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电容传感器项目教学的设计

  • 投稿晏耀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709次
  • 评分4
  • 17
  • 0

文/柏华春

摘 要:传感器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掌握运用传感器的相关知识,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容传感器项目教学的设计。通过传感器知识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思维能力,并将其广泛地应用于现代化生产中,促进科技革新和生产力的发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教学设计 电容传感器 项目教学

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传感器及其应用》第四章第二节讲述了电容式传感器的原理及分类。传感器在测量与控制电路中不可或缺,在现代生产生活中也已被广泛应用。如何使学生更高效的学习,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要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必须在教学设计上多下工夫。

一、项目教学过程设计

1.引入项目

水是生命之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位居世界前列,可是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很少,再加之人们对水的不重视,水资源浪费、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保护水资源,减少人为浪费。这样从情感上激励学生,要努力完成这个有意义的项目。

2.明确项目

设计电容感应式水龙头。

3.实施项目

(1)通过实验了解电容性能,引出电容公式及分类。

实验:将两片方形金属片相互靠近,用万用表的电容挡,测量两者之间的电容量。随着两金属片的缓慢靠近,电容量从0pF逐渐变大,最大可以达到30pF。请一名学生,在两金属片之间缓慢地放入塑料薄膜,同时观察万用表。学生们发现电容量逐渐增大至40pF。请另一名学生,在保持两金属片相对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沿水平方向将其分开,此时万用表显示的电容值逐渐变小。通过实验,学生们感性地认识到,电容量与两极板间相对的有效面积、介电常数成正比,而与两极板间的相对距离成反比。

根据以上原理,学生们把电容传感器分为三类:变面积式、变极距式、变介电常数式。

(2)分组分类讨论查阅资料,选择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为设计基础。

①变面积式。变面积式传感器,两极板水平相对,其中一个为定极板,固定不动;另一个为动极板,可以左右直线运动,两极板间的相对位置为原始距离。学生讨论表达式K=-εb/δ,指出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其灵敏度为常数,输出特性为线性,同时明确变面积式电容传感器的应用场合,多用于直线位移、角位移、尺寸等参数的测量。

②变极距式。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被测物连接动极板上下运动,使其两极板之间的距离发生改变,从而电容量也随之改变。初始极距与灵敏度相互矛盾,因此变极距式电容传感器适合测量小位移。为了使灵敏度得到提高,一般采用差动结构。

③变介电常数式。由于不同介质的介电常数差异很大,因此在电容器两极板之间放入不同介质时,电容C是不相同的。根据这种原理制成的电容传感器称为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

(3)分析实施。

①教师提出设计要求:当手或物体靠近水龙头时,水龙头会自动定量出水。

②学生通过资料整理讨论设计方案,提出独立电源供电,变介电常数式电容传感器采集信号,通过转换电路将控制信号传给自动水龙头开关电路,同时计时电路开始倒计时,到达设定时间自动切断水源,达到节水目的。

③各小组对提出方案集体讨论并改进,提出自己的想法,使学生的思路得到了开阔。

学生在拓展思考过程中,扩大电容传感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范围,根据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再提出新的设计项目,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意识。

二、项目教学评价设计

组织各小组派代表在班级汇报,学生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非电量到电量的转换概念,了解电容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当今国内传感器的现状。各组汇报完成后,进行小组互评,班级气氛很活跃。最后教师点评并给各小组打分,激励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高涨。

三、小结

该次课是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的,其引入项目是从珍惜水资源和一个有趣的实验开始的,通过不同的实验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对电容传感器了解的积极性,激发他们自主学习传感器的热情。项目教学主要分成三大块,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很多学生介绍了日常生活中,藏在我们身边的传感器。提出自己的想法,设计了新的传感器应用项目。在项目教学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思考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素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沈聿农.传感器及应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王俊峰.孟令启.现代传感器应用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3]严钟豪.谭祖根.非电量电测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