此四君者,皆以客之功。由此观之,客何负于秦哉?”紧接着,李斯又进行了反向推论:“向使四君却客而不内,疏士而不用,是使国无富利之实,而秦无强大之名也。”经过这样一番阐释历史事实、正反对应的论证,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客不负秦。

之二:现实对比。这里的对比,是横向对比,通过秦王取物与取人的不同态度,来说明秦王逐客为过。

李斯首先向我们展示了今陛下秦王取物的态度。譬如: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悦之”;再如:夜光之壁、犀象之器、郑卫之女、骏良駃騠、江南金锡、西蜀丹青、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等,则陛下用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并将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立于侧;而作为异国之乐,“今弃击瓮叩缶而就郑卫,退弹筝而取昭虞,若是者何也?快意当前,适观而已矣。”由此观之,秦王取物可以说是不分产地,悉数尽收。“今取人则不然:不问可否,不论曲直,非秦者去,为客者逐。”经过如此正反对比,结论自出,即:所重者,异国之物;所轻者,异国之士,然而其危害也不言自明——“此非所以跨海内、制诸侯之术也。”恰恰就是这一点,击中了秦王的野心和要害!

之三:理论阐述。其要义在于申明利害,这个利,就是纳客之利;这个害,就是逐客之害。

李斯首先从正面提出了“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的道理,并通过类比加以说明:“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用以说明纳客之利。继而又列举了正反两个方面的例证加以对比,即:昔者“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是因为“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而今秦王所为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这便是逐客之害,其结果必然导致“藉寇兵而赍盗粮”。

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第三个层次,它是全篇的结论和收尾部分。这个部分虽然简短,但是写得很有特色,其中每一句话都可以视为概括总结,收结一个自然段。“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它用以收结第三自然段;“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它用以收结第二自然段:“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它用以收结第四自然段;“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它用以回应第一自然段,并且起到了强化主题的作用。

经此分析,我们从中了解到,本篇的论证结构,可以说是“层次清晰,推理严谨,结构缜密,析理透辟”。

2.《谏逐客书》的论证方法,值得鉴赏并且学习。其一,申之以事理,晓之以利害。这个事,就是摆事实:四君用客的事实、秦王用物的事实;这个理,就是讲道理:纳客无敌的道理、逐客亡国的道理,并且是千秋功业论是非,得失天下陈利害,可见李斯的文章不仅说理透,而且着眼点高,句句点中秦王的要穴,无怪乎能够说服秦王撤销逐客令!其二,多角度对比,反复论证。这个对比,有纵横之比、有古今之比、也有正反之比。纵横之比是利害之比。纵比:四君重客建业之利,横比:秦王重物轻士之害。古今之比是功过之比,功:四君之功,五帝三王之功,功在用客成大业;过:秦王之过,过在逐客内自虚。正反之比是是非之比。用客之是:可以跨海内、制诸侯、成帝业;却客之非:损民以益仇,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结论就是——纳客无敌,逐客资敌!

3.《谏逐客书》的语言表现,功力深厚而且文采卓然。其具体展示,突出表现在以下两点:

第一,辞彩华美,用字讲究。李斯的《谏逐客书》在语言上可以说是经过了很深的锤炼,突出表现在动词的运用上。比如:“昔缪公求士,西取南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这一句中,“取”“得”“迎”“来”四个动词用得恰到好处。由余本为戎之重臣,因为秦缪公巧用离间计才将其收为客卿,并且在“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故用智取的“取”;百里奚原本是入秦的晋献公女儿的陪嫁奴仆,后逃到楚国,缪公在得知百里奚之才以后,用五张羊皮赎回,故用失而复得的“得”;蹇叔则是由百里奚推荐,缪公派人迎接人秦的,故用“迎”;丕豹、公孙支是他们自己由晋国逃到秦国而被缪公重用的,故用“来”。这五位客卿虽然都是入秦为缪公所重用,但是其间又各有原因、各具特色,同时也避免了用字的重复。李斯仅用四个字就把这段史实准确地表现了出来,这四个动词是不可轻易互换的,足以见作者在措辞上的经营之苦,锤炼之深。写惠王的四面扩张,为了彰显张仪在不同方位上所取得的贡献,特别精选了“拔”“并”“收”“取”“包”“制”“据”“割”等八个动词,不仅灵活多变,而且各有气势;写秦王获取宝物,则用“致”“有”“垂”“服”“乘”“建”“树”七个动词,分别与特定的名词搭配,既贴切自然,又颇具特色。

第二,铺陈排比,气势雄辩。《谏逐客书》在列举事实和申述道理时又极尽铺张排比之能事,而且整篇文章一以贯之。这种铺张由一个接一个的排比句式组成。从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开始,就首先铺陈了秦国在逐渐壮大富强的发展过程中众多客卿的功业,由四位国君唯才是用的史事组成一个大的排比,每个排比句式中,又彰显出铺张的痕迹。比如说到秦惠王用张仪之计,从西、北、南、东各个方向上的拓展来铺陈和展示张仪的作为。在说到秦王赢政纳取异国之物为己所用时,则一气铺排了昆山之玉、随和之宝、明月之珠、太阿之剑、纤离之马、翠凤之旗、灵鼍之鼓等七件器物玩好,真可谓铺张中有排比,排比中见铺张。这种肆意的铺张和排比大有纵横家雄辩的气概,却很少有纵横家言辞中过分夸张渲染的习气。因为其所列论据皆有所依傍,比如昔者四位国君重用客卿的事件均与史实相符,而今秦王重物轻人的所为亦无虚构夸饰。恰恰由于铺陈中的角度、句式,用词中的同中有变,变中有同,所以铺陈虽多,但仍能一气贯通,完美地达到了恣肆与严谨的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总之,李斯在《谏逐客书》中遗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是耐得住咀嚼的,多姿多彩的,值得我们认真鉴赏,并且从中获益!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云生,《谏逐客书》简析.摘自《认真学点语文》(下编).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

[2]陈庆惠.李斯《谏逐客书》简析,文科月刊,1984(3).

作者:王献锋,石家庄经济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广告传播理论、大学语文教学。

编辑:康慧 E-mail: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