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因”字形义浅论

  • 投稿穆刀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598次
  • 评分4
  • 88
  • 0

戴丽玲

(福建师范大学 闽南科技学院,福建 南安康美 362332)

摘 要:古汉语“因”字意义丰富,现代汉语却主要是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并有复音化趋势。“因”字意义体系的形成与其字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由其本义发展引申并经历长期变化而最终形成的,本文通过对"因"形义关系的疏理来探讨“因”意义系统的历时演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因”形、“因”义、形义关系、意义体系

中图分类号: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5-0187-02

一、“因”字古今义

《现代汉语词典》中“因”的解释有:①<书>沿袭②<书>凭借;③原因(跟“果相对”);④因为四种。“因”在现代汉语当中介词义项为①和②并且常用在书面成语中,基本上是用作表因果关系的连词。但是“因”在古汉语中却是一个常用词,更多地是当实词使用,这期间词义、语法等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先秦时期“因”单作动词时其意义就颇为丰富。①有“垒压”之义的如:大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有如《广雅·释诂三》“因,亲也”的“亲近”之义,如:维此王季,因心则友。当然也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说“因,就也”的“依靠、凭借”之义:控于大邦,谁因谁极?还有“因袭、遵循、如同”等:因其固然;夫蜻蛉之小者也,黄雀因是以。

可见“因”字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所使用的情况相差很大,现代“因”字意义的最终形成是由古汉语实词义逐渐演变而形成的,期间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语境、词义、语法等变化。从上文所举“因”当动词使用情况的例子就可以看出“因”从最初单独使用的不及物动词向带宾语的及物动词的转变。要理清“因”字的意义系统,就要先探求出其造字之初的本义,再由本义出发从历时和共时层面方可明其引申变化的方向。

二、“因”字本义

“因”的本义众说纷纭,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囗(wei)部》:“因,就也,从囗大。”徐铉引徐锴曰:“左传曰:植有礼,因重固,能大者,众围就之”,②有依靠他人力量成就事业之意。《说文》基本上是因形索义地探求汉字本义的字典,可是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许慎只能根据当时已经规范化的小篆字形进行解说,所以不是每一个字形都能体现其本义。后人尤其是清代说文大家在对其笺注时就有不同的看法。

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云:“‘就’下曰:就,高也。为高必因丘陵,为大必就基阯。故因从囗大。就其区域而扩充之也……”③段玉裁以“因”和“就”对文,用互训的方法具体、明确地解释了“因”的“依靠、凭借”之义,并进一步释“囗”为抽象意义的区域,可扩充其范围……

而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坤部第十六》注因时就说:“按囗大俱非谊。江氏永曰:‘象茵褥之形,中象缝线文理,按即茵之古文’江说是也。席篆古文作,盖从因厂象形……”④朱骏声就提出了“因”当象江永说的是茵褥(即席子)之形状。

随着出土文献资料的不断丰富,“因”字在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等也都有发现,于是更多人对因有了更加深入的研究。

徐中舒的《甲骨文字典》:“〔字形〕: (一期后下四三、三)、 (二期前五、三八、三)、 (四期后下三八、六)。〔解字〕从囗从 ,囗象方席, 为 之伪,象茵席编织纹,故‘因’为‘茵’之初文,与 初本一字,后以形伪,遂分为二字……”⑤他根据字形认为“因”中间的“大”应该是席纹“ ”的误写,那本义当是席子。

忠周编纂的《精编金石大字典》:“敦、拓本、按囗中人大、大者丈夫也,因是古姻字、婿家也,故从大在囗中,因,就者,其转义也。”⑥这样“因”就是“姻”的本字,是婿家,女之所因,也就是凭借、依靠之义。

何琳仪的《战国古文字典》:“甲骨文作 (前五、三八、三)从人从囗,会人在棺椁之义,孳乳为茵,《仪礼·既夕礼》‘加茵用疏布’注“茵,所以籍棺者”,引申释就……”⑦认为“因”甲骨文是会意人躺在棺椁当中。

康殷《文字源流浅说》:“‘因’甲骨文象人仰卧在褥上之状,概即《诗·秦风》‘文茵畅毂’的茵本字,后人作裀、鞇、絪……茵(车重席),茵(蓐褥也)……后来才由就卧于“茵”形引申而为‘就也’……”⑧。

于省吾主编的《甲骨文字诂林》释“因”观点有:饶宗颐“因,仍也”;张政烺认为:“因字在卜辞中出现的次数少,早期用法和囚相同,有藏、埋、死三义。但按之《尔雅》《说文》其音早有分化,从周到汉已经把收音的辅音——n丢掉了……”;陈初生说“甲骨文作 ,象茵席带有编织花纹之形,是茵(车垫)的本字……”⑨各家意见不一。

以形索义探求汉字本义要在古文字字形的基础之上进行,并把出土文献资料与传世文献资料相印才是科学合理的。许慎当年并未见到“因”的早期古文字形,他释“因”时也就只是根据其已经符号化的笔势。我们应该从早期的甲骨文字形出发去分析最初的字义,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形意关系极为密切,造字之初的古文字字形一般可以呈现出其本义。

综合以上诸多不同看法,根据“因”字甲骨文字形“ ” 并不是《说文》所收录的符号化的方正形状的“囗”,而是较为形象和随意甚至是缺了上面一笔的形状,用来表示古人“席地而坐”广泛使用的“席子”并无不可,中间的“ ”是正面的“人”形,置于席子上方突出会意席子的用途。当然,认为中间是编织席纹的说法亦有其思考的合理性,却也是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席子”的本义。至今仍缺乏相应的文献资料证明“席子”本义的可靠性,但它却是相对合理和较有说服力的一种说法,这可从“因”字意义古今历时演变系统来看。

三、“因”字语义演变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其意义系统极具丰富性,往往一词多义,却都是由其本义引申发展甚至是假借而成。“因”从“席子”这个本义相应地引申出诸多联系密切的引申义,并在发展演变中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词义、语法等变化。

古人有“席地而坐”之风,席子用途广泛,人们铺席于地,可坐席上读书、接待客人等。席子供人坐卧其上,于是引申出“垒压”义的实义动词;人席密切紧挨,故有“亲近”之义;当然更是人们依靠其上的凭借物,引申为“就也”的“依靠、凭借”之义亦极为自然,这也是“因”沿用至今的一个常用义项;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坐垫之类的东西,席子不仅是地上的一层铺席,有几层叠加之义,即古人所谓的“加席”或是车上的“重席”,于是随着语境的变化又有“加、重复”“沿袭、遵循、循顺”诸义。《论语·侍坐》中“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因”就是“加”,两者对文同义。

由名词“席子”这一事物特征及人席关系引申出以上四方面重要的实义动词,其义项在先秦时期的使用情况如文章开头所举之例。动词“因”在发展中随着语法化为介词和副词,并最终都变为连词⑩的过程,词义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种情况是随着句法环境的改变,动词“因”经常性地连接宾语出现在连谓结构中,使其逐渐虚化为介词。“因”作介词最早见于两周时期的典籍中,主要用来介动作发生的出处、方向、原因,春秋以后这种用法变得非常普遍,介引的范围也在扩大,有介人物、条件或时机、标准、原因等。介原因的介词“因”在宾语提前扩展为一个句子陈述事实的时候,便转化为连词,连接表因果关系的复句。这种用法中古以后成熟并稳固,到现代汉语成为最常用的义项,置于表结果的分句前译为“因此、所以”,在表原因的分句前则是“因为、由于”。

动词“因”在古汉语使用中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随着语境的变化而经常性地不带宾语或是宾语省略。到战国后期,“因”在使用中动词的及物性降低并逐渐向副词转变,转而成为修饰动词的状语。其用法有表示前一件事是后一动作发生的条件或原因:“趁机、于是、便”;有表示前后动作相反或对立的义项是“却”。后来随着语法环境的改变,副词“因”的修饰功能弱化,成为只起连接作用的连词,这在现代汉语已不多见。

随着语意的变化,现在“因”的席子本义已由“茵”承担,其动词用法已基本消失,介词只保留在一些书面成语中,连词表承接关系亦不多见,主要是用在复句或句群中表因果联系,并有复音化的趋势,逐渐形成“因遂、因而、因此”等词。“因”由名词引申为动词最后成为现在的因果连词,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变化。从动词弱化为介词又进一步虚化为表因果关系的连词,贯穿始终的是“依靠、凭借”义项,而从动词到副词再到表承接关系的连词,贯穿始终的是“因袭、顺着”的义项,体现了词义在历史演变发展过程中的联系性。这两个最常用的“因”字引申义项是由“因”字形呈现出来的本义引申而来的,很好地体现了汉字形义关系的密切性。

注 释:

①张鹏.古汉语“因”的语法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1).

②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2007.129.

③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278.

④朱骏声.说文通讯定声[M].国学整理社,中华民国二十五年九月753.

⑤徐中舒.甲骨文字典[M].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1988.696.

⑥忠周.精编金石大字典[M].黄山书社,1988.140.

⑦何琳仪.战国古文字典:战国文字声系[M].北京:中华书局,1988.1106.

⑧康殷.文字源流浅说[M].北京:荣宝斋,1979.521.

⑨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M].北京:中华书局,1999.304-309.

⑩张鹏.古汉语“因”的语法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7(1).

(责任编辑 王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