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全面发展视域下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思考与实践

  • 投稿宁哲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09次
  • 评分4
  • 39
  • 0

余本兰

(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浙江金华321004)

摘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供了新的角度,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就要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发展性资助,促使其实现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浙江省部分高校通过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设置知识技能型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等,在发展性资助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探索。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全面发展;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

DOI:10.16083/j.cnki.22-1296/g4.2015.06.003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6—0006—03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科学性研究——以浙江省为例(Y201225807)。

收稿日期:2014—12—31

作者简介:余本兰(1972— ),女,安徽来安人。浙江师范大学学生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是我国的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千千万万的贫困学子因此而得到了实惠,实现了自己的人生梦想。但随着资助工作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认识到学生资助工作不能只停留在经济资助方面,要体现“帮困扶志、助学立人”的资助宗旨,要把困难学生培养成才,就要创造条件促进他们全面成长。深刻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理顺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学生资助的关系,寻找促进经济困难生全面发展的工作方法,是学生资助工作者必须要做的,这对于做好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内涵包括三个层次:

(一)从人本身的结构来讲,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这是第一层次的内涵。马克思把人看作是身体和精神的统一体,由于人有了有生命的肉体组织和与之相统一的精神活动,才能从事生产劳动和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人类历史;主张在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促进人的智、德、美和知、情、意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从人的功能来讲,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二层次的内涵是人的活动能力(首先是生产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体现在人的活动能力上,就是由人的身体和人的精神相统一的结构所产生的活动功能。因此,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就体现在人的活动能力的多方面发展。

(三)从人的潜能发展和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来讲,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第三层次的内涵,是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最高表现。人的身体和精神的充分发展指的是人自身的潜能的充分发展。人的生产劳动是发展人的潜能的主要手段。人的其他活动,如学习活动、科学实践活动、文艺创作活动、理论研究活动、社会交往活动、管理活动等也都是发展人的潜能的手段。时间自由运用,职业自由选择,社会、自然界和人自身自由支配和控制是人的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发展的三层意思。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三个层次的内涵是相互联系的,结构和功能是统一的,人的活动与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统一的。时代的发展要求人的发展由标准化、片面化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要求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重视人的个性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关系

以人为本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共识,人才的竞争是今天国际竞争的根本所在。要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健全以人为本的各项政策。人的全面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学生资助工作必须更加清晰和全面地把握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这是加强学生资助工作、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创新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以助学贷款为主导、以勤工助学为主体的“奖、贷、助、补、减” 五位一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模式目前在我国已建立起来,这种以物质帮扶为主的保障性资助模式的优点是明显的,成效也是显著的。但不足之处是没有从根本上帮助困难学生脱贫解困,没有足够地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未来的发展以及精神的需求,而仅仅是从物质层面给予帮助。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提供了新的角度,要培养和谐发展的人,要切实地解决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可能与发展要求之间存在的矛盾,就是要在“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下进行。因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发展性资助,正好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这一思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是指高校在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综合素质、自主制定的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通过资金帮扶、项目驱动、科研指导、能力培养、心理辅导、社会实践等多种方式,促使学生实现自由、全面和充分发展的资助。这一资助模式是使高校在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努力克服自身困难的同时,致力于提高他们自身的素质技能,健全他们的人格品性,从而促进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以浙江省为例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浙江省高校在实现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保障性资助的基础上,逐渐向发展性资助过渡。一些高校在满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保障性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设置知识技能型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等,提高经济困难生的综合素质,既解决了他们的暂时困难,又为他们的长远发展负责,真正实现了扶贫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一)成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为学生搭建成长的平台。以自立自强、服务他人、回报社会为宗旨建立起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社团,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团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组织促进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一直以来,浙江师范大学不断地探索实践、总结经验,创新资助的载体和模式。早在2002年,学校就以浙江师范大学绿城助学基金为依托,组建了“浙江师范大学暖春社”(以下简称暖春社),并以“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实践社会、回报社会”为宗旨。学校高度重视暖春社的发展,每年除了拨付正常的助学金外,还拨付一定数量的社团活动经费,同时,在每年年会时还根据社团成员一年中在德、智、体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实施额外奖励。为了使社团能够持续良好地发展,学校为社团聘请了既有责任又有水平的教师,指导社团开展活动。暖春社内部组织机构健全,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章程,每一位成员都严格按照章程办事,保证了社团的规范性及严肃性,从而在制度上保障了资助育人的效果。

暖春社精心设计、组织活动,注重资助育人的实效。多年来,社团时刻牢记自己的宗旨,经常性地开展一些公益性的服务社会的活动,如“学雷锋日”志愿活动,关爱空巢老人活动,去敬老院、福利院关爱弱势群体活动,清明节去烈士陵园缅怀先烈及革命烈士,在校园内开展防治乙肝宣传活动,新生入校帮助学校开展迎新活动,去民工子弟学校义务支教,等等。为了提高社团成员的综合素质,使其多多接触社会,社团还经常性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与捐资企业开展助学金发放仪式以及回访企业的活动,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的民工子弟学校以及培训机构的支教活动,针对社会热点问题开展的社会调研活动,走进社区开展的地方文化宣传活动,组织跨校的社团联谊活动,等等。为了提高社团成员的专业素养,社团成员还一起组团申报学术研究课题以及发展性资助项目等。为了总结汇报社团成员一年的学习、工作及各方面的发展情况,社团每年都会举行年会,这已经成为暖春社的品牌活动。配合年会的召开,社团每年还会编印一份年会刊物,将社团当年开展的活动及个人在一年中的成长经历编入刊物中。在年会上,每一位成员都要汇报自己一年来各方面的情况以及取得的进步,同时,社团成员还可以展示自己的才艺。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暖春社被评为浙江师范大学“我心目中的好社团”和十佳“精品社团”。

温州医科大学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特点、困难状态和资助需求,成立了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体的向日葵成长俱乐部,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为核心,秉承“心怀感恩,阳光成长”的宗旨,围绕发展性需求开展活动。目前,俱乐部已成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互沟通、相互学习的重要平台。

(二)设立发展性资助项目,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机会。为了培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及了解社会、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提高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浙江省部分高校专门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设立了发展性资助项目。如浙江大学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生教育实践项目”、浙江工业大学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计划”、浙江师范大学设立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

这些项目要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项目负责人,项目由家庭经济困难生自己组织团队,在选题方面要关注科研动态,围绕学术前沿,选择具有引导自身科研素质提高的项目,或开展社会调查、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志愿服务和其他公益类项目活动,通过项目实践提升综合素质。方案从设计、实施到总结都需要学生自主完成。项目的实施周期一般为半年到一年,学校对申请通过的项目给予2000~5000元不等的资助。在顺利完成项目后,学校还对项目做第二课堂学分的认定。由于项目实施的时间短、工作量大,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统筹、协调、沟通等方面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素养,同时,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

(三)设置知识技能型和创业型勤工助学岗位,为学生构筑成长的港湾。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成立了校体育技能勤工助学管理中心,实施“阳光体育”裁判员体育技能型勤工助学模式,通过校园多级体育指导员机制及校园多级体育裁判员进行运行。学校为拥有体育特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免费的技能培训,考核通过的困难生裁判员根据有关比例授予相应的等级证书。这些学生利用学到的技能,在“阳光体育”和其他校内外体育活动中担任裁判,获得劳动报酬。该项目的运行提升了困难生的生存能力和技能,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同时改善了困难生经济、精神上的双贫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浙江外国语学院是以多语种语言教育为主的学校,该校通过成立家教中心、语言文化培训中心,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创业型勤工助学项目,既使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也使学生的管理经验得到了丰富。另外,还开设了印象园,出售印有学校恩师寄语、校训或风景的手绘本或明信片,这些手绘本或明信片都由一批具有艺术特长的学生制作完成,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技能的应用水平,又拓展了学校的宣传方式;开设了咖啡屋、书报亭,使学生通过卖咖啡、报刊等,提高自身的商业管理能力;开设了数字媒体服务中心,进行图像设计、照片冲印、打印等,不仅使学生为校园提供了多样化的公共服务,也使其充分地发挥了自身的特长。

(四)开展感恩励志教育,为学生提供回馈社会的舞台。从2010年开始,每年5~9月,浙江省教育厅都要组织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季”系列活动。如组织国家助学贷款毕业生“感恩 诚信”承诺活动、各类主题征文评选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实践 感恩 成才”、暑期优秀社会实践项目总结评比活动以及组织励志成才优秀大学生典型评选宣传活动,等等。

各高校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一系列的特色活动,如浙江师范大学的“励志 感恩 成才”感恩季系列活动。浙江师范大学已连续五年举办“励志 感恩 成才”感恩季系列活动,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义务支教已成为该校的特色活动,“十佳学子”报告会也已成为该校的品牌活动。

湖州师范学院连续多年举办“诚信有为、励志成才”系列活动,活动以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为主线,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 “励志青春”事迹报告会、播放励志影片、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邀请成功企业家做励志人生访谈等活动。还以校企活动为载体,在企业建立“诚信有为、励志成才”教育基地,帮助学生明白和感受诚信、感恩的本质及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发展性资助是资助者和受助者的双向行为,要创造条件,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加入到资助活动的各个过程之中,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实现“受助—自助—助人”。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张同善.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学说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

[2]杜坤林.从保障型资助到发展型资助:高校助学工作范式转换及其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12(5).

[3]李贵平.高校贫困生资助的发展性对策[J].教育评论,2014(1).

[4]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

[5]陈洋.通过开展品牌创业型勤工助学项目 探索我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新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