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醒世姻缘传》中“动+将”格式考察分析

  • 投稿李成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473次
  • 评分4
  • 52
  • 0

马小燕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摘 要:《醒世姻缘传》中“动+将”格式类型,分别为“动+将+趋向动词、形容词+将+趋向动词、动词+将+动词、动词(形)+不+将+趋向动词、动词+不+将+宾语+趋向动词”。这五种结构类型中,“将”已经虚化为一个结构助词,表示动作行为或状态的延续,趋向动词或表趋向或已虚化。今天,“动+将”结构已经走向衰亡,但可在方言中发现其踪迹。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醒世姻缘传》;动+将;语义

中图分类号:H10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137-03

约在魏晋时期,“将”开始出现在“动+将”的连动结构中,“这个时期的‘将’字是动词,含有明显的携带、挟持义,其构成的‘动+将’结构之间的联系是平等而松散的,可以在中间插入宾语,也可以在中间插入并列连词”[1]。到了唐代,“动+将”结构中的“将”发生虚化,虚化的契机是因为进入“动+将”结构中的动词与动词“将”的语义相似,“将”的词义开始赘余,伴随实词义的减退,“将”的动词性也消失了,由一个连动结构中处于并列地位的动词变成了一个依附性的动态助词。到晚唐五代,“将”作为时体标词的功能已完全成熟,宋元时期,“将”作为时体标词在各种文献中被充分运用,明中后期逐渐衰落,并最终被“着、了”等助词代替。

根据曹广顺考察,在唐代“动+将”结构主要有四种格式,晚唐五代开始统一为“动+将+趋向补语”[2]。明以后这一格式日益增多。《醒世姻缘传》所处的明末清初是这一结构发展的最后阶段,用法相对丰富。本文以《醒世姻缘传》为研究对象,考察“动+将”格式的结构类型及其语义特点。

在《醒世姻缘传》中,“动(形)+将”格式的用例共有310个,从句式类型来看,有肯定式和否定式两大类,肯定式的基本结构类型可以归纳为三大类:动+将+趋向动词;形容词+将+趋向动词;动+将+动。否定式的结构类型可以分为两大类:动(形)+不+将+趋向动词;动+不+将+宾语+趋向动词。

以上五种结构类型在文中具体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醒世姻缘传》中,“动+将”以肯定式为主,否定式所占比重较少。肯定式中以“动+将+趋向动词”为主要结构类型,“形容词+将+趋向动词”的结构有12例,“动+将+动”的结构仅有4例。下面对五种结构类型内部的特点逐一考察。

一、动词+将+趋向动词

这种结构类型在《醒世姻缘传》中所占比例最大,在这一结构中常量为“将”,变量为“将”前的动作动词和“将”后的趋向动词。其中的动作动词多为单音节,双音节很有限。而趋向动词以双音节为主,单音节数量较少,且仅限于“来、去”两个词。就“将”前面的动词按其动态特征可以区分为位移性的和非位移性的,位移性的动词后面加上趋向动词,表示动作的具体移动方向,即动作的趋向。非位移性的动词后面加上趋向动词,只表示动作的进程。

(一)位移性动词+将+趋向动词

所谓位移性动词,简而言之就是说这个动词具有一定的“动程”。如“扯、走、取、迎、飞、伸、递、采、围、脱、掀、跑、闯、跪、撩、揪、钻、钩、拿、爬等,多为单音节动词。在这一组合中,趋向动词多为双音节,且可以作穷尽性的统计,有“出来、起来、上来、下来、过来、回来、转来、进来、拢来、入来、开来、上去、下去、进去、出去、回去、过去。”

(1)那丫头东看西看,只见晁大舍枕头旁一本寸把厚的册叶,取将过来,签上写道:“春宵秘戏图”。(第2回)

(2)晁凤一直走将进去,恰好撞见珍哥,穿著油绿云缎棉袄,天蓝缎背心,大红缎裤,也不曾穿裙,与晁住娘子在院子里踢毽子顽。(第7回)

(3)把那淫妇打了四十大鸳鸯板子,一夹棍,二百杠子,问成抵偿,拖将出来。(第12回)

(4)他却听得叫人拿他,放开腿就跑,被人赶上采了一把,将一部落腮须都净净采将下来。(第14回)

(5)晁源一骨碌跳将下来,自己把那一包银子,用力提到晁夫人面前,把那四只皮箱也都抬成一处。(第17回)

以上的例句中出现的5个动词“取、走、拖、采、跳”具有明显的“动程”,显示出一定的位移,后面的趋向动词表示位移的方向,具体来说,“‘过来’表示事物从甲地向说话人的位置移动”[3]。“进去”表示事物从外面向里面移动,事物距离说话人由近而远,“出来”表示事物从里面向外面移动,距离说话人由远而近,“下来”表示事物有高处向低处移动,距离说话人由远而近。

这一格式中的“将”无实义,用在动词之后,表示动作行为的空间延续状态。

(二)非位移性动词+将+趋向动词

这一格式与上面唯一不同的就是将前面的动词由位移性动词变成非位移性动词,这一类动词有“吃、嚷、救、烧、浇、说、论、看、病、发、哭、喊、选、查、干、住、买、试、抖、熔化、找、请、让、偷、驳、沉、枷、回、剪等。

(6)一面洗药铫,切生姜,寻红枣,每帖又加上人参一钱二分,将药煎好,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第2回)

(7)据计老叔说将起来,难道晁老叔为人果然如此?”(第9回)

(8)四府也不唤证见,也不唤原告,头一个就把晁源叫将上来问道:“计氏是你什么人?”(第12回)

(9)所以狄希陈只是叹了两口冷气,细细回想将来,到也免了著恼。(第83回)

在这一类结构中,由于动词不具有位移性,受动词及句式的制约,此时的趋向动词已经不表示实在的趋向意义了,“它的词义发生虚化,表示动作行为的动态过程,或开始、或持续、或完成,或表示动作的结果”[4]上面例(6)“下去”表示动作的持续;例(7)“起来”表示动作的开始;例(8)“上来”表示动作的完成,例(9)“来”表示动作的结果。“将”在这种结构中,仍然可以看做是动作行为的延续状态。

在动+将+趋向补语这一格式中,有时可以带宾语,即“动+将+宾语+趋向动词”,宾语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人称代词来充当。在《醒世姻缘传》中一共有9例。

(10)你拿红字黑押的请将我来,往外砍人!贼杀的!贼砍头的!”(第10回)

(11)那上司回将书来说道:“不孝积愆无状,祸及先君,荆布人幸而无恙,见与不孝同在服丧,何烦存唁!”(第16回)

(12)三钱银买将一疋青布来,就算人家 四钱五分一疋。(第22回)

在“动+将”格式中的宾语,有时指人,表示趋向动词运动的主体,如例(10),即“来”这一趋向动词运动的主体是“我”,表示“我来”。有时指物,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如例(12),即“买”的对象时“青布”。

二、形容词+将+趋向动词

这种结构类型在《醒世姻缘传》中共有12例,用在这种结构中的形容词有:大、疼、红、贪酷、恼、热、紧、硬、黑、焦黄。“一般认为这种结构表示形容词所表示的状态的开始或发展变化”[5]。

(13)那晁大舍行了七百多路,到了德州,天色未及晌午,只见从东北上油油然发起云来,细雨下得一阵紧得一阵,只得寻了整齐宽绰客店歇下。吃过了午饭,雨越下得大将起来。(第八回)

(14)珍哥果然走到下面,跪得直挺挺的,自己一二三四五六数著、自己把嘴每边打了二十五下,打得通是像猢狲屁股尖尖的红将起来。(第11回)

(15)到了七月初旬,反又热将起来,热得比那中伏天气更是难过。(第29回)

(16)素姐见住了手,那嘴又晓晓的硬将上来,说道:“我从来听见人说:打煞人偿命,气杀人不偿命。(第60回)

(17)但时运退动的人,就似日头没有从新又晌午的理,只有渐渐的黑将下去。(第71回)

在这种结构中,“形容词+起来”所占比重较大,此外形容词还可以加“上来、下去、去”。这时的形容词取得动词的功能,趋向动词“起来、上来、下去、去”不表趋向义,语义已经虚化,具有了动态助词的功能,上例中的“起来、上来”表示状态的开始,“下去”表示状态程度的加深,其变化是逐步的,使形容词具有了动感。“将”在格式中表示状态延续,在一定程度与趋向动词的语义重合,这为我们理解“动+将”结构在现代汉语的消失提供了一定的线索。

三、动词+将+动词

这种格式在《醒世姻缘传》中仅有5例,其中“采将翻”有2例。具体如下:

(18)却道当初那些替他餂屁股的义子义孙,翻将转那不识羞的脸来,左手拿了张稀软的折弓,右手拿了几枝没翎花的破箭,望著那只死虎邓邓的射。(第15回)

(19)被他骡上采将翻,手脚用绳齐缚住,打得蹒跚。(第53回)

(20)若是内中有分把姿色的,紧紧围将住了,一个说道梳的好光头;有的说缠的好小脚;有的说粉搽得太多;有的说油使的太少;或褒贬甚么嘴宽;或议论甚么臀大,指触个不了。(第73回)

(21)若人手方便,或分人管理,或跟随催督,再有顽梗的夫匠,不要论那该管不该管,且拿出那委官的气势,扳将倒,挺他几板,他也还知些畏惧。(第97回)

以上各例,如果放在现代汉语中我们一般会将其作为动补结构来分析,即“翻转、采翻、围住、扳倒。”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认为在“动+将+动”这一结构中,第二个动词作为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的结果。“‘将’在这里表示动作行为在时间上的延续,尽管这个时间很短暂”[6]。

四、动(形)+不+将+趋向动词

“动+将”结构的否定式只需在动词与将之间加入否定副词“不”就可以了,在《醒世姻缘传》中这种结构比较少见。

(22)相习成风,你那官法也行不将去。(第31回)

(23)后来也还指了清阳沟,沟水流上他门去,作践了几番。一来也亏侯小槐会让得紧,二来也亏了他渐渐的病得恶不将来。(第41回)

(24)素姐道:“跟我的人,等不将来,正苦没处投奔。”(第86回)

(25)你赶的我极了,只怕我贤惠不将去,我拿出李洪一嫂的手段来!”(第92回)

五、动+不+将+宾语+趋向动词

这种结构中的宾语多为人称代词,也可以是名词,指物。

(26)临那断气,等不将他来,只见他极的眼像牛眼一般。(第41回)

(27)差人拿不将他来,差人都合他是一个人,怎肯拿他?(第48回)

(28)要不将银子去,员外坐我的工食哩。(第66回)

这两种类型的否定式,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没有宾语,后者有宾语。在没有宾语的结构中,否定式否定的对象是句中的主语,如例(43),“行不将去”的是“官法”。在有宾语的否定式中,否定的对象是宾语,如例(47)“等不将来”的是“他”。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动+将”格式已基本消失,但这个格式在某些方言中仍可以窥探到它的痕迹。以我的家乡,内蒙古河套地区为例,在河套方言中,部分地保留了“动+将”格式。如:

(29)你杂来的?我走将来的。(你怎么来的?我走来的。)

(30)天黑将来了,回家哇!(天黑了,回家吧!)

(31)我拿不将来那个书包。(我拿不过来那个书包)

(32)你要不将来那本书,你就不要回来嘞!

总之“动+将”格式从其产生到消失,经历了一定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它在不断地变化着。在《醒世姻缘传》中我们看到了“动+将”结构在其发展的最后阶段的一个面貌,也发现了这一结构的内部各个要素之间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依存的关系。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刘坚,江蓝生,曹广顺,白维国.近代汉语虚词研究[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2.56-58.

(2)曹广顺.近代汉语助词[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52-61.

(3)范晓,杜高印,等.汉语动词概说[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75-76.

(4)胡裕树,范晓.动词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100-120.

(5)王洪秀.《醒世姻缘传》中“将”字用法考察[J].现代语文,2008.

(6)岳立静.从《醒世姻缘传》看近代汉语助词“将”的语法功能[J].语言科学,2008,7(6):590-598.

(责任编辑 徐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