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完善党的统一领导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 投稿少林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47次
  • 评分4
  • 11
  • 0

杨景 薛惠锋

摘要:中华民族的崛起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利益上起到的核心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治理能力集中体现在制度、规范、价值、合法性、组织管理以及国家职能等方面,国家治理没有“范式”,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治理理念与路径。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发展模式,六十多年的治理史足以证明坚持与完善党的统一领导才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必由之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统一领导;中国特色;国家治理能力

一、统一领导是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重要途径

近百年来中国各阶层力量接连登场,努力探索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实现路径。历史证明:只有一个具有凝聚力、创造力的组织统一领导整个国家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富强。

二十世纪初期在埋葬了封建帝制之后,孙中山于1912 年建立了中华民国。事实上,中华民国很快就陷入了以军阀统治为特征的割据状态,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又寄希望于袁世凯,以期实现结束军阀割据的分裂局势。但当时,毫无民主修养的袁世凯不可能走民主共和之路,他还迷恋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必然会被历史淘汰。直到1925年孙先生离世也没能挽救四分五裂、军阀混战的中国。在这之后到全面抗日战争爆发之前中国的各派政党力量、军阀以及入侵的国外力量之间进行着错综复杂的角逐与博弈。这一时期虽然有国民党中央政府,但社会秩序混乱,民众被剥夺土地却无政府给予帮助,主要原因是还没有消灭军阀和外敌,没有能够完全掌握国家力量,实现统一领导。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后恐惧还没有褪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号角又一次吹响。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日战争的白日化。中国共产党面对外患于第二天就通电全国,指出“只有实行全面抗战,才是中国的出路,号召全国人民、军队和政府团结起来,筑成民族统一战线的坚固长城,抵抗日本的侵略。”①随后,经过共产党和各民族党派人士的多方周旋,国民党于9月22日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次日蒋介石发表了“团结御侮的必要”的讲话,这标志着抗日统一领导力量的形成。这个统一领导力量承担着指导中国人民驱赶日本侵华力量的责任和使命,它的形成大大鼓舞了城乡各个社会基层的抗日分子,也牵动了千百万海外华侨的为国尽力的心。抗日的统一领导力量在“平型关大捷”、“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等重大抗日斗争中所发挥的合作能量有效地消灭了日本快速占领中国的幻想,也为中国人民争取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终,这个抗日统一领导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形成统一战线实现了中华民族抵御外敌入侵的全胜。

世界反法西斯的胜利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华民族救亡图强,苏联向中国东北地区派出大批军队想要恢复部分殖民权益、中国对新疆的控制还是微乎其微、西藏还是受到英国的控制、蒙古逐渐走向半自治状态并被苏联染指。所以只有一支权威的力量才能具有强硬的、独立的话语权,才能救中国。国民党和共产党作为当时中国两股执政力量,一个致力于建立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国,一个志在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即使华盛顿曾试图敦促双方组成联合政府,但两者价值观以及所代表阶级的利益的差异使得合作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之后,中国共产党团结了任何反对国民党及其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力量并统一领导了“三大战役”,最终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从此,中华大地有了坚强有力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它赢得了政权并组建了政府,成为统一领导中国的唯一合法力量,它清除了入侵中华的各种残余势力,它开始为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谋福利建设新中国。

二、统一领导是治理国家的动力源泉

如何解决好治理国家的问题是摆在共产党人面前最紧迫的现实。面对治理困境,中国共产党发挥其统一领导、“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道路。共产党的统一领导实现了新中国的国家构建,是助推国家治理的动力源。

1949年的中华大地百废待兴,如何有效的实现国家治理,快速地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对共产党人来说是一项新课题,没有“教科书”,只能在学习苏联经验中创造有利条件来解决。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党派发挥统一领导全国力量的优势并于1952年部署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对农业、手工业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总体设计。这一过程从初步设想、反复酝酿、学习宣传到计划编制、组织实施仅用了四年的时间,1956年全国范围内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反映到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上,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 上升到7.3% ,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资本主义经济由6.9%下降到接近于0。”②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共产党人不仅要忙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还要应对各种棘手的国际环境的挑战如抗美援朝,但是事实证明中国共产党完成了这一课题。总之,党的统一领导保障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

改革总设计师邓小平以其过人的政治影响力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一场改革开放的“新长征”,这场改革运动之前他特意在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党内重要会议上明确指出改革开放要不断取得胜利必须具备“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实践也证明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的改革开放能够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可以反映在数据上,从1978年到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3645 亿元增长到24.95 万亿元。年均实际增长9.8%,是同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的3 倍多。从1978 年到2007 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 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 亿减少到1400多万。这些改革开放30年的对比数据是最有力的证据。总之,党的统一领导确保了改革开放的大胆尝试。

三、统一领导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必由之路

同志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早稻田大学国际问题研究者王韦所说:“在今天这个快速变迁的不确定时代,各种‘模式’互相角逐,不同观念与知识的碰撞给人们带来了不同的选择,而至于一个国家究竟能不能做出最佳的制度设计与政策安排,政治精英将扮演关键的角色。”③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政治体系的总设计师在国家治理这台大戏中扮演着的统一领导的核心角色。同时,必须发挥统一领导在如下三个层面的核心作用:

1.统一领导各项制度的再设计

勿庸置疑,“制度至上”。法律制度对于效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法律制度的健全与经济发展有着天然的联系。当然,改革可以说是利益的再分配,也可以说是对法律制度的变更与完善,这必然会带来受损方和受益方,两者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平衡制度再设计带来的失衡是共产党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做好的功课。弗朗西斯·福山在其著名的《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一书中就强调“改革最好由能够压制社会诉求的专制主义政权来推动,或者由一个多少能摆脱或缓冲政治压力的技术官僚精英来领导”④建立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最明显的特征,这项工程共产党人探索了近65个春秋,还在不断努力,坚持党的统一领导势必会加速这一进程。

2.统一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是提升国家实力的重要内容,更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砝码。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共产党人持续关注与研究的重要内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发挥党的统一领导作用,集中优势力量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争取更准确地把握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更有效地让最广泛的人民群众认可与践行。换言之,就是党发挥集中各方资源的优势组织相关研究与实践团队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中,把握正确方向并进行总体部署与顶层设计。统一领导还需将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纳入国家能力建设的大体系之中,让其更加符合安全战略与发展战略需求,从而营造一个可靠的国家安全发展系统。

3.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冷战结束后,国际秩序呈现出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仍是世界的主题,但是“9·11”恐怖袭击之后国际安全局势成为各国备加关注的问题。崛起的中国在世界舞台开始承担着维护国际安全的重任,所以安全问题在国家治理中就显得越来越重要与紧迫。维护国家总体安全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在国家战略中的新定位,这种安全观是全面的、系统的,同时还有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抓总部门作为支撑。这是国家安全战略的新突破,也显示出共产党人战略思维能力的提升。贯彻落实新型的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党委组织、各政府部门、社会组织、人民团体以及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与义务,因为国家安全事宜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这样,就需要党发挥统一领导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效力,需要党总体部署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学习、领会与践行,就是在对国家安全体制再设计中完善国家安全战略,融合在国家核心价值观中进行推进,形成合力,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提升了国家治理的整体推进力。

总之,党的统一领导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只有坚持党的统一领导之路才能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的接续提升。历史与实践证明只有坚持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发挥总体设计与顶层设计的优势才能将这项系统工程完成的更加出彩。

引文注释

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下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0(第2版):421.

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上册)[M].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第1版):359-360.

③王韦.新加坡政治模式的“迷思”动摇[N].中国经营报,2011-5-23-(A08).

④[美]弗朗西斯·福山著.黄胜强,许铭原译.国家构建—21世纪的国家治理与世界秩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27.

(作者单位: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