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公司治理之高管法治思维培育路径探究

  • 投稿wine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871次
  • 评分4
  • 33
  • 0

范华艳

(浙江浙大圆正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13)

摘 要:公司治理中契约精神的缺失折射出高管法治思维的缺失。以合法性、规则性、契约性为内涵的法治思维,其缺失的成因既与个体因素有关,也与法治环境有关。要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能力,需要着力培育高管的法治思维。强化教育培训和思维训练、完善考核选拔任用机制、建立监督制约机制、肥沃公司治理法治环境土壤是其路径选择的基本构想。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法治思维;内涵;培育;路径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1-0148-02

1 缘起

在继宣布高调联姻的短短数月后,日前,绿城与融创惨烈分手。在融创看来,交付63亿港币收购款,并接手绿城实际管理后,这次收购的实质性交易已经完成。但在绿城看来,股权并未交割,香港联交所也未批准,买卖协议并未生效。“没有契约精神,国内的公司治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有论者对此事件如此评价。契约精神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保证,是市场经济秩序得以良好建立的基础,每一个市场经济主体都有义务去维护。而绿城事件凸显出的契约精神的缺失恰恰也折射出企业高管法治思维的缺失。在协议未正式生效的前提下即行支付63亿收购款;在协议未正式生效的前提下即行让渡企业的实际控制权和管理权;更甚者,如此大型的收购协议竟然没有违约条款的约定。所有这些,除了所谓的兄弟情义之外,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法治思维的缺失恐怕更令人反思。

2 高管法治思维的内涵

所谓法治思维,是指在法治理念的基础上,运用法律规范、法律原则、法律精神和法律逻辑对所遇到或所要处理的问题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和形成结论、决定的思想认识活动与过程[1]。学者们对法治思维有很多不同的诠释和理解,但笔者认为,最关键的不外乎合法、规则、契约。

第一,法治思维是以合法性为起点,以公平正义为中心的逻辑推理过程,强调的是尊重宪法和法律的法治理念,遇到问题能运用法律原则、规范、精神及逻辑进行合宪性判断、合法性分析并作出正确决策的思维模式。企业高管在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管理职能中,都应当坚守宪法和法律的底线,都应当依照法律的价值、法律的内容及法律的程序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第二,西塞罗认为:“法律就是最高的理性”。现代企业,面临着价值的多元和利益的交织和冲突,要想建立对多元价值和复杂利益合理控制的机制,就须依靠理性的规则加以约束。法治思维是基于法律规则的一种思维方式,具体体现为一种规则意识,重点在于对各种规则的遵守和执行。法律意识、法治观念是法治思维的思想基础,而规则意识则是法律实施、法治建设的关键性因素。

第三,法治精神首先是契约精神,法治意识的培育首先是契约意识的培育,法治思维的运用必定是契约思维的运用[2]。自由、平等、尚法、守信是契约精神的基本要求。因此,企业在参与市场经营与管理过程中,应当尊重基本的市场规则,遵守契约,诚实守信。

3 高管法治思维缺失成因略析

有人对某市255位局、处级干部的法治思维能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领导干部对法治思维的认同度较高,但对法治思维的实际运用却不够充分。[3]尽管该研究针对的是领导干部,但企业层面的情况也不外乎如是。运用法治思维能力认知的差异,既与个人因素有关,也与法治环境有关。

其一,个体层面上,价值观与规则意识之间存在冲突;法治观念淡薄;学法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崇尚法律敬畏法律的观念不强;受多种思维的左右而影响决断;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片面理解改革创新而违背法治精神等都是导致个体法治思维缺失的成因。

其二,法治环境上,公司治理带着家族治理模式的烙印;高管考核、选拔、任用机制不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不够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或违法成本低;以及企业管理存在行政化倾向,层层审批、集体决策导致个体责任淡化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个体法治思维的培育与发展。

4 高管法治思维培育路径选择

众所周知,法治思维不可能自发形成,需要藉由内外合力来实现思维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4.1 强化教育培训和思维训练

法治理念是法治思维的基础,而法治思维又是运用法律手段的前提。古语有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运用法治思维的前提是先得具备法治思维。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晓。法治思维的养成需要长期的培育和训练,是一个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内外兼修的过程[4]。一方面,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加强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强法律信仰、法治理念的培训,以此促进个体内化思维的形成。只有了解法律的一般原理、理论,才能把握法治思维的基本规律;只有了解对某个问题的法律规定,才能对该问题进行法治思维[5]。另一方面,可以参照心理学中思维训练的交流讨论、训练演示等程序和方法,结合企业高管法治思维因素,在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问题,以法律为标准作出理性判断,以此来训练高管的法治思维。

4.2 完善考核、选拔、任用机制

企业的商业属性决定了判断经营好坏、管理优劣的首要标准是业绩的好坏,但对业绩的追求必须建立在科学发展的基础之上。因此要确立正确的业绩观和发展观,企业的发展和进步不是一元独行的图景,法治的基本功能在于衡平多元利益争端,在将经济贡献值作为高管业绩考核和评价的重要指标的同时,也应将依法办事、依法管理的能力纳入到对高管的考核中去,让企业高管真正认识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当然在高管的选拔、任用过程中,对于知识结构、业务技能、天赋秉性、资质履历的考察也应以严谨、理性的态度对待,重视对档案履历的查实,对实际技能的考核,对思维结构的测试,以此判断法治思维培育的可能性。

4.3 建立依法管理监督制约机制

实行严格的问责机制不仅有利于进一步理顺职权与责任,实现权责相统一,而且对于企业依法依规管理和经营有着不容小觑的功效。问责机制的实现关键在于配套监督制度的衔接和设计。不仅要注重自上而下的监督,同时要注重自下而上的监督。凡是因为故意或重大过错违反法律法规,导致重大决策失误、重大安全与质量责任事故、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重大违纪事件,给企业造成重大经济、社会不良影响的,都应进行严格的问责。从而促使企业高管在经营管理中首先考虑合法性问题,使法治思维成为高管行动的指南,在法治思维引领下依法管理、依法办事、依法创新、依法发展。

4.4 肥沃公司治理法治环境土壤

法治思维与法治环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个体法治思维的增强会促使法律手段的运用,进而改善整体法治环境,而整体法治环境的改善也会促进个体法治思维的提升。随着法治中国命题的不断升华,整体法治环境将会不断完善和优化。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中国人民的主张、理念,也是中国人民的实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法治环境的土壤将会越来越肥沃,公司治理、企业管理也将会越来越遵循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 姜明安.再论法治、法治思维与法律手段[J].湖南社会科学,2012,4.

[2] 殷啸虎.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19.

[3] 杨娜.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能力的现状分析——对哈尔滨市255位局、处级领导干部的调查[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14,4(94).

[4] 欧阳国.社会转型中法官法治思维养成困境及路径探究[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13,(27)4.

[5] 刘伟锋.浅析领导干部具备的法治思维[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0.

(责任编辑:袁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