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建构

  • 投稿FLax
  • 更新时间2015-09-22
  • 阅读量703次
  • 评分4
  • 35
  • 0

冯利

摘要:分析了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的现状,阐述了高职院校构建资助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探讨了如何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为高职院校实现助困工作中的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提供了建设性思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高职院校;学生;资助;育人;家庭经济困难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专项课题“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JG13EB015)

作者简介:冯利,女,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辅导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2-0026-02

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教育公平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且从政策层面上,密集出台了相关的资助措施,进一步扩大了资助范围、提高了资助标准,建立健全了国家资助的政策体系。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注重关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一弱势群体,建立完善的资助体系,充分把握和挖掘学生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推进资助育人机制的建设,是高职院校关注的一个研究领域,也是更好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服务,帮助他们健康成长的一个重要命题。

一、资助育人工作研究的现状

近几年,全新的资助政策,加大了高职院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各高校基本形成了“奖、助、贷、补、免”等多种形式的资助体系,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在这个过程中,众多学者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做过多方面研究。江苏农林职院李光然认为,在职院校资助育人工作中,以资助为基础来开展育人工作,能够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说服力和教育意义;西北大学邵婧则认为现行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存在资助工作育人效果弱化的问题;南华大学刘期彪、谭德明则是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育人模式进行了研究。在辽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也有一些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专项研究。如辽宁建筑职院李红的《构建高职院校经济困难生综合援助体系的研究》、大连海事大学杨宏的《构建辽宁省高校扶困助学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等,这些研究资料较为丰富和全面,为笔者所在学校的课题研究提供了较成熟的理论基础。

二、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现实意义

高职院校做好资助育人工作,既是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享有平等教育权的体现,也是合理配置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的体现,更具有践行科学发展观、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的意义。[1]因此,构建有效的资助育人机制,有助于从事资助工作的相关人员明确资助育人的内涵,在资助工作的核心理念方面达成共识;有助于多角度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摆脱经济困难的同时,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学习肯于钻研,行为积极进取,身心健康发展,技能不断提升,成为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三、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思考

(一)建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丰富拓展资助工作的育人内涵

目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国家建立的资助政策体系下,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经济上的资助,经济状况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摆脱了求学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困境,也为他们顺利地完成学业提供了物质方面的保障。然而,一些学校仅仅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完成物质扶持方面的功能,对于少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存在的心理和思想方面的问题,缺少正确的思想教育和精神引导,忽视了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未能实现帮困助学与思想育人工作的有机结合。为此,在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的资助育人工作中,组织与资助工作相关的人员进行研讨,明确资助育人的内涵,建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即在经济资助的同时,将心理援助、学业帮助、能力扶助、就业援助融入其中,将育人贯穿于助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助困工作中的全方位育人和全过程育人。

(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确保认定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上得起大学、接受职业教育……是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的有效手段。”[2]实际工作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是各高职院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然而,五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自于发展水平和生活消费水平存在较大差异的不同地区,何谓贫困缺乏统一的标准,仅根据外在表现,如衣、食、用等方面的情况很难界定;另一方面,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身份的认定中,各高职院校普遍依靠生源地民政部门或教育部门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认定书来加以认证,但是,学生家庭收入情况、贫困举证等真实信息搜集的难度大,且真实性难以界定,因此,完善家庭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机制,使得家庭困难学生认定有据可依,切实掌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基本情况是公平、公正、合理地分配资助资源的前提,也是国家、学校制定的各项资助政策和措施真正落到实处的重要保障。[3]为此,学院制定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通过学年初的家庭情况调查、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观察、辅导员家访、电话询问村委会(居委会)、班级认定评议、逐级公示等步骤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机制,确保资助过程中的公平、公正性。

(三)拓宽资助渠道,形成国家、学校、社会三层相辅的资助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的资助资金的主要来源是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资助的渠道比较单一,因此,高职院校在建立完善的国家奖助学金评比制度、助学贷款申办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公平公正发放的基础上,还要积极拓宽资助渠道,从而形成国家、学校、社会三层次相辅的资助途径。以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3年,学院资助学生共计1798人次,涉及金额287.52万元。其中,上级拨款资助资金共235.87万元,占资助资金总额的82%。然而,实际资助工作中,由于辽宁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建筑类的高职,学生来自于农村的较多,也有一部分来自于城市的下岗职工家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单纯地依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并不能满足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资助方面的需求,为此,学院积极拓宽资助渠道:(1)按要求从事业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品学兼优学生;(2)学院与多家公司单位建立了固定的资助模式,如沈阳汉拿混凝土有限公司、东风悦达起亚公司均在我院设立了专项助学金,为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经济方面的资助。

(四)开展资助育人系列工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切实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是当前形势下国家在教育领域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措施,是国家落实教育公平政策的具体体现。因而,学院在构建资助育人工作机制时,遵循“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激励学生”的工作理念,以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了资助育人系列工程,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如通过“心理援助工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通过“学业帮助工程”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通过“能力扶助工程”强化对学生表达能力、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竞争能力;通过“就业援助工程”帮助学生认知自我,做好职业和学业规划,实现顺利就业;通过“跟踪回馈工程”对学生进行助学贷款政策教育、诚信和感恩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求真务实、言行一致的诚信形象,诚实做人,感恩社会,并且及时了解受助学生履职情况及学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成果。

总之,建立“育人为本”的资助理念,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工作机制,拓宽资助的渠道,开展系列资助育人工程是构建高职院校资助育人机制的有效途径,需要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从而促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为

其成长成才提供保障和服务。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敏.浅议高校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内涵及其拓展[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193-196.

[2]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EB/OL].[2007-5-23].http://www.gov.cn/zwgk/2007-05/23/content_623615.htm.

[3]李伟彪,万岚.资助育人工作机制建设研究[J].学园,2014(20):26-28.

[责任编辑 李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