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及治疗策略

  • 投稿雪歌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27次
  • 评分4
  • 23
  • 0

陈 丰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口腔科,福建福州 350001

[摘要] 目的 探讨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及治疗方法。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行真菌培养。对100例口腔念珠菌病进行病因学分析并观察广谱抗生素与激素等药物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菌落培养鉴定,菌落颜色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白色念珠菌或都柏林念珠菌,菌落呈绿色,第二种是热带念珠菌,菌落呈蓝灰色或铁蓝色,第三种为光滑念珠菌,菌落呈紫色。经过药物治疗,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3例(13.00%),有效2例(2.00%),未见治疗无效的患者。结论 口腔念珠菌主要种类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采用广谱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治疗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0(b)-0026-02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不仅会寄生于人体口腔中,还会在人体消化道、尿道、阴道等[1]诸多部位寄生,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近年来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素以及激素等大量使用,使得口腔念珠菌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2]。针对这一现状,对口腔念珠菌进行病因学分析,掌握口腔念珠菌的流行学趋势与临床表现,对于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有着重要的意义。现根据我院口腔念珠菌病病因学分析以及临床治疗的疗效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1年2月—2014年1月收治的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治疗病例进行抽样,选取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行真菌培养。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中,男性患者62例,女性患者38例,患者年龄在5个月~7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5.68±5.85)岁。年龄在3岁以内的患儿有22例,年龄在3~16岁的患者有34例,年龄在16岁以上的患者有44例。其中因长时间应用广谱抗菌素发病的患者有45例,22例患者因局部放化疗发病,因口腔卫生不良发病的患者有23例,10例患者因手术治疗或年龄过大免疫力下滑发病。

1.2 排除标准 

①已接受相关治疗并可能影响效应观测指标。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严重心血管疾病病史、精神病病史。④如纳入前正在接受药物治疗,经过洗脱期后符合纳入标准,不视为排除病例。

1.3退出标准 

①未按规定实施干预措施,无法判定疗效。②资料不全无法判定疗效、安全性。③严重不良反应、并发症,特殊生理变化等,难以继续治疗。(不良反应者纳入不良反映统计)。④使用影响疗效药物。

1.4培养方法

首先,采用口腔含漱法采集患者口腔念珠菌样本,患者含漱无菌PBS缓冲液15 mL(pH7.4,浓度:0.1mmol/L),含漱1 min左右后将含漱液储存与无菌离心管中静置,经过离心机处理后取下层液。将下层液均匀的涂抹在沙保式琼脂培养基上,然后把培养基放入37℃恒温箱中培养48 h后观察菌落形态、颜色、数量等。

1.5治疗方法

首先清洁患者口腔,让患者口含苏打水洗漱,保证口腔清洁度,对于部分合并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糖尿病、慢性肾疾病等)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干预,积极的控制患者病情,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对于年龄在16岁以下的患儿,应用制霉菌素片(山东鲁抗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917,规格:10万U/片)口服治疗,患儿根据体重10万U/kg服用。连续服用2周(14 d),药物治疗期间每日清洗口腔三次至四次为宜。对于年龄在16岁以上的患者,服用制霉菌素片50万U每日,每日服用4次,连续治疗4周(28d),另外,口服维生素B(珠海市经济特区尔康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QS44040601 08,规格:4.5g/片)以及氟康唑片(南昌弘益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1376,50mg/片)治疗,氟康唑起始剂量为200mg/d,第二天起剂量控制在100mg/d。同时,对上述患者行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还需在吸入糖皮质激素后使用碳酸氢钠液漱口(含量为3%),降低口腔念珠菌的发病率。

1.6观测指标 

①念珠菌培养基菌落形态、颜色;②临床表现;③临床疗效。

1.7疗效判定

临床疗效。①治愈: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病损区恢复正常,取病灶区样本行组织学检验结果为阴性;②显效: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好转,病损区基本恢复正常,取病灶区样本行组织学检验结果为阴性;③有效: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有所好转,病损区症状有所减轻,取病灶区样本行组织学检验发现菌落规模较小,菌数明显减少;④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或出现不同程度恶化。

1.8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菌落鉴定情况

经过菌落培养鉴定,菌落颜色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白色念珠菌或都柏林念珠菌,菌落呈绿色,第二种是热带念珠菌,菌落呈蓝灰色或铁蓝色,第三种为光滑念珠菌,菌落呈紫色。

2.2临床疗效

经过药物治疗,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3例(13.00%),有效2例(2.00%),未见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念珠菌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不仅会寄生于人体口腔中,还会在人体消化道、尿道、阴道等诸多部位寄生,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随着近年来化疗药物、免疫抑制剂、广谱抗菌素以及激素等大量使用,使得口腔念珠菌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因为其患病诱因、临床症状、病症以及病程长短不同,使该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所以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从而造成误诊、漏诊,贻误治疗,所以,对该病的致病机理、易感原因、临床表现、分型及其诊断治疗预后的研究有着十分迫切而重要的意义。

3.1流行病学

念珠菌是人体正常菌群之一,在人体各个器官、外接连接通道[3]中广泛存在,目前引起人体感染的念珠菌主要是白念珠菌、都柏林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4]。感染途径主要集中为内源性感染[5],不过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另外,如果皮肤黏膜发生破损也容易出现感染或者是侵袭性念珠菌侵扰患者脏器引发该病。除此之外,对于化疗的患者而言,在化疗过程中也极易感染口腔念珠菌病。另外,急危重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或者器官移植、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在移植过程中,也极易感染侵袭性念珠菌病[5]。广谱抗菌素、激素等药物治疗也是引发口腔念珠菌病的因素之一,患者在服用上述药物治疗时,会引发体内菌群失调,进而导致该病出现。

白念珠菌是引发念珠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但是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白念珠菌引发的念珠菌病发病率比例逐年下降,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以及近平念珠菌引发的念珠菌病发病率比例有所上升[6]。不过研究中发现,白念珠菌对于氟康唑仍然保持有较高的敏感性,应用氟康唑治疗由白念珠菌引发的念珠菌病疗效确切。

3.2临床诊断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诊断方式主要有三种:①直接镜检,主要是将患者口腔脱落上皮、粘膜组织、痂壳等[7]放置于载玻片上,然后滴定10%的KOH溶液,微火加热将角质完全溶解后置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直接镜检法操作较为简便,通过显微镜也能够直接的观察到样本中是否存在菌丝或芽胞。②革兰染色法。革兰染色法在诊断口腔念珠菌病方面有着较高的检出率,经过革兰染色后将样本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就可以观察是否存在成群的革兰染色阳性菌菌丝或孢子。③培养法,即取患者口腔含漱液离心处理后,将下层液均匀的涂抹于沙保式琼脂培养基上,置于37℃恒温箱中培养48 h后即可形成菌落,观察菌落形态、颜色即可判定致病菌类型。

3.3临床治疗

口腔念珠菌病的临床治疗方式主要有三种:①常规治疗,即对抗生素或者是免疫抑制剂摄入引发的口腔念珠菌患者终止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摄入,然后在患者口腔病变区涂抹氯己定溶液或者是凝胶[8],然后经常性的清洁口腔,保证口腔的清洁度。也可以采用碳酸氢钠溶液清洗口腔,维持口腔酸碱度平衡,消除酸性物质,保证患者口腔处于一个碱性环境中,破坏白色念珠菌生长与繁殖的环境。②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主要是制霉菌素片,用药方式有三种,即口服、局部涂抹与含化吞咽。患者在接受制霉菌素片治疗期间,需要保证治疗的连续性,不可以中断治疗,影响疗效,另外可以联合广谱抗生素治疗,其中以氟康唑为佳,白色念珠菌对于氟康唑较高的敏感性,耐药性极低,药物治疗效果显著。③综合治疗。综合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与营养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可以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法,即患者在口服“口炎冲剂”的同时接受广谱抗生素、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另外给予患者积极的营养支持治疗,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

通过对本组患者的研究显示,100例口腔念珠菌病感染患者中,痊愈85例(85.00%),显效13例(13.00%),有效2例(2.00%),未见治疗无效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由此可见,口腔念珠菌主要种类为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以及光滑念珠菌,采用广谱抗生素以及激素等药物联合治疗能够显著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洋.校正念珠菌定植指数在消化道肿瘤术后重症患者念珠菌感染抢先治疗中的应用[D].天津医科大学,2012.

[2]李兵.基于~1H-NMR的代谢组学方法对四种口腔念珠菌菌种鉴定及代谢产物初步分析[D].兰州大学,2013.

[3]张婴元,汪复.念珠菌病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2):81-95.

[4]任勇,马汉骞.自制中药含漱液治疗艾滋病患者口腔念珠菌感染的效果观察[J].护理与康复,2012(9):887-888.

[5]李家庆,尚霞.口腔念珠菌病的诊断与治疗[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167-168.

[6]付洪.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检查和诊治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3(4):616,618.

[7]曹薇,张忠元,江泓颖.1例癌症晚期患者继发口腔念珠菌病的治疗[A].中国药学会.2013年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中国药学会,2013:4.

[8]姜薇.活动义齿对口腔念珠菌的分布和定植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

(收稿日期:2014-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