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职业技术教育论文范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创业园里闪烁的群星——走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园

  • 投稿变美
  • 更新时间2015-10-21
  • 阅读量312次
  • 评分4
  • 62
  • 0

本刊记者 吴家宏

在创业走下“神坛”,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未来选择的当下,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创业园先行一步——学生创业已经实现了从个像到群像的转变。在这个以“小星亦闪亮”为孵化理念,不足1200平方米的“鸟巢”内,短短四年间,诞生了29家学生公司和7家教师公司,其中16家学生公司和3家教师公司完成孵化迁出园区。

学生缘何零基础也能实现创业梦想?园区创业公司缘何保持三年存活率高达50%?记者深入走访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探寻大学生创业轨迹,专访学校科研处处长、创新创业与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徐秋儿,揭开大学生创业园的神秘面纱。

故事

吴水平:风雨兼程,不忘创业初心

人物名片:杭州市华恒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天生娃娃脸,一脸学生样。看到吴水平时,人们一下子还真难以把他与丰富的创业经历联系在一起。

吴水平是衢州人,父母都是地道的农民,家庭条件一般。2008年,还在学校就读财务信息管理专业的他,就开始和同学做起了墙绘生意。“我想改变命运,所以我必须创业,我渴望成功。”或许是因为坚持,在他和搭档曹少坡跑了20家装修公司后,终于接到了第一单生意,即做客厅电视机背景墙的彩绘。做完后,装修公司付给他们500元,除了给绘图的学生200元劳务费,还有300元盈利。这成了吴水平的第一桶金。

一年后,凭借墙绘赚得的3万元,吴水平打起了会计培训的主意。租房、装修之后,积蓄所剩无几。为此,吴水平连学校食堂的饭都舍不得吃。搭档曹少坡从老家带回一袋米,足够两人吃几个月,买来一只电锅,就在寝室里做饭。吴水平则三天两头跑菜场,每次都买一颗很大的包心菜,再加几个贡丸,荤素搭配。这样,一天伙食费用不了5元钱。

与此同时,两人每天早上7点就分头上街,给路人发宣传单,推销会计培训课程。然而天道没有酬勤,3个月下来,没有一个人来报名。刚成立的公司财路遇阻,就此倒闭。

一起一落,吴水平并未就此放弃。“杭州市下沙经济开发区中小企业多,很多小公司为省成本不雇财务人员,而找外面的人代为记账。这是一个机会!”凭借敏锐的市场嗅觉,吴水平再度看到了希望。然而,此时已是2010年夏天,大四的吴水平面临毕业,必须搬离寝室,没有任何启动资金的他“几近绝望”。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2010年7月,学校开设创业园,吴水平成了首批入驻者。在学校多方的支持下,在老师们的倾力指导下,吴水平完成了从财务软件代销到杭州华恒会计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华丽转变。一年不到,公司客户增至近200家,每月盈利将近10万元。吴水平就此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如今,吴水平的公司已经步入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吴水平的生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他的代步工具从自行车变成电瓶车,再变成小轿车。但即便如此,吴水平依然坚持每天“奋战”到晚上9点。

采访最后,吴水平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再次尝试开展会计培训业务,虽然曾经在这个项目上摔过跤。“现在没有资金压力,也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我们仍不忘创业初心。”吴水平自信地说。

陈万吹:收纳柜背后的千万元生意

人物名片:杭州任真贸易有限公司运营副总监

2007年,18岁的陈万吹成为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专业的新生。

新生活动,这所创业氛围浓郁的学校就给陈万区上了第一堂创业课:学校内到处是师生创业工作室,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创办了营销策划工作室,揽来不少广告设计订单;艺术品经营专业的学生做起了艺术品经纪人,承接了书画作品拍卖的生意;计算机学院的学哥学姐们,搞起了网站开发、网上商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则办起了演艺公司……早有创业梦想的陈万吹跃跃欲试。

“从进入大学开始,我就很清楚自己要学做生意,要走互联网创业之路!”这个从创业之城温州走来的少年满脸的坚毅,然而手中仅有的生活费无法支撑他创业,他首先想到的是“摆地摊式”的创业。

令陈万吹意外的是,他的这个想法并未得到指导老师的支持。原来,在很多高校中都存在着这样的矛盾:大学生从事无技术含量的“摆地摊式”的创业,教师在实验室中从事着高科技的研发,从而导致研发成果转化应用率极低。得益于老师的“指路”,陈万吹带着自己的创业团队走进了学校创业园。

犹如种子遇到了合适的土壤一般,陈万吹和他的两个“合伙人”开始在聚美优品做收纳柜的名品特卖。为何从事收纳柜的销售?或许是骨子里有着温州商人精明的“基因”,陈万吹发现组装式收纳柜在当时还是一个“新品”,只有网络上有少量的店铺在销售,是一片“蓝海”。

“刚创业时,大家兴致很高,自己跑材料市场去买配件。白天在教室上课,晚上就在办公室里研究如何运营网络店铺,产品从组装、拍图到打包都亲力亲为,还真把书上的知识,变成了实践的成果。”陈万吹说,记得刚开始为了把产品推销出去,三个人甚至自学营销推广的课程。也正因为此,陈万区一炮打响,第一天特卖就实现了5万元的销售额。

“井喷式”的销售,凌晨1点钟仍在发货的疲惫,让陈万吹明白,仅仅靠三个人的“作坊”是难以为继的。为此,他们又招纳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杭州任真贸易有限公司,迈出公司化经营的第一步。

几张桌子,几台电脑,80平方米的办公区……公司虽然看着有些简陋,但凭借着“安尔雅”自主品牌从采购到生产再到销售的一条龙产业链和贴心的售后服务,公司注册第一年就达到了1000万元的销售额。

如今,这支年轻的团队,面向校友,已经招募30名全职或兼职的员工,并在原来的基础上创办了杭州纳网商贸有限公司、杭州青析科技有限公司。陈万吹说:“现在我还只能算是迈出了创业的半步,今后能不能成功,还是个未知数,但我很明白,我想要朝着创业这个方向去努力!”

杜晓璇:做美丽事业,成美学使者

人物名片:艺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

1993年出生的杜晓璇,既有90后的创意头脑和天马行空的行事风格,也有比同龄人更为成熟的人生经历。

14岁单枪匹马跑去上海当模特,16岁成为杭州可莎蜜儿食品公司西湖店的市场营销经理,18岁参加浙江省公关文秘大赛获得一等奖,20岁创办杭州君锐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眼前这个大眼睛、笑容甜美的女孩子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喜欢创业并立志成为一个美学生意人。

创业之初,杜晓璇就把目光聚焦到了“美丽事业”——秀场活动。因为有做模特的工作经历,杜晓璇不仅对时尚了若指掌,而且对植根于本土的美好事物有敏锐的判断力。“杭邦服饰尤其是女装近年来发展迅速,秋水伊人、三彩等企业都需要更多新鲜的模特面孔。”因此,杜晓璇准备从个体经纪人开始做起。凭借良好的人缘,她将学校空中乘务专业、表演艺术专业有兼职意愿的同学组织成了一个模特团队,专门接洽杭邦服装的秀场活动,包括服装发布会、服装展销会等。事实证明,杜晓璇“嗅”到了商机。第一次试水,杜晓璇就带着她的“粉色军团”凯旋。

这一次的成功,让杜晓璇更加坚定了继续走“美丽”之路的决心和实现从个体经纪人到公司化经营转型的目标。“没想到,机遇这么快就来了。”杜晓璇说,2013年杭州市政府推广彩妆产业项目。在此契机下,她认识了杭州市人大代表、“浙江花都美容美发培训中心”负责人罗红英。同样爱“美”,同样渴望成为“美丽使者”的她们成了忘年交。

得到“恩师”的指点,杜晓璇的美丽事业走出了第一步。她在校内创业园成立杭州君锐文化创业有限公司,开展彩妆、美甲、美容的培训,并为受训人员推荐就业单位。在给培训定价的时候,杜晓璇选择了品质第一、盈利第二的方式。相比于培训市场的暴利,杜晓璇表示:“我们不是不想赚钱,而是要在保证对品质高追求的同时,薄利多销。”从为受训人员推荐就业单位的服务细节上,不难发现她的诚意。

杜晓璇的培训班因此常常爆满。连她自己都觉得“太顺”了。客户的口口相传,让她获得更多大企业的青睐,培训班出现了外聘培训讲师不够、受训人员排队等训的情况。这一突如其来的“顺利”,让杜晓璇明白了人才储备的重要性。从去年开始,每一期培训她都会遴选1~2位优秀学员“收归己用”。

或许,对很多女生而言,这样的创业已经算是成功。但是对喜欢“创无止境”的杜晓璇而言,还远远不够。抱着打造“文化美学产业”的雄心,2014年5月,杜晓璇将公司更名为艺雅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涉足会场布置、门店装修、活动策划、公关推广等领域,注册资金从3万元增加到100万元。

幕后

教育要慢,管理要柔

——专访科研处处长、创新创业与产学研办公室主任徐秋儿

《职业》:学校创业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徐秋儿:一个字——慢。教育是“静待花开”,创业教育更是避讳求快、求多。

其一,我们赞赏创业者,但并不意味着让在校生毕业后都去创业,而是希望通过学校的系列创业教育之后,能在每个大学生心中都埋下一颗创新创业的种子。这颗种子,让他们在走向社会后更加善于捕捉创业机会,唯有找到合适的土壤,才能大大提高破土而出的几率。

其二,我们开展创业教育,但不让创业教育脱离专业教学单打独斗,而是作为学校人才培养工程中的一个环节,把它作为学生专业成长、素质拓展、社会实践的第三课堂。我们不“催生”没有专业含金量的小老板、小店主,我们要求创业教育和专业教学形成一个互补的格局。

其三,我们主张学生创业项目接轨市场,但并不提倡把社会企业引进创业园,而是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企业可以在校内这一“有机”平台上自由生长。这并不是说要抛弃市场竞争,而是规避由于完善的社会企业的进入,出现的学生企业“复制”其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从而“跳”过转型期的现象,让学生企业有足够的自我成熟的探索和实践经验。

《职业》:学校创业园在管理方面有何特色?

徐秋儿:创业园从成立至今一直走柔性管理路线。

第一,组建专家团,为项目把关。目前每年都有十余个项目申报入驻创业园,我们专门聘请浙商创业园管委会、中国计量学院科创园、杭州广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帮助学生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甚至开展相应的市场调研,由此给项目申请者提供专业的、科学的、客观的创业指导。

第二,只提供服务,不干涉业务。我们支持有想法的学生入驻创业园,但并不是说要让学生项目进入“温室”,而是仅仅提供一个平台,为其营造一个良好的创业氛围。事实上,创业的学生都有自己的规划,所以过分干涉学生的创业项目有如“揠苗助长”,我们希望打造的是学生自主的、自助的一种稳定发展的创业模式。

第三,统筹规划,园区独立。为了给创业的学生更好的一个环境,学校将创业园与实训大楼进行“剥离”,虽然两者同处一幢楼,但创业园有专门的走道、独立的场地、专职的物业管理人员。学校还为创业企业提供了一块公共领域,包括大型会议室、员工活动场地等。如此一来,既为创业学生提供了相对“清净”的环境,又有助于创业企业之间的互动。

《职业》:在创业教育深化改革方面,学校下一步还会有怎样的手笔?

徐秋儿:首先,还要深化机制建设。浙江部分高职学校已经开始实施学分替换机制,即学生在创业园的实践也能申请学分,以此抵消学生因为创业、缺席专业课程而被扣的学分。我们将借鉴这些学校的做法,尝试在学分方面放宽限制,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其次,还将拓宽场地。学校第一期创业园建筑面积1127平方米,第二期为720平方米。此外,考虑到学生产品仓储需求的扩大,学校还另辟了330平方米的地下车库,改建为创业企业的仓库。

最后,我们将强化学生成功创业项目的跟踪服务。目前学校已经有16家学生企业迁出创业园,我们希望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继续提供服务,切实为他们出主意、想办法、解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