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中医学论文范文,中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证治特点

  • 投稿鲁西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753次
  • 评分4
  • 77
  • 0

赵晓敏 李夏 贾波 马维琪*

成都中医药大学,四川成都610000

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编号:20105132110002)。

通信作者:马维琪,女,教授,研究生导师。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s,BA)的证治特点,为中医临床及新药研究提供文献参考依据。方法:收集近20年来中医治疗BA的文献,录入“中药复方分析”软件,对其证型、药类、核心药物、药组药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常见证型中居前五位的依次为心肾阳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阳亏虚兼心血瘀阻证、心肾阳虚兼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常用药类居前五位的依次为补益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温里药、理气药,使用频次居前十位的核心药物依次为附子、甘草、黄芪、桂枝、丹参、人参、细辛、麻黄、麦冬、当归,其常用药组药对是核心药物的排列组合。结论:中医治疗BA的基本组方思路是配伍温里散寒补益药以消除病因,活血理气化痰药以顾及重要病机,收涩安神药以缓解神志症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医;缓慢性心律失常;证治特点

【中图分类号】R256.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03-0044-03

缓慢性心律失常(Bradyarrhythmias,BA)是由窦房结自律性低下或传导系统阻滞引起,以心率减慢为特征的一类心脏传导系统疾病[1]。其心室率低于55次/min,主要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Ⅱ度以上房室传导阻滞等,常由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或传导系统退行性变所致,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资料显示,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BA,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率高达75%[2],而且随着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危害也将进一步加重。本文以文献方法,辅以计算机统计手段,整理、分析近20年中医治疗BA的文献,总结其证型特点及遣方用药的规律性,为临床医师辨证论治及科研工作者研发新药提供文献参考资料。

1方法

1.1检索方法检索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清华同方CNKI数据库、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万方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1993~2012年;检索策略:输入BA(篇名)and中医(篇名/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摘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①选择中药口服治疗BA且理法方药均具备的临床文献;②选择医案报道明确诊断为本病,方剂相关的资料具备者,亦录入本研究,若为多诊者,录入明显取效的诊治资料;③排除综述、理论分析、动物实验这些属于临床研究类的文献;④排除治疗在内服中药的基础上配合其他方式治疗,如配合西药或针灸治疗等,而结果不能排除其他治疗方式影响的文献;⑤排除无治法及无完整药物组成或处方保密的文献,有2篇或2篇以上的相同文献取时间最早的一篇。

1.3资料规范本研究之证型首先参考1994年发布行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3],其次参照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4]及朱文峰《中医诊断学》[5]制定BA常见证型的证候诊断标准。药物按《中药学》[6]归类,该书未收载的药物均列为其它。对其别名规范为中药学之中药名。

1.4资料处理利用成都中医药大学与西南交通大学联合开发的“中药复方分析”软件,采用spss17.0对药品基本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采用VC+编程语言与数据挖掘技术相结合,通过连接Access数据库,使用Apriori增量关联规则挖掘算法对药品配对信息进行数据挖掘,计算不同证型中药频繁项目集。

2结果

2.1证型分析分析BA治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证型,可为临床常见证型提供依据。出现频次居前10位的证型见表1。

2.2药物分析

2.2.1组方药类322首方剂中,组方用药涉及165味,分为18类,累计用药次数3391次,各类药物出现频次和构成比(频次/累计用药次数)见表2。

2.2.2核心药物通过对BA复方每味药物的使用频数进行统计,找出用药频率较高者,即核心药物,并加以分析,从而有利于揭示BA复方的组方用药规律。在322首方剂中,用药频次居前20位的药物见表3(频率=频次/322;构成比=频次/累积用药次数)。

在此需说明的是解表药的应用,本病用此类药意义有三:一是本病以阳虚证为主,阳虚则抵御外邪无力,若外邪入侵则内外交困而病情加重,故用之可防止外邪入侵之病情加重。二是BA的发生虽有因外寒引起,但临证多先表后里,故本研究中的证候表现未见明显表征,证型也未见表证证型。三是使用频次居前20位的解表药有桂枝、细辛、麻黄,桂枝善补心阳,能温通血脉;细辛为少阴经引经药,既走足少阴肾经,也走手少阴心经,故可温通心肾,对心肾阳虚证尤为合适;麻黄一则宣发肺气,以助心行血,再者其有利水消肿的功效,对BA并有水肿患者尤为适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主要成份麻黄碱可激动β受体,增高心率。

2.2.3药组药对分析其药组药对,进而探析其临床常见基础方及药物组合。BA治方使用频次居前20位的2味药对及使用频次居前10位的3味药组见表4。

3讨论

3.1心阳亏虚为主要病因,心血瘀阻为重要病机本病属于中医学“心悸”、“胸痹”的范畴,或素体阳虚,或年老体弱,或久病体虚,或劳思太过,而致心阳亏虚。心阳亏虚则心失温养而心悸征忡,或阳虚水停上逆于心而为心悸;心阳不足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而脉迟缓;血行不利瘀于心脉,不通则痛故胸痹,心痛,舌紫暗,脉涩或结代。表1显示频次居前五位的证型依次为心肾阳虚证、心阳亏虚证、心阳亏虚兼心血瘀阻证、心肾阳虚兼心血瘀阻证、气阴两虚证,其中前四个证型均含有心阳亏虚,在常见的虚实夹杂证型中均兼有心血瘀阻证;表2显示组方药类中补益药位居第一,活血化瘀药位居第三;表3显示核心药物中丹参居第五位,丹参前四味药物均有温阳补气作用。以上均说明心阳亏虚为本病的主要病因,心血瘀阻为重要病机。

3.2配伍温阳补气、补血补阴药以消除病因表1显示,证型频次前四位均为阳虚证,阳虚多见于心、脾、肾三脏,肾阳为一身之元阳,诸阳之本,五脏六腑之阳气,非肾阳而不能温养。肾阳得以温补,则五脏六腑之阳得以振奋,而形寒肢冷等诸阳虚证得减。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亦是阳气资生之源,脾阳得以温补,则运化有力,诸阳生化有源而源泉不竭。心阳得以温补,则血脉得以温通,脉律得以加速。表3显示温补心肾之附子、温补脾阳之干姜、温补肾阳之淫羊藿皆为常用。表4中药对(1)、(11)、(7)、(10)及(14)提示桂枝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参附汤为治疗BA的常用基础方。

补益药均有直接补益作用,以针对本病之气血阴阳不足。在此配伍补气药可能还有以下考虑:一是补气助阳,本病以心肾阳虚及心阳亏虚证多见,而气属阳,阳虚者,其气必虚,气虚渐重则可导致阳虚,故阳虚者每配伍补气药;二是补脾气以助气血生化;三是补气以行血行津,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津行,故补气亦可改善瘀血痰饮病变。配伍补血补阴药则还有以下作用,一是阳气亏虚,每兼阴血不足,治当配伍补益阴血之品;二是瘀血不祛,新血不生,针对心血瘀阻证,祛瘀同时亦应补血;三是阳虚、血瘀证为本病重要病机,故常配合温里补阳药、活血化瘀药,此类药均多辛散,易耗伤阴血,配伍补血补阴药则可减轻其副作用。由表3显示,补益药中居前三位的甘草、黄芪、人参均为补气药,补血药之当归、熟地,补阴药之麦冬皆为治疗BA的常用药物。

3.3配伍活血化瘀、理气化痰药以顾及重要病机表2显示活血药和理气药的作用频次分别居第三位和第五位。“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的运行常相互影响,血瘀易致气滞,气滞也易血瘀,故活血药与理气药常相须配伍。本病配伍活血理气药,一者通过活血行气以解除血瘀气滞之病机,而缓解心痛、胸痹等症;二者气血运行顺畅,则心得所养,而心悸、脉迟缓结代等症得减;三者治疗本病的方剂中配伍了大量的补益药,补益药性多滋腻,易壅滞中气,配伍理气活血药可达到补而不滞的目的。表3中虽未显示化痰药,但治胸痹之名方栝楼薤白白酒汤中,其两味主药栝楼、薤白均为化痰药,表2显示,化痰止咳平喘药居第八位,故本病中配伍化痰药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配伍化痰药主要针对痰浊内阻心脉之胸痹等症。

3.4配伍收涩、安神药以缓解神志症状心者君主之官,其主神明,神宜收敛,而不宜涣散,宜宁静而不宜狂越,故当神志涣散不收、心神不宁时,自然应当配伍收涩、安神药。一方面可以减轻因阳气亏虚所致精神不振、思维迟钝、动作迟缓、心悸怔忡、失眠多梦等神志异常症状,或防止上述神志异常症状的发生。另一方面汗为心之液,心阳虚、心气虚、心肾阳虚,固涩无力,多伴有不同程度的汗出,汗出不但伤阴且阳气也随汗外泄,更加重阳气虚衰,甚则可向亡阳之脱证发展,故收涩药既可缓解症状,又可防止病势发展。表3显示使用频次居前20位的收涩药有五味子,其不仅有收敛固涩作用,还有补益心肾作用,用于本病尤为合适。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SuttonR.Clinicaltrialsinpacingforbradarrhythmias[J].JIntervCardElectrophysiol.2003,9:151-153

[2]施行舟,郭志军.64例老年人冠心病的动态心电图特点分析[J].医师进修杂志,1995,18(1):22.

[3]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16.

[4]邓铁涛.中医证候规范[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0:2-5.

[5]朱文峰.中医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859-869.

[6]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8.

(收稿日期:2014.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