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 投稿文兄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890次
  • 评分4
  • 89
  • 0

成洪书 朱英华 张玲玲

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内科,广东深圳 518133

[摘要] 目的 研究稳定期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对该院收治的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等强度的运动训练,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并考察运动能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 锻炼后实验组QOL量表各因子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P<0.05)。锻炼后实验组峰功率显著提高(P<0.05),且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对比对照组,可见实验组峰功率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等强度运动锻炼能有效提高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运动能力,可以作为缓解期COPD的一种康复手段。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运动锻炼;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生存质量;运动耐量

[中图分类号] R563.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6(a)-0144-0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于中老年患者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主要特点为气道受限不完全可逆,且常呈进行性加重[1];患者心肺功能随病情迁延反复而下降,生活及工作能力严重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目前临床工作实践中对COPD的治疗以急性发作期的药物治疗为主,而缓解期的肺康复训练常被忽略[2],为研究稳定期中等强度运动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存质量和运动耐量的影响。该院对2012年4月—2013年9月间收治的60例COPD缓解期患者进行中等强度的上下肢运动锻炼,以研究其康复治疗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来该院呼吸科就诊的COPD缓解期患者60例,其中男43例,女17例,年龄48~79岁,平均(62±13)岁;病程9~27年,平均(18.7±8.4)年。使用计算机随机数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男21例,女9例,年龄平均(60±12)岁,病程(17.6±8.1)年,对照组男22例,女8例,年龄平均(63±14)岁,病程(19.2±8.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诊断标准,且均处于缓解期。排除其他呼吸系统疾病、严重肺动脉高压、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心律失常、严重肝肾功能异常、肢体障碍等[3]。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内科药物治疗,在缓解期规律吸人舒利迭(50/250)2次/d,1吸/次,口服缓释茶碱0.1~0.2 g,2次/d,按需使用可必特气雾剂或万托林作为缓解症状的药物。尽量维持原使用药物种类及剂量,急性发作时两组患者由同一呼吸科专科医师提供药物治疗指导。

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运动锻炼,采用症状限制递增功率心肺运动试验[4]的方法,使用意大利Quark PFT心肺功能仪对患者运动耐力进行评价,患者在脚踏车器上根据指示首先进行2~3 min空载脚踏运动进行热身,然后按照7 W/min的速率进行斜坡式功率递增,维持转速在50~60 r/min,直至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要求终止运动、SpO2<85%、血压≥210/110 mmHg、心率≥90%预计值、心电图ST段压低>0.1 mV,严重心律失常等运动终止的指征,即降低功率进行3~5 min的空载负荷恢复性运动并结束测试。运动过程中对患者血压、心电、外周血氧饱和等进行持续监测,必要时采取急救措施及药物治疗。根据患者心功能运动试验的运动峰功率(Pmax),第1~6次运动锻炼以50%Pmax为目标负荷,第6~20次以60%Pmax为目标负荷,每次运动开始3 min为0负荷热身运动,继而以10 W/min速率递增负载直至达到目标负荷,维持在目标负荷运动,转速50~60 r/min,负荷递增及恒负荷运动时间总计25 min,最后进行0负荷恢复运动3 min。休息10 min后进行上肢力量训练,双手各持1~2.5 kg哑铃,由双臂自然下垂位至侧平举位往复摆动,10~20次/min,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增减运动量,时间控制在10 min以内。运动锻炼治疗时间为期8周,2次/周,共计16次,每次功率踏车约40 min,上肢抬举10 min。

1.2.2评价方法生存质量使用由SGRQ改进的生存质量(QOL)量表[5],共35项,从日常工作能力、社会活动状况、抑郁心理症状和焦虑心理症状等4因子进行评分,每项1~4分,高分表示生存质量低。每个因子总分除以该因子项目数为该因子平均分(FS)。

在为期8周的治疗前后对两组进行心肺功能运动试验获得峰功率(Pmax)并进行6 min步行试验。

1.3统计方法

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患者计量资料间的比较使用t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量表评分见表1。可见,经过运动锻炼后,实验组各因子平均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显著低于治疗后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运动耐量的比较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峰功率和6 min步行试验的结果见表2。可见,经运动锻炼后实验组峰功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6 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对照组,可见实验组峰功率和6 min步行距离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常由于病程长期迁延及支气管的慢性炎症引起气道的重塑,导致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造成患者呼吸功能进行性下降,引起患者运动耐受力降低,完成日常工作即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运动能力下降也是COPD患者主要的就诊原因[6]。

全球COPD防治倡议(GOLD)在2001年规定中重度COPD患者缓解期应常规进行肺康复治疗。2007年美国心血管和肺康复学会(ACVPR) 和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CCP)联合发表了《肺康复实践指南》[7],指南进一步提高了肺康复循证医学级别,并强调COPD肺康复计划的基础和核心应为下肢运动锻炼。该院该次研究以下肢踏车运动为基础,辅以上肢的平举动作,下肢踏车训练以循序渐进的负载逐渐达到50%~60%峰功率,以中等强度较长时间有氧运动,既可以避免高强度运动的风险,又可以较长时间维持在心肺功能较高水平,刺激呼吸和循环中枢;而上肢抬举可以改善胸廓和膈肌运动并促进静脉血回流。有研究显示[8],相比于正常人COPD患者需要更高的中枢驱动,而运动锻炼可以降低COPD患者运动过程中通气需求和中枢驱动,从而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的主观感受。从表1,表2可见,通过为期8周的运动锻炼,实验组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各项平均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运动峰功率和6 min步行距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实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所以综上所述,中等强度的运动锻炼可能改善COPD患者运动耐量和生存质量,在临床治疗中,应注意急性发作期的症状控制治疗和缓解期的运动康复锻炼相结合,通过健康教育和运动处方等教会患者进行合理强度的运动锻炼,从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冯向莉,李家芝,刘艳琴,等.健康教育路径对COPD病人呼吸肌功能锻炼效果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7):130-132.

[2]田雨,李杨.COPD患者的上下肢及呼吸肌锻炼的疗效评价[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897-1898.

[3]蔡淑兰,雷鹏琼,张新平,等.运动锻炼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7):3626-3627.

[4]何顺平,黄江,刘志锋,等.定量步行运动和呼吸锻炼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社区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3,35(5):371-374.

[5]李佳梅,成守珍,张朝晖,等.延续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7):603-606.

[6]徐秋芬,王浩彦,肖瑶,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最大运动状态下的心肺反应[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0,29(3):278-280,287.

[7]Ries AI, Bauldoff GS, Carlin BW,et al.Pulmonary rehabilitation:Joint ACCP/AACVPR evidence-based clinica1 practice guidelines[J].Chest, 2007,131:4S-42S.

[8]陈新,陈瑞.踏车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运动耐力和中枢驱动的影响[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1,10(11):1176-1180.

(收稿日期:2014-0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