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高等教育学论文范文,高等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基于促进就业视角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改进探讨———以宁波市为例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7-06-15
  • 阅读量226次
  • 评分4
  • 77
  • 0
摘要:职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就业的重要措施,本文以宁波市为例,基于促进就业视角,分析了职业技能培训和促进就业的内在有机联系,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改进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就业;职业技能;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6-0224-02

一、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内在联系

1.职业技能水平直接与岗位收入挂钩。提高劳动者收入是促进就业最直接、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而提高劳动者收入的途径之一就是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根据宁波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发布的2016年度宁波市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表,从不同等级分类的职位工资指导价位来看,工资随着技能等级提升而上涨。在一线作业服务业人员中,取得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能、中级技能、初级技能证书的劳动者工资指导价位年平均值分别是:151888元、114328元、100791元、77743元、52099元,分别是无资格证书者的3.02倍、2.27倍、2.00倍、1.54倍、1.00倍。

2.职业资格证书是就业的通行证。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推出的技能水平认定制度,如果求职者通过培训考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就等于拿到了求职、任职、开业甚至境外就业的通行证。以宁波市海曙区广安养怡院为例,该院每年招聘80余名养老护理工作人员,要求“需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未持证者需在入职三个月内考取证书”,这表明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并拥有资格证书的求职者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下图所示为该院2014年—2016年每年招聘人员中持有养老护理员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占比情况,可见,持证比呈逐年上升趋势。

3.职业技能培训有利于促进再就业。目前,简单的体力劳动和技术含量低的职业已经难以满足宁波市经济发展需要,劳动者只有经过不断地进行技能改造和提升,才能增强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能力。为此,政府通过开展“定向”培训、“定单”式培训,围绕培训与就业相结合的原则,使培训更有目的性、方向性。

二、以促进就业为目的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改进策略

1.努力提高社会对职业技能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提出,要不断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另外,由于一线劳动者群体具有职业流动性强的特点,使部分企业对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不舍得投入培训经费,不愿意提供学习条件,长此以往,劳动者和企业间就形成了恶性循环,制约了双方的发展空间。要改变上述困境,应不断加强宣传,提高思想认识。工会、人社、教育等部门应组织力量深入企业和社区,宣传技能培训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企业和职工对技能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参与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要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舆论工具做好宣传工作,营造“培训幸福、技能宝贵、就业无忧”的良好氛围。

2.围绕市场抓培训,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目前,宁波当地职业技能培训采用“直补培训机构、直补个人和直补企业”的工作机制,使一些培训机构把大量精力花在“拉生源”、节省培训成本以及考试题库的研究上,而不是根据市场与企业岗位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培训内容,结果导致“技能培训合格率高,但受训学员技能水平依然低下”的矛盾状况,这无疑对促进就业、改善就业质量的帮扶作用甚微。另一方面,参训学员有部分是盲目跟风,抑或是迫于单位的压力,其结果就是浪费了有限的培训资源,使真正需要提升技能水平、增强就业竞争力的劳动者失去了机会。为此,职业技能培训应坚持与就业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培训意愿为准绳,按需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通过实地走访企业、人力资源市场和企业等形式,根据各类用人单位的需要和岗位要求,开展以需定培,以培供需的培训模式。

3. 从广度与深度上建立与企业联动的培训机制。宁波经济社会繁荣,企业数量众多,企业职工数量庞大,为使职工的岗位技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未来工作岗位的要求,就需要不定期地对一线职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而面对如此庞大的职工人数、名目繁多的岗位工种,仅靠培训机构显然是不现实的,职业技能培训更侧重操作能力的训练,具有高投入、设备更新快、师资要求高等特点。一套代表新技术的教学设备可能要花费几十万的资金,而且几年后有可能会被新产品所取代,专业机构少、培训成本高、教学资源有限已成为制约职业技能培训进一步发展的一大瓶颈。为此,培训机构就要本着互利互惠、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主动与企业联系,寻求培训资源,借用企业的设备、场地、师资、资金等资源来弥补培训机构自身存在的不足,而企业则可以借助培训机构的师资、培训政策等优势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4.调整培训补贴发放模式,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政府培训补贴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提升劳动者的技能、获得更多就业福利;用不好,就会弱化技能培训的引导机制,影响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以宁波市为例,大部分培训补贴是打入培训机构账户上,培训机构采取的是免费培训模式,导致参训学员“零成本”参加培训,甚至有些职工认为“在帮培训机构赚钱”,这显然走进了培训补贴的误区。为了使政府培训补贴真正用在刀刃上,应采取由培训学员先行支付所有培训费用给培训机构,待考核鉴定合格后,再由政府将培训补贴费用全额拨付到个人账户,政府补贴与培训机构不发生直接经济关系,这样就利于营造一种“职工花钱培训,机构按需收费,政府补贴职工”的良性市场机制,从根本上彰显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就业的基本功能。

5.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服务平台打造和技术管理支持。技能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单靠民间力量很难保证培训质量,为此,政府要充分发挥指导职能,在培训平台打造和培训技术支持方面,给予大力度的倾斜。宁波市目前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大量用在人头补贴上,而对于公共实训中心、技能竞赛成果转化、技能大师工作室以师带徒等技能培训平台,缺少相应发展。另一方面,现行培训补贴机制,虽然刺激了培训市场,但盛景之下,难以掩饰大多数培训机构在人员素质、培训师资、管理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培训市场发展配套平台的搭建,也处于真空期。同时需要看到的是,目前宁波市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流程仍需进一步优化,当前的纸质化管理方法,已经严重滞后于培训发展实际,亟需政府搭建新的培训管理体系,该体系必须以网络信息技术为基本运作框架,以职业技能培训管理流程为设计思路,以服务广大企业和职工为终极目的,提升职业技能培训服务的精准性。

6.创新培训模式,强化质量督导,提升培训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现代科技手段日益呈现出它的作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突破传统的“面对面”界限,有限空间变为无限空间。宁波市目前职业技能培训大部分内容仍限于“课堂讲授”,该模式的局限一方面体现在职工必须集中在教室中,使得广大职工“分身乏术”,另一方面由于现场教学手段的单一,内容枯燥,不利于技能的掌握。为此,职业技能培训要勇于拥抱互联网技术,为职业技能培训注入新的活力。同时,政府需要强化对培训质量的督导。职业技能培训的核心功能就是促进就业,各项政策的改进和工作方式的革新,绝不能偏离这一方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速度换档、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产业结构正在从中低端为主向中高端为主提升。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宏观环境复杂、产业竞争加剧、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挑战,技能人才作为经济体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前提,已成为区域竞争的战略资源。职业技能培训作为我市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必须顶层设计、通盘考虑,以促进就业作为改革的指挥棒,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制造兴国”的最终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