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学习领域课程视域下的《照明设计技术》教学实践

  • 投稿北冥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45次
  • 评分4
  • 68
  • 0

刘欢欢

摘要:综合职业能力是市场与职业教育发展的共同诉求。学习领域是优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不仅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也是培养中职学生全面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学范式。以《照明设计技术》为例进行学习领域的教学实践并对其进行总结与反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学习领域;综合职业能力;教学

当前,综合职业能力已经成为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本质诉求。其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是在真实工作情境中完成整体化工作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从业、有利于学生学会创新、有利于学生学会生存。当职业发生变更,学生不会对新的职业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新的职业技能知识。

学习领域等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模式是以行动导向为实施原则,在一种完整的、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与学习,按照“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完整的行动进行教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一、学习领域

1.定义

德国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将学习领域定义为:是一个由学习目标表述的主题学习单元。

欧盟Asia-Link 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著文:以职业任务和行动过程为导向的,通过目标、内容和基准学时要求描述的课题单元。

中国教育部职教专家姜大源的研究:

学习领域就是建立在教学论的基础上,由职业学校来实施的学习行动的领域,包括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所有学习任务,并且通过行动作为导向的学习情境来使其具体化。

北京师范大学职教专家赵志群对其的理解表述为: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课程模式,是培养综合职业能力的“内容载体”,学习领域是一个以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由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

2.内涵

根据以上各家对学习领域的定义,通过综合分析归纳出学习领域的内涵以及思路:

学习领域是一个主题学习单元,可以将这个主题学习单元称为课程;

典型工作任务是学习领域课程的核心,学习领域来源于工作领域中的典型工作任务;

学习领域课程是优秀的理实一体化课程,遵循“设计导向”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综合职业能力。

3.思路

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基本思路是:由与该教育职业相关的职业行为体系中的全部“行动领域”导出相关的“学习领域”,再通过适合教学的“学习情境”使之具体化,每一个学习情境均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如图一。基本路径可简述为“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

二、《照明设计技术》学习领域教学实践

1.学习情境设计实践

学习情境(learing situation)是在典型工作任务基础上,由教师设计用于学习的“情形”与“环境”,是对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教学化处理的结果。如果说学习领域描述是课程标准,那么学习情境是实现学习领域能力目标的具体的课程方案,是学习领域框架内的用学习任务来表示的小型主题学习单元。

简而言之,“学习情境”是“行动领域”“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教学的实施方案,是学习领域课程标准的关键环节。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环节,走好第一步,在一线《照明设计技术》实践教学中,首先根据已有教材章节内容,初步梳理其中理论性环节和实践性环节,找出其中关联的内容,并根据已有经验,判断难易程度,以递进关系,设计学习情境。如光度学、色度学基本知识,电光源的种类,质量标准等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业产品举例相结合,力求做到知识与产品的结合。其次,利用校企合作的机会,深入企业调研,了解实际产品生产使用流程。最主要的是聘请企业专家,对目前使用教材进行指导。利用企业专家一线生产、科研的经验,对当前课本教材的教学提出意见,更有效地对学习情境进行设计,使其对企业的生产应用更具针对性。

再次,设计“无法预测”的工作任务,解决非程序原则的突发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性以及职业发展“后劲”。

2.学习情境实施教学实践

客观上,中职学生对于单调枯燥的理论知识灌输是比较排斥的,但是作为教师,不能就此也排斥理论知识的讲授。无论是哪个领域,都没有脱离实践的理论,也没有脱离理论的实践。理论知识的灌输,原则上做到“适度够用”,留有余地。争取在实践环节中引导学生对“余地”拓展与深思,不仅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在课堂设置方面,力求做到理论实践的统一。如各类光源的识别,主要侧重于光源的应用领域学习,但对于光源的发光原理等理论知识,则必须进行必要的讲解。因此,此章知识的授课全部安排在实训室进行。这就需要对实训室进行必要的“改建”,使其能有效地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

引入企业工作设计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充分感受到一线生产实践的工作氛围,把书本理论知识与今后工作的具体应用联系到一起。“实践含蕴理性,理性指导实践”。提高兴趣、加深记忆、增强能力,反复学习反复实践。

3.信息化技术的支持

信息技术已经越来越多的运用于课堂教学,对教学的技术支持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效果。《照明设计技术》教学中灯具的防护等级的掌握,是一个典型的包含着理论与实践的教学项目。对于灯具的防护等级,国际上已经有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标准。然而在教学中,“标准”的讲授是生硬的,学生对于生冷枯燥的标准数据没有热情,让他们背下并理解这些数据,意义也不大。但是对于标准数据的实际使用却是很重要也很关键。如何构建一个适合防护等级教学的环境,让防护等级数据不再生冷而是生动,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思考和解决的关键。

通过教学实践开发,初步构建了灯具防护等级仿真教学软件,在软件中设计灯具的各类防护等级的模拟真实展现。通过数据输入,模拟某种等级环境,通过软件判断分析,利用相应的仿真展示此类灯具在相应等级下的状态。(如稳定照明还是产生破裂甚至爆炸等)

当枯燥的数据对应仿真环境之后,学生提高了兴趣,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很显然软件的开发使用,再结合课堂上学生的亲自体验,获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习领域教学实践的反思与展望

以《照明设计技术》为例开展学习领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实践,取得了初步成果,积累了一些有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经验。通过阶段性实践教学,在开展学习领域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中,需要更进一步总结反思。

1.教师、教材、教学场地的反思

(1)“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尽管中职学生客观上存在厌学、抽象思维不够、不会学等原因,但都不是教师作为教不好的理由。作为中职教师,自身能力的培养以及观念的转变,都需要不断地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提高,尤其对于学习领域课程教学的认识与实践。

当前,无论是学习领域课程教学还是其他一些优秀的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其教学能力的要求,都超过了中职教师的平均水平,这是客观存在的现实。好东西交到使用者手上,发挥多大的效能,需要使用者对其的掌握程度以及应用能力。如,该如何提取“适度够用”的理论知识与在实践中扩展“留有余地”的知识方面,如何设计“学习情境”方面,教师的能力水平要经受充分的考验。

又如,培养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能力方面,以教学中灯具的防护等级为例,多数学生很准确地学到了灯具在超自身环境下会炸裂,但不知为何会炸裂,以及同等环境下变量条件的改变又会引发什么情况,学生都止步于前。

(2)教育部教高[2006]16 号文件指出:“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实训教材,并确保优质教材进课堂。”目前大多数中职学校所使用的教材为校本教材,在校教师对于教材编写虽经验丰富,但有可能与市场需求脱节,与一线生产实际脱节,导致理实一体化程度不高。教材是知识与实践的纽带,好的教材事半功倍,需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革探索。

(3)与教师能力类似,学习领域课程教学对于教学场地、设施、设备的要求,也到超过了当前中职学校所能承受的平均水平。理实一体化教学成本过大且耗时,如为了增强《照明设计技术》中施工图绘制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专业的设计平台与设备。同时为了学生的学习效能,通常需要开设小班制。

又如,在灯具的防护等级软件开发中,需要很高的物力及人力成本和软件开发的专业知识,人力、物力、财力、智力成本的累加,这些都需要大多数中职学校更大的勇气做出各方面的投入。

2.文章的展望

(1)校企合作的切实深入。校企双方互相支持、互相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是办好职业教育、开发及实施好学习领域等理实一体化课程的重要途径。需要政府、学校、企业三方负责人的远见卓识。

(2)学习领域课程是“诞生”于德国的优秀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引入我国之后,必须结合我国国情,根植于中国的土壤,才能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以市场为中心、以发展为中心;才能超越与创新;才能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发展的强劲助推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5][6]李雄杰.职业教育理实一体化课程研究[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8).

[2]欧盟Asia-Link项目“关于课程开发的课程设计”课题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9.

[3]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育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赵志群. 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7]雷正光.职教“学习领域”的变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2(07).

[8]王军,高飞.浅谈学习领域课程开发[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2(第7卷,第6期).

(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集美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