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教育毕业论文范文,教育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

  • 投稿投研
  • 更新时间2015-09-11
  • 阅读量889次
  • 评分4
  • 41
  • 0

李艳婷

(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河南郑州450002)

摘要:在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忧患意识可以说是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本文结合忧患意识的特点和内涵,对其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体现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民族精神;忧患意识;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I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4)05—0102—02

收稿日期:2013—11—23

作者简介:李艳婷(1972— ),女,河南济源人。河南艺术职业学院新闻传媒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民族精神可以说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灵魂,是反映该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信仰、民族价值观念以及价值追求等特质,同时也是民族传统文化中,能够有效维系、协调、指导民族不断发展的精粹思想,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与灵魂。而对于中国而言,忧患意识是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出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一直在各种文学作品中得到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标志之一。

一、忧患意识的内涵

忧患意识,是指一个人内心的关注超越自身的利害、荣辱和成败,将世界、社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萦系于心,对人类、社会、国家、人民可能遭遇到的困境和危难抱有警惕,并由此激发奋斗图强、战胜困境的决心和勇气。忧患意识是历史主体在社会发展和转折时期,形成的一种清醒的预见意识和防范意识,源于个体自身的危机感、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主要表现为坚强意志和奋发精神。忧患意识表现出来的,是社会主体的一种精神自觉,是主体对于改造世界的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能动性,同时,对于社会主体而言,也是重要的精神动力。

二、忧患意识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一)表现形式

1.“愁”

所谓“忧愁”,“忧患”与“愁”可以说是密切相关的,“愁”是古代文学作品中表现忧患意识的基本形式,如辛弃疾的“少年不知愁滋味”,李白的“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张继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等,虽然表达的思想感情各有差异,但正是这一个“愁”字,强化了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不仅是对孔子“忧道”思想的体现,同时,这种特有的抒情方式,也体现出中华民族性格中刚柔并济的深沉特性。

2.国家兴亡之忧患

对于国家兴亡的感叹和愁伤,在这一点上,屈原的《离骚》可以说是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作品。作为一曲愁肠百结的咏叹调,《离骚》展现出的,是一种深广的忧愤和伟大的悲剧。在《离骚》中,忧患意识主要表现在一个“怨”字,这不仅是《离骚》创作的动力,更是其丰富情感内容的核心。对于屈原而言,自身构想的理想社会与残酷现实之间的强烈冲突,产生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情感,因此,才有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誓言。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同样表达出国家兴亡之忧患的作品,数不胜数。虽然他们的豪情壮志大多付诸东流,难以实现,但也使得这种忧患意识更加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说是安国人士自身情操和伟大人格的再现。

3.忧国忧民之忧患

忧国忧民同样是忧患意识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从孔子的“仁者爱人”的泛爱,到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推己及人,再到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都是忧国忧民之忧患意识的直接体现。在儒家“忧道”思想的影响下,无数的仁人志士关心着国家的兴亡和人民的生存,这些思想意识的汇集,带动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升华,同时也是推动中国不断发展、不断变强的内在力量。

(二)成因及影响

1.生存条件

《汉书·郦食其传》中的“民以食为天”,道出了中国古代恶劣的生存条件。中国古代人口,多聚集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相对而言,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夏季酷热、冬季严寒,降水情况复杂多变,从而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难以提高,加上中国古代特有的生产关系,使得粮食短缺问题更加雪上加霜,存在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现象。这种悲惨的社会现状,与中国传统统治思想中的“大同”理念可谓南辕北辙,也因此使得文人对于残酷的生存条件产生了忧患意识,从民本主义出发,忧生而忧食,从“国风”之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到《古诗十九首》中的“努力加餐饭”,追求孟子在“仁政”思想中提出的“七十者可以食肉”、“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的理想社会,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文学中“饥者歌其食”的忧患意识。

2.传统文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的儒家学派,提倡的是一种“人学”文化,鼓励有志之士积极入世,关注现实社会的改进,将个人的成败荣辱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使得古代的文人墨客大都有一种可以说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学而优则仕”,其获得成功的标准是能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扩大对社会的影响力,来实现自身的人生目标。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古代的文人几乎都将入仕作为目标,其他一切都可以向后排,也因此有了“士农工商”的顺序。体现在文学作品中,既有李白的“吟诗作赋北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也有杜甫的“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还有文天祥的“奉诏新弹入仕冠”,更有刘禹锡的“蹴踏青云寻入仕,萧条白发且飞觞”,都体现出一种“重政轻文”的价值取向。政治与文学的相互影响,相互补充,主次关系的不断变化,使得文人的忧患意识在不断积累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学中的辉煌一笔。

3.个人理想

个人理想与社会现实的冲突,同样是忧患意识产生的关键因素之一。对于文人来说,博览群书,满腹经纶,十年寒窗之后却并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抱负,在古代君王一意孤行,不顾他人的独裁统治下,文人抱着矫正君失的良苦用心,换来的却是君王的无视、斥责、贬谪甚至杀头,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将抱负寄托于诗文之中,表达自身壮志难酬的忧患。例如,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李商隐的“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杜甫的“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等,道出了千古文人的酸楚。

4.内忧外患

对于国家兴亡的关注,对于民众生存的担忧,对于前途渺茫的嗟叹,对于民族盛衰的愁思,使得忧患意识在古代文学中历经五千年的发展而长盛不衰。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内忧外患的环境是引发文人忧患意识的重要因素,在战乱年代,目睹家破人亡的惨剧,感叹自身对于国家的忧愁。所谓“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正是忧患意识的直接体现,虽然部分文人可以用美丽的山水来“寄情”,以自身的潇洒来“超脱”,但最终仍会回到忧患意识的原点上。

三、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对于国家、民族和个人而言都是十分重要的,有了忧患意识,才能切实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也只有忧患意识,才能切实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特性和精髓。鲁迅曾言“悲凉之雾,便被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角度来看,古代文人深切地领会到了忧患意识的重要性,并在作品中充分体现出来,其忧思之重,可以说举世无匹,使得中国古代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独树一帜,占据极高的地位。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孙育智.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J].华章,2009(12).

[2]龙国庆.悲凉之雾遍华林——从中国古代文学看民族精神中的忧患意识[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3]刘春华.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忧患意识[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罗靖.试论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J].湖南社会科学,2005(6).

[5]张景臣.中国传统仕人的忧患意识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