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综合医学论文范文,综合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康柏西普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 投稿
  • 更新时间2022-12-06
  • 阅读量25次
  • 评分0

摘    要:目的:探讨康柏西普对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的短期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取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采取康柏西普+眼底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缓解情况。根据康柏西普治疗3个月后患者黄斑水肿是否缓解,将其分为A组(黄斑水肿未缓解)与B组(黄斑水肿缓解),比较A组患者与B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有43例患者黄斑水肿缓解,其余17例未缓解,黄斑水肿缓解率为71.67%;而在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黄斑水肿缓解,黄斑水肿缓解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黄斑水肿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单因素分析中,A组与B组在性别、病程、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在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其效果的影响因素。结论:康柏西普配合眼底激光治疗可增强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继发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但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效果还有提升空间,其影响因素为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及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关键词:眼科;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眼底激光;康柏西普;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眼科慢性病变,属于视网膜血管病变,患者发病后,随着病情进展,视网膜病变易累及黄斑区,导致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厚,引发黄斑水肿,对患者视力造成损伤[1,2]。为避免视网膜静脉阻塞伴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损伤加重,临床主张进行积极治疗,采取的方法以眼底激光治疗为主,但眼底激光治疗后,部分患者黄斑水肿缓解效果欠佳,近年来,康柏西普在黄斑水肿治疗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研究选取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治疗,比较两种方案的治疗效果,并分析影响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因素,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北京市丰台区中医医院南苑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20例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性27例,女性33例;年龄45~83岁,平均年龄(62.19±9.52)岁;病程7~18 d,平均病程(12.09±2.84)d。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45~85岁,平均年龄(62.84±9.73)岁;病程7~18 d,平均病程(12.20±2.71)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1)经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等眼科检查,确诊视网膜静脉阻塞,并伴发黄斑水肿。(2)年龄≥18岁。(3)配合完成治疗。(4)临床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1)在精神、认知、意识等方面存在明显障碍。(2)合并恶性肿瘤。(3)合并全身感染。(4)合并其他眼科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眼底激光治疗。患者端坐在裂隙灯前,采用德国蔡司激光机对患眼视网膜进行光凝治疗,每月1次,持续3次。

观察组在眼底激光治疗基础上应用康柏西普治疗。于上午8时,采用注射器取0.05 m L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注入玻璃体腔内,注意避开视网膜静脉阻塞区域,注药后采用湿棉签按压角膜缘3 min左右,并保持卧床状态。每月1次,共应用3次康柏西普。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黄斑水肿缓解情况。治疗3个月后,如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降至400μm以下,即可判定为黄斑水肿缓解。根据康柏西普治疗3个月后患者黄斑水肿是否缓解,将其分为A组(黄斑水肿未缓解)与B组(黄斑水肿缓解),比较A组与B组的临床资料。在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黄斑水肿经康柏西普治疗后对其效果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析指标包括年龄(≥60岁或<60岁)、性别(男或女)、病程(≥14 d或<14 d)、糖尿病(有或无)、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有或无)、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500μm或<500μm)。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案后黄斑水肿的转归情况比较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中有43例患者黄斑水肿缓解,其余17例未缓解,黄斑水肿缓解率为71.67%;而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黄斑水肿缓解,黄斑水肿缓解率为50.00%。观察组患者黄斑水肿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视网膜静脉阻塞伴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单因素分析中,A组与B组在性别、病程、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组与B组在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之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将单因素分析中统计学结果为P<0.05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中进行赋值和分析,各变量赋值结果见表2。进一步经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是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其效果的影响因素,见表3。

表1 单因素分析

表2 各变量赋值表

表3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3 讨论

视网膜静脉阻塞作为常见眼科视网膜病变,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后的临床特征以视网膜分支静脉扩张、迂曲为主。随着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病情发展,由于黄斑区毛细血管的静脉血液回流发生障碍,毛细血管压力增高,进而导致毛细血管渗漏,黄斑中心凹发生水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导致患者视力受损[3,4,5]。

临床主张对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伴发的黄斑水肿进行积极治疗,眼底激光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利用激光对眼底进行照射,可减轻黄斑区毛细血管的压力,促使黄斑水肿消除[6,7]。有研究指出,采用康柏西普玻璃体腔内注射配合眼底激光治疗,可增强对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8]。为证实这一点,本研究对采用眼底激光治疗、眼底激光+康柏西普治疗的两组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患者黄斑水肿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康柏西普对黄斑水肿有缓解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康柏西普属于重组融合蛋白,注入玻璃体腔内后可与抗血管内皮因子有效结合,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信号通路进行阻断,从而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成,达到抗血管增生的效果,减轻黄斑水肿情况[9,10,11]。

然而,在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实际过程中,部分患者依然存在黄斑水肿未缓解情况,预后欠佳[12]。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仍未有效缓解黄斑水肿这一问题,临床上主张采取提升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措施,而在制定对策前,明确其影响因素十分重要。本研究为明确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黄斑水肿未缓解的相关因素,对不同黄斑水肿缓解情况的两组康柏西普治疗患者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是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黄斑水肿消除效果的相关影响因素(P<0.05),其中,年龄≥60岁的患者属于老年人,老年人的视网膜反射点低于青壮年人群,加上老年人多伴有基础疾病,其视网膜静脉阻塞发生后,视网膜炎症反应往往更加严重,经康柏西普治疗后的黄斑水肿缓解效果受到影响;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500μm,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均意味着患者的黄斑水肿情况更加严重,这两类患者的视力损伤更加严重,治疗难度增大,预后受到影响[13]。临床应根据康柏西普治疗黄斑水肿的疗效的相关影响因素,对老年人群加强监护,对其基础疾病进行积极控制,并对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严重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进行加强治疗。

综上所述,在眼底激光治疗基础上应用康柏西普可更加有效地消除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黄斑水肿,但黄斑水肿患者经康柏西普治疗后的效果仍不够理想,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年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下出血及基线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部分患者仍存在黄斑水肿未消除情况,临床上应根据影响康柏西普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