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兽医学论文范文,兽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动物检疫的“咸阳经验”

  • 投稿菜鸟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002次
  • 评分4
  • 53
  • 0

2013 年10 月16 日,冒着淅淅沥沥的秋雨,在从宝鸡回西安的途中,我们顺道来到了曾经十三朝京畿重地的咸阳市,这也是我们此次陕西行的第二站,采访来之前张长龙主任给我们提到的动物检疫的“咸阳经验”,据咸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张元元副所长介绍,谈到动物检疫的“咸阳经验”,这一切还得从一年前说起。

那是2011 年7 月的一天,温家宝总理来到咸阳调查猪肉生产情况,咸阳渭城区动物卫生监督所职工方晓翠向总理反映基层动物检疫工作方法单一、设备落后、人员不足等问题,温总理立即作出重要指示。陕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时任省委书记赵乐际要求迅即行动,切实加强基层动物检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咸阳市认真查找不足,大力推进基层兽医体制改革,努力提升监管能力。一年来,动物检疫工作面貌为之一新。咸阳的探索得到温总理的高度肯定,时任李克强副总理、回良玉副总理也作出批示,要求对咸阳市强化检疫工作和推进食品安全的做法和经验进行总结和推广。2012 年12 月14 日, 农业部专门在咸阳召开基层动物检疫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咸阳经验”。韩长赋部长批示要求各地要结合自身实际,学习借鉴“咸阳经验”。

谈到“咸阳经验”,张副所长归结为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有保障。领导重视、组织保障是有效开展动物检疫工作的前提。咸阳市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研究解决体制改革、人员编制、经费保障等重要事项。市政府成立了由分管副市长任组长的动物卫生监督体系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市编办、财政局、人社局、农业局等部门分工负责、共同推进有关工作。在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中,咸阳“一把手”工程的定位发挥了重要作用,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是执法有队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是推进动物检疫工作的关键。没有一流化的队伍就没有一流化的工作,结合兽医体制改革,设立市县两级动物卫生监督所,镇(办)建立动物卫生监督分所、动物检疫申报点,按照市级所20 名、县级所10 ~ 15 名、镇(办)分所3 ~ 5名的编制,调配充实人员,保障工资经费。在行政村或大型养殖场设立协防协检员2 628 名,给予一定经费补贴,形成了以专业队伍为主体、协防协检员为补充的市、县、镇(办)、村四级动物卫生监督网络体系。

三是取证有设备。完善检测设施是开展检疫工作的基础。设备保障离不开资金投入,咸阳市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资金的同时,从市级层面统筹谋划,整合资金,2004年以来,先后投入1.5 亿元,对市、县、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及分所检疫检测速测室面积、设备配备,分层次规范,统一标准建设,全市13 个县级所配备动物检疫设备2504 台,在130 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和22 个屠宰场配备检疫设备2020 台,使市县镇检测水平有了明显提升,基本可以满足不同层面的检测需要。

四是工作有制度。健全工作制度是确保工作高效运行的保障。在产地检疫方面,严格落实动物产地检疫申报制度,推广“签约式”管理模式,探索“一厅式”服务等。在屠宰检疫方面,严把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宰后处理关“ 四个关口”。在流通监管方面,在省际间公路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运输、交易的监督管理, 实行24 小时值勤等。除了以上这些制度, 咸阳市还积极构建科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健全了动态监管机制、联动防控机制、财政保障机制、督查考核机制。

同时咸阳市在基层动物检疫方面积极探索一些创新模式。

一是在动物产地检疫实行“1234”(1 名助检员,2 次走访,3类签约,4 种检查)的监管模式。

针对散养户,每个村设立一名助检员,以当地防疫员、乡村兽医、经纪人和饲料经销商为主,助检员签订《助检员责任书》,并配发《助检员上岗证》,主要负责散养户动物出栏时的检疫申报。

针对大型养殖场,设立驻厂官方兽医,协助厂方做好养殖、防疫和检验检疫工作。在监管工作中,兴平市动物卫生监督所还与厂方签订《“签约式”管理责任书》,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对出栏的生猪及时受理申报,严格按照《动物产地检疫规程》实施检疫。

通过这些措施,大户和散户都得到了有效监管。

二是在屠宰检疫实行“2221”(坚持两次检查、规定两小时巡查、严格两种检测、实行同步检疫)的监管模式。

针对屠宰,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派出驻厂官方兽医,负责屠宰检疫工作,严格把好生猪入场关、待宰关、同步检疫关和宰后处理关。

驻厂办公地点就设在肉联厂进门的地方,每天来送生猪的车,都要停在门口接受进厂检查。官方兽医要一对二看三检查:查对每头生猪的耳标号码,查看《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瘦肉精检测报告》,检查生猪外观,做好第一次临床检查工作。确认没问题以后,生猪才可以进待宰场。

进待宰场后并不是万事大吉。按规定,生猪还要在待宰场内静养12 小时。其间,官方兽医每隔两小时巡查一次。待静养合格后,官方兽医还要凭屠宰企业“瘦肉精”检测报告和检疫申报单在屠宰前两小时到待宰场实施第二次临床检查。

即使检查全部合格,官方兽医还要按照5% ~ 10% 的比例再进行抽检,对宰杀猪的头蹄、内脏、胴体等重点部位进行检验,就是俗称的“三把刀”。同时还要进行瘦肉精和旋毛虫的检测。经过检测,不合格的生猪产品严格按照《病害动物、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进行生物安全处理,严把宰后处理关。合格的猪肉胴体加盖验讫印章,电脑出证,官方兽医签名准予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