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国学教育论文范文,国学教育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研究评述

  • 投稿丁丁
  • 更新时间2015-09-21
  • 阅读量1091次
  • 评分4
  • 60
  • 0

王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南京210097 ]

摘要:关于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的研究,研究者主要持有神论和无神论两种立场进行研究,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和基督教信仰为认知资源的多样化研究现状。因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研究呈现多元、开放的特点,为鲁迅研究提供了更多方法和视角的借鉴意义,进而对鲁迅的认识也日趋深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鲁迅 基督教 无神论 有神论 存在主义

一、引言

在鲁迅研究领域,学界对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的研究,因研究者价值立场不同,呈现趋向也不同,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从无神论立场看鲁迅和基督教的关系。其中,杨希之在《鲁迅思想面面观》中表述的观点较有代表性:“在社会主义国家,唯物主义者都旗帜鲜明地提倡无神论,反对有神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所决定的,也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提倡无神论,并不是不能谈论宗教问题。”这样的立场设定了研究者阐述的前提——坚持无神论,规定了思想延伸的界限,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也预先决定了结论的走向。第二,持有神论立场认识鲁迅和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如刘青汉所说:“神性关怀之缺失是鲁迅精神构成的一个重要缺陷”“汉文化语境中的人应该在鲁迅人性关怀和追求的绝望处尝试着对基督教神性文化思想资源予以体察、认知和拥有”。这一立场为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以神性为依托的思考范畴,其思考方式和价值追求与无神论立场的研究者迥然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研究的走向。下面,本文根据以上两种情况,对“鲁迅与基督教关系”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比较。

二、无神论立场下的研究

持无神论观点的研究者,因其思想背景不同,主要是基于两种立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研究和存在主义立场的研究。

(一)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研究

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研究者在面对鲁迅与基督教的关系时,坚持两点。第一,坚持宇宙中没有神的存在,把基督教作为一种文化来看待,而不是把基督看作真实的存在。第二,坚持鲁迅本人是唯物主义的无神论者。以上两点是其研究的前提。在这一前提下,研究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研究者强调鲁迅与基督教的相关知识材料的联系。如马佳的《十字架下的徘徊》、郑欣淼的《鲁迅与宗教文化》、管恩森的《耶稣·撒旦·鲁迅——鲁迅与基督教关系发微》等,这些是试图把鲁迅与基督教文化资源关联起来的研究。这种事实、材料上的关联包括鲁迅对基督教文学、艺术作品的阅读、购买和收藏,鲁迅与基督徒友人的交往,鲁迅对当时“非基督运动”的态度,鲁迅作品中对《圣经》中的意象和写作手法的吸收借鉴等。另一类,研究者在事实联系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思索,尝试探究鲁迅与基督教文化的精神关联,但其研究底线仍以无神论为基础。他们认为:“鲁迅的精神理想和价值目标是非宗教的,但其行为方式和心理体验有宗教性的一面。”如竹内好的《鲁迅》、王本朝的《20世纪中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王列耀的《基督教与中国现代文学》、杨剑龙的《旷野的呼唤——中国现代作家与基督教文化》、杨希之的《鲁迅思想面面观》、伊藤虎丸的《鲁迅与终末论》等,都强调鲁迅行为方式和心理体验的宗教性层面。其中,具有开创意义的是竹内好的《鲁迅》。竹内好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现:“鲁迅在社会习俗形式上所理解的,与其说是非宗教性的,毋宁说是反宗教的;不过,那种行为的方式是宗教性的。”他还开始关注鲁迅的忏悔意识和幽暗心理,称鲁迅的创作为“赎罪的文学”。竹内好后来的研究者,沿着这一方向进一步探讨了鲁迅身上类似耶稣的牺牲精神、救赎精神和鲁迅作品中的复仇主题。如王本朝和杨剑龙基于这种认识,分析了鲁迅的《药》《复仇(二)》等作品。杨剑龙甚至还得出了“鲁迅是一位拯救世人而受难的基督”的结论。

以上的研究偏重事实、材料上的关联性,深入度有所欠缺,但为鲁迅和基督教关系的研究,开辟了方向、积累了资料,具有开辟草创之功。但由于历史和研究者视域的局限,在看待基督教对鲁迅的影响时,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研究者基本从基督教对鲁迅影响的结果来看,缺少对这一事实源流的追溯,过多地停留在鲁迅与基督教的表面联系上,深层次的联系有待后来者探索。

(二)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研究

大多数存在主义视野下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探讨存在主义与鲁迅的关系,但要阐明存在主义的思想渊源就会涉及存在主义和基督教的关系。而关注有基督信仰的存在主义者对鲁迅的影响,就要触及鲁迅与基督教的深层关联。这种联系对于进一步理解鲁迅与基督教的深层关系是不可或缺的。这方面的研究涉及的论著有:彭小燕的《存在主义视野下的鲁迅》、魏韶华的《“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汪晖的《反抗绝望》、解志熙的《生的执着:存在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等。其中,彭书和魏书的探讨最为具体细致。彭书从整体性的角度,探讨了鲁迅思想与存在主义的联系,对尼采、萨特等存在主义者反对基督教的原因和社会背景的介绍,涉及鲁迅在其时代下,在一定程度上对基督教理解、接受的原因。魏书主要阐述基督徒并存在主义者克尔凯郭尔和鲁迅的关系。其中,涉及克尔凯郭尔对纯粹信仰的追求、对世俗教会的反对、对真诚个人信仰的捍卫,这些对理解鲁迅与基督教深层思想关联提供了桥梁。

以上的研究,从狭义上讲,不直接属于鲁迅与基督教研究的范畴;但从广义上讲,探究鲁迅思想与基督教的关系就需要存在主义的桥梁,从而达到追本溯源的效果,进而理清鲁迅思想中表现出的基督教精神因素。存在主义视角下的鲁迅研究,为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研究带来了完整性,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三、有神论立场下的研究

在持有神论立场的研究中,对鲁迅的态度也不尽相同,大体分为肯定和否定两种态度。

(一)持肯定态度的研究

在持有神论立场的研究中,对鲁迅表示肯定,是多数研究者所持的态度。其中,齐宏伟的《鲁迅:幽暗意识与光明追求》和刘青汉的《跨文化鲁迅论略》是相对完整并成体系的研究成果。齐书从鲁迅与基督教的事实性关联、鲁迅与基督教的思想性关联、鲁迅作品与《圣经》的联系、鲁迅思想中的基督教精神源考和辨析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作者站在有神论立场,认为鲁迅对基督信仰并不充分理解和认可,但作者细致发掘了鲁迅思想中含有的基督教精神因素。其中,作者为证明鲁迅精神具有基督教精神因素,利用了存在主义视角下的鲁迅研究成果,实现了这两个研究方向的贯通。作者将鲁迅放入基督教文化坐标中审视,努力按照“‘贴’着鲁迅入思”的原则进行,并希望实现“超越鲁迅”。其实,作者所说的“‘贴’着鲁迅入思”和“超越鲁迅”本身就含有较难处理的矛盾。并且“‘贴’着鲁迅”与“贴着鲁迅研究现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刘书相对于齐书强调“‘贴’着鲁迅入思”研究而言,更强调贴近基督教文化来研究。刘书分别论述了鲁迅研究的历史文化资源背景、鲁迅与基督教文化关联、鲁迅与非暴力、鲁迅与爱、鲁迅与忏悔、鲁迅与现世的疗救等方面。从人类思想文化的角度出发,刘书得出:从上帝的爱而来的“启示真理”比从人而来的“理性真理”更“积极、光明、高尚、尊贵、有价值、有建设性”,所以鲁迅研究“需要基督教这一健全的精神资源”作为前提。相对齐书而言,刘书已不再试图回到鲁迅,而是将鲁迅作为起点,借鲁迅向上帝这一目的进发。这给作者提供了充分的阐释空间,带来了许多的创造性思考,但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对研究对象“鲁迅”的抛离和对鲁迅真实性、复杂性的遮蔽。并且,刘书也出现了“重”基督教精神“轻”鲁迅思想的现象。

以上研究者对基督教信仰有深入的认知,熟悉基督教原典,能具体深入地探讨鲁迅与基督教精神的关联。但其所持的基督教信仰立场和鲁迅本人对待基督教的态度有别,也和主流的鲁迅研究立场相左;在如何处理好真神信仰和研究方法上,也存在挑战。但仅就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研究本身而言,以上的研究为我们开拓了新的视野,提供了研究继续深入的可能,同时也是对不同立场研究者学术胸怀的考验。

(二)持否定态度的研究

从鲁迅与基督教的关联出发,持有神论立场,并对鲁迅思想基本持否定态度的研究并不多。其中,刘小枫在《拯救与逍遥》中对鲁迅的论述具有代表性。刘书以世界性文学为参照,将鲁迅与“雨果、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卡夫卡、特拉克尔、艾略特、加缪”等进行比较。他认为鲁迅“深刻的冷眼”在看透历史“恶”的同时,又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方式屈从了现实和历史中的“恶”。他认为鲁迅虽早熟、深刻、痛苦、牺牲,但这些都不能成为认可其思想的根本原因。作者思考并反问:“难道以恶抗恶是人在现世恶中唯一可以信靠的伟大精神原则……难道清醒、理智地看透一切,就算是了不起的精神?”“一种思想晓得公开承认了自己‘无聊’‘阴毒’,并不因此就值得称颂”。以上是作者对鲁迅思想进行的反思,但更多的是对现有鲁迅研究的反思。因为,毕竟鲁迅自己并不因自己深刻犀利、肩住黑暗、灵里有的“毒气”“鬼气”,就认为自己了不起。他只是在自己的有限里,寻找有限的真理,尽其所能。

以上的研究和传统的鲁迅研究有很大的不同。作者所持的立场、依据的文化资源和许多鲁迅研究者截然不同。实现对这种研究的理解,不仅需要在研究方法、角度上寻求理解,还需要更包容的学术胸怀。刘小枫的研究与其说是站在了更广阔的世界性文化视野中去看鲁迅,不如说是站在了异质性的基督教信仰角度去审视鲁迅,这是我们的学术很少使用的。但是,这种研究有利于我们对鲁迅研究的现状进行开阔性的再认识,使我们看到鲁迅毕竟是有限的现实世界中的鲁迅,这对警醒鲁迅研究走向狭窄、逼仄有所助益。

三、结论

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研究呈现出的总体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可以概括为三点。第一,从研究者的立场和态度看,研究者持无神论立场的多,持有神论立场的少;对鲁迅思想和创作持肯定态度的多,持否定态度的少。第二,研究呈现出多元现象,形成了开放性的视域。第三,在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的研究中,研究者们多抱有求异创新的想法。在这些研究中创新的实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所依据的背景资源发生变化。从依据马克思唯物主义思想背景到存在主义、基督教信仰资源的转变。第二,研究方法、视角和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更多研究者不再定睛于鲁迅,而采用对比、比较的方法,以达到对鲁迅的新的认识。如存在主义视角和有神论立场的引入。第三,研究目标有所转移,不再把认识鲁迅作为最终目的,试图参与“中国人文精神的构建”。

综上,鲁迅与基督教关系的研究,是对现有鲁迅研究的补充和扩展,也涉及对国人思维方式、民族精神信仰,甚至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丰富。因此,对此研究方向的推进,可能产生超越鲁迅研究、现代文学研究的影响和意义。

作 者:王悦,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

编 辑:张晴E-mail:zqmz06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