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社会关系网络内涵综述

  • 投稿无非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59次
  • 评分4
  • 21
  • 0

郑山水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广州510430)

摘 要: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已久,被应用的领域广泛。但由于不同的研究视角对其定义千差万别,如果不加以区分应用不当不仅不能解决问题,有可能更加混淆视听。本文从“关系”、“结构”、“资源”与“制度”四个方面加以区分,使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更加清晰,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借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社会关系网络;关系;结构;资源;制度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4)34-0195-03

收稿日期:2014-11-10

基金项目:本文受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十二五”规划培育项目资助。

作者简介:郑山水(1976-),男,湖南耒阳人,副教授,从事产业组织与流通经济研究。

1 引言

自1922年齐美尔在《群体联系的社会关系网络》一文中提出社会关系网络这个名词以来,此概念就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其强大的解析力,不仅在社会学中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视角,而且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领域,最近在解析创新的差异时成为关注的热点。

尽管后来的研究者基于不同的目的对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进行的丰富与发展,但基本都是围绕两个基本问题开展即社会关系网络应该研究什么以及如何进行研究。

2 不同视角下社会关系网络的内涵

正是对以上两个基本问题的不同看法,出现了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内涵,主要有以下四大类。

(1)社会关系网络“关系”观

主张把社会关系作为一种“关系”进行研究的学者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群特定个人之间的一组个人联系”( 米切尔,1969),所有的社会、经济与生活等活动都是嵌入在这种关系当中(波兰尼,1967)。从米切尔以来,真正把社会关系网络的“关系”观让世人了解的是格兰诺维特(1973),以他的著作《弱关系的力量》为代表。他把“关系”定义为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交流而客观存在的一种连结(Tie)。并首次依据关系力量的大小把关系分为“强关系”与“弱关系”。格兰诺维特认为,强关系是在特征相似的个体之间发展起来的,而弱关系则是特征不同的个体之间发展。因为群体内部相似性较高的个体所了解的事物、事件经常是同质的,所以通过“强关系”获取的信息的往往重复性较高,因而产生冗余信息。而“弱关系”连结的是不同的群体,其分布范围较广,它比“强关系”更能获取异质性的信息,更有利于就业 “信息”的传递。弱关系充当信息桥的判断是格兰诺维特弱关系的核心。

(2)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观

主张把社会关系网络作为一种结构进行研究的学者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社会行动者间既定的社会结构”( 韦尔曼,1988),所有的社会、经济与生活等活动都是嵌入在这种结构里面(波兰尼,1967)。 “结构”观依据网络中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位置”的不同定义,主要区分为两种含义进行分析。第一种是传统的,依据社会关系网络中“地位”的位置(Position)进行分析,可以称为地位位置观;第二种依据社会关系网络中“座落”的位置(Location)进行分析,可以称为网络位置观。

“地位” (Position)位置观。地位依附在社会结构中,这种社会结构是一种等级制的金字塔结构,这个社会结构由位置、权威、规则和占据者组成(Sewell,1992)。越往金字塔的上层位置越少,他们不仅掌握的资源越多,而且拥有资源最全面的信息;权威代表着对有价值资源的相对控制与获取机会;规则即在资源的控制中;占据者是社会结构中规则的制定者与监督者。

“网络”位置(Location)的结构观主要是以罗纳德·博特(Ronald Burt,1992)为代表的“结构洞理论”。博特认为,无论参与的主体是个体还是组织,其社会关系网络都表现为两种关系:一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任何主体与其他每一主体都发生联系,不存在关系间断现象,从整个社会关系网络来看就是“无洞”结构。这种形式只有在小群体中才会存在。二是社会关系网络中的某个或某些个体与有些个体发生直接联系,但与其他个体不发生直接联系。无直接联系或关系间断的现象,从社会关系网络整体来看好像社会关系网络结构中出现了洞穴,因而称作“结构洞”。

博特认为,竞争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不仅是资源优势,更重要的是关系优势,所谓关系优势就是,占有结构洞多的竞争者,关系优势就大,获得较大经济回报的机会就高。因此,在社会关系网络中获取越多的“结构洞”,就越可以成为网络的中心,越有可能“拥有”与“控制”信息,从而获得优势。由此发展出网络的“中心性”、网络规模、网络密度等概念。

网络结构观与地位结构观不同,把人与人、组织与组织之间的纽带关系看成一种客观存在的社会结构,分析这些纽带关系对人或组织的影响。网络结构观认为,任何主体(人或组织)与其他主体的关系都会对主体的行为产生影响。

(3)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源”观

研究社会关系网络资源的学者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一种社会资源,不仅有利于提高单个个体的行动效果”( 林南,1985;边燕杰,2004)而且“有利于提高集体内部成员的行动效果”( 布迪厄,1985;科尔曼,1988;普兰特,1993)。他们主要是围绕社会关系网络中嵌入的“资源”进行分析(Uzzi,1997)。他们认为不是关系的强弱,或者结构/位置的中心性等,而是嵌入在关系中资源才可以使自我实现工具性目标(Lin,1982)。因此,对社会关系网络的研究着眼在嵌入社会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源”即其“内容”上。此阵营的代表人物主要有美国华裔社会学者林南、边燕杰、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Bourdieu)、美国社会学家科尔曼(Coleman)与普特曼(Putman)。他们首先对弱关系理论提出质疑,边燕杰(1998,2012)通过找工作的调研发现,在中国的情境下,是强关系而非弱关系影响找工作的效果。这个结果在儒家文化影响较大的东南亚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如日本(日本渡边深(程恩富,彭文兵,2002))、新加坡(边燕杰,1999b)和中国(边燕杰和张文宏,1999a;赵延东,2006)。

所以与传统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社会关系网络的结构、位置和强弱不同,社会资源理论关注嵌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资源。他们认为在社会关系网络中,就算是再好的弱关系或者结构洞,如果嵌入的资源对自我没有价值,也是白费劲甚至是反作用。他们进一步举例说明对于一个想在公司找份工作的人来说,与一个在大公司身兼要职的人建立的 “关系桥”比与一个健康俱乐部高管建立的 “关系桥”明显更有价值

当然,社会资源理论没有否认社会“关系”与“结构”的作用(Lin,1999a;2001)。比如他们引用这些理论中的观点来解析如何获得资源。他们认为在一个分层的社会结构中,当行动者采取工具性行动时,如果弱关系的对象处于比行动者更高的地位,他所拥有的弱关系将比强关系给他带来更多的社会资源如异质性的信息。

社会资源理论是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一大突破,因为它开启了社会关系网络一个崭新的视角,抓住社会关系网络的核心--社会资源。也正是如此,社会资源理论获得了长足发展,并促使了另外一个重要的概念--社会资本的发展。

(4)社会关系网络“制度”观

社会关系网络除了从“关系”、“结构”与“资源”等不同方面进行研究外,有的学者基于制度经济学理论,从企业、市场的边界方面分析认为社会关系网络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第三种“资源配置”方式(乌泽(B﹒Uzzi ),1997)。他们从企业能力、资产专用性、环境不确定性与交易频率四个方面的分析(杨瑞龙和杨其静,2005)社会关系网络的优势,并认为无论市场、企业如何规范,都需要社会关系网络来对资源有效配置进行补充。在这四个影响因素中,企业能力最能说明社会关系网络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方式。为了生存和发展,企业必须协调并指导企业内部成员认知、理解和评价外部环境。在一个外部多变和复杂的不确定环境中,由于企业知识储量有限,因而需要社会关系网络完成外部社会资源的配置(杨瑞龙和冯健,2003)。

资产专用性是指一种资产被其他使用者使用于其他可供选择的用途而不牺牲其生产性价值的程度,资产专用性越低就越容易进行市场交易,资产专用性程度越高,双方的企业一体化合作的可能就越高(威廉姆森,1991),而资产专用性居中则需要社会关系网络来进行资源的配置。

环境不确定性,环境的不确定性是指个人或者组织无法预测未来的事情。这种不确定性来自供应商、顾客、竞争者、管制机构等。在面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方面,社会关系网络的资源配置更有优势。

相比较其他因素,交易频率与资源配置的方式之间的关系要简单的多。交易频率对组织采取哪种资源配置的影响取决于其他维度的状况,在资产专用性较低而能力(即这种能力可以通过很低的成本从市场上购买到)又不是重要的情况下,无论是一次性的、数次还是经常性的交易都可以用市场方式来组织。如果能力很重要,该能力为企业所独有,那么即使是一次性的交易活动也必须在企业科层中进行。在资产专用很高的情况下,如果能力维度不重要,在经常性交易中,企业科层将是较好的配置方式。如果能力维度很重要,而企业本身又不具备相应的能力,则企业间社会网络关系是较好的配置方式(见表1)。

3 结语

社会关系网络从最初起源发展到现在,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从“关系”、“结构”、“资源”与“组织制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视角尽管不同,但是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关系”中富含“结构”,“结构”中体现“资源”,“ 资源”里充满了“配置制度”。所以,尽管本文将立足于“资源”,但是在分析与论证的过程中也会借用其他三者的有利证据充实自己的论述。

基于社会关系网络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各研究的目的,本文认为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应该选择不同的社会关系网络内涵进行研究,这样才会避免混淆视听,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具体而言,社会学领域的问题可以更多的借鉴社会关系网络的关系观与结构观,而研究资源“稀缺性”的经济学或者管理学领域则可以更多借鉴资源观,而在研究宏观的市场与科层的制度性问题是可以借鉴“组织制度”的观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Borgatti,S.P.,Jones,C.&Everett,M.G.1998,“Network Measures of Social Capital.”Connections,21( 2):pp.27-36.

[2] Bourdieu,Pierre.1966."Condition de classe et position de classe."Archives européennes de sociologie VII:201-23.

[3] Burt,Ronald.1992.Structural holes:The social structure of com-petition.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 Coleman,J.S.,E.Katz and H.Menzel.1966.Medical innovation.In-dianapollis:Bobbs-Merrill.

[5] Granovetter,Mark.1973."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1360- 1380.

[6] Granovetter,Mark.1985."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The problem of embe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481- 510.

[7] Lin Nan,Building a Network Theory of Social Capital,Connec-tions,1999,22(1):28-51.

[8] Lin Nan,Social Capital:A Theory of Social Structure and Action.New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9] Lin Nan,Social Resources and Instrumental Action,in Marsden,P.and Nan,L.(eds.),SocialStructure and Network Analysis,1982,London:Sage Publications.

[10] Marsden,Peter V..1990."Network data and measure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6:79-141.

[11] Nahapiet J,Ghoshal S.Social Capital,Intellectual Capital,and the Org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8,22(2):242一266.

[12] Powell,Walter.Neither Market nor Hierarchy:Network Forms of Organization.Research in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0,XII: 295-336.

[13] Polanyi M.The Tacit Dimension.Doubleday:Garden City,NY.,1967.

[14] Putnam,Robert,1993,Making Democracy Work:Civic Tradi-tions in Modern Italy,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5] Thompson,G.,Frances,J.,Levacie,R..Markets,Hierarchies and Networks:the Coordination of Social Life.London:Sage,1991.

[16] Tsai W.Ghoshal S.social Capital and Value Creation:The Role of Intrafirm Networks [J]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1998, 41(4):464-476.

[17] Uzzi,Brian and Jarrett Spiro.2005."Collaboration and creativity:The small world problem."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1:447-504.

[18] Uzzi,B.The sources and consequences of embeddedness for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of organizations:The network effect [J]: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1996,61(4):674 ~ 698.

[19] Wellman,Barry,“Structural Analysis:from Method and Metaphor to Theory and Substance”,1988,pp.19 ~61 in Social Structures:A Network Approach,edited by Barry Wellman and S.D.Berkowitz.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 边燕杰.城市居民社会资本的来源及作用:网络观点与调查发现[J].中国社会科学,2004,(3):136-146.

[21] 罗家德,王竞,张佳音,谢朝霞.社会网研究的架构——以组织理论与管理研究为例[J].社,2008,28(4):15-38.

[22] 吕涛.社会资本的网络测量:关系、位置与资源[J].广东社会科学,2012,(1):233-239.

[23] 韦尔曼.张文宏译.网络分析的基本原理[J].国外社会学,1991,(06).

[24] 韦尔曼.张文宏译.网络分析:从方法和隐喻到理论和实质[J].国外社会学,1994,(04).

[25] 张文宏.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三十年(上)[J].江海学刊,2011,(2):104-112.

[26] 张文宏.中国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三十年(下)[J].江海学刊,2011,(3):96-106.

[27] 赵延东,罗家德.如何测量社会资本:一个经验研究的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5,(2):18-24.

[28] 赵延东.测量西部城乡居民的社会资本[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1):48-52.

(责任编辑:赵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