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胶囊内镜在常规内镜检查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评价

  • 投稿危机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205次
  • 评分4
  • 75
  • 0

陈银芸 廖江涛 吴娟

湖南省马王堆医消化内科,湖南长沙410016

[摘要] 目的 探讨胶囊内镜在常规内镜检查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其中胃肠镜检查阴性患者65例均行M2A胶囊内镜检查系统行消化道检查,评价胶囊内镜检查效果。结果 全部65例患者共行胶囊内镜检查65次,检查成功61次,成功率为93.8%;急性大量出血患者检查成功率为85.0%(17/20),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7.8%(44/4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中胶囊内镜病变检出率为88.5%(54/61),假阴性率为16.4%(10/61);急性大量出血患者检查阳性率为82.4%(14/17),慢性显性出血检查阳性率为84.1%(37/44),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或慢性出血,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和病变检出率均较高,可作为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胶囊内镜;消化道出血;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574.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4(c)-0187-02

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病,主要指从食管到肛门的管道发生出血;正常情况下通过胃镜和肠镜可明确病因,但是调查显示仍有10%的消化道出血通过常规胃镜肠镜难以明确病因,且这些出血部位多为小肠[1]。传统的小肠出血检查方法主要为小肠钡餐造影、推进式小肠镜等,但研究显示小肠钡餐造影对出血的诊断率仅为10%~21%[2],推进式小肠镜虽可彻底检查整个小肠,检查小肠出血的阳性率高,但是创伤较大,检查过程痛苦[3]。胶囊内镜是近年兴起的肠道检查方法,通过胶囊内镜可以直视下获得全小肠的影像资料,出血诊断率较高。该研究通过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对该院行胶囊内镜检查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从中选择胃肠镜检查阴性后行胶囊内镜检查的65例患者资料,其中,男41例,女24例,年龄21~68岁,平均(55.6±10.7)岁。其中以便血、循环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大出血20例,以黑便为主要表现的慢性显性出血45例。

1.2 方法

采用以色列Given胶囊内镜检查系统,主要包含M2A胶囊内镜、数据记录仪器和后处理工作站,全部受检查患者术前12 h禁食,吞服胶囊内镜4 h后可可适当进食流质或软食,胶囊内镜记录肠道影像数据10 h后,下载信息至数据处理工作站,由2名以上消化科医师进行阅片诊断。

1.3 观察指标

检查成功:胶囊在正常工作时间内到回肠末端,或胶囊未到达但已经检出出血原因。检查失败:胶囊在正常工作时间内未达到回肠末端或胶囊内镜到达回肠末端,但是未检出出血原因。病变检出率:胶囊内镜下显示出消化道异常病变例数占检查成功例数的百分比(该病变不一定能解释出血原因);检查阳性率:胶囊内镜检查结果阳性,发现可明确解释出血原因的病灶。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确切概率法。

2 结果

全部65例患者检查中均耐受良好,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检查成功61次,全部患者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为93.8%(61/65)。

急性大量出血患者检查成功率为85.0%(17/20),慢性显性出血组检查成功率为97.8%(44/4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检查失败4次,3例为急性大出血患者因出血严重,未完成检查即行手术治疗,另外1例为慢性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胶囊未达到回肠末端导致检查失败。

检查成功的61例患者,明确检出病变54例(其中3例不能病变不能解释出血原因),病变检出率为88.5%;其中急性大量出血患者检查阳性率为82.4%(14/17),慢性显性出血检查阳性率为84.1%(37/4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内镜检查结果具体见表1,其中小肠溃疡或狭窄、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导致的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最为常见,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原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检查假阴性率为16.4%(10/61),包括胶囊未检出病变7例,小肠蛔虫1例、小肠淋巴滤泡增生1例、肉芽肿样病变1例。

3 讨论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是指临床常规胃肠镜检查未明确病因的消化道出血情况,文献研究显示引起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因素有血管畸形、小肠肿瘤、小肠憩室、炎症等,病变部位多位于小肠[4]。临床常规消化道检查方法效果较差,其中钡剂造影只能显示小肠的间接影像,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阳性检出率仅为10%左右,推进式小肠镜虽可彻底检查整个小肠,但一般难以确定其进镜方式(经肛或经口),操作复杂,检查过程对患者造成的痛苦较大、耗时长,并有一定并发症,且有一定阴性率,不利推广[5]。

胶囊内镜是以色列今年研制出的一种无创性全肠道直视检查手段,对患者影响较小,无创、使用便利。研究行胶囊内镜检查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患者耐受良好。该研究中65例患者检查成功率为93.8%,检查成功的61例患者中,病变检出51例,病变检出率为83.6%,明确出血病因49例(除外小肠蛔虫1例及小肠淋巴滤泡增生1例),病变检出率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钡剂造影、小肠镜等,因此国外学者推荐胶囊内镜作为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6]。该研究检查结果显示小肠溃疡或狭窄、小肠血管发育不良、小肠肿瘤是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文献报道相符。组内胶囊内镜检查阴性7例患者中,其中5例为间质瘤,2例为腹主动脉小肠瘘,均经手术和(CT)证实。胶囊内镜对小肠间质瘤的不敏感可能是由于间质瘤由肠腔向外生长,镜下无法直视间质瘤整体,仅可见不同程度的局部粘膜增生或溃疡。而腹主动脉小肠瘘胶囊内镜未检出的主要原因是术前肠道准备不佳,胶囊在肠道通过时未观察到瘘口。

该组患者中急性大量出血患者及慢性显性出血患者检查成功率和病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胶囊内镜的检查适用范围较广。检查失败患者3例为急性大出血检查中转手术治疗,另1例长期卧床患者胶囊长时间停留于胃部导致检查失败。因此笔者认为胶囊内镜检查失败的原因主要有:胶囊内镜视野存在盲区,运行速度无法控制,对一些微小病灶无法反复观察而漏诊[7];某些疾病本身特性导致其在肠腔内并无明显异常,如间质瘤等;术前肠道准备不当,检查中肠腔内有混作液体影响视野;患者本身胃肠动力学异常,或药物导致肠道动力异常,胶囊无法在肠道内正常运行[8]。

因此研究认为,对于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胶囊内镜检查成功率和病变检出率均较高,可作为消化道不明原因出血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检查前要尽量避免导致检查失败的因素,认真考虑检查结果假阴性的原因,进一步提高胶囊内镜诊断效能。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龙靖华,陈耀华,梁浓亮,等.消化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1):60-61,193.

[2] 赫晓磊.胶囊内镜在消化道疾病中的应用及进展[J].医学综述,2012,18(4):606-608.

[3] 陆恒,汪芳裕,路又可.OMOM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9):3709-3710.

[4] 颜綦先,王军,李丽,等.胶囊内镜在诊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1,40(13):1281-1282,1353.

[5] 黄文宝,赖亚栋,杨新星,等.胶囊内镜对37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2):12-14.

[6] 赵卫东,朱建友,李安庆,等.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8,36(12):40-41

[7] 胡莉琼,徐辉.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5):521-522.

[8] 傅长来,单际平,仇玉平,等.胶囊内镜在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4):3713-3714.

(收稿日期:2014-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