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解读及其培养对策

  • 投稿二狗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421次
  • 评分4
  • 16
  • 0

文/谭国平

摘 要:创新能力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一环。长期以来,因对创新教育认识的理解碎片化,其成效甚微。本文提出,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从企业的视角对创新活动做出准确的研判,对技能人才创新能力的形成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来推动创新教育活动,方能达成卓有成效的创新能力教育之目标。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创新能力 培养对策 教学改革 全面能力

“创新”在流行语中长期走红,诸如“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等等之类的语句大家都耳熟能详。国家领导人、社会学家、教育家等都在各种场合下屡屡强调要大力发展创新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但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是,因对“创新能力”的理解普遍存在着误区,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创新”的理解等同于“发明创造”,习惯性地认为创新能力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或称为创造性思维),因而“创新教育”就是“发散思维教育”。特别是我们总囿于传统行为模式,未能从企业的立场来审视“创新”。正是基于这种残缺、片面理解上的误区,使得我们在职业教育中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起点和方向就错了。

一、“创新能力教育”现行的主要误区

1.培养定位严重拔高

开展创新教育教学时,我们会习惯性地开设专门化课程,其课程内容和教材俨然是一整套逻辑严密、理论系统、覆盖面广的创新研究史学。更让人不解的是其中还充斥着大量的政治理论创新、社会制度创新等内容。这些内容被强制性地“下放”到职业教育课程里,错把职业院校学生当做学科研究者进行培养,这样的“高海拔”无疑会造成学生“缺氧”现象,极大超越了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2.教学内容陈旧老化

纪录片《大国工匠》中介绍的能工巧匠们都是企业不可或缺的创新型技能人才,他们的创新活动从来都是基于每天的岗位工作。因此,职教中创新教育的重点应围绕岗位活动来展开。然而现实是我们还沉湎于宽泛的理论知识,多年不曾改变,更远离岗位活动而毫无针对性可言,且传授的所谓知识和方法都是人为“罐装”好的模式;所列举的案例基本都是世界知名大公司、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大科学家、大企业家们的发明创造和重大技术突破,或是高端人才的励志故事。如此“高大上”的内容和典型的学科式教学方法完全脱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未来工作背景,不接职业教育地气。

3.教学活动无载体无实践

这是最令人沮丧的教学模式。众所周知,创新能力本应是劳动者在职业实践活动中所展现出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能力不是通过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资料,通过意义构建而获得。不难想象,学生在无载体平台、无实践体验、无需求牵引的过程中所获得的就必然是游离于实践之外、无操作价值的理论知识。

正是这些与企业岗位活动分裂的认识和行为,造成创新能力教育空心化而流于形式。

二、企业对创新的解读与创新需求

何谓创新?用企业最质朴的语言可概括为:挖掘、提升、实现或拓展未满足的需求。对劳动者个体来说创新能力是指:具备对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快速适应及其应用能力;在具体工作中对出现问题有分析、思维并提出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具有对技术消化、吸收、性能改进、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的能力;具有将设计理念或图样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具有优化工作流程、提高生产效率的能力。

为实现“以新应变”“以新取胜”之目的,企业的创新驱动主要有:经营模式的创新、科技创新、劳动组织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其途径是都是针对新情况创造新产品、开发新技术、完善新制度、开拓新市场、获得新效益。通常来说,一家企业的主要工作任务往往都较为固定,工艺流程等也较为成熟。因此,其创新的关注点不是重大的发明创造,而在于优化流程、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拓展市场等能为企业带来显性或隐性利益的各种改进、优化行为。

电视纪录片《大国重器》《军工记忆》《大国工匠》所推崇的能工巧匠及其成果对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做出了最准确的注脚,即创新能力就是劳动者获得先进技术和信息并结合内部知识进行吸收、再现和再创造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模仿还是创新,都要求劳动者具有强大的技术储备、迁移和改造提升能力,而这些能力只能是在实践中感悟和积累的。

一企业家说过:所谓企业的创新,其终极目标就是能不断向社会提供更优秀的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而所有这一切全部依赖于一线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创新能力。该企业家的话道出了创新的本质,也向我们传递出重要信息:职业教育必须用企业的目光重新打量“创新能力”。

三、创新能力形成的必然路径

1.创新是工作过程的必然追求

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其每个环节及其细节总会引发出一定的问题,这为工作的改进、优化、提升、拓展提供了空间。见下表分析。

可见,一项工作任务包含着一系列需适应市场环境、客户需求、标准变更等因素变化而引发的创新诉求。因此说创新是由需求所导向和催生的,是工作追求完美的必然结果。

2.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要素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得不到发展。企业的创新活动都依附于具体的工作项目,其创新成果又通过推广、复制、固化反哺、服务于后续的工作。因此说实践是创新能力形成的第一途径,也是检验创新能力水平和创新活动成果的最高法官。正如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陆燕荪所言:“项目是创新驱动的一个很好的途径,它是用这个工程任务来带动整个创新的机制,完不成这个任务就交不了货。这个动力比一般的科研动力要强得多。”这种表述也强烈地印证了职业教育改革的逻辑起点要回归到企业活动这一命题理念上。

3.创新是执行工作标准的客观要求

企业中的每项工作都有其特定的工作标准,因此常规性的创新活动也必然是在这样的标准规范框架内进行。优质工作实质上就是严谨的态度被固化下来成为的习惯,是一种精益求精的追求,大家所熟知的“九段秘书”就是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态度写照,这样的追求就是创新。《大国重器》片中描述女工安装高速动车车辆电子线路的场景:把工作分解一个个具体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做了详细的描述,如在什么样的环境工作、剪什么样的线头用什么样的工具、每个细节用什么样的动作等都做了具体的规定。事实上,我们应秉承这样一个信念,就是要老老实实从点滴做起,从最简单的模仿做起。影片中一位实践专家说:“一丝不苟地模仿,让它固定下来,变成自己的行动标准和行动要求,固化之后,形成习惯化,灵活自如的应用,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问题,然后去优化它,形成不断的创新。”这段话语高度概括,信息量大,醍醐灌顶。笔者以为这是对创新能力形成最到位的解读,揭示了创新能力是严谨的职业精神,是标准规范的执行能力。

4.创新是软硬能力交融及辛勤的积淀

创新能力的获得决非一日之功,不是想象中的“灵光一现”,其前提是对特定的职业活动所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理解和应用。创新能力是多种知识、多重技术相互支撑、相互激活的叠加体,是全面素质的综合体现,绝非是开设专门的理论课所能承载的。创新能力是一种坚持,是一个职业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最佳体现,需劳动者个体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始终保持强烈的探究欲,对新异事物的敏感性,对解决问题的执著等,唯有如此,才会对工作有改进、优化、提高的创新冲动。这里考量的是一个人的意志、毅力、品格等综合软能力;创新是不断积累经验、悉心观察、揣摩的结果,在继承的基础上,经消化吸收内化后,才能奠定的基础。《大国重器》片中记录了一位高级技师,通过长期收集、分析工作中的技术参数,最终总结成册,编成软件,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

四、职业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对策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见,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工作价值观教育的必然衍生,是工匠精神,其培养有着特定、清晰的轨迹可循。启示我们应顺着创新能力建构之藤摸出培养对策之瓜。据此,我们不难捋出相应的基本对策。

第一,职业教育应聚焦于“技能创新、服务创新”这两个最基本的能力点,根据专业特点和相应资源的配置情况,精选与学生未来职业相关、符合学生当下能力的学习训练内容。

第二,删繁就简,与传统格局的课程内容和学习模式分道扬镳。始终以职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围绕工作任务(或案例、情境等)载体,重构课程内容,在教学设计上要恰到好处地将一系列有价值的创新点镶嵌到工作项目或任务实施的各个环节中。

第三,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仅是专业技能唱的“独角戏”。因此,必须同时改革软能力教育课程,特别要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标准规范教育、意志品格教育等,形成软硬技能两翼齐飞,使学生获得均衡的全面能力。

第四,尤为关键和重要的是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回应企业的喊话,大力倡导和推行“实践为本,现场第一,学做合一”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极为重要的“工作过程知识”和“背景知识”,以此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解决问题实现创新。

五、学校的改革与实践

基于这样的理解,笔者所在学校进行了如下的改革活动。

一是引进21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所倡导的“四个学会”的人才培养理念,以企业实际诉求、学生认知形成规律为逻辑起点,改革课程体系,实施软、硬能力合一、全面能力培养的教育策略。

二是全面重构课程体系,删除了创新教育的专门化课程,将相关的创新教育内容与专业技能课程两者打包进行一体化的融合设计,以学生未来岗位的基础性工作为主体,不谋求超越学生实际水平的学习内容。

三是在软能力课程设计中,加大职场素质教育内容,构建起“责任担当、积极主动、爱岗敬业、持之以恒、质量标准、吃苦耐劳、细致完美”等为主体的课程模块,把人才培养的主战场锁定于“职业人”的培养。

四是在教学设计上,推行“理论实践、软硬能力”双一体化的教案,实施立体化教学活动。在任务引导的教学各环节中不断设置“障碍”,教师引导学生个人或小组团队研讨思考、实验尝试。

五是以专业为单位频繁举办各种小型技能比武赛,练赛结合,不苛求结果的对错或好坏,有闪光点就是成功。所涉及的范围均与当下学习相关,赛题可为任务的整体,也可为任务的局部。如“促销方案整体设计”“检测中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分析与提高技巧”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力所能及的小创新课题。

至此,我们搭建起了立体化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见下图)。

值得提醒的是,企业所需的其他类型的创新以及高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是学校所能承担的,更有许多缄默技能,只能依赖于劳动者在相应岗位上长期磨炼的积淀。学校的创新教育目标是为学生提供一般方法、规律和初步的实践,是灌输创新的意识、点燃学生创新思维的火焰。

六、小结

“创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育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面性、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教育发展的价值追求。”创新能力培养的过程不是大开大合、跌宕起伏的情景剧,而是一个依教育规律循序渐进的漫长过程,不要期待学校的创新教育活动有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功效。课程体系改革是实施创新教育活动的根基,需要我们抽丝剥茧、反复提炼并在实践中运行、验证、改进和完善。设想,如果教学改革创新的步子尚未迈出,却在此奢谈创新教育,无异于在上演一出滑稽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和价值观教育亚太地区网络.学会做事[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J].教育研究,1999(7).

[3]何克抗.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单位: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