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知行合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协同构建研究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1075次
  • 评分4
  • 81
  • 0

娄巍

摘要:本文从企业文化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与联系入手,简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协同构建的意义,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构建和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文化的思路,以帮助提高企业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知行合一

2014年IMF发布的数据显示,按照购买力平价(PPP)的计算方式,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反映出企业作为经济单位地位的不断提高。然而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单纯追求增长的发展模式也使得许多长期积累的问题逐渐显现:血汗工厂、环境破坏、资源瓶颈、非法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严重缺失。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观念注入企业文化理念当中,并在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过程中,更好地履行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利于企业自身的长远发展和中国经济的转型。

一、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概述

20世纪80年代,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它的基本假设是:企业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越密切,企业越容易实现商业目标。基于此,有的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们赢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的目的,而应当最大限度地增进股东利益之外的其他所有社会利益;还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或经营过程中,对社会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或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尽管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其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企业除了对股东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义务外,以利益相关者为对象,包含政治责任、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在内的一种综合责任。企业文化正式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产生于20世纪70、80十年代的日美管理比较研究。通常人们认为企业文化指的是企业特有的一整套信念、行为方式、价值观、目标、技术和实践,在组织的各个层次得到体现和传播,并被传递至下一代员工。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者及员工产生巨大影响,因而企业文化也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二、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内在关系可以用“知行合一”来表述。具体地说,“合”体现在认知的层面,使企业社会责任的思想成为企业价值观的一部分;在行为层面,通过更好地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丰富企业的行为文化,从而避免把企业文化当作“花瓶”。“一”体现在“以人为本”。建立起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企业的短期利润价值的企业文化。实现从单一的组织(经济价值)到员工、顾客和社会(社会价值)协调发展。

1.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价值观构建

图一中,O (Organization)代表以组织为本的企业价值观,H (Human)代表以人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完全以组织为本的企业价值观强调个人的目标让位于组织,当组织目标与人的目标不一致时,组织通过各种管理方法和手段使人的目标服从组织目标,企业追求的是股东利益最大化。完全以人为本的价值观H强调以社会人的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满足社会人的目标来实现组织目标,企业追求的是社会价值最大化。这两种情形都是非常极端的,在O 和H 之间还存在多个层次价值观,文中所说的“以人为本”不仅是以个体人为本,而是以全体人为本;不是以暂时利益和局部发展为本,是以长远利益和社会全面发展为本。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观的内在关系分为三个层次,以员工为本、顾客导向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内容。这些价值观表现为以人为本和以组织为本的组合。从O到H,以人为本的成分逐步增多,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观念更加强烈。企业是否遵循以人为本以及实现以人为本的程度取决于许多因素,但企业的动机和行为是由企业的理念和企业的需求决定的,即企业所处的内外环境,如宏观经济环境、企业的生命周期、行业竞争格局等因素决定了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程度,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实现以人为本企业文化的行为方式。

(1)以员工为本,是因为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新的经济增长规律、新的经济制度,这一切使得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企业未来的关键是多样性、灵活性和以顾客为导向。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因此从物质转向人和智力资本。要赢得竞争优势必须赢得人力资源,唯此企业才能生存发展。以员工为本,企业首先要将员工视为管理的首要因素,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来展开;其次,通过给员工提供充分施展才华的空间,不断地运用挑战来锻炼智力、体力乃至意志品质,并在此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摆脱束缚地自由发展,提高人的生命存在质量。

(2)顾客导向,就是要树立一切为了顾客,一切为服务顾客的思想,通过产品向外扩展,把“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内部扩展到外部,从员工扩展到顾客,形成“顾客至上”的观念。“顾客为本”作为“以人为本”的思想的扩展,首先,企业必须从管理者到普通员工,都认识到企业生产什么的决定权不是在于企业自己,而是在于顾客。没有顾客就没有企业,顾客永远是企业生存的根本。为此,企业必须以顾客的需要作为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企业的经营活动要符合顾客的需求和利益,以顾客是否满意作为衡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标准。其次,满足顾客的需求。一方而,由于社会发展要借助物质产品的消费来实现,因此,企业不仅要研究顾客己经表现出来的需求特点,还要重视那些未被顾客认识的产品的开发,以帮助顾客挖掘他们的潜在需要,更充分地实现人的深层次需求;另一方面,企业要从顾客的角度出发,努力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以使顾客能够利用有限购买能力,满足更高层次需要。

(3)承担社会责任,就是在企业价值观中,除了以员工和顾客为本的观念,还要有对社会的进步负责的社会责任观。企业在创造利润、为股东利益负责的同时,还要承担面对多重利益主体的社会责任,包括生产安全、职业健康、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安个的产品和服务、遵守商业道德、支持慈善事业、捐助公益活动、保护自然环境等。早期企业立法上强烈的个人本位主义,使人们在对公司的认识上一直停留在把企业看成仅仅是股东们共同出资共同受益的组织体。因此,追求股东们利益最大化也就成了企业的惟一目的,谈到企业社会责任时,往往被认为是一种负担。然而,如今企业在日益成为社会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和最重要的经济力量的同时,扮演的角色也越来越重要。企业已经把社会责任作为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和目标。承担企业相应的社会责任,不仅仅是企业长期的发展目标,更是企业现实发展中的迫切要求。

2.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企业行为构建

企业生产经营目的在于获取合理的利润。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弗里德曼指出:“企业仅具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社会责任——在法律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内,利用它的资源从事旨在于增加它的利润的活动。”另一诺贝尔奖获得者科斯则基于对企业产生与性质的分析得出了企业“是不可超越逐利边界”的结论。可见,对经济利益的重视在企业价值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企业价值观只是重视经济利益,或者把经济利益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企业必须重视的经济利益,这是企业保持发展的根本动力所在。相应地,一个把社会责任写于企业价值观的企业,在其经营活动中会表现出超越追逐利润以外的行为。“ 高瞻远瞩公司(Visionary Companies)追求一组目标,赚钱只是其中之一,而且不见得是最重要的目标。不错,它们都追求利润,但是它们同样为一种核心理念指引,这种核心理念包括核心价值和超越只知赚钱的使命感。但有趣的是,高瞻远瞩公司要比纯粹以盈利为目标的对照公司赚更多钱。”它们是指企业为了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考虑很多超出经济利益本身的责任、义务、信誉、声望等等,并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之间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所以,企业的价值观中,就不能仅仅把企业当作获得经济利益的组织,还要充分体现企业发展对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意义。这种经营活动表现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的的行为主要有:

(1)对公司治理和道德价值的遵守。包括遵守法律、现存规则以及国际标准,防范腐败贿赂,遵守道德行为准则问题和商业原则。

(2)对人的责任的尊重。包括员工安全计划,就业机会均等、反对歧视、薪酬公平等。

(3)对环境的责任的承担。包括维护环境质量,使用清洁能源,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等。

(4)对社会发展的广义贡献。比如传播国际标准、向贫困社区提供要素产品和服务,如水、能源、医药、教育和信息技术等,这些贡献在某些行业可能成为企业的核心战略的一部分,成为企业社会投资、慈善或者社区服务行动的一部分。

当然,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来说,作为一种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同时具有营利法人和公益法人的特点。体现为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和增值同时,还要承担更多的国家使命和政治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管理者的必修课。今天,在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进程中,企业面临诸般“两难”选择,究竟如何权衡?如上所述,企业的发展依赖于社会,企业必须勇敢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建立以超越短期利润为特征的企业文化。企业只有将自身的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起来才是负责任的企业,才能使企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创造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软实力。企业在长期摸索适合自身的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的同时,应将企业社会责任有机的融入其中,实现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价值观和企业行为两个层面的“知行合一“。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厉以宁.超越市场与超越政府——道德力量在经济中的作用[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2]周祖城.企业伦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樊耘,顾敏,汪应洛.论组织文化的结构[J].预测,2003(1).

[4]周勇.社会责任:现代企业文化构建的伦理基础[J].企业研究,2003(11).

[5]朱文敏,陈小愚.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战略性公关的基点[J].当代财经,2004(8).

[6]张衔,肖斌.企业社会责任的依据与维度[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

(作者单位:东北电子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