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护理论文范文,护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多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疼痛的效果观察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1-06-04
  • 阅读量54次
  • 评分0

[摘要]目的探讨多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效果的观察。方法用干预前后患者做对照研究,将2019年6月~2019年7月本院疼痛科收治的20例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患者设为观察组,即对患者干预前,多模式护理干预1周、2周、1个月后,通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理能力量表(ADL)、躯体化症状自评表(SSS),满意度调查分别评估患者疼痛程度、躯体化症状、生活能力改善以及就医感受。结果多模式护理干预后,对照VAS、ADL、S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多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提高患者配合度和依从性,能缓解疼痛,改善情绪,提高生活质和满意度。


[关键词]慢性疼痛;躯体化障碍;多模式护理干预


随着现代生活模式的改变,生活压力增大,躯体化障碍在临床上发病越来越多,其中以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不仅存在情感神经障碍,而且存在躯体化疼痛症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体验。躯体化障碍在临床中属于“躯体形式障碍”范畴,与慢性疼痛的病程长,反复治疗,患者四处求医不见好转容易产生焦虑、抑郁情绪、治疗信心不足有相关性。慢性疼痛疾病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3],给患者本人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2-5]。本科对住院期间以慢性疼痛为主躯体化障碍患者实施多模式护理干预,效果评估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疼痛科2019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20例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患者。纳入标准:符合国际疼痛协会(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theStudyofPain,IASP)的慢性疼痛诊断标准,即疼痛时间3个月以上,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3分;年龄20~80岁;知情同意后,自愿配合各种量表调查。排除标准:既往诊断为脑器质性疾病或重型精神病者;有严重心、肝、肾、神经系统疾病及恶性肿瘤等;心智不全等。


1.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工具包括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自理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躯体化症状自评表(SSS)、满意度调查表。①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者根据自己感受评估疼痛分值。轻度疼痛≤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分;②结合本院自理能力量表(ActivityofDailyLivingScale,ADL):评分结果可分为4个等级,A级:100分,无须依赖;B级99~61分,轻度依赖;C级:60~41分,中度依赖;D级:≤40分,有重度或生活完全依赖;③躯体化症状自评表(SSS):评分结果可分为4级:基本正常:≤29分,无症状;轻度:30~39分,偶尔几天存在或能忍受;中度:40~59分,一半天数存在或希望缓解;重度:≤60分,几乎每天存在较难忍受;④满意度调查问卷。


1.3方法


①疼痛评估:在患者入院后VAS评分≥4分,4h/次/d对疼痛程度、性质、频率伴随症状等评估;VAS评分≤3分,2次/d对疼痛程度、性质、频率、伴随症状等评估直至患者出院。爆发痛随时评估;②自理能力量表评估:在患者入院后通过问诊、查体、观察等方式,对患者进食、洗澡、控制大小便、行走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统计每项分值判定自理能力等级。评分越低,生活自理能力越差;③躯体化障碍量表评估:在患者入院后通过患者主诉、问诊等方式,对患者头晕、睡眠问题、记忆力、局部症状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统计每项分值判定躯体化症状等级。其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抑郁、焦虑情况越明显[6-11]。


1.4治疗与干预


多模式干预讨论包括个体化心理护理、药物指导、颅骶疗法、正念疗法、特色健康教育。再分述各个干预的具体操作。


1.4.1个体化心理护理:护士详细了解不同的患者患病因素、性格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从各方面加强心理护理,疏导患者认识疾病机制,正确面对疾病,保持阳光心态,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疗效,提高患者满意度。①减轻心理压力:首先尊重患者,保护患者隐私,取得信任。用亲密距离、肢体语言、关爱的方式去引导安抚患者,了解患者压力来源。护士换位思考的方式来帮助患者对错误认知进行修正,结合成功案例现身说法,增加家属陪伴次数和时间,舒缓消极情绪,树立阳光心态面对疼痛。护士重点关注此类患者,可在床头、腕带、一览表做特殊标记。勤巡视病房,根据患者心理情绪的变化,随时进行心理护理;②转移注意力:可以通过看电视、相互交谈、手机游戏、社交软件等形式;根据中医全息疗法,可以刺激疼痛部位对称穴位;也可以用冷敷、理疗等方法,分散注意力及痛觉感受,从而起到减轻疼痛的作用;③调节呼吸模式:护士引导患者做轻闭双眼、慢呼慢吸,协助患者调节呼吸频率,控制节奏,反复进行,舒缓情绪,使其放松、安定。


1.4.2药物指导:针对VAS评分给予三阶梯镇痛药物。轻度疼痛≤3分,给予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艾瑞昔布0.1g,2次/d);中度疼痛4~6分,给予弱阿片类镇痛药盐酸曲马多缓释片100mg,必要时加肌松药(巴氯芬片5mg,3次/d);重度疼痛≥7分,给予强阿片类镇痛药(硫酸吗啡缓释片30mg,2次/d)及肌松药(巴氯芬片5mg,3次/d)。针对躯体化障碍评分异常患者给予口服盐酸度洛西汀20mg,1次/d,睡前口服。此类药物由护士遵医嘱按顿床旁发放,发放前先身份核查,发放时双人再次核对,无误后倒水协助服药,并告知患者药物相关知识,密切观察用药情况。护士在1h后评估用药效果及是否存在不良反应,医生一般会预防性用药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确保用药安全


1.4.3颅骶疗法:颅骶疗法(CraniosacralTherapy,CST)由科室专业康复师执行,治疗过程由主管护士陪伴协助,引导患者放松心情,正常呼吸。颅骶疗法可解除患者情感或心理的困扰,可明显减少疼痛持续时间[12-13]。治疗方案:1次/隔天,30min/次,要求:治疗环境安静,光线适宜;治疗师与患者均应放松。


1.4.4正念疗法:正念减压疗法由科室专业康复师引导、主管护士配合,使患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通过冥想、呼吸、内省几个步骤,引导患者以平和的心态积极的看待负面刺激,减轻患者疼痛进而改善睡眠质量[6-7]。治疗方案:1次/d,30min/次。要求:治疗环境安静,光线适宜;使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治疗完休息5min。


1.4.5特色健康教育:许多患者对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案不了解;对治疗药物存在一定的误解,导致许多患者拒绝药物治疗,而是采用忍痛的方式,使不良情绪升级,导致躯体症状呈恶性循环的状态。本科室医务人员重视专科健康教育,建立了医、康、护疼痛管理小组,实施三对一服务模式(三名医务人员对一名患者)。在入院时、治疗时、出院时、1个月回访时,从疾病诊断、疾病相关知识、药物知识、饮食指导、运动指导、治疗方案等几个方面用书面形式制作个体化备忘录,小组三人一起向患者进性专业化、同质化的健康指导。定期组织患者以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公休座谈,使患者感受到被重视的同时,真正对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疾病有深刻的认识,情感达到接受期,能够积极配合,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1.5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疼痛评分比较,静息痛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理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美国医学家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的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概念逐渐被重视。人的健康和疾病不仅是生物学过程,而且有心理和社会的因素,不仅重视人的生物生存状态,要更加重视人的社会生存状态。长时间的疼痛不仅是一种痛苦的体验,还对患者的心理、生活造成一定的障碍,通过多模式的护理干预突出亲情化、同质化护理,使护患关系融洽,让患者心理有归属感,提升了患者的信任度,更好地配合治疗,使其达到缓解疼痛,调节情绪,减轻心理负担,以改善失眠症状,躯体化症状和一定的社会能力。通过护士的正确引导,特色的健康教育和不断的个体化宣教,使患者更加重视自己的疾病,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生活息息相关,熟知疾病相关知识不止在住院期间提高配合医生诊疗的依从性,更在平常的生活中起到了延续的作用。运用多模式的护理干预,提前为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降低了一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用药的抵触情绪,从统计数据也反映多模式护理干预在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患者管理上能有效减低疼痛、改善躯体化症状、提升生活自理能力。由此表明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不止注重疾病的治疗,更应辅以个体化心理护理、颅骶疗法、正念疗法以及特色健康教育,更能促进患者康复,尽快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罗盛.慢性疼痛与心理障碍[J].医学与哲学(B),2014,35(12):17-20.


[2]宋莉,宋学军.慢性疼痛的研究模型、外周和脊髓机制及临床治疗进展[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5,21(1):2-7.


[4]刘薇,刘华,潘慧.个体化多模式镇痛在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5,11(12):30-33.


[5]江开达,李凌江,王刚,等.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及广泛性焦虑障碍临床应用指导建议[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9):520-536.


[6]徐鋆卉,邓小青,初钰辰,等.正念减压疗法对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天津护理,2019,27(3):276-279.


[7]邵晓丽,江锦芳.正念减压疗法减轻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心理痛苦的研究[J].护理学杂志,2015,30(12):83-87.


[8]田利,胡雁,李惠玲,等.正念减压法对癌因性疲乏干预效果的系统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84-987.


[9]姜默琳,卢伟.躯体症状障碍的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20):93-97.


[11]李君,吴靖国,黄泳.针刺配合颅骶疗法治疗慢性失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3):310-311.


[12]狄荣科,谭文捷.颅骶疗法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及其前景[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22(2):179-182.


[13]叶福平,陈爱民,张玉梅.对以慢性疼痛为主的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干预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09,5(14):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