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运动康复治疗价值探讨

  • 投稿Smar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292次
  • 评分4
  • 60
  • 0

刘 芳

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江西抚州 344000

[摘要] 目的 对应用运动康复方案对患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抽取76例患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38例。采用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运动康复疗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静脉栓塞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栓再次形成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应用运动康复方案对患有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运动康复治疗;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图分类号] R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2(c)-0124-02

近年来有专家提出,科学合理的运动康复治疗对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可以起到有效的治疗作用。本次研究对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应用运动康复疗法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校附属医院收治的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76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性22例,女16例;患者年龄42~87岁,平均年龄(63.8±1.5)岁;血栓形成时间1~32 h,平均血栓形成时间(10.4±1.2)h;治疗组中男性21例,女17例;患者年龄44~86岁,平均年龄(63.7±1.4)岁;血栓形成时间1~34 h,平均血栓形成时间(10.6±1.1)h。本次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自然指标方面进行组间比较P<0.05,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可进行对比研究。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治疗方式 采用常规方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

1.2.2 治疗组治疗方式 采用运动康复疗法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主要内容包括:① 6min步行试验;② 心肺运动试验;③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运动处方;④ 监督患者每天按照处方规定按时完成治疗计划。

1.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静脉栓塞症状消失时间、接受治疗总时间、治疗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水平的改善幅度、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病情治疗效果、治疗后血栓再次形成人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4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临床治愈:疼痛等症状彻底消失,血液流动速度完全恢复正常,没有对肺部疾病的治疗造成任何影响;有效:疼痛等症状表现明显减轻,血液流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改善幅度超过50%,肺部疾病的治疗略受到影响;无效:疼痛等症状表现没有任何好转,血液流动速度与治疗前比较没有任何改善,对肺部疾病治疗方案的实施造成严重不良影响。

1.5 数据处理

研究期间所得数据全部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8.0进行处理,采用数加减标准差(x±s)的形式对所得所有计量资料进行表示,并对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如果P<0.05,我们则可以认为数据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静脉栓塞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常规治疗方案共计实施(23.39±2.01)d,治疗后(14.26±1.14)d深静脉栓塞症状消失;治疗组运动康复疗法共计实施(17.24±1.42)d,治疗后(8.47±1.08)d深静脉栓塞症状消失。两组患者静脉栓塞症状消失时间和接受治疗总时间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治疗前后静脉血流峰速度水平的改善幅度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前静脉血液流动峰速为(26.17±3.75)mL/s,治疗后静脉血液流动峰速为(41.28±6.17)mL/s,组内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接受运动康复治疗前静脉血液流动峰速为(25.74±3.18)mL/s,治疗后静脉血液流动峰速为(52.31±7.44)mL/s,组内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静脉血液流动峰速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病情治疗效果

对照组经常规方案治疗后,11例患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16例有效,11例仍然治疗无效,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71.1%;治疗组经运动康复治疗后,15例患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病情达到临床治愈标准,20例有效,3例仍然治疗无效,肺栓塞-深静脉血栓治疗总有效率92.1%。两组患者肺栓塞-深静脉血栓病情治疗效果比较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2.4 神静脉栓塞病情复发率

对照组治疗后9例深静脉栓塞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23.7%;治疗组治疗后1例深静脉栓塞病情再次复发,复发率达到2.6%。两组病情复发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传统观点认为,运动会使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病情发展速度进一步加快,使肺栓塞出现的危险性明显加大。在运动的过程中肌肉血流量虽然有所增多、流速加快,但由于血管内已经有血栓形成和回流出现明显障碍,流入量明显大于流出量,使流入组织间隙的液体量增加,运动期间腿部会有明显的肿胀和疲劳感;运动也可导致肢体近端血栓对肺血管造成堵塞,进而导致患者死亡。但目前运动康复已经成为临床对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进行治疗的一种主要手段,虽然还正处于比较初级的研究阶段,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大规模的临床研究,从而摸索和探讨肺栓塞疾病早期运动治疗的具体处方,并进一步通过临床和试验对肺栓塞疾病患者的早期运动康复治疗方案所具有的优越性进行研究。随着人们对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运动康复治疗工作的理解和体会程度的不断加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肺栓塞-深静脉血栓运动康复治疗将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上达到普及化程度。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泓潦,张黎明.系统早期活动方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2(11):965.

[2] 潘晓云,倪信乐.医用弹力袜预防开胸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7.

[3] 宁宁,廖灯彬.地震髋部骨折伤员深静脉血栓的预防[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27.

[4] 高丽,马燕兰.全能关节置换术后下肢肿胀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0,39(4):249.

[5] 谭群英,全风英.压力抗栓泵和专业护理预防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DVI形成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09,38(11):322.

(收稿日期:201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