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产学研”结合背景下的高等设计教育改革

  • 投稿夏一
  • 更新时间2016-03-31
  • 阅读量957次
  • 评分4
  • 43
  • 0
 摘要:随着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高校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化背景相适应已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焦点与探索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后,艺术设计专业培养人数骤增,一个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出现,显现出蓬勃发展的气象,成为了全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方式与教学方法如何能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成为了院校、企业家、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共同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产学研”结合对高等设计教育的必要性入手,探讨了现代“产学研”结合对推动高等设计教育发展的意义。 
  关键词:产学研结合;高等设计教育;创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092-02 
  一、“产学研”结合对高等设计教育改革的社会影响 
  高等设计教育的大众化趋势在近10余年来随着艺术类报考人数的不断递增,已显现出它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创意设计人才涉及的涵盖面包括了:产品设计业、时尚产业、建筑设计业、网络信息业、软件业、咨询服务业、广告和会展业等,高等设计教育所涉及培养的人才,占据了设计创意产业80%以上的领域。 
  以上海为例,根据《2013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和《2013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工作要点》公布的数据,2012年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平均从业人员129.16万人;实现总产出7695.36亿元,同比增长11.3%;实现增加值2269.76亿元,对上海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20.2%。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促使着更多与创意设计相关的,包括政府部门、行业协会、高校、设计公司等在内的机构对如何培养创意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培养出更富有设计实践经验,更适合市场化道路的人才成为高等设计教育不同于其他综合学科培养人才的关键。 
  2010年9月,同志在上海调研时就强调要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力求掌握更多重要关键技术,力求获得更多自主知识产权。高等设计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它的改革与发展需要社会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协同创新。寻求校、企、政联合的产学研结合值得各方不断地进行探索和总结,政府要以自身良好的信誉度与形象在其中充当红娘与桥梁的作用,一方面院所和企业各自的优势能够得到充分发挥,既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形势,又能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了设计企业与设计院校的直接联系,赢得了社会力量支持设计教育的开展,对设计教育的办学效果也能有显著的提升。 
  二、“产学研”结合对高等设计教育开展的研究意义 
  笔者在高等设计高校就职10余年,通过参与并组织一系列学院与社会各界的横向项目与课题的合作,诸如学院与设计企业、专业协会、有关政府部门等主办的学生设计比赛、生活家居类产品研发、委托设计项目等;通过与指导老师、企业设计师、协会负责人、学生等的接触以及项目的跟进,深切地感受到创意设计必须要走“贴近产业、贴近实践、贴近科技、贴近市场”的发展道路,高等设计教育有必要在人才培养的模式上进行改革与创新。 
  (一)“产学研”结合的教学模式是高等设计教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高等设计教育较其他专业而言,培养的人才更侧重实际应用,需要更直面市场的竞争与产业化运作。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实践,结合产业需要,对学院专业方向制定、教学任务梳理、教学计划制定等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教育思想观念更新是前提,教育体制变革是关键,转换育人模式是核心。高等设计院校培养人才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实际,正是“产学研”合作关注的宗旨。学生通过学校理论知识的学习后,如有机会参与“产学研”合作的实践中,结合自身艺术的灵感,将设计出的创意作品直接交由市场来检验,这对培养青年设计师们认清产业趋势、学会在设计中思考、敢于否定与挑战自己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指导老师们通过与企业、设计公司、工厂的深入接触,也能为设计教学积累一定的实践经验。对社会的贡献率是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社会的需要,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设计的作品是否获得社会的认可,是否有更多的作品能被产业成功地转化为产品,从成果形式来评价,更为客观。 
  (二)高等设计教育改革离不开社会力量协同创新 
  有学者提出,政府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加快建立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共享机制,通过财税、金融、评估等多种政策手段及多种方式推进协同创新,不断营造有利于“产学研”合作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与社会氛围。企业作为“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主体,应打开大门,一方面为院校提供实践的平台,另一方面向院校提出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进行研发,也使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其他社会力量诸如行业协会等第三方机构,既能为有产学研需求的企业、院所间的“产学研”合作牵线搭桥,也可受政府的委托,对校企“产学研”合作进行绩效分析、成果评价并予以意见指导。 
  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创意产业的“产学研”结合中,政府希望进一步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企业迫切需要设计类高校与院所的人才与科技支持,而高校的成果转化与人才培养也需要贴近市场,既然“产学研”合作对各个主体都存在着强大的吸引力,那么更需要有公平合理的政策与良好的环境来共建“产学研”合作的教学模式。 
  三、“产学研”结合对推动高等设计教育发展至关重要 
  (一)“产学研”结合有利于推动高等设计教育体系的知识更新 
  现代高等教育的四项职能即:培养专门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设计教育也是如此,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检验积累和国外的经验借鉴,高等设计教育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完善,专业方向细分化趋势也逐渐明显。 
  现代的高等设计教育中,“教”与“学”的过程呈现教学相长的趋势,师生间在教学过程中,互相间进行着思维碰撞和启发。通过“产学研”合作的进行,教师传授更多的不是书面上的知识,而是通过自身多年的经验积累,给予其方法、咨询与指导。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难点与创新点又能触动导师得以更新自己所学。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需要在不断的发展中得以更新,而教育体系与产业脱节,这对创意产业发展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因素,所以必须将“产学研”结合引入院所、深入企业,这样才能更好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大批本土化、有思想、有独立创新精神的创意设计专门人才,在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产学研”结合能有效激发青年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 
  联合国创意经济2011年度“全球创意教育论坛”上,“创意产业之父”约翰·霍金斯表示,中国人才思敏慧、注重实际,在追求创意发明方面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他认为,两大因素决定了创意人才的前途:首先是创意和天赋,关键在于挖掘自身潜能、培养创造力和想象力;第二是实践与事业,关键在于将创意用于具体工作,包括有形的产品和无形的服务。 
  接受高等设计教育的青年学子们正处于人一生的黄金阶段,他们思维活跃,敢想敢干,想象力丰富,有着开放的思想和宽阔的眼界,这正是创意设计产业所需要的。众多设计公司和企业,在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产学研”结合的过程中,会用一个新名词来给青年人创造这样的机会,这个词就是“概念设计”。这个概念设计是为青年人度身定做,让其可以天马行空地创作,一旦时机成熟,或许今年的概念设计就将成为今后主导设计产业发展的良方。青年人自主创新能力的加强,正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最好验证。 
  (三)“产学研”结合为高等设计院校打造校园品牌建设增添活力 
  在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今天,文化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设计类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它的文化产业开发又有自己的特点,每所设计类高校都有各自专业的特点,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这种特点可以逐渐形成自身的品牌,通过“产学研”结合的创意设计,来建设高等设计院校的文化品牌,值得设计类高校探索创新。 
  在英国,依托知名院校的品牌效应,一批代表学校文化与精神的产品也应运而生,牛津大学与剑桥大学的品牌文化尤为明显。当大学逐渐成为城市旅游的新亮点时,学校周围街道上的创意小店开发了印有学校标志的服饰、衣帽,也不乏学生设计的明信片、冰箱贴、钥匙扣等,不同款式、颜色、规格,琳琅满目的各类校园文化产品与纪念品既展现了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打响了校园的品牌,也带动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产学研”结合为学院、科研机构向企业靠拢提供平台 
  高等设计教育培养的设计应用型人才要贴近产业、贴近实践、贴近科技、贴近市场,这已经成为广泛的国际共识。设计类高等院校具有创新人才聚集、良好基础设施、自由学术氛围和多学科方向交叉的特点,这些特点使高校成为产生新创意新思想的沃土,是培养创意人才的主要基地。通过与企业的“产学研”合作,有利于高校实现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形成将创新创意转化为经济社会效益的有效机制,走上“科研服务于产业”的良性发展轨道。 
  “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利用高校教学科研优势及创意设计人才优势,为设计企业提供专业的创意输出服务,协助企业进行产品开发和创造,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以产定研、以研促产”的目标。学生也可以更早的置身于社会和企业围绕产业进行的实践活动中,一旦大学毕业,无论是再深造或者成为企业的设计师,学生都可以通过院所搭建的与企业联动的平台,提高创新能力,适应竞争市场的需要,不至于市场脱节。 
  参考文献: 
  [1]文汇报.2013年6月28日2版[N]. 
  [2]文汇报.2010年9月28日头版[N]. 
  [3]黄士力.论教育服务的转型提升[J].教育研究,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