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特殊教育学论文范文,特殊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优秀的特殊教育学论文范文整理(共3篇)

  • 投稿
  • 更新时间2019-12-22
  • 阅读量316次
  • 评分0
  • 0
  • 0

  说到特殊教育学,想必大家先这应该都是比较清楚了吧,它是现在很多学校都特别重视一门学科,它主要是以各类特殊儿童的特殊教育活动、现象为研究对象。下面小编就整理了关于特殊教育学的论文来供大家欣赏。


  第1篇:浅谈特殊教育语文教学模式与方法


  吴绍云(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特殊教育学校,山东临沂)


  摘要: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而语文教学则是特殊教育领域当中十分重要的构成部分,对于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们具有重要价值。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采用传统的普通教育方式而是应当与特殊人群的群体特征相互结合起来,寻找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本文将针对当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旨在推动特殊语文教学水平得到提高。


  关键词:特殊教育;语文教学;问题;教学模式;方法


  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的学生们相对特殊,他们学习起来的难度也会更大。语文又是他们在今后生活当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起到重要作用。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在特殊教育所开展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必须要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这样才能够让特殊教育学习者更加乐意参与到学习当中,帮助他们树立起生活与学习的信心。


  一特殊教育语文教学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语文教学与时代相脱节


  人们认为特殊教育的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经过了教育部的特别设计,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必然是适合特殊人群的特点和成长规律的。但是从实际的特殊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们所学习到的内容与教学目标并不像符合,而且也与实际生活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教材实用性较差,理论性比较强,对于特殊教育学生们实际生活所起到的指导作用十分有限[1]。特殊教育中的语文教学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这就导致特殊群体他们所接触到的语文知识严重脱离当前的实际生活,这会导致他们所学的知识实用性较差,很可能需要在将来进入社会之后从零开始,对于特殊群体来说,这些就会显得更加残酷了。


  (二)从事该行业的人严重缺乏


  我们当下所生活的社会对于特殊人群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歧视,所以不少人也不愿意和他们有过多的接触,更不愿意从事与特殊人群相关的工作。尤其是在涉及到语文表达能力培养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花费比教授普通人更大的心力和精力才可以达到想要的效果。另外,特殊教育行业对于从业者的要求更高,他们不仅需要从业者具备强大的抗压能力,还需要具备完善的人文素质和素养。在他们实际的教学中,每个特殊人群都有自己特殊的地方,教师一般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只能够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与经验积累让特殊学生尽可能快和尽可能多的掌握自己生活,成长需要的素养和能力,以此来缓解他们在生活学习当中可能会遭遇到的尴尬问题。


  二特殊教育语文具体教学模式和方法分析


  (一)重新设计教学环节


  针对接受教育的人群的特殊性,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重新设计,比如分为引导,讨论和自学三个阶段,将这三个阶段有机的结合起来,另外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还需要坚持一些基本的方法[2]。三个阶段的结合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将思想教育和教学内容结合起来。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授学生需要掌握和具备的基本思想道德素养,因为特殊教育的学生们本就需要承受比常人更大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更应当帮着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三观和人生信念,让他们能够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人生。


  第二,智力培养和学习能力结合起来。不少特殊教育的学习者在智力方面与普通的人们并不存在较大差别,但是在后期智力发育的过程中会受到更多不良因素的影响,导致他们逐渐与常人拉开了差距。因此语文教师应当结合特殊人群自身的实际需求和身体智力情况,安排一些训练思维和培养智力的内容,让他们不仅可以学习到语文相关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智力更好的发展,为之后其他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不是单纯的为了学习而学习。


  第三,语言素养与知识学习结合起来。语文教师在具体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和自由发挥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活动当中,而不是被迫接受教师所强加给他们的知识,降低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来读或者看教材,结合他们自身对于课文的理解程度提出相应的问题,将合作学习模式应用在特殊教育语文教学过程中,让他们把自己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更快的应用在自己的实际生活当中。


  (二)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接受特殊教育的学生们大都是一些在身体上存在问题的孩子们,所以他们会在自己的生活当中受到别人的歧视。各种不良的因素都会对这些接受特殊教育的孩子们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学生会因为这些歧视导致出现自卑感,对自己的学习和以后的生活也都丧失了信心[3]。从事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也应当看到这些孩子们所存在的问题,帮着他们更好的成长和学习,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对生活的信心,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在平时教学的过程中对这些孩子们多一些心理辅导和鼓励。


  第一,应当采用鼓励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并不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在西方国家被应用的比较广泛。但是在我国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大都不会采用这种教育方式。但我们应当考虑到特殊教育学生的特殊性,比起知识的获取他们更需要的是大家的理解和关爱,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在语文教学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以鼓励教学模式为主,不要随意的批评学生。特殊教育学生们的心理与普通学生相比会更加脆弱,如果过多的批评只会让他们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信心,还可能进一步伤害到他们的身体和心灵。所以语文教师应当尽可能多的鼓励学生,对于学生取得的www.yulu.cc小小的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比如一些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认得一些生僻字,一些学生则是可以背诵一首简单的诗,这些虽然看起来是很小的进步,但特殊教育的孩子们可能是花费了很久的时间和很大的精力才完成的,所以教师也应当将这些小小的进步看在眼里,可以选择在课堂上进行公开的表扬,这样学生也会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来。即便是一些学生必须要通过批评才可以成长,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委婉和鼓励式的批评,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帮助学生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得到强化。


  第二,关注学生心理,强化心理辅导。一些学生所面临的歧视不仅仅来自于社会,还有可能来自于自己的家庭和朋友等,因此他们心理上的自卑也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在思想上也容易表现出极端的现象,甚至会出现暴力倾向。也有特殊人群因为过度的自卑,对他们的正常生活已经产生了影响,在受到生活和学习上的挫折之后变得意志消沉,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今后的人生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语文教师自身素材积累比较丰富,所以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给他们介绍一些身残志坚并且获得成功的人们,让他们的成功来鼓励学生们勇于面对现实,用更加积极的态度来面对自己今后的生活。[4]另外,教师还需要针对特殊人群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在课下给予心理措施干预,让他们能够尽快的摆脱心理方面的干扰。


  (三)让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


  我们学习知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为我们的实际生活提供指导作用,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更是密切相关,所以特殊教育的语文教师也应当认识到语文教学活动生活化的重要性,让语文知识更好的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们学到的知识可以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使特殊教育人群自身的表达能力以及语言运用能力都可以得到显著改善。加强语文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关系需要做到:


  特殊教育的人群当中不少人存在着听力障碍或者是其他问题,所以他们可能会通过自己的触觉,嗅觉,味觉等途径来感知生活,生活不仅是他们思考的动力也是语文内容的根据。在这样的背景下,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了生活特点,因此在新时期,针对特殊人群的语文教育应当回归到生活当中,将学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让学生有更多感知生活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增加生活体验,比如更加明确自己所生活的整个社会的人物,事件和自然特征等,为之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另外,教师需要为孩子们提供更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养成生活积累和记录的好习惯,发现在生活中所隐藏的规律和现象,为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奠定基础。


  三结语


  特殊教育语文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学生语文知识更需要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新时期,语文教师应当将语文教学和心理辅导、生活等结合起来,让特殊教育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在自己的生活当中。


  第2篇: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发展前景


  申承林1,2游旭群1(1.陕西师范大学陕西西安710062;2.佛山市顺德区启智学校广东佛山528300)


  摘要:作为信息时代的一种新潮流,大数据时代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今社会方方面面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破解我国特殊教育发展中面临的深层次问题提供了机遇:优质资源共享助推特殊需要儿童教育公平的实现;数据分析破解特殊人群学习规律提升特殊教育质量;开放的参与环境促进特殊教育持续发展。要把握大数据时代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机遇必须转变思维方式,突破技术鸿沟,提高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数据素质”;同时,还需要积极应对挑战:建立远景规划,成立国家特殊教育大数据研究中心,启动特殊教育教师数据素养提升、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特殊教育数据收集三项计划,在业内倡导和强化数据文化。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技术


  一、引言


  特殊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担负着培育特殊需要群体的教育功能,同时也在担负着彰显国家文明水平的宣传功能。我国特殊教育自起步以来便经历了种种发展困境,直到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才有了快速发展,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整体来看,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在中西部农村地区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普及水平仍然偏低,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发展整体相对滞后,特殊教育条件保障机制还不够完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待遇偏低、专业水平有待提高[1]。这种差距与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的整体水平极不协调。如何从根本上突破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落后局面,是摆在特殊教育工作者和政府职能部门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纵观人类发展史,教育的产生和进步都与生产力的发展息息相关。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人类社会的每个阶段,都有力地推动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每次重大变革都会对教育的存在方式,甚至对教育的价值产生复杂而深刻的影响。把握科技发展的脉搏,抓住科技变革的动向,主动建构教育发展的“生存”场域,教育的发展才会与社会的发展协调同步。特殊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受到科技发展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进入21世纪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发展力量——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深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改变着人类的思维和观念。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云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数据在科学研究和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用数据说话”[2]已成为认知世界的一种方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据已由“科学数据”时代进入万物皆数的“大数据”时代。[3]甚至有学者将“大数据”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的标志。[4]大数据时代作为一种时代发展的潮流正不可逆转地走进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一时代的到来,对特殊教育的发展而言将是一次难得的机遇。


  二、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改革的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特殊教育获得了快速发展,“整体水平在规模、质量和效益上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达到历史最高水平”[5]。但由于特殊教育起步晚,基础薄弱,仍面临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特殊教育对象范围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低,不能享受基本的教育;二是资源配置不均衡,学校分布数量不均衡,质量差异大;三是教育方式陈旧,教师专业水平低,教育效益低下。在现有的条件下,以上的问题很难得到根本的解决,但在大数据时代,我国特殊教育整体发展将有望获得质的突破。


  (一)丰富、共享、便捷的教育资源加速使特殊儿童享受公平优质的教育。让特殊儿童享受公平、优质的特殊教育这是全社会的期盼,也是政府的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创造条件接收残疾人入学……。”[6]2017年7月17日,经国务院办公厅批准同意发布的《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也提出:“到2020年,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全面提高,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5%以上,非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规模显著扩大。”[1]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办好特殊教育”[7]。目前,虽然国家在极力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也从法律上规定所有残疾儿童都有权利接受义务教育,但事实上,我们国家目前仅能为一部分残疾儿童提供教育服务[8]。特殊教育发展的这一现状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极不协调。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政府和特殊教育研究人员大多寄期望于国家有关特殊教育的立法,希望加大财政投入来保障。然而,教育实践中我国已经出台多部相关法律法规,在实际执行中却遇到很多困难,教育经费的投入虽在逐步提高,但我国残疾人口数量大,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要满足所有残疾儿童都受教育也面临实际的困难。对于这些问题,在大数据时代将获得破解的契机。受教育权的实质是公平获得教育资源。目前,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的方法就是建设特殊学校(机构)或发展随班就读,这种方式由于资源不能共享,所以,需要投入的经费量非常大,这造成国家财政虽逐年扩大投入,但与残疾儿童的教育需求始终有巨大的差距。大数据时代,通过网络,海量的特殊教育资源将会实现共享,这些资源的基础投入主要是网络系统和数据存储载体及数据分析和挖掘软件,这些资源具有基础性,通用性,一次投入后,特殊教育资源将跨越地域经济水平的障碍公平流通。而大数据时代学校也将走出围墙与社会融为一体,不同类别的残疾儿童都能从共享的丰富资源中各取所需,从而最终实现每个残疾儿童的受教育权。


  (二)特殊儿童学习规律将得到全面揭示,教育机会公平向实质公平迈进。卡耐基·梅隆大学教育学院简介中写道:“不得不承认,对于学生,我们知道得太少。”在特殊教育中,我们最缺乏的知识,实际上就是关于学生的知识。由于特殊儿童个体差异比较大,总体规模相对较小,所以,在特殊儿童的研究方面的整体水平都很弱。对于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往往都是借鉴参考普通儿童的研究成果,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这样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提升教育效果,甚至经常误导教育实践。这一状态自特殊教育产生以来就一直存在,这也成为特殊教育根深蒂固的问题。大数据时代这一问题也有望获得突破。有研究表明[9],大数据对极其复杂的人类行为的社会学研究起到了极其重大的作用,大量的个人的或很小组织的真实行为通过计算机以数据形式被记录下来,这些数据为人类行为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可靠信息,避免了研究者认知的偏见、感知的误差。这一研究成果将预示着,未来,研究人员将突破“样本”推论“总体”的研究范式,可以通过特殊儿童日常生活和学习传输回来的数据,更加准确、全面、快速地发现发现过去的科学方法发现不了的新模式、新知识甚至新规律[10],而这些新的知识和规律将成为特殊教育教师开展教学,特殊教育资源供应商研发教育设备的依据。特殊教育将以特殊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基础,实现教学和生活的一体化、数字化,大量的学习数据的获得和分析“将使得每位学生的发展都能够有据可依、有的放矢”[11]。特殊教育也将因此而告别爱心职业,成为令人尊敬的专业。各类特殊儿童将在专业的特殊教育环境中获得最佳的发展,而使特殊儿童的受教育从“机会公平”迈向“实质公平”。


  (三)开放的社会环境将赢得全民参与和支持,特殊教育将迈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彰显社会文明程度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法律来规范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协作性是大数据时代的一个基本特征。大量的数据资源来源于人们的共同协作积聚,大量的数据资源也需要人们共同协作才能从中挖掘出更多的价值。大数据时代的协作性,让社会中的所有成员都有机会参与到某个社会活动中,特殊教育将在这一环境中获得家长,教师,科研人员,社会热心人士,甚至每个社会成员的参与。社会成员的主动参与,一方面会使残疾人的生存与教育状况得到关注,并得到帮助,使残疾人从“边缘人”状态获得社会的理性接纳,社会对残疾人的态度将从同情走向“平等相待”,共同承担。另一方面,社会认识通过网上分享资源,参与无边界特殊学校的教育活动,特殊儿童的教育更加有效。云技术,移动平台,将为特殊儿童打开更多进入社会的通道,特殊儿童可以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生活。新技术也将更方便,更个性化,能服务于特殊儿童,让他们减少进入社会的障碍。


  三、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改革的挑战


  (一)观念的转变。与普通教育相比,特殊教育的历史非常短暂,“概括起来讲,在250多年前,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尽管有特殊教育思想的萌芽和个别人接受特殊教育的事实,但都没有形成特殊教育的观念,也没有开办专门的特殊教育学校,没有称得上是学校特殊教育的实践”[12]。我国特殊教育的真正发展更是近30年左右的是事情。特殊教育的发展会受到物质生产力的影响,这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的时代尤为显著。但自人类社会踏入近代,特别是完成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特殊教育的发展更为根本的制约因素是人们守旧,僵化的观念。这里的观念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对于特殊教育的看法;另一方面是特殊教育工作者自身的教育理念。大数据时代的本质不是技术的升级,而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和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大数据时代为特殊教育破解发展的难题提供了机遇,但要抓住机遇需要几个条件:一是全社会,特别是政府要对特殊教育的存在价值重新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到特殊教育的价值,才能理性、乐观看待大数据时代的种种变革,才能未雨绸缪对特殊教育发展做整体,长远,科学的规划。但从特殊教育发展历史中经历的种种困难,我们不难推测,要突破这一点将异常困难;二是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的发展不仅需要经费投入,更重要的是参与。这对于当前社会中职责泾渭分明的人们而言无疑存在着巨大的障碍;三是大数据时代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将发生重要的转变。作为从属于社会学领域的特殊教育的研究方式还没有真正从思辨的研究转向实证的研究,未来又将进入“样本=总体”的研究范式中,这对于从事特殊教育的教学人员和研究人员都将是一种考验。大数据时代需要政府、学校和社会在各自的角色里重新认识特殊教育的价值和发展方式,但要形成新的认识道路并不平坦。


  (二)技术的鸿沟。大数据对于教育的革新具有巨大的潜在推动力量。但从数据到信息,再到知识,是需要经过分析加工处理精炼的过程[11]。这个过程需要专门的技术来支撑,包括数据的存储技术,数据的分析技术,数据的挖掘技术[13]。大数据起源信息技术,发展于商业领域,所以,技术的产生也都以商业运作为背景和支撑。目前,这些技术已经开始尝试在教育领域中使用,也有人开始专门研究。教育数据挖掘应用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技术和开发方法,对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教育数据挖掘检验学习理论并引导教育实践。学习分析应用从信息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的技术,来分析从教育管理和服务过程中收集的数据,学习分析创建的应用程序直接影响教育实践[14]。因为普通教育以知识的学习为主,且学生的学习渠道主要依赖视觉和听觉。特殊儿童由于身心发展存在的障碍,在学习的渠道和方式上与普通教育有非常大的区别,所以,在大数据的技术开发和运用中,特别是数据采集和数据的分析方面,需要有专业的人员来参与。但就特殊教育发展的现状来看,技术的介入与教育的发展之间还没有形成一套可以相互促进的运作模式,而促成这一模式形成的关键因素——商业价值,将会严重阻碍技术的投放、开发和升级。另外,技术的应用还存在一个关键环节——支撑技术的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专业技术人员和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共同协作来搭建。基础设计的建设需要全国统一规划,统一实施,但这对于目前我国特殊教育投入不足,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而言,同样回困难重重。另外,特殊儿童的信息比较敏感,在特殊教育的数据开发中如何避免个人信息泄露,或不被作为商业用途,在与开发商的合作中必须用合同的方式来确保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不被用作商业用途,还要确定数据由谁负责存储和维护,谁有权对数据进行二次开发利用[15]。


  (三)教师的素质。大数据时代把人们带入一个可能性和相关性占主导地位的世界里,专业性变得不那么重要,行业专家不会消失,但他们必须与数据表达的信息进行博弈[2]。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将会走出学校的围墙,真正进入家庭,社区,在特殊孩子生活的每个情境中展开,每个情境中的人们将通过”数据传感器”(视频摄录设备、移动传输设备)来参与教育的过程。这一切意味着特殊教育的教师角色将发生变化,教师的角色将不再是封闭的空间(教室或学校里)里完成指定的任务(按教材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扮演多重角色,成为“导演”“数据采集者”“数据分析者”“教学资源制作者”[16]。但现实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中“大部分人没有受过特殊教育的专业训练,尚不具备严格意义上从事特殊教育的资格要求”[17]。这样的特殊教育师资队伍要完成多重角色的转变,中间有巨大的落差需要克服。还有,由于现实的原因,一般县级行政区才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特殊教育教师之间业务交流研讨的机会本身就很少,更谈不上跨区域合作教学,所以,除了角色的转变,技术的掌握外,特殊教育教师之间的协同工作素质也将是遇到困难。当然,除了教师等专业人员素质的提升,大数据的环境还对家长、社区人员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都提出了较高的专业素养要求,这些都将成为未来特殊教育发展需要跨越的障碍。


  四、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改革的策略


  大数据时代的特殊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能否抓住这一契机,实现我国特殊教育跨越式发展,真正实现特殊需要儿童获得平等、适合的教育,需要未雨绸缪,积极应对。


  (一)管理层面。


  1.制定近景及远景规划。尽管大数据意味着大机遇,但同时也意味着工程技术、管理政策、人才培养等方而的大挑战。只有解决了这些基础性的挑战问题,才能充分利用这个大机遇,得到大数据的大价值[10]。大数据背景下特殊教育的发展规划可以分为近景和远景规划。远景规划至少规划20年以内的发展,由国家教育部联合残联、民政等相关部委制定,要对发展目标,各级各类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做出明确规定,并列明评价标准,定期评估。近景规划3—5年为限,由教育部特殊教育主管部门牵头制定,要求可参照远景规划。


  2.成立特殊教育大数据研究所统筹管理。大数据时代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不断生长的过程。特殊教育的发展在这一时代背景中的成长自然也会不断遇到新问题。我们不能寄希望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虽然,大数据时代资源共享会是常态,但这并不会让专业失去生存市场,反而专业需要更有效的方法来探索积累。而且,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本专业的知识将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一开始就对这些工作有应对措施,而成立专门研究小组,对未来发展做系统的研究,并对实践给予指导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3.启动教师专业培养计划。特殊教育从业人员是大数据时代特殊教育改革成败的最关键的因素。大数据时代对特殊教育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态度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保证现在培养的人能适应未来的工作情境,要在特殊教育师资的培养课程,培养方式,培养渠道上加以设计,制定方案,并尽快开始实施。教师培训课程中开始要加入有关大数据引用的理论及实践课程,在培养方式上,以学习分析和数据挖掘为专题,通过项目方式来实施。


  (二)技术层面。


  1.启动基础设施建设。大数据资源的运用必须以大数据资源的获取和存储为前提。目前,虽然校园网络已经普遍建立,但教育数据采集的“传感系统”,教育信息存储的专门设备,信息数据综合分析的平台,对于特殊教育而言几乎还是“零”。特殊教育的信息机构,分析方法虽与普教有些共同之处,但特殊性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基础设施的建设要与普通教育有可连接的端口,更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体系。而这些工作需要尽快启动。特别要注意的是,对于欠发达地区,国家要给予特别扶持。


  2.开发特殊教育大数据信息平台。大数据时代,“国家层面的竞争力将部分体现为一国拥有大数据的规模、活性以及对数据的解释、运用的能力。”[10]大数据要发挥其功能,必须要获得相关领域活动的大量数据,而且这些数据都是要有相关性。未来我们要探求特殊儿童的学习规律,要评价反馈教育效果,要制定发展规划,进行管理决策,都要依靠这些数据。目前,这方面的数据非常少,而且分散在学校,机构,政府不同的部门,无法发挥整体效应。大数据时代必须要建立特殊教育的专门信息平台,统一采集数据,并进行分析,确保教育数据收集标准化,“以便于跨时间比较数据,提高反馈数据分析结果的时效性、可视性和可读性,及时有效地为改进教学服务。”[18]这一平台可以由政府主导建设,委托科研机构进行日产管理和维护。


  (三)文化层面。倡导和强化数据文化。对于一个新的时代是否具有敏感性,能否主动适应这个时代,这需要个体能主动学习,改造旧观念,但这一转化的过程,需要有社会和行业的氛围。我国特殊教育目前的发展本就缺乏一种凝聚全体特教人的文化氛围,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行业人员的协作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种背景下,倡导和强化数据文化,让特殊教育行业,乃至相关的社会团体,社会人士都能“具有较高的数据素养,善于在自己工作岗位上收集高质量的数据,并且了解如何提出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解决且具有较强现实意义的问题”[19]。


  五、结束语


  大数据时代就如一缕曙光,给我国的特殊教育带来了机遇。大数据时代将要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一场思维、观念和行为习惯的革命。从大数据已经给我们生活带来的种种变化,我们可以乐观地畅想,未来特殊教育的情境中,不同类别的特殊儿童都将会得到适合他们的优质教育。但是,大数据时代不会自动自觉地把优质特殊教育送到每个特殊儿童的手里,也不是特教工作者只要披上大数据的外衣,就会获得大数据时代的种种好处。大数据时代对于特殊教育只是一种机遇,一种发展的潜在推动力。正如彼得·费迪南德·德鲁克(PeterFerdinandDrucker)在1992年所言:教育自身将发生越来越激烈的变化,这一变化的动力部分来自新技术的发展,如计算机、录像和卫星技术;部分来自知识工作者终身学习的需要;部分则来自人类学习机制的新理论。[20]我们要充分认识大数据可能带来的价值,让我国的特殊教育能在这一新的机遇中,获得跨越式发展。


  第3篇:关于特殊教育学校音乐教学的探讨


  涂凤,黔南州启航学校


  摘要:通常情况下,特殊教育是向具有特殊需求的学生进行的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给予其更多的关心与爱护,并合理地选择教学方式。而音乐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基于此,文章阐述了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教学的意义,通过分析特殊学校音乐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工读学校特殊教育音乐教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大家越来越重视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教育作为一项社会活动,主要是以人为核心进行的,且接受教育是每个人的基本需求。而音乐教学作为特殊教育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其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进一步培养特殊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学育人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健康的道德观。


  一、特殊教育学校开展音乐教学的意义


  音乐教学作为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在学生道德品质的完善和健康成长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教学不仅能够满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并且,音乐能够使人类产生共鸣,通过将身体与音乐配合,可以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建立自信、向上的态度提供保障,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除此之外,在特殊教育学校进行音乐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帮助学生摆脱孤僻的心理状态,进一步促进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特殊学校音乐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现阶段,在特殊教学学校开展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缺少对学生心理活动的辅导。根据相关数据调查发现,我国78所工读学校中,只有32所学校配备了专业的心理教师,甚至还有一些学校没有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同时,通过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注重课本内容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实际情况,导致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难以发挥出实际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工读学校教育过程中,很多“问题学生”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心理障碍,在心理问题得不到纠正的情况下,行为问题的塑造难以发挥出实际效果。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无法了解学生问题行为背后的原因,深入到“问题学生”的心灵世界中,很难发挥出教学的实际效果。


  (二)教师缺乏一定的研究意识


  我国工读学校普遍采用“24小时封闭式值班管理”模式,而值班管理在工读学校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教师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往往会忽略学生的心理教育和个案研究,缺乏对学生问题的关注和研究意识。久而久之,教师就会产生一定的懈怠心理,缺乏教学激情和人文关怀,进而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不读书、不写作、不研究”的局面。


  (三)学校特殊音乐设备的缺失


  通常情况下,特殊学校的音乐教学应该配备音乐教室、乐器和一定的音乐场地。但多数学校由于缺少充足的资金,导致很多学校往往将普通教室作为音乐教室,且只有少量的乐器。与此同时,学校由于缺少宽敞的音乐场地,无法为学生提供表演、实践的机会,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三、发展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的优化措施


  (一)做好学生的思想转化工作


  通常情况下,工读学生都有自身的性格和特点,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家长把学生送来工读的原因,通过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等方式,消除学生与家长之间的矛盾,并鼓励学生通过打电话等方式加强学生与家长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师也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环节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进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除此之外,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应深入学生内心,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尊重和爱护学生,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摆脱心理负担,还能够使教师成为学生的朋友,才能够使教师和学生形成和谐的关系,进而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二)改进教学观念


  现阶段,我国特殊学校教育中的音乐教学模式往往是以娱乐为目的,这样虽然为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快乐,但无法充分发挥出音乐教学的目的。因此,相关教育部门应该充分认识到特殊学校音乐教学的目的,充分发挥音乐教学在学生健康成长中的作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特点,树立良好的教学理念,并加大资金投入,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音乐教学环境。同时,教育部门应当鼓励教师积极参加相应的培训活动,不断学习,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教师应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生活状况,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特殊学校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三)转变教育模式


  特殊学校教育要想改善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必须加强对教学模式的改革,不断适应社会的多元化发展需求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根据社会的发展状况,积极转变教学模式,逐渐由“粗放、单一”的教学模式向“精细、多维”的教学模式改善。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对其进行心理辅导,并创新教学模式,比如,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应该将学生作为音乐课堂的主体,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兴趣爱好等进行课堂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同时,由于工读学校的学生性格比较孤僻,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自身状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除此之外,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表现出对学生的关心,建立融洽、和谐的课堂环境,为音乐教学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四)创新教学手段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教学方式,教师在特殊学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脱离课本内容,积极采取现代化的音响设备和科学技术,将一些创新型、具有时代感的优秀音乐、舞蹈或者富有正能量的歌曲教授给学生,以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比如,教师在课堂中教授《小苹果》歌舞时,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播放MV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热情,学生会被多媒体中播放的歌舞所吸引,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应用电化教学方式,其主要是使用现代化的设备、器材,通过对信息的储存、传输、调解和再现技术所进行的教学,能够有效地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音乐中的抽象内容表达得更加直观,提高音乐教学的生动性,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到音乐教学的魅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经济的快速进步,大家越来越重视特殊学校的教育,而音乐教学作为特殊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门必须加强对其重视程度。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顺应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需求,并加强对学生问题、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以及教育模式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