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检验医学论文范文,检验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艾滋病病人肝脏病变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中的诊断价值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474次
  • 评分4
  • 53
  • 0

李俊峰

吉林省农业大学医院,吉林长春 130118

[摘要] 目的 讨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应用于艾滋病病人肝脏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该组选取在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收治的90名艾滋病肝脏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全部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评价诊断。结果 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显示,没有血流信号(肝血管瘤)的患者53名;血流信号丰富(原发性肝癌)的患者21名;血流信号较小(转移性肝癌)的患者16名。原发及转移性肝癌患者的DPI、PCI、RR及TLBF指标均比肝血管瘤患者的指数高。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准断艾滋病病人肝脏病变具有较大诊断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艾滋病;肝脏病变;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12.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a)-0164-02

[作者简介] 李俊峰(1977-),女,吉林长春人,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超声波诊断与治疗。

艾滋病,又被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病,通常被称之为AIDS,而侵袭机体获得疾病是由于感染艾滋病病毒,自从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以后,直至2004年末,艾滋病病毒不断蔓延侵袭人类身体,期间大约有近7000万人被感染艾滋病病毒,并且导致死亡的有将近3000万人[1]。随着艾滋病病毒的蔓延,在1985年的时候,此病毒就传入中国,并且随着疫情的传播,使病毒分布的更广。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疾病,可以对机体的多种系统造成伤害,使人体身体功能下降[2]。其不仅对神经、血液和皮肤消化系统造成影响,对人体的肝脏也会造成很大影响。对具有肝病病患的艾滋病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大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出现肝脏肿大的现象[3]。而且肝脏病变是常见的病患之一,及时准断出患者病变情况,病情进程对于患者的治疗后的恢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一经发现患者肝脏发生占位病变要采取果断,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诊断,判别,以免错过最佳治疗时间[4]。近些年来,超声技术的水平不断提高,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不断发展成熟,具有操作便捷,信号敏感度好的优点,可以对病变处的血流信号及血管空间状态进行较准确的评估,因此成为了影像领域对肝病检查及诊断的首先方式。这也为日后的临床检查、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有利资料。该组采取了2013年9月—2014年9月,对90名艾滋病肝病病人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现对其超声结果进行记录,临床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选取到该院就诊的90名艾滋病肝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9名,女性41名,年龄区间33~77岁,平均年龄55岁。经临床诊断90名患者中,肝血管瘤患者53名、原发性肝癌患者21名、转移性肝癌患者16名。

1.2方法

全部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具体操作及参数设置如下:采用M7000型号的探头,频率设置为3MHz。按照检查要求,患者在做超声检查前需要禁食8h。首先选用二维声像图对患者的病灶处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包括患者病灶处的病灶数目的统计,形态及边缘情况,以及有无内部回音等状况[5]。随后对患者的病灶处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相应的血流检测,把患者的肝总动脉的纵轴进行放大,使其接近总动脉的地方开始采集样本,对血管内直径进行测量,使采样容积占官腔的70%左右。在进行操作时,要告知患者屏住呼吸,以便可以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并且需要获得门静脉充血指数、血流灌注指数、肝总血流量以及阻力比四项参数值。

1.3统计方法

所有超声数据选用spss11.0统计学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及处理,计量数据应用t检验,计数数据应用百分数表示。

2结果

2.1不同病变性质的超声图谱特点

2.1.1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超声图谱特点二维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处多呈现圆及类圆形状,大部分也会出现比较窄的低声回音。本组选择被确诊的21名原发性肝癌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音音晕的特征,对于结节型的肝癌患者,结节直径常小于6cm,并且呈现椭球形状,四周回音较低,其里面的回音呈现强弱不均的状态;对于肿块较大的肝癌患者,其肿瘤直径在12cm左右,其呈现圆球及分叶的状态,里面的回音也呈现不均匀的状态;对于弥漫性的肝癌患者,肝脏四周呈现结节的形态,肝脏本身出现边界不清晰,不规则的形状,还有现行的情况,观察其肝脏内部的结构,比较紊乱而且回音不均一,强弱不定,经过观察发现,肝脏内的门静脉侧支管壁呈现模糊的状态,或者可以表述为呈现实质性癌栓充填现象。然而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多出现高回音,但低回音少见。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呈现结果为病灶处血流丰富,而且动脉血流速度较高,相应的阻力指数也比较高[3]。

2.1.2转移性患者的超声图谱特点首先进行二维超声的检查,得到患者的病灶处呈现多发弥散性,以及大小和形状不均,病灶处边界较清楚,但是会有较宽低弱的声晕,或者也可出现高低及中等的三种音的混合音。

该组患者出现转移性肝癌的患者16名,其中出现高回音的患者8名,低回音的患者4名,混合型的患者4名。出现低回音的患者说明,肿瘤的直径一般不会很大,较小,但多伴有声晕。对于回声边界不规则的患者,多是高回音声音,而且要高于肝血管瘤的患者的回音。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在肿瘤外面四周出现彩色血液信息的情况较少,流速相对较低。

2.1.3肝血管瘤患者的超声图谱特点首先进行二维的超声检查,得到超声结果显示:大部分病灶存在于接近肝脏包膜的实质处,且病灶处边缘清楚,当对病变浅部位置进行探头施加压力,可见浅部组织有形状改变的现象。有类似的肝脏周围实质性的回音,可表现高低回声的现象。确诊为肝血管瘤的53名患者,检测出高回声型的患者36名,而且声音均匀一致,检测出低回声型患者17名,在其病变周围能够表现出呈现带状的高回声的环绕。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由于病患处的血流速度不高,不容易检测到相关血流信息。

2.2不同病变性质的4种检测指标

对90名患者进行DPI、PCI、RR及TLBF四项指标进行检测,21名原发性肝癌患者的DPI、PCI、RR及TLBF检测结果是:(0.41±0.13)*、(8.79±1.73)*、(1.39±0.24)*、(1233.43±63.54)*;16名转移性肝癌的患者的检测结果:(0.39±0.12)*、(7.23±1.31)*、(1.24±0.15)*、(1214.51±62.62)*;53名肝血管瘤的患者检测结果为:(0.12±0.03)、(6.09±1.69)、(1.09±0.32)、(1189.56±59.54)。由以上数据可知,原发与转移性肝癌患者的4项指标比肝血管瘤患者数值明显增高,且P<0.05,而且,比较原发与转移性肝癌患者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到目前为止,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检查日益成为主流,成为首选方法。在肝脏病变处的临床准断以及相应的临床数据参考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6]。彩色多普勒超声这项技术具有其明显的特点和优势,在临床检查中对患者不产生创伤,不造成伤害,患者易于接受,而且在技术上又是对二维超声检查技术的补充及升级。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可以通过检测患者病灶处的血液流速变化及相关进行对患者的肝脏病程进行判断,看看其属于肿瘤的那种阶段,是良性的肿瘤还是恶性的肿瘤[4]。由于肝脏病变处处于不同的病变阶段其表现出来的血流状态也不一样。因此可以通过病灶处血液流速的变化进行病程的诊断[7]。例如恶性的肝脏肿瘤患者可以不受其他因素影响,进行生长或是转移到其他位置,有这些表现是因为有血管的产生[8]。其产生的血管内皮没有完整的内皮结构,而且基底膜较稀薄。没有或几乎没有血管内平滑肌以及神经末梢的存在,在肿瘤的四周会存在动静脉吻合的流通空间[9]。该组通过90名的临床诊断研究,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的病灶处进行检查,并通过DPI、PCI、RR及TLBF4项指标进行检测,该组研究中可显示,原发性的肝癌患者多继发于肝脏细胞,经过超声收纳的回音高低进行判断,并可得到病灶[4]周的血液流速等情况。在该组的研究结果显示,原发性的及转移性的肝癌患者的DPI与RR值比肝血管瘤的患者要明显偏高。临床上肝脏血管瘤的患者比较常见,运用超声检测出的几率也比较高,多半是高回音的结节,边缘清楚,但是虽然其病灶处血流丰富,但其血流速度不高,通常很难观察到彩色的血流信号,检测不到相关信息[10]。除此之外,因为肝脏自身的血流比较丰富,为此也就成为了恶性肿瘤转移的重要地方。对于转移性肝癌,其病灶直径大小不一,形状也不一,转移的数目也不尽相同,对于这类患者需要定期检查,临床资料显示,有些患者在没有病灶被发现的时候,通过超声就能够显示特征明显的相关信息,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寻找病源,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确凿的临床依据[11]。

总而言之,彩色多普勒技术在艾滋病肝病患者中的应用具有重大意义,值得临床的推广和广泛应用,而且是作为二维超声技术的补充和提升,具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陈华.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肿块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4,15(4):94-95.

[2]刘梅华,王新宇.胰腺实行假乳头状瘤的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3):124-126.

[3]李雪娇,朱艳梅,汪习成.艾滋病患者肝脏病变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1,27(3):135-136.

[4]梁欣,姚钦江,李春玫.腹部淋巴结肿大对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16(6):219-220.

[5]谢伟雄,梁柱石,莫让辉.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青霉菌病肝脾B超表现分析[J].中国临床新医学,2012,12(12):191-192.

[6]柯振华,郑玉美,杨培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J].实用临床医学,2012,13(11):92-93.

[7]黄泽萍,王平,郑荣琴.常规超声检查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检出能力的比较[J].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2013,2(4):152-153.

[8]侯丽坤,李海呜.肝硬化超声造影对常规超声不显像小肝癌的检出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2,12(2):143-145.

[9]覃丽虹,梁展鹏,陈毓菁.超声造影在肝局灶性结节增生的应用及诊断价值[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2,22(5):16-18.

[10]SporeaI,BadeaR,MartieA.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fortheevaluationoffocalliverlesionsindailypractice:amulticentrestudy[J].MedUltrason,2012(2):95-100.

[11]李雪娇,朱艳梅,高虹.艾滋病心包疾病的超声心动图评价[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2,18(2):215-216.

(收稿日期:2014-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