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经济毕业论文范文,经济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翻译艺术中译者主体性对译者文体的影响初探

  • 投稿马遥
  • 更新时间2015-09-28
  • 阅读量454次
  • 评分4
  • 67
  • 0

武雯敏

摘 要:当今翻译届日益重视对译者的研究,译者的主体性研究也逐渐为国内外学者所关注,成为翻译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在此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此领域开展深入研究。著名翻译家张谷若一生致力于英国文学的研究和翻译,其译文特点是既忠实于原文又采用真正地道的汉语表达。本文将从译者主体性对译者文体的影响角度,对张谷若的翻译艺术作一初步探索和研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张谷若 德伯家的苔丝

本文是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译者文体研究——以培根“Of Study”六个中文译本为例,课题编号:2013WK015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一、概述

虽然译者主体性已得到公认,然而译者的地位却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我们呼唤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对译者的生命哲学观、文化态度以及自我修养的研究。本文旨在呼吁翻译界对翻译研究中译者角色研究的重视,以提高译者的地位。

在对翻译研究历史中译者主体性做一简要回顾后,本文从翻译艺术的视觉探讨了张若谷先生的翻译艺术。张若谷对作者的选择以及他对原文本的理解很好地诠释了一个译者在翻译工作中是如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非凡创造力的。

二、对张若谷翻译作品--《德伯家的苔丝》的个案研究

1.当对译者和译者的主体性研究成为翻译研究的重要话题时,翻译研究其实已经跨越了三个阶段:哲学或传统的翻译研究阶段、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翻译研究阶段(胡庚申,2004)。目前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在中国和国外已走入两个极端。更好的做法应该是将二者结合起来,唯有如此对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才可以较为全面,也才能对翻译理论和实践更有意义。

2.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分析译者主体性在张谷若翻译艺术中的再现,即对原文本作者的选择和对原文本的理解。

2.1 张谷若对原文本作者的选择

是什么促使张谷若选择了作者哈代呢?是因为他们对知识有着同样的渴望,是因为他们对悲剧有着类似的偏好。

哈代和张谷若对知识有着同样的渴求。哈代阅读了大量的拉丁文和英语书籍,他还自学了希腊语。然后他就成为了为数不多的没有受过大学高等教育的英国著名作家。众所周知,至少熟练掌握两门外语是成为一个译者的前提条件。张谷若英语和汉语都极为熟练,并熟悉英国文学,这也就使他有更多勇气来选择翻译这样一部艰深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并最终获得巨大成功。

哈代和张谷若对于悲剧有着相似的偏好。大多数哈代的小说都有着悲剧的结尾,这也是此类作品的一个显著特点。从艺术上讲,哈代的小说创造了一个有着紧密统治的世界,在他创造的世界里,人类的个性与欲望总是与冷漠的执政权力相冲突,正如在许多希腊悲剧中人类的个性和愿望总是与命运、神或者习俗相抗争。在这样的冲突中,人类往往逃脱不了他们的宿命,因为他们没有能力控制、反对甚至预测这种不去不闹的力量。毫无疑问,哈代是英国小说史上真正而且伟大的悲剧作家,他将希腊悲剧介绍进英国小说。

在张谷若的观念中,托马斯.哈代在其著名悲剧作品《德伯家的苔丝》中所无情谴责和批判的英国资产阶级现实恰恰满足了中国文学对此类作品的内在需要。因为翻译应与社会文化和社会背景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这也是影响张谷若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

总之,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到,张谷若做翻译时对作者与作品的选择受各种不同因素的影响:社会背景、文化身份、文学兴趣等。实际上,大多数认真负责的译者都非常重视对源文本的选择。事实上,当译者开始选择源文本时,他们会发挥主观能动性,即译者主体性,以选择到最适合的文本来确保翻译活动的最终成功。

2.2 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

不同的读者会对同一本书产生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译者,作为翻译活动的主体,对同一部原作的内容、风格等自然也会有不同的理解。总之,由于不同的生活经验、知识、性格生活环境等,不同的译者对同一源文本也会产生迥异的理解。显然,译者的主体性在译者对源文本的理解中起着积极的作用。苔丝是在社会压力和传统破坏力之下依然能保持自然纯净,不被染色的活生生的例子。或许,哈代是想引起人们对于资本主义法律、宗教、道德和婚姻制度的关注。在张谷若的观念中,哈代是将自己的思想融入苔丝的形象,从而使其形象更深刻也更清晰。随着社会的发展,哈代和他所刻画的苔丝影响了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读者会这部小说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三、结论

本文仅是从张谷若对于作者的选择和对源文本的理解两个方面,通过对其译作《德伯家的苔丝》的个案分析,对张谷若的翻译艺术作一初步探讨,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译者主体性对文体的影响以及在其翻译艺术中的充分体现。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 Translating Meaning [M]. San Dimas: English Language Institute, 1982.

[2]Toury,G.In Search of a Theory of Translation[M]. Tel Aviv:The Porter Institute for Poetics and Semiotics, 1980.

[3]Hardy,Thomas.Tess of the d’Urberville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4]胡庚申.从“译者主体”到“译者中心”[J].中国翻译,2004,(3).

(作者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市 15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