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实施国学教育必要性的策略培养论文(共4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0-01-05
  • 阅读量170次
  • 评分0
  • 0
  • 0

  最近几年以来,国学热也正在逐渐的兴起了,并且也已有很多的研究者以及教育工作者都开始从国学的课程构建、教学方法、重要意义方面阐述过国学,所以国学教育也就愈发的重要了,本文就整理了关于国学教育的论文范文,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新时代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文化自觉培养


  刘东南


  【内容摘要】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现状不容乐观,存在主流文化认同感不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够、民族文化素养不高、人类文明视野不强等问题,而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现在是文化大国,正要向文化强国发展。大学生在其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大学承担着培养人才、文化传播或创新、服务社会等功能。开展国学教育来加强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辨证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汲取精华、剔除糟粕,与时俱进,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交流互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文化的繁荣昌盛、为人类文明的永续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新时代;国学教育;大学生;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中的主体对自己的文化应该有自知之明,既清楚自己文化的长处,也了解自己文化的短处,并要了解和认识其他文化,处理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理性审视,就是文化自觉。文化自觉的主体可以是个人或共同体。对中国文化的反思和审视就是中华文化自觉的一种体现。个人对文化的自知之明和自觉内化是实现文化自觉的关键所在。文化自觉是一种意识、一种价值观和实践论。大学生文化自觉是一种文化主体意识,是大学生在进行研习文化、内化文化和创新文化中体现出来的。大学生文化自觉包括文化认同、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据了解,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意识不怎么强,需要高校进行有效引领与培养。


  一、新时代大学生文化自觉的现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00后”大学生开始入驻大学校园。他们是当代青年的先锋,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他们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快,有强烈的求知欲望,能用比较广泛的互联网信息平台,综合素质较高,学习能力较强,对未来充满自信。但他们的合作意识淡薄,常以自我为中心,逆反心理强,更多考虑的是自身的感受,更倾向于追求个人成功。他们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信息,他们理论学习不够,理论思维不强,难于完全正确分析与辨别是非,甚至产生困惑,抵制不住诱惑,感到迷茫,做出偏激行为。往往缺乏坚定的理想信念,心理素质不够强,经不住自己所受到的挫折。正因他们的这些特点,就决定了他们的文化自觉意识不够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流文化认同感不强。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学生文化认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革命文化的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当前的主流文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拓展、经济一体化的逐步深入,西方文化长驱直入,给大学生对主流文化的认同方面给予了有力的冲击。由于大学生理论基础薄弱,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认识还比较肤浅,比较注重观察当前的一些现象,一般不会透过现象去分析本质。于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方面还存在诸多质疑,出现了主流文化认同危机。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学生虽然绝大部分能够背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24个字,但没能真正了解其中蕴意。只知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告诉人们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建设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培育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不能领悟到其中蕴含的人类文明成果。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塑造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就是青年主流价值的体现,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培育正确的价值观尤为关键。这就提醒大学生青年,“要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第一粒错了,下面粒粒错了。


  (三)民族文化素养不高。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多元化的娱乐消费渠道,民族文化的特性被削弱,在大学生中不熟悉自己民族民俗的,更不熟悉其他民族文化了,大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普遍不高。中华民族文化元素,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人民大众接受,不断被经典化。这需要针对现状,通过学校相关课程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素养。


  (四)人类文明视野不强。有的学生局限于已学的知识,认为只需要学好当前文化课程即可;有的学生受到美国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的影响,认为中国的不如外国,甚至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的月亮圆。因而不能站在全球的高度,用世界的视野来观察与评析中华文明,甚至出现文化自卑现象。


  二、新时代培养大学生文化自觉的意义


  认同了自己的文化,才能做到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这对于实现文化强国有着重大意义。历史和现实表明:一个民族的觉醒,先是文化上的觉醒;一个政党的力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自觉的程度。为了文化的繁荣兴盛,为了民族、政党的命运,必须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培养新时代大学生高度文化自觉,意义深远。


  2019年5月15日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中提到,中华文明与世界其他文明在不断开放的体系中一起交流互鉴,兼容并蓄,历久弥新。中华文明的处世之道是亲仁善邻、协和万邦,中华文明的价值导向是惠民利民、安民富民,中华文明的精神气质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中华文明的生存理念是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


  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现在的中国,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世界。中国与世界彼此离不开。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而且会越开越大,将为亚洲文明与世界文明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将为亚洲和世界提供更多的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


  高校学子,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要坚定文化自信就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落实,彰显文化自信,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实现文化强国。


  三、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文化自觉的培养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指出,求同存异、开放包容与文明交流、互学互鉴,利于文明的繁盛、人类的进步。不同文明应和谐共生、相得益彰,让人类文明同放异彩,为人类发展提供精神力量。文化因交流而互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人类应该有多彩世界、多样文明的理念,让各种文明交相辉映。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文化壁垒需要共同消除,妨碍人类心灵互动的观念纰缪需要共同抵制,阻碍人类交往的精神隔阂需要共同打破,让各种文明和谐共存,让人人享有文化滋养。大学生文化感知力的培植要着眼于大学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这些课程的开设必然要体现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展现中华历史文化的恢弘气魄。国学就是高度总结中国人数千年来的思维习惯和行为特征,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深深扎根于每个中华儿女心中。地方高校可以通过国学教育来提升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一)国学教育,利于大学生更准确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是独领风骚的。地方高校进行国学教育,帮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不搞历史虚无主义,也不搞全盘复古主义。做到汲取精华、剔除糟粕。文化也有时代局限性,需要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


  (二)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在了解自己的文化的同时,还能兼容并蓄,学习其他国家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世界离不开中国,中国也离不开世界,国与国之间彼此离不开。中国需要走出去,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也需要引进来,让中国更好地与世界有机融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政治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文化丰富多样、社会信息飞速发展的形势下,弘扬自己优秀文化的同时也要向其他国家学习。文化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面向现代化、面向教育、面向未来的文化。互相交流、互相借鉴,“一带一路”建设为其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文化因交流而精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三)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与时俱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世界日新月异,与时俱进,才能古为中用。这需要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效转型,进行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文化作为民族精神的一面旗帜,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强大力量和有力支撑。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国运强。通过接受国学教育,让大学生对自己文化有底气,有足够自信,形成高度文化自觉。


  (四)国学教育,助力大学生树立“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共享发展理念。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通过大学生对国学的了解,发现人类文明是多样化的。多年以来,中国领导人一直呼吁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大学具有培养人才、对文化进行传播或创新、服务社会的职能。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主人,他们对文化与文明的态度,对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大学生学好科学文化知识,以便将来能有更好的资本与世界其他国家为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求同存异、不断繁荣,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人们所憧憬的。


  第2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


  赵龙正


  摘要:随着小学教育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小学语文教学开始要求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以期能够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国学教育的渗透对小学生的语文能力提升有重要作用,能够提升小学生的文化底蕴,让学生从国学中体会到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国学教育的重要性,通过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学生开展国学教育,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本文分析了国学教育的教学目的,并深入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渗透;国学教育;教学策略


  国学教育所包括的教学内容较多,而语文正是从国学中分支出的教学科目,因此有很多语文教学内容与国学都与紧密的联系。在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已经从提升学生语文成绩以及基础知识储备,逐渐转变为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帮助小学生形成语文核心素养。国学教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与小学语文教学相融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加深小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对学生文化内涵以及语文素养的形成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更新教学方式,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促进小学生语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目的


  (一)传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


  国学教育指的是让学生通过对经典古书籍以及艺术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传统文化是华夏民族的历史发展见证,是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对我国目前的发展仍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国学教育的渗透,能够让学生理解中华传统的文化价值与内在底蕴,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精神,让学生在文化的影响下形成富含传统精神的思想走向。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会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内涵的理解,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复兴,不仅对学生自身有重要意义,对中国梦的实现和文化复兴也有重要意义。


  (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越来越紧密,我国不断地吸收外来文化,导致外来文化对传统文化造成冲击。文化冲击使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逐渐淡薄,不利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例如,日本的动漫、西方国家的电影等,这些文化资源的引入使我国的电影以及动漫发展都受到阻碍,使学生形成崇尚外来文化的意识,不利于学生思想态度正确走向的形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国学教育,能够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提升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进而培养学生形成爱国主义精神。


  (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责任感是当代人才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之一,能够提高人才在工作时的效率以及工作效果。国学教育中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能够明显提升小学生的人格素养与道德品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教师应当不断地改善教学方法,将国学教育中的深刻哲理传递给小学生,完善学生的人格体系与道德体系。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渗透国学教育的教学策略


  (一)利用汉字教学渗透国学教育


  汉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础教学内容,能够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写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活动打下坚实的汉字基础。增加学生的汉字量是学生学习活动开展的基础,教师要重视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在汉字教学中传递国学教育,提升汉字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文化素养。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为久远的语言符号,历经了无数朝代的发展与演变,逐渐转化成为今天我们所广泛使用的汉字。由此可见,汉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汉字教学中渗透国学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对汉字知识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领悟汉字中承载的文化与内涵。在目前的汉字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较为刻板,只注重学生对汉字的记忆力,训练方式较为机械化,使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逐渐下降。教师要改变教学观念,促进小学生汉字学习水平的提升,提高学生对汉字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姓氏歌》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的姓氏歌谣来开展汉字教学,提升学生对国学知识的认知程度。姓氏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包含着古人对家族系统以及血缘关系的认识,通过对姓氏文化的传递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古代家族以及社会的相关知识。本篇课文主要讲授的是有关中国姓氏的汉字,包括了赵、钱、孙、李等较为普遍的姓氏,以及诸葛、东方等复姓。本篇汉字的学习内容包括对“李”“张”“王”等汉字的认识,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解各个姓氏的来源以及历史上的特色代表人物,让学生了解姓氏的起源于发展,提高学生对姓氏文化的认识。


  (二)利用经典国学故事渗透国学教育


  在国学教育的内容中,包括很多经典的历史故事,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故事内容展开语文教学,传递国学文化的内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成语教学也属于语文的重点教学内容,能够增加学生的文化修养,让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多种成语,提高学生的表达水平以及写作水平。在以往的成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多数是训练学生使用成语进行造句的能力,忽略了成语内在含义的重要性,使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流于表面。因此,教师应当以素质教育为理念,丰富成语教学形式,利用成语故事开展语文教学,提升学生对成语的认识以及运用能力。成语故事能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以及想象能力,活跃语文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下进行国学知识的学习。成语故事属于国学中的重点内容,是华夏民族文化艺术中的点睛之笔,利用成语故事开展语文教学,能够提升国学教育的渗透效果,促进小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坐井观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坐井观天的故事详细地解释给学生,利用故事教学提高学生对成语的学习兴趣。通过成语故事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坐井观天的内在含义,培养学生形成深入思考的习惯。


  (三)利用古诗词的教学渗透国学教育


  古诗词是我国历史文化的瑰宝,是无数文人骚客流传下来的文化结晶,不仅表达了诗人的个人情感,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影响下,古诗词教学的目的再不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力,而是让学生能够给通过古诗词的学习体会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高度。因此,利用古诗词来开展国学教育,能够影响学生对国学文化与古诗词的认识,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古诗词是国学文化中经过历史沉淀的丰富文化知识,通过古诗词的学习能够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同时还可以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记忆力,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引经据典,提升学生文章的写作水平。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赠刘景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古诗词的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友谊观念。本首古诗主要讲解的是作者与刘景文之间的友谊,并且在诗词中有着“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一句经典名句,具有极高的国学教学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两句诗词进行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深刻含义,提升国学教育的效果。


  (四)利用语文阅读教学渗透国学教育


  语文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中的重点教学内容,能够完善学生的情感体系,提升国学教育的教学效果。课内阅读教学是学生学习时间最长的内容,在课内阅读的教学中对学生加以指导,能够更好地渗透国学教育。语文阅读教学中包含着多种的教学内容,有现代文阅读和古代文言的阅读教学,教师可以合理利用阅读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国学知识的渗透。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曹冲称象》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只局限于阅读内容的教学,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传递人生哲理,让学生学习国学知识。本文主要讲解了曹冲使用高效的方法进行称象的故事,体现了曹冲的机智与灵敏,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历史故事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习曹冲机敏的性格。


  三、结束语


  国学知识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内容和生活哲理,能够完善学生的情感体系,提升学生的思想素养。国学教育是千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的智慧结晶,承载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与底蕴,能够为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提供优质的辅助教学资源。在素质教育理念为导向的教育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当提升自身的教学技能,在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国学教育,结合经典的国学内容与语文课程,促进小学生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利用汉字教学、经典历史故事教学以及古诗词教学来渗透国学教育,激发学生对国学和语文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国学教育效果。


  第3篇:如何引导儿童喜欢儿童国学教育类交互绘本及其必要性


  肖平,吕珈薇(辽宁师范大学影视艺术学院,辽宁大连116033)


  【摘要】国学经典出版伴随国学热的出现得到迅猛发展,但在其快速发展中也面临着同质化、娱乐化、碎片化等诸多问题。国学经典出版作为一种特定知识传播的社会交往行为仍有着自身的合理性,这种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国学经典出版是集工具合理性、价值合理性以及交往合理性为一体的社会行为。在这些合理性的基础上,国学经典出版对全民阅读、阅读推广的创新与深化,对国学知识合法性的建构与传承,对当下现代性的纠正与治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国学;绘本;儿童教育


  在展开文章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到一个大的、整合性的问题,那就是国学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需要学习中文,弘扬中国传统?我们首先来调查一下,哪些是国学的范围之内的?让我们先明白什么是“国学”,然后再开始展开下面的文章。顾名思义,“汉语学习”是汉语研究,而汉语研究是我国特有的,从古至今慢慢发展演变而来的一门学问,其蕴含有我国从古到今千百年来的文化精华。


  国学可以归纳为,“乐类”“小学类”“石经类”“汇编类”,主要解释是“经学”和“经学注释”。大家都知道儒家思想的大成者以及中国古代文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孔子,所以我国的国学,其中有很大的影响来源于孔子。国学之中最为重要的有十三部,就是《春秋》《中庸》《周易》《左传》《大学》《孟子》《尚书》《尔雅》《论语》《孝道》《礼仪》《诗经》等十三部儒家经典。


  一、什么是国学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左右开始,“中国文化”一词开始出现并被使用,经历了一步一步的发展,从关键的“西学东渐”开始,国学开始慢慢地发展,光大起来。在此之前,我国的老旧学问在西方发达的现代文明面前彻底失败了,无法与其相比较。而后经过多次改革、变化才www.yulu.cc积累出来的那些精华所在,涌现出了曾国潘、张之洞、魏源等人才。“中学是身体,西学就是使用”,“整理民族遗产”,我们不断学习西方文明,而且同时还想要发扬我国的文学,这看起来是有所冲突的,但也正是他们的过人之处,在那种巧妙的关系之中,不断融合改进,渐渐地达成了中西合并,发扬我国文化的目的。不断继承了先人的思想,结合了西方文化的精华,而且一步一步的发展出了属于自己独有的国学。


  民间传统技法也有多种,但总的来说,研究的范围包括古典文学、历史学、儿童学、藏书四部分,以及四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


  二、为什么你想让你的孩子了解和学习中国文化


  为什么要让孩子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学习国学中的诗词曲赋可以锻炼孩子写文章的能力、审阅能力,在这个过程之中,还可以增强孩子们的耐心,阅读古诗词句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增加对其的理解,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之中,学习优秀的文章,理解其内涵,最重要的还可以让孩子们学以致用,真正的应用到自身的生活当中,提高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让孩子们写文章的能力变强,增强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体会到中华民资的伟大历程!所以说,对孩子们来说,学习优秀的中华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国学是我国的基础学术,它和数学、英语等学科都是不同的,国学并非简单的死记硬背,更不是空有其表,没有内涵的简单学科,它是融合了我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不断整合、更新,慢慢汇聚而成的一门学科,即使在今天,国学也依然在不断的发展,它是我们先人智慧的结晶,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借鉴。


  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属于他自己的一门学问,那么这个国家就没有足够地自立自强,当今世上,国家的安稳祥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就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文化基础,现在世界上的信息传递速递飞快,而随着国际化的日益加深,大规模的战争不太可能发生,所以,现在的国家争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一点越来越明显!那是什么?这个词叫做“文化侵蚀”。所以说,让自己的人民爱国,这是非常之重要的一点!必须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才不会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文化所侵蚀。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文化身份、凝聚力、自我,会是什么状态?


  三、什么是绘本,如何引导儿童喜欢绘本


  顾名思义,绘本,也就是图画书,图画书不仅可以讲述故事和学习知识,还可以让孩子们了解人类生活的许多原则,帮助他们构建自己的精神世界,以简单、快乐的方式培养多元智能。绘本因为有着丰富的画面,颜色等特点,所以非常受到小朋友的喜欢。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那就是孩子的教育是极其重要的!如果我们国家所有的孩子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着民族自豪感的人,国家自信,人人爱国,那么这个国家将十分强大,而儿童早期教育中,有一种形式叫做绘本。


  根据统计显示,父母越重视早期阅读,孩子对阅读的兴趣就越大。自从孩子出生以来,我们每天都能给孩子们看一些图画书。不管他是否可以看得懂,是否能够理解到其中的意思。绘本中鲜艳的颜色,漂亮的图画,具有着很大的优势,可以吸引小朋友们的注意力,给他们带来非常快乐的感觉。只要是父母可以坚持下去,耳濡目染,孩子们一定会爱上绘本。现在的教育形式非常的多而且种类丰富,立体画册、声音画册、触摸认知画册、翻转画册、浴缸画册、刷子画册、无字画册、孔画册、活页画册……这些图画书,具有许多功能和特点,是宝宝接触阅读最好的材料。当图画书中的内容渐渐地吸引到他时,他就会开始主动地去阅读,兴趣就这样一点一点地养成了,这个时候他就会慢慢地喜欢上绘本,喜欢上学习。


  四、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创新


  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不断发扬,使其壮大,才能使其不断发展,延续至今。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来研究传统文化,会发现其中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科学诠释,把握其精髓,去其糟粕,才能够不断发展,把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结合起来,不断改进。我们提倡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技术的结合,这是一种有机的整合,而不是所谓的简单叠加。我国之所以能够屹立数千年,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有着丰富文化底蕴,特别是我国的国学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国学交互式绘本把中国的传统国学文化用一种简单、明了的形式展现给人们,让人们能够更加直观、简单地了解其意义,懂得其包含的知识。


  五、交互绘本与国学教育的结合


  第一,交互式国学绘本是基于我国的国学教育基础之上,加以改进创造,带动多个感官,视觉,听觉,触觉等等,利用情景模拟的方式给孩子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交互式国学绘本可以使儿童通过游戏和画画学习汉语知识,在这个互动里,让孩子愿意接受以中国传统绘画这一方式教他们知识。这不但可以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而且也可以使孩子变得乐观开朗,充满好奇心。交互式国学绘本使儿童能够一遍又一遍地阅读有趣的部分,使孩子们能够更多地探索未知的事物。


  第二,交互式国学绘本可以将国学中的典故、成语、古诗等与交互技术相结合,比如点、划、晃动、声控等手段,更好地实现交互性体验。


  将国学与绘本两个点相结合,创造出了新颖,独特,具有吸引力的交互式国学绘本,并可同时应用于“互联网+学前教育”,用最为前沿的互联网技术,与交互式国学绘本再次结合,让学习绘本变得更加简单,方便,同时有了更高的娱乐性以及实用性。通过各种形式,引导儿童喜欢国学喜欢绘本阅读。


  第4篇: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实施国学教育


  黎汉利:来宾市兴宾区凤凰镇中心小学牛角教学点广西来宾546102


  【摘要】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并涵盖后期各朝代的各类文化学术。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易学、术数、医学、星相、建筑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而对于国学教育,则是对国学文化的一种传承。在小学语文课文中涉及的国学知识较多,因此有必要开展国学教育,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得以升华,进一步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国学教育;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的意义分析


  (一)有助于小学生健康成长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健康成长,如在小学语文唐诗宋词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效引导,渗透国学教育,理解诗人的爱国情怀、勤俭节约的优良品德等,则有助于小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进而使小学生健康成长得到有效促进。


  (二)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一味采取灌输式教学法,使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而渗透国学教育,在完成语文教材内容目标的基础上,还让学生学习到国学知识,从而使学生成为一个孝敬父母、尊敬老师、懂礼仪、有爱心的人,显然使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得以升华,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有助于小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当小学生在小学语文中学习到一些国学知识,然后应用到作文写作过程中,通过引经据典的方式,便能够提高写作的能力。与此同时,国学教育中的知识点较为深奥,通过深入挖掘,学生会了解到国学知识的魅力,在受到国学熏陶的情况下,能够使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利用多媒体技术,深入解读国学知识的内涵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一些国学知识较多,特别是一些古诗词,其国学知识内涵深刻。如果一味地采取灌输式教学法,可能学生难以理解里面的国学知识。所以,可以巧借多媒体技术,通过视频、图像的方式刺激学生的视觉直观体验,然后由教师引导,让学生深刻体会里面的国学知识。下面以《悯农》这篇五言古诗为例,对其涵盖的国学知识进行解析。为了渗透国学教育,加深学生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课堂之前,可以搜集有关这首古诗的图片、视频,然后结合文字,制作成短视频;进一步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短视频,这样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便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通过观看短视频,能够增强学生视觉体验,理解这首古诗的深刻内涵。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更能理解“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表达了诗人对农民辛苦劳作的同情之心;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则通过生活细节及人们熟知的事实,刻画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追问学生“我们需不需要珍惜粮食,杜绝浪费?”学生观看短视频后均会回答“需要”。这样,便培养了学生珍惜粮食、杜绝浪费以及热爱生活的优良品德,很好地完成了国学教育的目标。


  (二)深入解读,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需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深入解读国学教育内容,使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下面以《狐假虎威》一文为例进行剖析。《狐假虎威》是一则成语故事,出自于我国古典名著《战国策》,讲述了一只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吓跑了森林中的百兽,告诉我们生活中有些人就像狐狸那样,借着别人的力量吓唬人,其实他们自己根本没有什么本事。教师可以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开展角色扮演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然后进行合理的角色分配,如有的学生扮演老虎,有的学生扮演狐狸,有的学生扮演松鼠,有的学生扮演小鸟,有的学生扮演乌龟,然后结合课文内容的台词展开角色扮演游戏,这样既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里面,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游戏结束后,教师再对课文内容进行解读,如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像狐狸一样借别人的威势欺压人,自己要有真本事,要善待他人,与他人和谐相处。同样告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需学会聪明,不能被小人利用。如上述提到的角色扮演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更加丰富,避免教学过程突兀现象的出现,进一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


  除上述教学策略及方法以外,还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方法的应用,使学生自主学习国学知识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如我国汉字博大精深,有形可识,有音可读,可以指导学生练习汉字的宋体、楷书、小篆等练习,通过临摹,学习汉字的写法,了解书法的精髓。又如教师可以对学生布置自主学习的任务,自主阅读《闻鸡起舞》、《凿壁借光》、《囊萤映雪》等成语故事,然后布置任务,问学生通过这些成语故事阅读明白了什么道理,以此培养学生刻苦读书、勤奋好学的中华传统美德精神。


  我国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国学知识无处不在,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国学教育,能够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以及热爱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及精神。因此,国学教育值得推崇,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需注重国学教育的渗透,从而使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