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

  • 投稿观明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471次
  • 评分4
  • 40
  • 0

张瑞荣

摘要:高校思政课教师承担着培养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教师师德的建设对育人工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从当前思政课教师师德现状分析入手,重点从社会制度建设、学校制度建设和思政课教师自身努力三个方面分析了如何提高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思政课教师;师德;机制探索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性

教育跟其他职业相比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其特殊性首先在于教育的目的不是生产有形的物质产品或无形的精神产品,而是培育社会所需要的人;其次是教育的劳动对象不是冰冷的物体,而是有情感、思想、个性的活体人。因此,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跟其他职业人相比有更高的要求。教师的工作是以心灵塑造心灵,用人格铸造人格,其中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直接影响所教学生的精神世界,而且通过学生、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家庭成员、亲朋好友,以及教师的各种社会关系、社会活动,广泛地影响到整个社会。因此教师师德建设一直以来都是师资队伍建设的灵魂和基础,它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教师职业道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师德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高等学校思政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帮助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思政课教育教学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前途未来,关系到广大青年学生的成长和成才。作为思政课教师,应该把职业观念上升为事业境界,强化师德建设,确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建设主流是好的,但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价值多元、信仰缺失的背景下,一些教师的思想观念、职业行为乃至心理状态都发生了变化,反映在师德建设方面的问题主要有:一些教师爱岗敬业精神弱化,职业认同感不足,把教师工作仅仅当作一种“旱涝保收”获取利益的手段和工具,无心钻研本专业理论知识,甚至视教育为副业,敬业精神不足,有的教师还出现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错误的人生价值取向,只盯着职称评定、荣誉头衔等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还有一些教师行为规范不严,师德形象模糊化,具体表现为师德意识淡薄,行为规范不严,上课自由散漫,迟到早退,随意调停课,有的甚至上课时随便接打电话;甚至有些教师举止不雅,言语不文明,不注意自己言论的导向性、科学性;还有些教师重言传、轻身教,不能以身作则,对学生只会“说教”,不能身体力行。

总之,上述现象是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中所存在的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在落实和践行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今天,如何应对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的不足,就成为当下社会和学校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探索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见》中指出“:全员育人,教师是关键。”要完成这一光荣的任务,必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重要的对象,针对目前师德建设存在的问题,丝毫不能懈怠,必须强化师德建设,采取必要措施,帮助思政课教师具备更好的师德形象,笔者认为具体应开展如下几方面的工作:

1.从社会发展大环境方面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迅猛,但同时也给整个社会带来了贫富差距、物质利益泛化等现象。高校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必然也受到冲击。表现为社会价值观的错位。市场经济大潮的消极影响,思政课理论教学内容与现实存在一定差距,包括当今拜金主义、金钱至上、享乐主义以及那些庸俗、低级的处世哲学直接而深刻地冲击着当代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腐蚀着他们的灵魂,使部分教师迷茫、困惑、偏离了正确的方向,不加批判地接受了社会的不正之风,对原有的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甚至产生了怀疑,以致许多人不顾道德品质,推崇金钱至上,权力第一,追求个人自我价值。

因此从社会大环境方面考虑需要把师德建设和物质利益保障结合起来,给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坚强有力的物质保障,才能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

2.从高等学校管理方面来加强高校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

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都要通过对广大教师的有效管理来实现的。因此高校师德的建设,关键在于制度的建设、管理模式的运用。

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必须建立科学、规范、合理的思政课教师师德评价制度。在现行高校的师德评价体系中,具有不利于建立良好教风的因素:首先,重科研、轻教学。特别是在职称的评定中,决定职称晋升的关键因素是科研项目、论文数量,过分强调科研,进而导致教师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获得,而忽视了教学水平、教学效果的提高,严重影响教学热情、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效果,师生关系也愈加淡漠。其次,不重视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

所以,在建立师德考评指标体系时,第一是要特别注意指标的选取。原则上应依据师德规范,但内容应更具可操作性,同时注意指标权重的合理分配。第二是确立科学合理的师德考评方式。要根据实际情况运用多样化的考评方式对师德进行评价,要把学生评价与领导、专家评价结合起来,注重学生评价;把平时考核与期末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平时考核;把定性考核与量化考核结合起来,注重定性考核。第三是注重考评结果的运用和反馈。考评结果要作为教师奖惩和聘用的重要依据,作为教师考核的主要内容,一定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起到实实在在的激励作用。第四是规定职业道德的底线。即门槛要求,针对思政课教师应实行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实行师德不达标一票否决制。

3.从思政课教师自身方面来提高教师师德建设

无论是从国家宏观大环境的影响分析,还是从学校管理制度改变的分析,师德建设最终都要落到教师个人的修养上。高校思政课教师提高自身师德建设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⑴树立正确师德观念,用爱铸就师魂,用心培育学生。哲学家王充说过:“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曾国藩也提出:“德为水之源,才为树之根,有德无才是愚人,有才无德是小人,愚人可教,小人不可用也。”学生看老师也是这样,既看才,也看德。无才无德,学生厌恶你;有才无德,学生敬畏你;有德无才,学生同情你;只有德才兼备,学生才会真心拥戴你。

⑵思政课教师应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追求崇高境界。高校思政课教师跟其他教师相比,首先要提升自己的境界,淡泊名利、志存高远,具有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同时,思政课教师作为社会上文化层次较高、价值取向理性化的群体,仅从提高认识、端正态度的角度提高道德水准是不够的,还应从理想志向等思想根源上要求自己,既要有无私奉献的精神,还要有一种理智对待名和利的态度,既要有一种对自己、对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平和心态,也要有一种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

总之,加强思政课教师师德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工作,不仅要从社会制度层面上去解决,还要从学校发展角度去思考,落脚点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只有把思政课教师是“生活中的人”和“天地境界”的人充分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在进行师德建设时,有现实感,有着力点,最终才能取得成效。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叶澜,白益民,王枬,陶志琼著.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张群耀.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教书育人浅议[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7).

[3]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师德为魂[A].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0(10).

[4]陈占安.关于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10(11).

[5]钱奕忠,刘广青,李文中等. 新形势下师德建设活动的内涵及师德长效机制建设初探[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 2012(2).

(作者单位:天津中德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