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分析前因素对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

  • 投稿Sear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535次
  • 评分4
  • 26
  • 0

陈燕 许立新

南京市大厂医院检验科,江苏南京 210045

[摘要]目的 分析影响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前因素。方法 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不合格采血标本206份,与其重抽后合格标本,检测凝血四项指标;采集送检合格标本26份即刻、4°C放置8 h、室温下放置8 h再检测。结果 采血量不足组的PT、APTT、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量过多组的PT、APTT、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B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的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环境下即刻PT、APTT显著低于8 h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刻、8 h后TT、FIB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C下即刻PT、APTT、TT、FIB指标与8 h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凝血四项检测结果分析前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性的前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质量控制;分析前;凝血四项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b)-0174-02

人体的止血功能极其重要,当人意外受伤流血时,止血功能可以快速凝固血液,使伤口止血[1]。当患者需要进行手术治疗时,术前一定要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避免术中出血而造成难以估量的后果。PT、APTT 、FIB的检测对人体凝血系统分析及功能障碍导致的凝血功能异常诊断非常有意义[2]。但标本放置时间、抗凝剂比例、标本采集等分析前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及准确性均产生重要影响,该院于2013年6月—2014年5月对凝血四项标本检测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影响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集该院2013年6月—2014年5月住院不合格标本206份,其中溶血标本62份,采血量过多(采血量超过3.0 mL)标本67份,采血量过少标本51份,全部不合格标本进行再次抽血,标本合格后,再次检测,采集送检合格标本26份即刻、4 ℃放置8 h、室温下放置8 h再检测。

1.2 采集标本

采集1.8 mL静脉血,应用0.2?mL枸橼酸钠(109 mmol/L)抗凝剂进行抗凝,血液与抗凝剂比例为9:1,应用真空静脉抽血管。

1.3 实验方法及原理

按仪器操作要求进行设定,每组标本都带质控血清同时测定。PT检测组织活酶ISI值为1.41,检测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实验原理都是散射比浊法,即根据待测标本凝固过程中散射光的变化来确定凝固终点的监测方法。

1.4 仪器与试剂

仪器采用日本Sysmex公司生产的CA-1500全自动血凝仪,试剂和质控品均采用配套原装进口。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x-±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采血量不足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采血量不足组的PT、APTT、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采血量过多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采血量过多组的PT、APTT、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溶血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溶血组的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 室温环境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室温环境下即刻PT、APTT显著低于8 h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刻、8 h后FIB、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2.5 4℃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4℃下即刻PT、APTT、FIB、TT指标与8h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3 讨论

凝血功能是人体一项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如果出现凝血功能低下或者血液高凝状态,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3]。医学实验室检验全过程根据ISO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项要求》[4]分为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质量控制。分析前程序根据时间顺序,由医嘱开始至启动分析检验程序全过程,包括申请检验、病人准备、采集原始样品、向实验室运送标本、在实验室内传递等。约有80%临床检验结果的反馈,因分析实验前程序欠准确性、欠规范性[5]。该研究探析凝血四项测定结果的影响前因素,结果显示:采血量不足组的PT、APTT、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血量过多组的PT、APTT、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组的TT显著高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显著低于重抽合格标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FI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室温环境下即刻PT、APTT显著低于8 h后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即刻、8 h后FIB、TT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下即刻PT、APTT、FIB、TT指标与8h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李文静等[6]的研究结果大体一致,标本溶血、采血量过多或过少、检测时限、温度均可影响凝血四项检测。这些均与标本采集的不规范密切相关,因此,需不断对护理部门及检验科人员进行培训,如何正确应用各种真空采血管、对采集要求的应知应会,静脉穿刺技术的熟练程度[7-8];血液离体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凝血因子的失活程度,温度减低可使凝血因子的失活速度减缓[9-10],因此如不能及时检测标本,可将标本处理后放置冰箱暂存,并于2 h内完成测定。综上所述,凝血四项检测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是确保实验室检查结果准确的重要前提。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从玉隆,王丁.当代检验分析技术与临床[M].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12: 254-256.

[2] 郑宏图.血凝试验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13):214-216.

[3] 赵明,范滨.关于凝血自动分析装置Th rombo Sreen400C 与ACL200 对PT、APTT、FIB 检测结果及参考值的对比观察[J].中国医科大学学报,2011, 3(12):222-225.

[4] 陈淑贞.静脉采血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1):123-125.

[5] 黄金英,马海玲,兰天博.凝血四项检测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实用医药,2009,4(9):135-137.

[6] 李文静,杜丽敏,沈丽君. 探讨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J].中国医学装备,2012,9(11): 254-256.

[7] 杨占甲.凝血四项实验室检验前的影响因素[J].中国实用医刊,2010,37(18):214-216.

[8] 刘磊.静脉采血过程对凝血四项检测结果的影响探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3(19):222-225.

[9] 郭效玲,刘加法,蒋福国.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分析前质量控制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8(5):123-125.

[10] 倪广臻,阎宏.非疾病因素影响凝血四项结果的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11(6):135-137.

(收稿日期:20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