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

  • 投稿小猪
  • 更新时间2015-10-29
  • 阅读量817次
  • 评分4
  • 40
  • 0

李中建

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 山西省临汾市 041000

【摘 要】目的:探讨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观察组以隔姜温针灸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临床镇痛效果及治疗效果。结果:两者患者经治疗其VAPS 评分均得以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经治疗后VAPS 评分为(1.6±1.2)分,对照组为(3.4±2.0)分,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一定治疗效果,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更佳,疗效更好,具推广意义。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隔姜温针灸;腰痛;效果

腰痛为临床常见病征,以腰部一侧或双侧疼痛为主要症状,于中老年群体中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降低其生活质量。中医对于腰痛早有描述,《素问? 病能论》曰:“少阴脉贯肾络肺,今得肺脉,肾为之病,故肾为腰痛之病也。”认为腰为肾之府,腰痛缘于肾虚。既往有研究资料表明[1],体针疗法及耳针疗法应用于腰痛患者临床治疗,疗效肯定,预后效果较好。针对此研究背景,本文主要探讨了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效果,以为腰痛病征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主诉腰痛患者50 例,回归性分析其临床诊疗资料,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 年4 月至2014 年4 月我院收治的50 例主诉腰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32 例患者源于住院部。所有患者均行中医面诊、问诊及脉诊确诊。其中,男性21 例, 女性29 例; 年龄22 至78 岁, 平均年龄(48.9±5.2)岁;病程7 天至13 个月,平均病程(6.2±2.5)月。依循随机平均分配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5 例,两组患者于年龄、性别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腰夹脊、次髂、风市、阳陵泉、秩边、环跳、委中、昆仑、阿是穴。取侧卧位,露患肢。使用75% 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25—75mm 毫针,押手按定肾俞穴后进针,刺入0.5 寸,徐徐按入2.5 寸深,以得气为度。而后捻转2 至3 分钟,继之施以温针灸,每次施灸30 分钟。腰阳关、环跳、委中操作方法同上;其余诸穴得气后施以平补平泻法,留针30 分钟,每日施针1 次。

观察组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针灸取穴:肾俞(双侧)、腰阳关、委中、大肠俞、关元俞、承山。取长约2.5 厘米长艾段及2毫米厚老姜片,于姜片中穿孔以顺利穿过针柄为准。取俯卧位,使用75% 酒精对施针区进行常规消毒,取Φ0.30×40mm 毫针,垂直进针2 至5 分(具体进针深度根据患者高矮胖瘦而定),随之采用阖补法,以得气为度。而后将姜片穿过针柄紧贴于皮肤,于针柄顶端插上艾条,点燃艾条底端,待艾条燃尽之后(一般需20 分钟左右),清除灰烬,出针。每日施针1 次。两组均接受为期四周的临床治疗。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镇痛效果分及治疗效果为观察指标。其中,以VAPS 视觉类比疼痛评分法作为镇痛效果的判断依据。

1.4 疗效判定

(1)治愈:腰痛及其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

(2)有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改善明显。

(3)无效:腰痛及其相关症状无明显改善,抑或腰痛程度加深,病情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χ2 检验,计量资料以用表示,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对比以P<0.05 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腰痛评分

经治疗后,两组VAPS 评分均下降明显,两两比较,差异显著,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与治疗后对照组VAPS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显然低于后者,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76.0%,两者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腰痛为中医临床常见病征,临床多表现为腰部疼痛、下肢冷痛、伴双膝酸痛,临床多虚实夹杂为病,病情缠绵,迁延不愈,且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杂病源流犀烛? 腰脐病源流》曰:“腰痛、精气虚而邪客病也。……肾虚其本也,风寒湿热痰饮,气滞血疲闪挫其标也。”由此可见,腰痛由肾虚、精气亏损及筋脉失养所致,故而腰痛治疗当以祛风除湿、温补肾阳、通络止血为原则。

《医学入门》指出:“凡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传统中医治疗多采用隔物灸、温针、普通针刺等方法,虽然可取得一定效果,但复发率较高,预后效果不佳。本次研究过程中观察组结合上述治疗原则,行隔姜温针灸施以治疗。取肾俞以补益肾气防肾虚,取腰阳关、委中以通经活络、温经散寒,取大肠俞、承山以清热止痛、舒筋通络,取关元俞以固本培元。且以生姜之温达性活血通脉之效,以艾火持久之温热直达病区深部,提高循经感传之功效。故而,隔姜温针灸可达三重治疗效果,以奏“温经补肾、祛风除湿、通络止血”之效。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镇痛效果佳,临床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姜鸣炜. 灸法治疗老年肾虚腰痛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2012,31(10):742-743.

[2] 贺青涛. 隔姜温针灸治疗腰痛的临床观察[J]. 按摩与康复医学( 中旬刊),2010,0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