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椎动脉型颈椎病规范化治疗的临床研究

  • 投稿空一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1022次
  • 评分4
  • 26
  • 0

王海军

焦作市中医院骨伤科,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 目的探讨椎动脉型颈椎病规范化治疗对患者病情的改善作用。方法 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针对病因,采用手法治疗,配合中药辨证治疗、颈椎牵引、口服西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0例患者治疗后,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118/120);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4.17%(5/120),;随访3个月~2年,复发率1.67%(2/120)。结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合理规范地选择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较好,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椎动脉型颈椎病;规范化治疗;研究

[中图分类号] R274.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5(c)-0112-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pecification of the vertebral artery typ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treatment effects on improving patient´s condit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vertebra disease in our hospital from 2011 September ~2013 year in September between the treated patients, the etiology, the manual therapy,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reatment, cervical traction, oral administration of Western medicine and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Results 120 patients after the treatment, blood flow velocity of basilar artery and vertebral artery were obviously improved than before treatment,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reached 98.33% (118/120); the adverse reac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rate was 4.17% (5/120),; follow up of 3 months ~2 years, the recurrence rate was 1.67% (2/120).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 choose th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combining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method reasonable standard, clinical effect is good,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vertebral artery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standardized treatment; research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椎动脉受刺激或压迫,血管狭窄,折曲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的以头晕为主要症状的一系列综合征[1],表现为发作性眩晕、耳鸣、恶心、呕吐、猝倒等症状,多发于中老年人,由于疾病病因复杂,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单一的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因此探讨CSA规范化治疗程序是十分必要。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9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1993年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同时符合1994年《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中颈椎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CT或X线检查发现颈椎片有颈椎骨质增生、变形等,均有头晕、头痛、上肢麻木等临床表现。120例患者中男性53例,女性67例,年龄16~79岁,平均年龄(45.3±10.2)岁;病程1d~7年,平均病程(1.1±0.2)年。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行手法治疗,患者取坐位,术者立于患者背后,采用舒筋法、提拿法、揉捏法等方法放松颈部肌肉,在此基础上,使患者头部前屈35°,以右手拇指顶推患者右偏之棘突,其余四指扶患者颈部,将患者头部左偏至拇指锁紧偏歪棘突;以左手掌心对准下颏,握住患者下颌骨,向上和向左侧旋转头颅至锁紧感,以右手拇指轻顶推棘突高隆处,同时左手向上瞬间牵引,可听到响声,以手指触摸下棘突,感轻度易位。保持患者头部处于中立位,以拇指触摸检查,确定无异常后,完成手法治疗。在手法治疗的基础上,遵循辨证原则,给予中药内服、给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尼莫地平,及颈椎牵引治疗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疗法。

1.3 疗效评价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消失,颈部活动正常,能正常生活和工作,经颅多普勒超声和X线摄片检查推动脉具有充分的供血,颈椎生理曲线恢复正常,半年以上不复发;有效:临床症状改善,但气候变化或劳累时仍有轻度症状,或反复发,经颅多普勒超声和X线摄片检查椎动脉供血明显改善,颈椎生理曲线基本恢复,但没有达到正常;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经颅多普勒超声和X线摄片检查锥动脉和颈椎生理曲线表现没有好转为无效。总有效为治愈和有效之和。

2 结果

2.1治疗前后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的血流速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可见下表1。

2.2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

治疗后,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愈47例(39.17%),有效71例(59.17%),无效2例(1.67%),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8.33%(118/120);治疗过程中,5例患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17%(5/120),其中2例发生嗜睡,1例发生头痛头晕,2例患者有疲倦感;随访3个月~2年,仅2例患者复发,复发率1.67%(2/120)。

3 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一种老年性退行性疾病,疾病的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国内外对其病因病机认识不一,其中较为统一的认识认为其发病机制与机械性压迫、交感神经刺激、颈后软组织病变及血流动力学等因素相关,也有研究者认为,颈椎屈伸及旋转活动可诱发或加重椎动脉缺血病变,从而引起椎动脉型颈椎病。由于对发病机制认识的不一,临床治疗方法各异,目前尚未形成规范化的治疗方法。我院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病因病理的不同,对治疗方案进行了规范化,合理选择手法、中医辨证、西药口服、颈椎牵引等中西医综合的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方案和非手术方案两种,单纯性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绝大多数不需手术治疗,采用手法治疗,通过推拿按摩可松解患者颈部肌肉痉挛,纠正椎间旋转、侧偏等,促使患者颈椎关节恢复正常生理位置,且可减少骨赘对交感神经、椎动脉的压迫、刺激,恢复正常供血,消除头晕症状。在手法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耐受性等具体情况进行,手法应轻柔,做到稳准、轻巧,对于手法治疗效果好的患者不需再配合其他疗法,中老年患者由于颈椎退行性明显,单纯的手法治疗往往难以获得满意疗效,应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

椎动脉型颈椎病属于中医中“眩晕”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为机体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筋骨失健,导致肝风内动,痰痈上扰,气血阻滞,经脉阻塞,从而脑窍失养发病。目前,临床中关于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报道较多[3~4],我院采用中医辨证的方法给予患者中药内服,将该病分为肝阳上亢型、气血虚弱型、痰瘀交阻型和肝肾不足型四型,以平肝熄风、化痰、行气活血药以缓解症状,同时补益肝肾、气血以扶正祛邪为原则,给予不同的中药方剂治疗。

以往的研究发现,血液黏滞度增高可能引发或加重颈椎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增加可导致脑血管管腔狭窄或血管痉挛,我院在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时,发现75例患者存在VA或BA流速减慢,对此类患者给予盐酸氟桂利嗪和尼莫地平治疗。二者均为钙离子通道选择性抑制剂,具有缓解血管痉挛,增加脑血流量,改善脑部供血的作用,是临床上治疗锥-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用药物[5],多数的临床实践证实其可有效地改善血流动力学异常。

颈椎牵引是颈椎病非手术疗法中应用最广且疗效确切的治疗方法,通过颈椎牵引,可解除颈部肌肉痉挛、限制颈椎活动促进水肿想退,还可增大椎间隙与椎间孔,松解神经根及周围组织粘连,同时有助于椎间关节恢复正常位置[6],在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行颈椎牵引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有选择性地进行,椎间隙狭窄的患者若试牵引后患者无不适,则可早期行颈椎牵引;有椎间紊乱的患者,应先采用手法调整错位椎体后,再行牵引治疗。牵引时注意根据患者体重、颈椎形态、颈部肌肉肌力或紧张程度等合理地调整牵引的角度及重量,在牵引过程中不可突然改变牵引方向。

单纯椎动脉型颈椎病需行手术治疗的极少,若保守治疗无效或患者符合颈椎病手术指征,应行手术治疗,临床中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手术方式有较多种,在选择具体手术方式时需考虑患者基本情况,选择操作简单、可最大限度减少手术损伤、安全性较高、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

从我院本次研究结果来看,针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具体病因,合理规范地选择手法、中药内服、西药口服、颈椎牵引等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可有效地改善患者基底动脉和椎动脉血流,治疗效果较好,且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对促进患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军,刘增君,孟臻等.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 [J].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11,18(4):24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 京大学出版社,1994:214-215.

[3]杨玥,阳伟红.常见中医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对比观 察[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3):282-286.

[4]尹伦辉,沈彤,章瑛等.针药配合龙氏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的多中心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0,13(1):23-26.

[5]汪玉良.葛根素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6例[J].浙 江中医杂志,2010,45(8):562.

[6]赵志勇,王春林,胡鸾等.卧位颈椎牵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供血 影响的研究[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0,31(4):10-13.

(收稿日期: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