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福建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影响和对策研究

  • 投稿星尔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585次
  • 评分4
  • 67
  • 0

吴娟青 李阳

摘要:近年来,福建省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巨大变化,对福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经济优化升级提出迫切的要求。本文着重从福建省的消费结构现状入手,分析了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探讨分析了福建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经济结构调整的相互关系,进而提出了适应居民消费特点的政策建议,力求在“十三五”规划中,实现福建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消费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结构调整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宏观调控体系,促进重大经济结构协调和生产力布局优化。调整经济结构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关键问题。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其转型升级直接关系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将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证。把握好消费结构升级契机,推动福建省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对促进福建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福建省消费结构现状

1.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最终消费率下滑

《福建统计年鉴》(2008-2012)显示,福建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44%,比同期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4.26个百分点。不断扩大的消费规模意味着有效投入的持续增加,对内需拉动作用增强。与此同时,最终消费率呈现出下滑趋势。五年里,福建省最终消费率从44.9%下降至40.0%,低于全国的最终消费率(2012 年:49.5%)。消费率过低造成储蓄率过高,形成高投资率,导致福建省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投资拉动。

2.恩格尔系数明显偏高,消费结构升级并行

2005年以来,福建省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处于下降通道。但是,与全国的数据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福建省2010年至2012年的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6.14%、46.36%、46.40%,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9.26% 、39.22%、39.35%。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1.1%、40.4%及39.3%,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分别为35.6%、36.3%、36.2%。总体上看,福建居民生活消费增量主要投向了发展方面。

3.城乡居民购买力增强,但差距不断拉大

《福建统计年鉴》(2008-2012)显示,福建省居民消费支出总额逐年增加且增长速度较快,表明居民购买力日益增强。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差距从2008 年1845.29 亿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比率为2.83:1),上升至2012 年3079.32 亿元(城乡居民的消费比率为3.09:1),城乡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差距的逐年拉大,城乡居民消费比率居高不下。

4.不同地市消费差距明显,与其他地区差距大

福建省9个地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和用于消费的支出呈现从东南-西北由高到低的分布。2012 年,厦门、福州两市人均消费支出为18966元和15097 元;南平、宁德两地为11879 元和11338元,城市人均消费支出差距最大值为7628元。福建省消费结构与其他地区的差距较大。2012年浙江、广东、福建、台湾最终消费率分别为47.63%、51.28%、40.01%、72.68%。数据还显示,福建省城乡居民的人均消费水平和上述其他省市相比较低,购买力有限,消费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

二、影响福建省消费的主要因素分析

1.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制约消费

《中国统计年鉴》(2008-2012)显示,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7961元增至280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从6196元增至9967 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从12501元增至18593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从4661.94元增至7401.92元。居民收入水平提高,消费随之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亦呈现扩大趋势。2005 年、2010年、2012年福建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纯收入的2.77倍、2.93倍和2.81倍,持续扩大的城乡居民收入差异制约了消费的有效发展。

2.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

随着我国教育、医疗等领域改革的推进,导致个人的支出增加,从而相应减少了消费而增加了个人储蓄。以参保人数为例,截至2012年,福建省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630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666.3万人。尽管同比均有所增加,但分别仅占全省总人口16.81%和17.78%。反映出福建省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健全和完善过程中,个人的预防性储蓄制约消费。

3.区域经济结构限制消费

福建东部海港资源和渔业资源丰富,基础设施相对完备,高素质人才集中,科技实力雄厚,华侨众多,且国家政策倾斜。因此,本地区的电子、化工、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等较为发达。闽西北地区受地形交通影响,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该地区仍以传统农业为主,第三产业及高科技产业发展落后[2]。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区域消费水平差距十分明显。闽东南地区成为福建省经济发展的风向标,而闽西北地区增长相对缓慢。

4.城镇化质量不高

2012年,福建省办公厅《关于积极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十二条措施》提出,要加快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并举,“产业群、港口群、城市群”联动,走出一条福建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促进消费需求的扩张和消费结构的调整。福建省的城镇化水平由2008年53.01%,上升至2012年59.61%,相较于周边地区,福建省的城镇化水平仍较低,未完全释放留在农村的居民的消费需求,“进城”的农村居民其消费城镇化等制约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发展[3]。

5.产业支撑动力不足

产业结构变化引发消费结构变化。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新兴产业对消费影响较大。第三产业能够真正实现经济重心从生产向消费转移。反观福建省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由2008年37.4%下降为2012年30.7%,福建省经济依赖第二产业导致居民消费低迷。高新技术产业占GDP比重从2008年10.8%上升至2012年13.8%,江苏省同期从25.38%上升至34.49%。福建省高新技术产业存在产业规模不够大、产业结构和区域发展匹配度不强、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等问题。

三、加快推进福建省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

福建省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应以实现公平、可持续消费为目标,以经济结构调整优化为动力,以绿色低碳消费为宗旨,依靠创新引领消费,依靠制度保障消费,不断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宽领域的消费需求。实现福建居民消费形式、消费实质和消费效果的调整优化。

1.提收入调分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提高居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增强居民消费信心。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是福建省“十三五”期间的工作重点。对此,福建省应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实际购买力,缩小城乡、九个地市及行业收入分配差距,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发挥闽东南地区城市群的经济集聚和辐射效应,逐渐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省人民。

2.改善市场消费环境,规范消费市场秩序

在生态省的指挥棒下,倡导企业开展低碳生产,居民绿色消费,探索适合海西市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消费方式。健全消费市场法律体系,提高商业不法行为的成本。拓宽消费者尤其是农村消费者维权渠道,营造公平竞争、理性消费的市场氛围,规范消费市场秩序。调控住宅价格和食品价格,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和物价联动机制,提升消费者消费能力。

3.推进新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

农村消费市场将成为福建省未来拉动内需的主要支撑点。福建省新农村建设应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消费市场;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提其消费水平;通过完善农村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弱化消费预防心理。李克强指出: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吸纳一千万农村人口进城,带动逾千亿元的消费需求。“十三五”期间,福建省应发挥中心城市的连动效应,放宽落户限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消费制度和个人消费信用制度建设,将巨大的储蓄能力转化为强劲消费动力。

4.优化产业结构,力促消费结构转型

在“十三五”期间,优化产业结构,以提升现代服务业为重点,以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推动网络消费和信息消费为着力点,建立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例如,随着福建省老龄化问题渐显,催生医疗保健服务及家政服务产业发展,居民用于这方面的消费支出亦随之增加。鼓励更多有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将研发成果转化投入消费市场。建立集成联动机制和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与传统产业品牌化并行,提升综合消费。网络消费和信息消费是福建省消费结构中的新抓手。福建省应加强对电子商务领域的投资力度和配套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消费的法律法规和网络消费平台的监督机制。

5.建立产业对接平台,形成新的消费亮点

福建省北接长三角,南临珠三角,东与台湾毗邻,优越的地缘优势加之海西建设的政策倾斜,为其实现对外产业对接提供了独特条件。通过加强与长三角地区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领域、与珠三角对外贸易、与台湾地区服务业及海洋生物业交流合作,建立产业对接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产业转型,优化福建省消费格局。例如,台湾地区在服务业、海洋生物业方面有着丰富的管理和实践经验,通过推进闽台产业深度合作,加大对台商投资区、闽台产业对接专业园区的投资力度和政策扶持力度,创新闽台产业合作方式,建立多层次产业对接平台,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推动双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崔海燕.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研究——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31(5): 82-84.

[2]程水红.经济地理视阀下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版),2012(12),175-178.

[3]李华香,陈志光.城镇化驱动居民消费增长的机理及实证分析[J].东岳论丛,2013,34(10),169-172.

[4]石奇,尹敬东,吕磷.消费升级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影响[J].产业经济研究,2009(6):7-12.

[5]蔡秀玲,邓春宁.福建省城乡居民消费现状及政策导向刍议[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6):121-126.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