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应用研究

  • 投稿马力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448次
  • 评分4
  • 58
  • 0

文/丁?倩

摘?要:随着慕课2011年在美国推出,这种授课模式迅速风靡全球。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优势分析,从导入要“新”、主题要“近”、提问要“精”三个方面阐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设计原则,结合“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慕课内容的设计,归纳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慕课?思想政治理论课?设计原则?应用

课?题:本文系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教育科学研究课题(交教研1402-3)成果。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优势分析

1.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有助于突出教育主体地位

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通常以教材为中心,以知识灌输为目标。在此过程中,学生被看做抽象的客体,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中,课程围绕学生的需求、按照学习的规律设计,教学重点由认知为中心转变为自主建构为中心,学生通过慕课平台不仅可以进行知识内容的学习,同时可以在线上或线下通过多级主体互动、多层次的对话与沟通,实现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和发展自我的目的。学生既是课程内容的学习者,也是课程建设的参与者,教学应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情感体验、态度倾向以及价值认识,促使学生在实现“知识内化”的同时,不断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有助于构建新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教师偏重于向学生灌输大量的理论知识,而不善于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和提问。部分教师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很多的现实思想困惑和问题常常采取回避的态度,将教学过程等同于思想政治理论生硬的说教灌输过程。慕课背景下的课堂翻转,将传统课堂上传授知识的认知目标放在课下利用在线学习实现,而课堂上则是以师生的讨论、交流、探究为主,整个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单向的主导者,除了在线上讲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内容外,更多的则是通过线上互动、线下答疑部分以启发、探究、讨论等新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自主地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促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判断,达到提高其道德素质,健全人格的教学目的。

3.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有助于实现教育资源优化

作为高校的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面临着学生众多、资源分布不均、师资配备不足的现状,慕课资源在“两课”教学方面的引入,可以节约更多的教育资源,促使优质资源得到最广泛、有效的利用。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线上教学,使课堂教学中知识的学习时间得以解放。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利用微视频完成知识的呈现、讲述与传授。这一过程可以避免教师以往不断地重复性教学,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关注有需要的学生,进行差异化指导,使教学跃升为师生间深度探究知识、互动的实践过程。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设计原则

1.导入要“新”,不断提升教学吸引

慕课的教学模式使每个教学单位缩短为 10 分钟甚至更短时间。如何以一个新颖的开头触发学生的兴趣点,把学生吸引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中来,这需要教师平时加强搜集与教学相关的社会热播视频、有趣味性的故事、学生平时感到困惑的情景、有震感效果的图片等内容,提升授课内容的导入质量,不断提高教学吸引力。如绪论部分树立学习新的学习理念可以作为单独一个慕课视频,引入李开复的第四封信开头的“学生来信”部分引发学生共鸣,引起学生重视,引发学生对大学学习的思考。

2.主题要“近”,着力提高学生认可

思想政治理论课承载着提高学生提高道德素质,完善和健全人格,促进个体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目的。为提高课程认可度,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的主题应该要贴近学生实际,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正在经历或今后会遇到的人生课题,着力引导学生把理论学习、实践活动、人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在主题的确定中,可以通过课堂反馈、网上收集或与学生进行交流等方式采集学生迫切希望解答的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分类、归纳、合并后,将提炼的问题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重点相结合,形成一个个具有内在逻辑关联和层级性的慕课教学主题,使学生明确课程核心问题所在,更增加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思想魅力和理论深度。如2014 年 3 月份,在上线的开放式、大规模、混合式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主题——大学·人生中,上海交通大学施索华老师的课题——让青春承担责任,以责任引领人生;复旦大学陈果老师的课题——大学,如何成就大师的胸怀;北京大学张会峰老师的课题——法律学习的意义和方法。

3.提问要“精”,充分激发学生热情

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增强了教与学的互动。为了避免以往在思想政治公共课课堂中,教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开小差的情景,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需要将许多问题和知识点连贯起来,如同游戏里的通关设置,学生只有答对才能继续完成下一步的学习。因此,在提问的设置上,要精心设计,才能吸引学生继续下一个主题的学习。教学问题的设置要结合教学内容,突出相关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发展的基础和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论联系实际地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教学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等等。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应尽量使提问与当前的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学生问题及现实的典型案例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实例分析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中可以将学生目标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单独一个慕课教学单元,标题可定为《梦想——从脚下起航》,具体教学重点、难点和开展分别如下。

一是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培养在面临学习生活中重大人生目标,能够以具体方法分解、以实际行动逐步实现的能力。

二是教学难点:如何通过课程学习,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中长期规划,将目标进行有效分解及转化为每天可操作化的能力。

三是教学开展:以海边休假、都市写字楼、家人幸福团聚等不同主题的精美图片导入梦想版的概念,吸引学生眼球,对各个图片的细致描述引发学生对各自人生梦想的思考。以金字塔PPT的展现体现人生规划的六个高度,结合2014年某周目标具体实例帮助学生理解长期目标—年目标—月目标—周计划—每日行动的分解步骤,同时结合学生普遍关注如何背英语四级单词案例,加固学生对于目标分解各个环节的理解和内化。在此基础上,以图片加漫画形式形象展现需要实现目标的时间管理软件、知识记录归档软件、知识查找网站、优秀微信微博等进一步教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借助有效工具和方法达成目标。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需要注意问题

1.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需要部门内及部门间通力合作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成功开展慕课教学,涉及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过程的组织、微课程的拍摄录制、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等诸多环节,这需要思政教学部门、教务处、网络技术中心等多部门的通力配合。教学部门内部需要分工合作,由具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结合学生思想特点进行设计授课,以视频的方式为学生答疑解惑。提问互动、批改作业、线下答疑等教学辅助内容则可以其他教师完成。同时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为避免出现线上缺勤、线上开小差、替代上课等情况,还需要网络技术中心尽可能地开发线上保障的程序,通过头像识别、手机验证、指纹确认等方式实现线上教学监督,为慕课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的选课设置、成绩构成、教师考核等方面则需要教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要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与智慧,实现教学模式的革命性变革。

2.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需要大力提升基础课教师综合素质

慕课教学形式中设置了线上及线下提问答疑环节,开放的平台使教师和学生的思想能够交汇到一起,激发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的兴趣。但是由于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实际问题等具有广泛性与多样性,涉及的领域广泛、包含的内容丰富,这要求授课教师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加强多学科知识的融合,不断提升自身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平时要潜心于教学方法及问题回答技巧,不仅要使问题的答案本身让学生受益,而且还要注重对学生思想的激发、引导和培养,让学生通过相关问题的思考和理解来实现知识学习与情感内化的有效结合,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价值和魅力。

3.思想政治理论课慕课教学不能完全取代课堂教学

传统“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难以真正让学生信服,慕课教学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使思想道德传递成为一种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但这并不意味着慕课教学可以完全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教育是一个复杂的混沌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达到传递知识,内化情感,外化行为的目的,学生需要经历认知—体验—实践—再认知—再体验的复杂过程,其中由众多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因素合力发挥效应。教师要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习得道德智慧,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情感需求,而慕课依托网络的教学方式是无法观察到学生情感变化的。学生无法亲身参加课堂小组讨论实践,这也使得学生在课内以同伴合作的形式在体验过程中习得经验的重要环节难以达成。学习机遇并不代表学习成效的实现,虚拟的教学过程仍然不能体现课堂学习与课程学习的全部意义。因此,慕课不能取代传统课堂,但它帮助人们多一种学习方法的选择,它会倒逼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志军,冯永华.课堂教学变革的反思与重建——“慕课”背景下课堂教学变革的思考[J].教师教育学报,2014(6).

[2]仲小燕,成云卿.慕课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改革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9).

[3]王章豹.高等学校教师教学科研方法[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