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关于成人教育学的优秀论文收集整理(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1
  • 阅读量153次
  • 评分0
  • 0
  • 0

  说到成人教育学想必大家现在对它应该都不会陌生了吧,而且现在我国的成人教育学也是愈发的完善了,但也存在着很多的等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整理关于成人教育学的相关论文,来供大家参考。


  第1篇: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集注


  曾青云


  摘要:我国文化发展历史与教育发展轨迹彰明,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不仅是一种高层次专业培养活动,更是一种传统文化传承、现代文化推进、未来文化创新发展的实践过程。而在传统、现代、未来三维之间的合与传动之间,既昭示了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渊源,集注了它现代发展的文化坐标,还指明了其未来发展的文化远景。以此引长,试图从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大势下,远溯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脉络、文化蕴义、文化诉求,博索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地位、文化使命、文化担当,为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事业肇基新起点。


  关键词: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集注


  遍览中华文明的历史轨迹,细检中国成人教育的文化遗存,即可断言,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起步虽晚,但却融汇贯通着传统文化之大道;其规模虽小,却与现代文明脉络息息相通。由此引袂,当代成人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既是我国成人教育实践发展的必然,也是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必由。值今时势,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大潮,又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未来发展彩绘了新蓝图,因而,如何进一步远溯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脉博、文化蕴涵、文化印记,如何更深层博索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地位、文化使命、文化担当,为未来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发展集注文化新坐标,粲然显得极为必要与极其紧迫。


  一、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渊源与文化印记


  子曰:“若藏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成人。”一语湛明,“文化凝铸”当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发展之要谛,且其中闪烁的“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之人文光辉,更犹如雪泥鸿迹,成为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亘远而深彻的文化渊源与文化印记。


  (一)“学会做人”的文深印长


  自“元典时期”伊始,“学会做人”就是我国文化史上一个亘古不朽的主题。上至春秋战国、秦汉唐宋,下到明清民国,关于“如何做人”的论著学说不胜枚举,从启蒙的《三字经》、《弟子规》,到经典的《论语》、《大学》、《中庸》,可谓浩如翰海,不仅擎引出了一则则感人至深的砺志故事,且诸多名人名句,更因其文光璀璨,而彪炳于中华文明与中国教育发展之史册。其中孔子关于“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的立身主张,至今仍光烛华夏。就此意义,正是这些质朴纯真“做人要则”,言近旨远的“做人期愿”,以清风高节的文化泽惠与阳煦山立的文化蕴藉,聚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宏旨精髓,使“学会做人”淳化为五千年中华文明的第一“名片”。引古涵今,“双心同正”应是中国文化关于“学会做人”理念,在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田野的花繁果硕。


  所倡导的“心路校正”,突出了思维导向对“学会做人”的决定意义,重点凸显人生成长路径的转型问题。因而,不仅要求研究生以“求是精神”对以往成长历程进行严肃的反思,并从文化的视角,溯本求真地思考自我思想认识、价值取向、性格特征、道德修养、人格尊严、为人处事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与不足。还吁求以“志高心远、沉稳厚重、大度从容”的人文精神重塑自身的个性与特质,摒弃以往心路行进中的成与败、荣与辱、是与非的种种心障,以此为断点,将个体心路决然扭入气势鲜明的成人培养“高速”,最终实现由学生到成人教育从业者的人生角色的转变。


  所致力的“心态调正”,昭示心态转变应是“学会做人”的关键环节,主要显扬了人生态度的变迁问题。核心是汲引“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等等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衍化为“乐于吃亏、敢于做事、善于容人”的心境文饰,雨化为“学会感恩、学会放弃、学会坚持”的心品文光,聚化为“质朴藏拙、慎言检身、淡名薄利”的心形文辉,让心灵成为展现人生价值的第一“窗口”,让心态成为决定人生发展的第一“佚力”,让心地成为支撑人生坎坷的精神家园。惟此,学生才能在今后波谲云诡的社会生存与市场竞争中,经得起“世路风霜”的锻打、“世情冷暖”的磨砺、“世事倒置”的冲击,从而使自己的人生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文共轨。


  (二)“学会做事”的文远印重


  现有典籍显明,中国传统文化总是从“治国济世”的高度掸释“学会做事”的宗义宏旨,从哲学的视阈阐述“学会做事”的行为法则,从社会的大势澄清“学会做事”的范畴边界。其中,《大学》的“治国、齐家、平天下”,孔子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孟子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荀况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韩非子的“欲速则不达”,朱熹的“格物致知”,等等,都是传义古今,耳熟能详的闳论箴言。这也从文化意义上昭示,“学会做事”必是当代成人培养专业研究生培养原动的内力。而就现代文明而论,“三坚并重”则是这种内力辉映苍穹的时代光曜。


  “学会做事”必须具有坚定不移的信仰。要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信仰,“热爱成人教育学事业”信念,“成为合格成人教育人才”的信心,作为自己的做事准则和活动指南,将以往带有随意性、迷惘性,甚至功利性的陈旧做事意识,锐变以社会、国家、事业、集体为主导的做事认知,从而使“信仰作为创造力量”、“信念可以创造奇迹”的文理,成为“学会做事”的恒远印记。


  “学会做事”还必须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是张扬传统文化所追崇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执着精神,以“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的顽强作风,事无巨细,都必须以坚定不移、坚强不屈、坚持不懈的态度,使“谋事有文心、行事有文采、成事有文光”成为做事的常态,让《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成为“学会做事”的时代印象。


  “学会做事”更必须有坚决果敢的行为。这种行为是一种气势、气魄、气度的激扬。既要以“敢为人先”的胆略,运用独到的眼光或创造性的见解,对现有的做事方式进行优化与亮化,还要以“舍我其谁”的胆魄,梳理做事行程的优点与特色,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做事过程中的缺失与疏漏,进行有的放矢的补苴罅漏,更要以“日三省吾身”的胆气,让“无往而不胜”成为学会做事的原初印鉴。


  (三)“学会做学问”的文凝印聚


  “学会做学问”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灿烂的华章。只要翻开中国文化的扉页,“悬梁剌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学习精神,“学而不厌、锲而不舍、读书破万卷”的学习态度,“学而时习之、不耻下问”的学习理念,“经国济民、经邦济世”的学习目标,“韦编三绝、牛角挂书、秉烛达旦”的学习风范,宛如劲风扑面,所迸发的翔高引远与绝顶凌云之恢宏之势,让人们心感神往“读书传家”的文光蕴聚。所吞吐的沉稳持重、钩深意远、纯净明光之气,又让人们手触身受“止于至善”的文脉悠长。以古引今,“三学互动”笃是传统治学理念在专业研究生培养领域的经典传圭。


  学以明经是“学会做学问”的目标追求。此“明经”非彼“明经”,它不仅仅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通经晓学,而是以“面向社会、展示特色、勇于竞争、开拓未来”的睿智,以专业课程、校园课程、社会课程为“立交”,在广博检索相关的现代自然科学、现代社会科学、现代思维科学成果的基础上,以“会当临绝顶”的勇气,深度探究相关专业知识产生的源泉,理性把握相关专业认知发展的过程,着力寻获相关专业知识创新的路径,让“读书求理”的文境诩扬。


  学以通慧是“学会做学问”的内涵需求。通慧的要素是“开阔眼界、扎实基础、转换角色、打造个性”,认为系统知识学习并不等同于素质能力提升,强调在知识转化为能力素质过程中,学习场景设计与学习方式选择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其中,“双思并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合一)是主导学习路向,“五路超赶”(即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与成人教育学融汇)是主要学习情境,“五元互动”(导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习与科研、学科与学科、学生与社会)是基本学习方式,以此促进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实践认知的骈集贯通,使“无息有渐,为学亦然”的文理旌扬。


  学以致用是“学会做学问”的行为诉求。就成人教育学专业而言,学以致用导衍的是一种“敦本务实”的学习行为,“巩固成果、形成能力、生成特色、树立品牌”,是其逻辑原点与行进空间。细而分之,“学以行为本”是其生态,专业学习既要与现实相适应,又要与未来相关联。而“双文比翼”(行政公文与学术论文双馨)则是学行合一的载体舟桥。同时,“学以活为魂”是其个性,专业学习就是要带着问题学、带着困惑学、带着需求学,而“读、说、听、写”(精读、慧说、慎听、臻写),则是激化“活学活用”的天然因子。两者的璧合珠连,意味着“知行合一”文帜飞扬。


  二、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惑问与文化引思


  直面来自方方面面的惑问,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不仅要激活自身的文化记忆,更要为改变来来发展的文化符号而殚思极虑。


  (一)惑问与引示一:文化传承是博学精业之源


  当前,社会和学界关于“博学精业”的认识是仁智各异,一些人把“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作为其全部蕴含,一些人又把“扎实通识知识、强化专业知识”作为根本任务,等等若是,尽管这些观点都有合理之处,但整体上看,只是以现代教育视阈或近代教育思维对“博学精业”理念的表象诠释,显得空泛而苍白。由于缺失中国传统文化层面的“探赜索隐”,有意无意间就把“博学”与传统文化相剥离、把“精业”与传统成人教育思想相断隔。就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领域而言,“博学精业”的基点有三:“三开启心”(视野开放、思想开明、心智开悟)是其灵光,“四读慧心”(读史通道、读经明理、读物识事、读心知人)是其灵动,“五学汇心”(学而有疑、学而有思、学而有渐、学而有新、学而有成)是其灵秀。而些箴鉴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粹萃精熔,如果没有中国传统文化之源,无论“博学精业”如何纵横跨越,现代国际成人教育研究如何风生水起,终将陷于掠影浮光的尴尬境地。这也显明,向社会、学界乃至成人教育领域,广泛宣喻传统文化与当代成人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本质联系,深入阐明传统文化与专业研究生“博学精业”的历史渊源,已然迫在眉睫。


  宣扬主旨阐幽明微,传承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思想与实践成果乃“博学精业”的首要任务。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浩翰长河中,成人教育思想与实践是最霞粲的云帆。早在文化元典时期,中国传统成人教育思想体系,无论在基本思想、发展思想,抑或是行为思想,等等最具核心意义与边界意义的思想要素,已初肇规模体系,其中《论语》、《孟子·七章》、《荀子·劝学篇》、《墨子·墨经》,等等元典,既是中华文明直至世界文明宝库的耀灿明珠,也是传统成人教育思想的核心构架。同时,在中国文化发展过程中,传统成人教育实践也“钩深致远”,随着学派教育、养士教育、游学教育、书院教育、社学教育,等等一系列成人教育实践的承继发展,已铸炼出相对完善的成人教育社会体系与行为方式。稍加比对,就不难发现,当代成人教育理论在基本思想与实践意识方面,或是传统成人教育思想的摹版,或是传统成人教育实践的镂版,并未有根本性的创新与突破。从此意义上,传承传统成人教育思想与实践成果,应是清明“博学精业”目标范畴,廓清“博学精业”理论边界,确定“博学精业”的行为模式的认知之源、行动之根。


  (二)惑问与引示二:文化发展是聚效储能之本


  “博学精业”只是肇基,而“聚效储能”才是当代成人教育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更始。在新的历史条件上,人们关于“聚效储能”的认识也显得如此多样。一些人把“聚效储能”归结为常规性人才培养的新形态;又有一些人把“聚效储能”坐断为专业教学水平的提升,更有一些人把“聚效储能”臆想为人力资源的开发。也许在某种视角上,这些认识都有某可取之处,但就成人教育学专业而言,这些并不是对“聚效储能”的属性何在,价值何在,路径何在,等等诸多问题的理性解注,只是一些偏狭而空洞主观认识,缺乏关于“聚效储能”与文化发展内在联系的现实解读。就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而言,“聚效储能”的基座有三:“三养归真”(精湛养思、果断养才、沉警养识)是基石,“四自聚效”(自信、自悟、自力、自强)是基干,“五为储能”(以伦理为桢干、以文章为花萼、以义理为膏粱、以诵读为耕耘、以事业为结实)是基线,其核心是倡导文化的庚继与链轮,认定没有文化的新发展,“聚效储能”的方向就会迷离惝恍;没有文化新元素的注入,“聚效储能”的行为就会沙飞砾扬,专业研究生培养应有的社会品质就不能张,必有的文化品脉也难以伸张。这些带给我们的启迪是:文化发展应是社会和行业发展的经络与脊梁,漠然这种文化内蕴,专业研究生培养就会失去存在与发展的原力,无论“聚效储能”如何腾挪跳跃,文化发展总是道贯其中的亘延元色。


  当代成人教育文化发展当是它的底版基色。成人教育文化是成人教育使命、成人教育精神、成人教育责任、成人教育人文的集结体,“聚效储能”就是要以文化自醒与自力的锐气,以去故纳新、去末归本的勇气,从底层构建着力,把当代成人教育文化中的优良基因,内化为“修德聚能”的鼎铛磐石,将以往的“以知识聚效储能”的传统认识,转变为“以文化聚效储能”的现代意识,使专业研究生培养始终烁闪着成人教育文化的韶光煦色。当然,现代主流文化发展更是它的凸版亮色。现代主流文化代表社会发展方向,是“聚效储能”的导引,要求研究生们跳出固化的行为方式,以开放开明的宽阔胸襟,及时把现代主流文化的亮点光点,外化为“聚效储能”的文饰时妆,使“聚效储能”的每一道程序、每一种行为,都高扬现代文化的旗旄。


  (三)惑问与引示三:文化创新是修身明德之根


  在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修身明德”当是其木本水源。然而,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人们对“修身明德”的理解,也是多边与多形的。有人可能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角度思考,认为“修身明德”有赖于经济基础发展的整体水平,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修身明德”的层次。也有人可能从精神对物质反作用的层面领会,“修身明德”必须与社会文化发展相适度,社会文化的发展是提升“修身明德”层次的主导动因。实践表明,经济发展是提升“修身明德”的重要条件,而文化创新却是提升“修身明德”的必要条件。作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秉承体,“修身明德”须以“三气存养”(和气迎人、正气接物、浩气临事)为内敛,以“四显明德”(危难显担当、顺逆显襟度、喜怒显涵养、行止显识见)为表形,以“五心修身”(大心容物、虚心受善、平心论事、潜心观理、定心应变)为外延。这些要旨从某种意义昭示,文化创新是“修身明德”风跃云的张力所在。


  这种张力是文化创新博采众长特质的抻展。锐意创新与新陈代谢是“修身明德”的基本属性。当前我国社会迅速发展,对专业研究生培养不断提出新目标、新要求,需要“修身明德”内涵不断完善,以适应新情况,回答新问题。因而,文化创新所借鉴、融合和吸收多元优秀文化成果,以及所融汇各种文化新个性,对“修身明德”内涵完善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这种张力又是对文化创新“推陈出新”本质的迤扬,其中关于“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前沿”与“发扬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有机地结合与高度统一的基本方略,对“修身明德”外延的宽阔举足轻重,不仅激化“修身明德”的社会影响力、创造力和文化竞争力等方面的革故鼎新,还让“修身明德”的每一项指标,都闪灼着文化碰撞的火花,每一个元素闪烁着文化汇聚的亮光,并以此孕化为“修身明德”整体提升的支柱力量。


  三、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改革与文化创新


  今天,人们谈论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问题时,多以专业审美的目光,来评价它的发展与进步。而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改革的大势下,专业研究生培养所推进的改革发展,则要以文化创新、文化创造和文化创立为生机活力,以求学科的发展与壮大,而实现“三个超越”则是要害所在。


  (一)实现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认知跨越


  由“专业认识“向“文化认知”的转化,当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创新最有意义的跨越。其中,关于如何彰显“成人为本,教育惟真”的学科人文精神,如何展示“持中秉正、慎思笃行”的育人文化原则,如何高扬“治已、躬行、克终”的专业文化情境,等等问题的诠释与阐明,显得亟待而紧迫。以此推演,欲实现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认知跨越,“三意凝神”的解义至关重要。


  1.凝铸清风劲节的文化意识。它致力于有史以来的成人教育思想的揆情度理,注重现代文化发展对专业研究生培养理念的温润滋养,着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清正风尚在专业研究生培养田园的深根固本,致力于现代社会主义文化的高峻气节在专业研究生培养田野中的枝繁叶茂,以“雄关迈道从头越”的豪气,共铸成人教育学科的文化复兴。


  2.凝聚源清本正的文化意蕴。它表现为对自身文化体系构建的严谨,对自身文化基因构成的严肃,对自身文化来源路径的严守。在当前多元文化并存,甚至多维文化冲突的的复杂情形下,有必要运用辩证思维和历史唯物主义,重新检点自身现有文化元素的轶义,重新审视自身文化借鉴与融合的路径,既要以“海容百川、不择细流”的胸襟,针对自身文化存在的缺失与不足,进行必要的反思与反省,又要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慧眼,去排除种种伪文化的干扰与影响,真切汲集多元文化的精金美玉,生成个性鲜活的文化意蕴,再显成人教育思想的文化辉煌。


  3.凝塑清微淡远的文化意境。在当前传统文化失忆的状态下,它主张专业研究生培养进一步深入意远境长的“成人”世界,再识它的文化涵韵,重认它的文化衍迤,复诵它的文化思忆,以更为深邃的文化思维,去激活“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文化世情,去宣化“诚实、知本、正心”的文化语境,去骤合“上善若水、厚德载物”的文化情操,进而构建“讲正气、讲骨气、讲才气”的文化意境,重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文化旌旃。


  (二)实现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个性的跨越


  由“大众文化”向“个性文化”的转变,应是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创新的最有价值的跨越。“个性文化”是专业研究生培养,在经历了相当时期的演进、滤波、凝淀、厘定之后,所生成的“文化个性”或“文化特征”,表明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本土价值和运行形态基本落成。其中,开放教育意识、多元文化传统、动态育人模式,为其核心价值元素;“炼心为主、忍性为策、修行为路”是其基本形态,两者互为因果,共同铺就了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文化创新的“高速”。熔古铸今,“双高同筑”,无疑是这种个性文化构建的基石。


  1.筑就水碧山青的学风高地。在专业研究生培养个性文化构建中,专业学风建设既是学习氛围的营造,更是专业学习精神的塑型。成人教育学专业学风建设是以明确学习目标为基础、以端正学习态度为前提、以严明学习纪律为保证、以科学学习方法为路径、以良好学习兴趣为动力、以优质学习效果为标准,在与传统文化、现代文明的互动中,让专业研究生受到润物无声的文化陶冶,内化为昂然向上的精神锐气,使群体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行为方式、意志情感等都发生质的变化,不但为现时专业研究生培养确立良优风范,也构建研究生们未来成才与职业发展的精神家园。


  2.筑就明丽光阳的学科高原。就专业研究生培养个性文化构建而言,成人教育学科建设是其根植土壤。作为专业人才培养与教学科研隶属范围界定的依据,以及现代专业知识认知和理论前沿掌握的舟楫,成人教育学科以“知识发现与理论创新”为目标,激励专业研究生培养更多地深入到哲学、心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乃至有关自然科学,等等广泛涉及本学科建设的理论范畴,高屋建瓴地阐释专业个性文化的钩深意远。同时,成人教育学科还以对“专业人才培养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砥励专业研究生培养不失时机地把学术成果转化为现代文化因子,高情远扬地宣明专业个性文化的蕴厚旨远。而两者的互动与互通,正是学科边界廓清与学科范式厘定的不二法门。


  (三)实现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行为跨越


  由“育人行为”向“文化行为”的转型,则是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文化创新最有影响的跨越。教书育人是专业研究生教育的主旋律,在学科与专业长期发展过程中,对育人行为已有了明晰的抉择,对育人行为的范畴也有了刚性的规范,对育人行为的成功经验也有了丰厚积淀,将专业研究生培养的“敢为人先、实而不华、勤学精业、负重致远”的行为个性,表现得慷慨激昂。但在市场经济过热发展的背景下,面对种种诱惑与干扰,如何坚持具有优良传统的育人行为,进而将育人行为跨越为文化行为,乃至文明行为,这是比文化行为塑造本身更为艰难的时代命题。这也表明,实现育人行为向文化行为的跨越,不单单是一个行为规范与塑造过程,也应是现代行为文化在专业研究生培养领域的花攒锦簇,需要在教学行为与学习行为两个跨越上解疑释惑。


  1.教学行为的跨越,强调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教学行为并不是现代教学思想、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的简单归结,而是古今中外优秀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的豁然贯通,其中对中国传统的“论语教学法”的现代改新,当是专业研究生教学行为的方法论选择。这种现代版的“论语教学法”,集传统与现代教学行为精华为一体,力图通过多元化的“听说互动”,在师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营建一种“以说为形,以论为实”、“以师为主,以生为体”、“以知为干,以文为心”的教学语境,让文化成为教学行为的基本符号,知识成为教学行为的主语传递,使“传道无论方式、授业无论场合、解惑无论专业”,成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学行为的宏达主旨。


  2.学习行为的跨越,则注重研究生群体学习动机、学习目标、学习方式、学习效率的变革,其中敦促“被动学习行为”变迁至为关键。它既是对应试教育“亦步亦趋”学习行为的颠覆,又是对探究性学习下“自性”学习行为的确立,更是对传统学习行为的现代诠释与阐发。“自我个性”的学习目标是前提,“自我施压”的学习态度是引领,“自我调节”的学习方式是路径,“自我聚合”的学习生态是平台,“自我反思”的学习评价是动力,着力将个体学习行为由收集、整理、总结、归纳的感性阶段,向抽象、概括、创新、阐释的理性阶段跨越,进而把“上课、问答、作业、考试”的学习行为,孕化为“求知、求索、求是、求真”的文化行为。


  第2篇:传统“乐学”理念下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


  段寅雪


  摘要:纵观中国教育历史,苦学与乐学关系问题始终主导着人们学习的话语权,而苦学与乐学的洽合、碰撞甚至冲突,不仅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阐明了学习的本质属性与社会意义。从传统“乐学”理念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关系入手,在探究它们之间的渊源、特色、行为关系的同时,试图使专业研究生的学习从“学海无涯苦作舟”的自在,润化为“学海无涯乐作舟”的自由。


  关键词:“乐学”理念;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


  第六届国际成人教育贝伦会议主题“走向美好未来的生活与学习——成人学习的力量”在全球风行,引发了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领域关于学习问题的争议。争议的焦点问题之一,是传统的“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学习方式,是否依旧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不二法旨?是否还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必奉圭臬?尽管问题的答案林林总总,仁智各异,但作为当代成人教育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站在传统学习与现代学习交织的汇集点上,如何从传统“苦学”理念中解读其中“乐学”的真谛,如何让传统“乐学”理念展现鲜活的时代活力,或是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带给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必答习题。


  一、“乐学”理念传承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蕴义


  (一)“乐学”理念溯源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认知


  我国“乐学”理念的产生可追溯于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与其学生所编撰的《论语》是集大成者,是全面阐释传统“乐学”思想的元典。《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道尽了“乐学”的真谛。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的另一代表人物孟子,对“乐学”也有自己的见解。他在谈到认识万物之理时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2]这是一种认识的快乐,探求真理的快乐,也是学习的快乐。《吕氏春秋》中关于“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于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3]的论述则从心理学上对乐学进行了分析,它第一次把“乐”与“情”结合,揭示了“乐学”的情感韵意。由此引申,我们可以发现,传统“乐学”理念,尤其是孔子“乐学”理念的传承,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是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认知之源。


  这种认知之源着力于“苦为乐之本”学习理念的聚合。倡导研究生将传统的苦学理念向现代的“苦乐相形”的学习理念变迁。其核心是对“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边苦作舟”等传统学习名言警句的现代解读。既要结合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行为,激励他们以“学而不厌、锲而不舍、读书破万卷”的学习精神勤学苦读,同时,又要引导他们以“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学习心态,从苦学中发现快乐、寻到快乐、收获快乐,进而在更深界面上把握“没有千日苦学,哪有成功快乐”的哲学寓意。


  这种认知之源致力于“乐为苦之魂”学习意识的韵合,强调在现代教育思潮与传统文化理念的碰撞与融汇中,大力传承与延展“以苦为乐”、“先苦后乐”的传统学习风范。要求研究生以“悬梁剌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的学习态度,在“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学习情境中,探求“其非本心之乐为,强之而不能终日”的现代韵味,更为强烈的领略“苦与乐”的辩证关系,从而使“苦者乐之所系,乐者苦之所倚”的蕴意翊化为专业研究生学习的主导语境。


  (二)“乐学”理念特色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意志


  稍览我国古代先贤求学之路,即可发现,“乐为苦之本,苦为乐之形”乃传统乐学理念的鲜明特色,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断言,“苦乐相长”的思辨就是传统乐学理念得以生长与发展的摇篮。从头悬梁、锥刺股的苦行中,人们感悟的是发愤图强的快畅;从闻鸡起舞的孜孜不倦中,我们又感受到砺志报国的快意;从韦编三绝的苦读中,人们又感触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的快悦。这些史实显明,传统文化在倡导“苦学”精神的同时,更注重“乐学”精神的传扬,从而把学习的真韵实性,升华为传统文化的精金美玉。以古启今,“以苦为乐”当是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意志的时代体现。


  “苦乐相依”是专业研究生学习意志之石。中国古代哲学昭示,苦乐相依乃学习之大道,苦与乐相互依存,相互浸润,贯穿于研究生学习的全过程。不经苦学之风雨,何能见乐学之彩虹,不忍苦学之冰寒,何能收获乐学之芬芳。从认识论意义上而言,学习的本质就是“苦学”,然这种苦学又非普通意义上的苦,而是在一个勤砺苦磨的反复过程中,身感神受到乐的情境与文心,庄子《养生主》关于“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之语正是此种“苦乐相依”理念的理性解注。


  “苦乐相倚”是专业研究生学习意志之玉。万事相倚乃老子《道德经》之精要,这也显明“苦乐相倚”也是专业研究生学习之圭臬。从古人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到现代谢觉哉的“快乐常常不是要等艰苦之后,而在艰苦之中”;从巴尔扎克“苦难是人生的老师”到高尔基的“一个人苦味尝得越多,他对甜的渴望就愈是厉害”,等等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无不辉映着这种哲学理念的熠熠光芒。而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学习过程,恰恰是“苦乐相倚”的博弈起点与行进空间,也正是在苦与乐的博弈过程中,研究生们感受到学习的真谛与快乐。


  (三)“乐学”理念意义与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学习行为


  自传统“乐学”理念萌生伊始,就对我国文化和教育带来了亘远与深彻的影响,使“以生为本”的学习认知基义,“以乐为实”的学习行为基兆,“以文为果”的学习行为取向基桢,成为传统教书育人的圭璧。其中,元代吴澄关于“读书当知书之所以为书,知之必好,好之必乐。既乐,则专在我。苟至此,虽不读,可也。”[4]的论述,明代王守仁关于“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如草木之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摧挠之则衰痿。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心中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4]的见地,明未王夫之提出“苛作者本心之乐为,强者则不能以终日”,“勉强之功,亦非和乐在终不能勉”[4]的论点,更是对在传统教育中教书育人行为方式的犀燃烛照。当然,这些传统乐学理念的霞明玉映,对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行为塑型更有着征古启今的功效。


  “乐学”理念有益于专业研究生学习行为取向的转型。“乐学”理念能有效激活研究生学习行为的潜质,将往日以“上课、问答、作业、考试”为主体的学习行为,向提升自己“亲和力、沟通力、科研力”的方向转型,在“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做学问”的情境中,寻到学习行为的真谛,从而将陈旧的“为学而学”的狭义学习行为,翊化为“乐学做人”之宏旨,“乐学做事”之闳论,“乐学做学问”之弘章。


  “乐学”理念有益于专业研究生学习行为方式的阔宕。“乐学”理念既是对传统八股教育“摇头晃脑”学习行为的颠覆,又是对现代应试教育“亦步亦趋”学习行为的破解。所倡导的“乐以向学”的学习目标,“乐以茂学”的学习态度,“乐以治学”的学习方式,“乐以为学”的学习意识,“乐以思学”的学习评价,不仅将专业研究生学习行为方式扩展至极点,更促使专业研究生在传统学习行为与现代学习行为的碰撞与融合之间,将既往单一性、被动性的学习行为方式,向多样性、主动性的学习行为方式转进。


  二、“乐学”理念推行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问题


  (一)“何为苦乐”:专业研究生学习信念的困惑


  目前,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过程中,大学阶段甚至中学阶段的学习惯性仍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致使研究生们不能很好把握乐学与苦学的关系问题,尤其是对苦学与乐学的辩证关系的认知还存在差异。一些人片面理解“以苦为乐”的韵义,自觉或不自觉地把“死记硬背、废寝忘食”作为学习的第一要义。而又有一些人,则断章取义地理会“乐为学本”的理念,把“随着兴趣学,跟着感觉走”作为自己学习的起点。从表象上看,似乎这两种学习认识都有可取之处,研究生们也乐在其中。然而,从本质上看,这两种学习认识都是对专业学习“何为苦乐”问题的误读与曲解。从结果上看,这两种学习认识都必然导致研究生学习信念的困惑。从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说,当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中出现的种种不尽人意之处,都可以在此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专业研究生学习实践表明,厘清“学以活为魂”和“学以用为根”的边界与关联,是把握“乐学与苦学”辩证关系的不二法门。因为:(1)“活学”的过程是一个由分散到整合,由共性到个性的过程。整个学习过程,要将日常所看、所学、所思、所感、所悟通盘调动,这个“融释贯通”的过程复杂而又痛苦。专业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所有的苦涩都渗透在“盘活”这一过程中。然而,一旦完成从“生搬硬套”到“活学活用”的华丽转身,整个学习过程将变得灵动而赋有韵味。随之,这个“豁然贯通”也就变的乐意盎然。(2)“学用”乃专业研究生学习根本所在,学的目的是用,而不是满足某种兴趣爱好,与其随着兴趣学,不如对现时学习感兴趣。因而,这种“学用”过程不仅是专业研究生“知行合一”的过程,同样是一个“从苦到乐”历史性跨越的过程。研究生只有经受过“板凳寂寞、废寝忘食、抱冰握火”之苦学,才能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成就,在自我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之间铺就“高速”,而在人生路上的高速奔驰,将给研究生带来“如沐春风、韵逸音籁、境远情长”的恒久快乐。


  (二)“苦在哪里”:专业研究生学习方法的迷惘


  当前,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在学习过程中,肯下苦功,肯吃苦的学生不在少数,他们的苦学精神与苦学行为得到老师与同学们的高度赞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并不是所有苦学者都能最终得以品尝苦学带来的快乐美酒,常有英雄扼腕之叹。究其因果,对苦学本质认识偏失,对苦学节点把握不准当是主因。一些人执着地认定(或道听途说,或主观臆断),学习范畴越“高深”就越能显示苦学之真谛。于是乎,有人捧起了线装版《康熙字典》,以“黄沙百战穿金甲”之气概,深研细读。一些人则认为,学习知识越“生僻”就越能显出苦学之精义。由是,一些人随身携带《国家与革命》、《反杜林论》等“经典宏著”,以“不破楼兰誓不还”之豪气,猛啃死读。尽管“宵衣旰食”的苦学精神被他们诠释得淋漓尽致,但学习结果与学习目标却“大相径庭”。这些现象深刻表明,苦学不仅仅是具有“以苦而乐”的学习精神,更重要的是寻获“苦有所值”“苦有所归”的学习方法。


  就当代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而言,理性学习方法的抉择,恰恰是在对“苦在哪里”这个哲学命题进行慎重思辨的基础上,对“苦学”的逻辑节点与推进方式的深度掌控的必然结果。具而言之,就是苦在“厚积薄发”,苦在“融会贯通”、苦在“知行合一”。苦学应是对专业学习必要基础性知识的怀珠韫玉,是对专业学习必然学习规律的“探赜索隐”,以此寻到“开阔眼界、扎实基础、转换角色、打造个性”的学习路径。在此过程中,“五路赶超”当是关键环节。“五路超赶”强调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文学与成人教育学的豁然贯通,诉求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实践知识、社会知识的道同契合,追祟在多学科的碰撞与融合中,新的认知火花产生与新的知识嫩芽破土。惟有如此,研究生们的苦学,才能进入“今日播种月亮,明天收获朝阳”的欢乐语境。


  (三)“乐在何方”:专业研究生学习行为的疑难


  同理,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过程中,“潇洒学习”者也大有人在。他们的“乐天学习”行为,引来同伴们的一阵阵羡慕。一些人把严肃的学习行为与随意的娱乐行为划等号,想学什么就学什么,想怎样学就怎样学。于是,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读流行一时的畅销书,甚至热衷于一些所谓的网络知识,就成为这些人学习的主要行为,导致扛着开阔视野大旗,看小说四处游走的“乐学者”不乏其人。与此相反,一些人则把个人以往的学习方式作为实施学习行为的主要标准,排斥甚至拒绝汲取新的学习行为因子,认为“乐学”便是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由是,“我行我素”者有之,“自我陶醉”者有之,“自我闭锁”者有之,举着积攒学习实践经验之名,行打零工赚小钱之实者也小有人在。然而学习实践显明,这些所谓的逞一时之快的学习行为,给人带来的只有“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悔恨。


  深而剖之,此类“乐极生悲”学习行为的重复上演,其焦点是专业研究生对“乐在哪里”学习命题回应失据,其要害是对乐学的解读出现了“以偏概全”“舍本逐末”的悖相。从哲学意义上说,乐是一个矛盾概念,有现时之乐与未来之乐的冲突,又有暂时之乐与长远之乐的争鸣,更有感官之乐与心灵之乐的纠结,如何把持则是智仁各异了。然而,就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而言,“人无近忧,必有远虑”应是专业学习的箴言警句,学习之乐重在未来,眼前之乐未必为真乐,未必为长乐,只有未来之乐才是快乐之本。而要达到此目的,“五学汇行”是必由之路。它所诉求的“学而有疑、学而有思、学而有渐、学而有新、学而有成”的学习行为,既张扬了“学以行为本”的学习要义,将学习行为的内涵要素,以及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表露得酣畅淋漓,同时,又将学习行为的推进与取向演绎得豁然开朗。两种行为意念的重合宣示,学习之乐应在有疑,应在有渐,更应在有成。惟有这般,专业研究生学习才能乐在其中,乐得久远。


  三、“乐学”理念发展与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期愿


  (一)铸造“乐在心灵”的学习意识


  铸造“乐在心灵”的学习意识应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逻辑起点。这种学习意识彰显专业研究生学习观念和学习态度的变迁,注重专业学习的“表形之苦”与“心灵之乐”的辩证关系,强调苦乐之辨,重在心灵,苦乐之义,只由心生;认为只有心灵之乐,才乐得感悟,乐得深邃。这种学习意识的树立,有利于研究生们摒弃迷茫与动摇、浮夸与躁动、怯懦与屈服,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坚决果敢的信念,去重设专业学习目标,重整专业学习理念,重饬专业学习方法,重塑专业学习行为,以“蕴深凝远”作为自我学习的底板基色。其中“双心同正”则是桥梁所在。


  “双心同正”是指研究生学习心态的跨越。具而言之,即以“心路校正”和“心态调正”为核心,既重视研究生们的成长心路方向的引领,要求研究生在专业学习之初,就要树立起“苦学修心、乐学醒心”的学习意识,以求实之精神,对以往自我成长历程中的成败、荣辱、是非、功过进行深刻反思,以求真之勇气,摒弃以往心路行进中的种种障碍,将成长心路毅然转入到成人教育专业学习大道上来。同时,又关注研究生们的学习心理的良性引导,翼求研究生以“苦学有岸,乐学无疆”学习心理,把“乐在心灵”的意境,锐化为“乐于吃他人不吃之苦、敢于做他人不做之事,善于容他人不容之物”的心品,让心灵成为展示专业学习价值的第一窗口,让心地成为支持专业学习行为的第一动力,让心态成为评价专业学习成效的第一标准。唯此,成人教育研究生方能以高屋建瓴之势拓开专业学习之新旅。


  (二)营造“乐在久远”的学习语境


  就成人教育学专业而言,营造一种“乐在久远”的学习语境十分迫切。这种情境立足于专业研究生学习现实,以勾画“钩深意远、长乐久安”之未来为起点,以规划专业研究生现实专业学习和未来人生设计为落点,以求在“现实苦学与未来快乐”的纠结中,在“现实专业学习与未来人生发展”的谐契中,让研究生们深切明澈,现在所走的每一步,都是为将来做准备,现在良好学习生态的营造,必是未来美好生活之路的肇基。由此,培养专业研究生辨析现时苦学和未来收获之间平衡节点与转换切点的眼光和能力。诚然,受视野和思维所限,一些研究生还局限于“小乐即安”的学习状态,对未来生活有长远规划者只是少数。因而,营造“乐在久远”的学习语境显得尤为紧迫。


  从整体来看,“双文比翼”的学习路径,才是营造“乐在久远”学习语境的现实支撑。所谓“双文比翼”强调,一方面,要以“学习与科研同一”为导向,以“会当临绝顶”之胆略,细检以往所学知识之库存总量,充分运用“收集梳理、总结归纳”之辩证思维,把所积沉的各类专业知识、社会知识、实践知识进行重新聚合,着力外化为以学术论文为形式的新认识,并在这一内涵知识的外化过程中,获得自我科研能力凝练与提升的“长乐久安”境意。另一方面,则要求以“学业与就业同步”为引领,以“面向市场、服务社会”为目标,以掌握行政公文写作为基准,在专业学习中以敢为人先的胆识,独品行政公文写作之苦涩,备尝行政公文写作之艰辛。正是在这种苦涩与艰辛的对冲中,发现行政公文写作之奥秘,寻找行政公文写作之门径,并在有效提升自我社会服务能力过程中,品享“玉汝于成”的欢快。


  (三)塑造“乐在团队”的学习行为


  “乐学”的最高境界,是“独乐之乐不如众乐之乐”的震聋发愦,其表象是“团队之乐方是本心”,其实质是“后天下之乐”世界观的现实印鉴。这种学习行为,并非推助“吾不乐则人皆不可乐”,“吾有乐人方可有乐”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快乐观,而是强调乐学并非个人之乐,追祟“以吾之乐引众人之乐”,或“以已之苦换他人之乐”的团队精神,塑造专业研究生“风雨同行,执手共进”的团队意识。同时,这种学习行为还发散着“小乐与大乐”的传统文化之光,是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操,将自己的学习思考与心得,化为心灵的火花,去引燃团队的学习激情,去照亮团队的前行道路。由此,让专业研究生在“小我之乐”与“大我之乐”的无缝对接中,收获“博学精业、聚效储能、明德修身”的馨香兰韵。而从某种意义上说,彰显“双气激扬”则是必然所在。


  “双气激扬”是研究生学习行为的前提保障。展而言之,就是既要以敢为人先的气势,或以高掌远跖的眼光,或以高志领异的创造力,或以奋勉灵敏的思维,对传统学习思维进行优化,对固有学习模式进行亮化,以期为专业研究生学习行为铸就新的高度;同时,又要以舍我其谁的气魄,舍弃勾心斗角的小心思,退却负气争强的小心眼,隐没明争暗斗的小心性,抓住当前的主要矛盾和学习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学习行为中的确实与疏漏,进行补苴罅漏,让“同声相求、同乐相应”的团队精神,成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团队的旌帜。


  第3篇: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问题与创新


  李中亮(河南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河南开封475001)


  摘要:目前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逐渐走向正规,但也存在着招生历史、管理体制、师资匮乏和学术期刊支持等问题。只有通过采取优化导师队伍、加强教材建设、创新培养环境和在课题中学习等对策,才会加快我国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步伐。


  关键词:成人教育学;研究生;培养;创新


  一、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状


  (一)学科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称成人教育为社会教育,后又改称为工农教育、业余教育,1982年正式称成人教育。成人教育学学科地位在学科体系建设中得到国家的承认和认可,其标志是1992年“成人教育学”被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其代码为880·57。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原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6月颁布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中,将成人教育学列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点,其代码为040107。


  (二)招生


  1993年华东师范大学首建成人教育学硕士点。1997年河南大学招收成人教育学方向硕士研究生,2003年申报成人教育学硕士学位点成功。1998年曲阜师范大学获批成人教育学学硕士学位点。至2008年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曲阜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同济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厦门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等39所高校有成人教育学硕士授予权。2004年华东师范大学首建“成人教育学”博士点,高志敏、黄健教授开招成人教育学博士生;2007年西南大学刘义兵、靳玉乐、廖其发教授开招成人教育学博士生。至2008年2月,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浙江大学等9所高校有成人教育学博士授予权。


  (三)教材建设


  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材建设方面,华东师范大学和河南大学走在了其他高校的前面。叶忠海主编的《成人教育学通论》、《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国外成人教育概论》、《大学后继续教育论》等“成人教育理论丛书”较为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成人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基本学科的理论体系。高志敏主编的《当代世界教育科学发展与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化社会》和《成人教育社会学》,以及梅里安著、黄健等译的《成人学习理论的新进展》也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重要教材。王北生主编的《成人教育概论》、《成人教育教学论》、《成人教育管理概论》、《河南成人教育史》是一套充满时代气息和前瞻预测的著作,丛书编撰中贯彻科学、实用的原则,注重理论体系的完整性、理论知识的前沿性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性。另外,杜以德主编的《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成人教育发展综论》、《成人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云南大学主编的《成人教育比较研究》、《成人教育教学论》、《社会学视野下的成人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的哲学视阈》、《知识经济与成人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管理探索》等“多学科视野下的成人教育”研究丛书,以及山西大学主编的《继续教育概论》、《中外视野下的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概论》、《终身教育与传统文化》、《走向继续教育的深处——成人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当代研究》、《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等著作也是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学习的重要参考资料。


  (四)研究生培养的质量


  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强化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意识。许多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坚持学术人才与管理人才并举的培养目标,主张研究生既要有科研能力,也要具备管理才能;实施教学改革,坚持研究生培养模式与地方成人教育发展需求相结合,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搞调查,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引导导师注重业务学习,提高研究水平。因此,总体而言,成人教育学专业培养的质量是有一定保障的。他们的就业形势也是基本不错的。以河南大学为例,成人教育学专业毕业生到高校成人教育学院、政府机关和教育行政部门就业的比例为其总数的76%。


  二、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一)招生历史问题


  截至2006年8月,全国教育学学位授权单位共有一级学科博士点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9个(拥有一级学科授予权的单位,教育学一级学科之下的所有二级学科均可招生);教育学原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4个、博士点15个、硕士点68个;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4个、硕士点86个;教育史专业国家重点学科2个、博士点12个、硕士点34个;比较教育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4个;学前教育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9个、硕士点32个;高等教育学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6个、硕士点90个;成人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39个;职业技术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48个;特殊教育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30个;教育技术学专业博士点9个、硕士点79个。此外,还有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国家重点学科1个、博士点17个、硕士点107个。2008年,硕士点的设立审批权由国家学位办下放到省学位办,全国教育学学位授权单位数量有了新的增加。2004年以前,只有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极少数学校招收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截止到2009年4月,成人教育学专业只有2所学校实际招生博士生,只有20多所学校实际招生硕士生。有些院校虽拥有博士点或硕士点一级学科,但由于学科建设和师资方面的原因,成人教育学专业暂时不招生。总体来说,相对其他专业来说,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时间短,招生数量少。


  (二)管理体制问题


  从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管理归属来看,有的高校将其置于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有的高校将其置于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有的高校将其置于成人教育研究所,有的高校将其置于人文学院,有的高校由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共同管理。成人教育学硕士点管理权有的在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有的在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有的在成人教育研究所,有的由成人(继续)教育学院和教育科学学院(教育管理学院)共同管理,各有各的长处,各有各的弊端。


  (三)师资匮乏问题


  从成人教育学的硕士学位点师资的总体状况来看,由于成人教育专业工作者数量的严重不足和质量结构的欠缺,成人教育学研究生的师资匮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不少高校采取从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分流几个导师来带研究生,其稳定性和专业性都存在较大隐患,对成人教育学科建设形成相当不利的影响。而由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独立管理体制下的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导师往往多由院长、副院长兼任,他们多忙于日常行政事务,较少顾及成人教育学硕士点建设问题,也很难保质保量完成研究生的授课任务。


  (四)期刊支持问题


  学术期刊是学术团体、科研单位或高等学校定期出版的学术性刊物。目前,专门刊登成人教育论文的学术期刊主要有《中国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继续教育研究》、《高等函授学报》、《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西北成人教育学报》、《体育成人教育学刊》、《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等。这些期刊为成人教育学专业师生发表、交流研究成果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主要刊登成人教育学研究成果的学术期刊在CSSCI来源刊中没有一席之地,却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这说明一方面成人教育科学研究在高校教师的科学研究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另一方面成人教育科学研究成果的档次和水平还停留在较低的层次上。


  三、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方向


  (一)导师队伍要优化


  导师是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导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学术水平和工作作风对于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高导师的道德素养、学术水平、创新意识和能力,建设一批高质量的导师队伍,是当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成人教育学导师必须积累足够的成人教育科学知识,要有成人教育学、成人教育心理学、成人教学论、成人德育论、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管理论、中外成人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要掌握成人教育科研方法论。成人教育学导师必须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要善于从周围的成人教育实践中发现有意义的线索,寻找有价值的课题进行研究;要在课题研究方案中阐明课题研究的范围、对象,课题的假设,研究方法的选择,方案的设计等内容;要善于在实验研究、观察研究、调查研究、行动研究和叙事研究中收集原始材料、原始数据,并合理归档;对于在研究过程中收集到的各种资料、数据,要勤于分类整理,善于分析,不断思考,从而使研究结论真正符合客观实际。


  针对成人教育学专业导师队伍建设中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人才引进工作。近几年来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和博士毕业生逐年增多,硕士点建设应该加大这些专业性人才的引进与留校工作力度,储备导师资源后备库。第二,研究生导师遴选必须坚持严格的选聘标准、条件与灵活的选聘机制相结合。第三,导师培训形式多样化。高校应建立导师培训制度,建立导师学术休假制度。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导师的学术水平,确保他们永远站在学术前沿,视野开阔,更好地指导研究生。第四,有条件的高校要建立成人教育研究所(室)。研究所专职研究人员应不少于5人,研究室应不少于3人。专门设置成人(终身)教育研究中心(所)是今后发展的趋势。第五,坚持和完善导师评估制度。在研究生导师的评估中,必须制订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导师评估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奖惩和优胜劣汰,而是为了帮助导师更好地发展、完善自己。


  (二)教材建设要加强


  成人教育学科体系是一个多序列、多维度的立体网状结构体系。成人教育学的分支学科大体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从成人教育学这门基本学科分化出来的分支学科。如成人教学论、成人课程论、成人德育论、成人学习学、成人教育史、比较成人教育、成人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各学科的学科教学论等;第二类是成人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如成人教育经济学、成人教育管理学、成人教育社会学、成人教育哲学、成人心理学等;第三类是从成人教育内部特殊的研究对象出发,形成以成人教育系统中的子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如职工教育学、农民教育学、妇女教育学、老年教育学等;第四类是从成人教育结构中文化水平的不同层次出发而形成的学科,如成人初等教育学、成人中等教育学、成人高等教育学等等。


  针对成人教育学专业教材数量偏少的现状,要有加快成人教育学专业教材建设的紧迫意识。教材是教学的基本依据,高质量的教材是培养高质量优秀人才的基本保证。因此,必须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投以必要的人力、物力来推动、保障其发展。中国成人教育协会或其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会要负起教材建设的领导责任。对教材建设和编写工作要有中长期发展规划,要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出版一批高水平的教材。要集中各省、各地区和各高校的导师队伍,形成编写合力,有计划地组织一些教材编写研讨活动。要与高等教育出版社合作,翻译出版一批“成人教育国外经典名著译丛”。


  (三)培养环境要创新


  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必须跳出“闭门造车”式的“校内培养”模式,让研究生在实践中学习和研究。许多成人教育实践者反映,一些高校的教师和研究生提出的成人教育理论初看起来新颖、创新和独特,然而难以直接指导他们的成人教育教学实践,难以提高他们的成人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许多硕士研究生论文重理论、重学术,轻实践、轻经验,是纸上谈兵的“纯论文”,学术和实践相脱离,违背了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特殊的变革时期,社会的转型唯待教育改革去突破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成人教育实践中不仅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同时也总结出新经验。这些都需要我们发现、挖掘,形成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应该走进成人教育现场,直面成人教育实践中的“真问题”。只有回归丰富的成人生活世界,走进缤纷的成人精神家园,才能捕捉到成人生存境遇中的发展需求与发展困境,才能去思考教育可能提供的支持。研究论文的命题应是“真”命题,而不是“假”命题,区别“真”与“假”的标准在于研究能否对推动成人教育实践活动有益,能够对成人教育学科有益。


  (四)在课题中学习


  就基本内涵而言,研究生是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学生。尽管研究生通过研究进行学习的方式可能有很多,然而,在导师指导下,跟着导师做课题,进行研究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无疑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学生在研究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知识、理论上的不足,根据需要主动地去提高、完善、丰富自己,增强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这样能够不断取得阶段性的课题研究成果,让学生有学有所成的满足感,从而树立自信心。同时,学生在课题研究中更深刻地认识到研究生的学习到底是学些什么——“金子”(知识与理论)固然重要,然而“点石成金”的方法手段(创新思维、科研能力)更珍贵。


  尽管成人教育学专业与其他教育学专业一样,导师获得课题经费的数量是有限的,用课题经费资助研究生是有困难的。但是,导师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要让学生跟着自己学做课题,则是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在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方面,华东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是做的比较成功的。据不完全统计,“九五”以来,华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我国成人高等院校教员队伍建设的综合研究、成人教育科学体系的构建与发展研究、成人教育的课程理论与课程开发、21世纪初中国社区教育发展研究、成人教育的管理社会化与运行市场化研究、回应新世纪发展的成人教育社会学研究、成人教育学专业的建设研究、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的批判与重构研究等。河南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关于新世纪我国成人教育培训与劳动就业问题研究、18岁成人仪式教育研究、成人学校生源多元化研究、学习社会视域下成人教育“立交桥”建构研究等。曲阜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获得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有:21世纪中国成人教育学科体系结构及其分类研究、成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国际比较研究、成人潜教学的价值及其实施、我国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转型与创新研究等。上述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导师,每年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厅局级或校级课题的数量更多。数量众多的研究课题为研究生教学与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学术支撑。


  由于各个高校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点的学校地位、导师学术水平、导师社会知名度有所不同,要求所有导师都能申请到国家级课题是有难度的。然而,导师积极申请各级各类省部级、厅局级或校级课题在现实中是切实可行的。导师在引导研究生进行科学研究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兴趣。兴趣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必备条件和无形动力。二要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做学问必须遵守科学的规范性,无论是研究方案、实验设计还是数据的获取和分析,都要严密、准确,决不允许想当然、删繁就简、随意篡改。三要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技能。论文的内容要科学正确,必须有充分、翔实的论据材料作为支撑;论文的资料数据要可靠,分析准确,经得起推敲和验证;论文的语言要严谨,要有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内容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