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企业管理论文范文,企业管理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焦化系统余热回收利用

  • 投稿苗久
  • 更新时间2015-10-13
  • 阅读量335次
  • 评分4
  • 63
  • 0

刘丽娟

唐山市征楠焦化有限公司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节能减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经济效℃的主要手段,本文结合鹤岗市征楠焦化企业的余热回收工艺,阐述如何改进余热回收工艺,实现对余热的高效、持续回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焦化系统;余热回收;可持续发展

焦化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而这些热量一直被焦化企业所忽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在我国构建生态可持续发展、实现企业节能减排的当前时代背景下,焦化企业要重视对余热的回收,通过余热回收实现资源的最大利用,并且为企业增效提供重要的创收途径。

1 总论

鹤岗市征楠煤化工有限公司现设计年产120 万吨焦炭生产线,生产过程中产生荒煤气,荒煤气被氨水喷洒冷却至90℃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等同氨水一起经过吸煤气管送入煤气净化车间,净化车间利用横管换热器间接冷却煤气到25℃,同时循环水可达到40℃,循环水利用凉水架降温,严重浪费能源。

如果这些余热不进行回收利用,不仅浪费了宝贵的能源,也污染了环境。因此采取措施,对焦炉产生的煤气进行余热回收利用,对有效降低能耗,推动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我公司拟对焦炉煤气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拟建一套余热采暖装置,将产生的热量供厂区所有采暖使用。

2 焦化工艺

在焦化企业生产过程中,备煤车间将配置好的煤装入到煤塔中,相关工作人员将煤按照作业计划从煤塔中取出相应重量的煤炭之后,装入装煤车之后,将其推入碳化室内,然后煤炭在碳化室内经过系列的高温作业之后形成焦炭,并且与此同时产生荒煤气。当碳化室内的经过高温作业形成的焦炭成熟之后,就会利用推焦车将其推出,并且利用拦焦车将其置于熄焦车内,并且经过相关设施的牵引,将其置于熄焦塔内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煤炭将被卸到相应的凉焦台中进行凉却,成熟后的焦炭在冷却一段时间之后,就会送到筛焦工段,经筛分按级别贮存待运。

经过焦化处理工艺,煤在碳化室内经过干馏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荒煤气,而这些荒煤气会聚集到碳化室顶部的空间,然后这些荒煤气则会经过系列的管道进入集气管,而荒煤气的温度要在700℃左右,而这些热量却没有被焦化企业所有效的应用起来,而是其在相应的桥管中被氨水喷洒之后冷却下来了,无形之中造成了大量热量的损失。与此同时荒煤气中的焦油等同时被冷凝下来。煤气和冷凝下来的焦油等同氨水一起经过吸煤气管送入煤气净化车间。

来自焦炉90℃左右的荒煤气首先通过气液分离器实现气液分离,分离出的粗煤气由上部出来,进入横管初冷器分两段冷却。

初冷器分上、下两段,煤气上进下出,冷却水下进上出,煤气在初冷器上与冷却管内的循环水换热,从90℃冷却至45℃,循环水由32℃升至40℃,然后煤气进入初冷器下段与冷却管内的低温水换热,煤气从-45℃冷却到20-25℃,低温水由19℃升至27℃。

对于其中40℃循环水仍有较大的余热回收价值。

3 工艺流程介绍

3.1 流程图

3.2 采暖流程

本工艺是采用将冬季使用的循环水分为两段,上段为采暖换热段,下段为循环水冷却段,上段的采暖水通过1-3(3 台初冷器)换热后,进入4(采暖水槽),通过5、6、7(采暖加压泵)加压后送往8(用户)使用,用户使用后的回水再次回初冷器换热使用。如果换热后温度不够,可以通过加汽阀门补充适量的蒸汽。在使用过程中,水量不足时,可以通过补水阀门来控制采暖水槽的液位。

3.3 余热回收系统的组成

该系统由3 台初冷器、200 立水槽、3 台采暖泵组成。

4 余热回收系统技术参数

三台初冷器上段可带30000㎡采暖面积,室内温度达到35℃。因此要对余热回收系统技术参数进行设置,根据余热回收的总体要求对相关的设备进行参数设置,以此实现余热的有效回收。

5 结论

随着近几年来焦化行业的余热回收项目造价大幅度降低,同时余热回收效率大幅度提高。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余热利用项目,创造巨大的环保效℃,同时能够创造可观的节能效℃和经济效℃,本设计方案在不影响生产的前提下,采用成熟的余热回收技术,实现了一举多得的收℃,确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节能减排项目。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金刚.氧化铝生产系统余热综合回收利用[J].轻金属,2014(11).

[2]刘松清.吴小平.焦炉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与实践应用[J].宜春学院学报,2013(12).

[3]齐卫杰.焦化生产过程中炼焦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02).

[4]连红奎,李艳,束光阳子,顾春伟.我国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综述[J].节能技术,2011(02).

[5]朱龚星,郭航.余热回收技术发展现状与节能评价指标[A].庆祝北京制冷学会成立三十周年暨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

[6]刘亮.焦化蒸氨废水余热回收利用新技术开发与应用[J].煤化工,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