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析《孟子》的孝道观

  • 投稿ones
  • 更新时间2015-09-14
  • 阅读量961次
  • 评分4
  • 11
  • 0

胡小娟

摘要:中华民族是一个推崇孝的民族,孝的思想在中华大地上流传千古。作为儒家创始人之一的“亚圣”孟子,对于孝道的继承与发展更是发挥了重大作用。《孟子》作为四书之一的经典典籍记录了孟子关于孝的重要思想,在该部著作中记录了何为孝,何为不孝,何为孝子。在“空巢老人”问题甚嚣尘上之时,十分必要回归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在现代化的中国如何让老人安享晚年。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孟子》;孝;不孝;舜

《孟子》一书主要记录的是孟子及其弟子的言论,是孟子周游列国无果后退居讲学,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是我国的“亚圣”,继孔子之后儒家又一代宗师。关于孝的思想,自古以来都推崇备至。在《孟子》这本书中,“孝”字共出现29次,关于孝观念的论述的则达到五十多处,可以看出孟子对于儒家孝思想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孝”的基本内涵

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道德,而道德的基本范畴中便是善与恶。“百善孝为先”,孝便也是题中应有之义了。“孝”字最初见于殷商卜辞。在甲骨文中,孝字的上部是个老人,弯腰弓背,而孝字的下部就是孩子,伸出双手,托着老人,做服侍状。《而雅.释训》中将“孝”解释为“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对孝也做了生动而准确的解释是“孝,善事父母者,从老者、从子、子承老也”。“孝”字在《孟子》一书中共出现29次,关于孝观念的论述的则达到五十多处,本人将《孟子》中关于孝的思想进行梳理,可以看出《孟子》关于孝的观点主要是如下:

1.生前养亲

“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意思是说,侍奉父母最为重要,守护自己最重要。父母给予子女生命,并养育子女成长,给了子女生活的机会。作为子女,最重要的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操守的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成为一个有本领的人。只有子女自身成为一个有利于国家的人,有利于社会的人,有利于家庭的人,才有可能侍奉好父母。孝的应有之义就是要好好地养亲。在子女未成人之前,父母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无私的给予子女,不求回报。当子女长大成人,父母也垂垂老矣,甚至不能够自己养老。作为子女,孝的第一步就是养亲。养活父母是做子女的第一要务。“曾子养曾皙,必有酒肉;将彻,必请所与;问有余,必曰:‘有’。”曾子奉养其父亲曾皙,每餐一定有酒有肉;撤除的时候一定要问,剩下的给谁;曾皙若问还有剩余吗,一定答“有”。身处战国时期,曾子尚且酒肉奉养父亲,足以看出曾子在养上已经很好地做到了。作为子女要将心比心,感恩父母曾经的付出,在父母年老的时候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好好养父母。为父母提供可口的食物,舒适的衣服,温馨的住所。如此,方可让老人衣食无忧,老有所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十分迅速,老人在衣食住行上也许不足以成为一个大问题。很多老年人能够自己解决这些问题,可以自食其力。但是,对于这些父母,她们并不等于不需要子女。孝的更进一层,便是尊亲。尊敬自己的双亲,养其志。虽然生存是人的首要前提,但是更进一步是人的享受。听从父母的建议,遵从父母的意见。双亲年纪渐长,需要的是子女精神上的支撑。经常询问父母的意见,父母会感受到存在的意义,并且乐于给出自己的建议,让父母收获存在的价值。曾子对于吃剩的饭菜分配上尚且要询问父亲,足以看出其对父母的尊重。对于父亲询问是否还有剩,每次都回答有,为的也是让父亲安心饮食。对父母孝,就是要孝敬、孝顺。但是并不是一味的顺从父母,顺是情感上跟从父母不逆父母的意思。但是父母慢慢变老,社会发展越来越快,年老的父母很难跟上时代的发展。很多新生的事物,父母很难接受。父母落后于时代,跟子女产生代沟。此时,父母也许不及子女。因此,孝的最高层要谏亲。父母年轻时耐心教育子女,年老时子女更加要好心教育父母。向来做父母之人,难以接受子女的教育。做子女的更加要有勇气谏亲,不能因父母无知而疏远父母。谏亲要讲究方法,要以自己父母能接受的方法进行。培养好年老的父母,亦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亲之过大而不怨,是愈疏也;亲之过小而怨,是不可矶也。愈疏,不孝也;不可矶,亦不孝也。”父母的过错大,却不抱怨,是更疏远父母的表现;父母的过错小,却去抱怨,是反而激怒自己。更者把父母疏远是不孝,反而是自己激怒也是不孝。《孟子》一书阐述的生前孝是养亲、尊亲、谏亲。生前孝在当代也依然具有相同的价值,做子女的依然要孝顺、孝敬父母。

2.死后厚葬

“孟子曰:‘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孟子认为:养活父母不算什么大事,只有给他们送终才算得上一件大事情。无论父母在世还是离世,都要依周礼而行。尤其是父母与世长辞,更加要厚葬父母,只有这么做才算是孝子。孟子到鲁国埋葬父母,监理棺椁的充虞向孟子说棺木似乎太好了。但是孟子认为“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于人心独无恔乎?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孟子认为上古对于棺椁的尺寸没有规矩;到了中古,才规定厚七寸,椁的厚度以相称为准。从天子到百姓,讲究棺椁,不仅是为着美观,而是要这样,才算尽了孝子之心。为法制所限,不能用上等木料,当然不能称心;能用上等木料,没有财力,也还不是不称心。又有用上等木料的地位,财力有能买得起,古人都如此做,我为什么不这样呢?而且,为了不使死者的尸体和泥土相挨,对孝子来说,难道就足以称心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在父母身上去省钱。父母与世长辞并永远不复回来,父母的养育之恩无以为报。用上等的棺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厚葬父母,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孝子之心。孟子自身就是这么做的,跟随着时代与个人能力的变化,无论是先去世的父亲还是其后去世的母亲,都尽力去厚葬,因此在外人看来孟子更加厚葬了母亲。其实不然,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孟子个人能力的提升,能够更好下葬母亲。“不以天下俭其亲”,这很好表达出孝子心声。对待父母,要把最好的给予父母。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亦失去了知觉。厚葬虽然表现了孝子想要父母更舒适的愿望,但对于故去的父母是无法感知的。同时,厚葬被很多人作为表达孝的形式,大家讲究葬礼的盛大,被大家所称道,这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浪费。而且,容易形成讲究孝道形式化,而忽视对父母生前的奉养。人死如灯灭,对故人保持尊重,但是无须厚葬。厚葬是一种不良的风气,是对社会资源的浪费,同时也是对孝的异化。对于被孝的对象而言,无法感知厚葬的意义。因此,我们因摈弃厚葬的形式,吸收厚葬所要表达的哀思。

3.生后祭祀

曾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可谓孝矣。”生前奉养,死后厚葬,生后祭祀都要依礼而行。遵循周礼,周到照顾父母。“三年之丧,齐疏之服,飦粥之食,自天子达于庶人,三代共之”。孟子认为,父母离世,要实行三年的丧礼,穿着麻布孝服,喝着稀粥,从天子到百姓,从夏商周开始都是这样的。由于自古以来都是如此,那么就应当一直下去。子女服丧三年,停止一切婚嫁娱乐,甚至停止手头的工作。作为一国之君,领导全国守孝三年,更是对手社会的生产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其中不难想象会导致社会的退步。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三年不事生产,更加会使家庭困顿。对于个人而言,三年沉溺于失去长辈的悲痛,未免过于消极。虽然,服丧三年能看出孝心,但是,天下国家以及个人能有多少个三年。虽然如朱熹所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故父母之丧,必以三年也。”(一个人自出生之日算起,有整整三年的时间是不能离开父母的怀抱的,因此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三年。)作为故去的父母,亦不愿子女做出如此大的牺牲。对父母之孝,生前好生奉养,不留任何遗憾。父母死后,保持对父母的哀思,实现父母生前遗愿。守孝三年,应该摒弃外在的形式,而在心中惦记父母。对于祖上遗留下来的传统,要辩证地看待,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因为是传统而不加批判的加以继承。生后祭祀,需要子女在心中记住自己的长辈,而不能在形式上表现给外人看。因为祖祖辈辈的奋斗,才有家庭的繁荣,因此要惦念祖上。

二、孝的评价标准

自古以来,大多数子女孝敬父母。然而,不孝的现象总是存在的。孝敬父母的子女大体相似,不孝之子对待父母不尽相同。对孝与不孝问题,社会总是存在各种舆论。但是,孟子并不随从世俗的说法人云亦云。而是灵活看待各种现象,辩证地看待每个人的行为。《孟子》一书多处评价孝与不孝,可以看出孟子关于孝与不孝的评价标准。

1.无后为大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取,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孟子认为,不孝顺父母的事有三种,其中以没有子孙为最大。舜不先禀告父母就娶妻,为的就是怕没有子孙,君子认为他没有禀告,实际上就如同禀告了一样。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战国年代,舜不禀告父母,而娶妻生子并不认为是不孝。因为舜如果禀告了父母,并会遭到父母的拒绝,也就不会有后代来继承家业。在战国年代,战乱连年,人口稀少。希望人丁兴旺,因此养育后代,无论是对于家庭还是国家都很有必要。在无后为大的首要前提下,不告而取是能够被理解的。足以看出,孟子看待孝子问题也是非常灵活的,而非墨守成规。

无后为大,“后”在古代特指男丁。古代是重男轻女的社会,因为只有男性才是社会的主导,女性在古代是没有社会地位的。孟子处于那个年代,难免难以摆脱时弊。身处当代,生育子女是父母的意愿。在不违背国家政策的前提下,可以生也可以不生。不生育也是一种权利,社会应该用更宽容的眼光来包容少数异类。中国有13亿人口,国泰民安。与古代恶劣的生存条件不同,中国是一个男女平等的新社会。女性在社会上占半边天,生育女孩男孩也是一样。无后为大,养育更重大。在当今社会,可以不生育,但是一旦生育,便要好好养育后代,养育不好新生的一代,便是当代社会的无后为大。

2.谏亲非不孝

匡章在当时,举国上下都认为其不孝。因为匡章与父子的关系不和,而且把妻子儿女赶出去,不要自己侍奉。对于这样一个身负不孝罪名的章子,孟子却与其来往,并且很尊敬他,这令公都子不解。孟子曰:“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章子有一于乎?夫章子,子父责善而不相遇也。”孟子并不反对世俗所提倡的五不孝的评价标准,但是也不会跟随世俗之人随意做出评价。而是深入了解匡章,认为其父子关系不和并非章子不孝,而是因为章子以善谏言父亲,反而导致与父亲关系破裂。章子因此而感到自责,也不要妻儿子女奉养。孟子相反,认为章子为人是好的。谏父亲是必要的,不能因此说章子不孝。

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父母年老,很容易跟不上时代发展。做子女的理应谏言父母,但是谏言父母一定要方法得当。孝顺父母,要用父母能够接受的方法进行。养育父母,更要引导父母与时俱进。包容父母,接纳父母的缺点。顺从父母,让父母舒适生活。尊重父母,让父母有意义生活。

3.大孝终身慕父母

孟子言必称尧舜,把舜作为善的标榜。舜在生活中,却常常遭受继母的陷害,父亲听信谗言也加害于他,弟弟更加是迫害有加。“父母使舜完廪,捐阶,瞽瞍焚廪。使浚井,出,从而掩之”舜的父母打发舜去修缮谷仓,等舜上了屋顶便抽去梯子,他父亲瞽瞍还放火焚烧那谷仓。(舜有幸逃脱。)于是又打发舜去淘井,便用土填塞井眼。舜的父母对舜不公正,更谈不上父爱母爱。但是,舜并没有因为父母的不爱而怨恨,反而反躬自省自己的不是,为得不到父母的爱而嚎哭于田野。舜是盛德之士,继承尧的皇位,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天下的贤士追随他。但是,舜把这些都视为草芥。“舜尽事亲之道而瞽瞍厎豫,瞽瞍厎豫而天下化,瞽瞍厎豫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此之谓大孝”舜竭尽一切心力来侍奉父母,结果他父亲瞽瞍变得高兴了,他父亲高兴了,天下的风俗因此改变。瞽瞍高兴了,天下的父子的伦常也由此确定了,这便叫做大孝。“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舜是最孝顺的人,到了五十岁还依恋自己的父母。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还要拼搏事业。很多人往往更关注自己的妻儿子女,更加讨好自己的上司,此时往往忽视自己的父母。即便自己的父母很疼爱自己也当做理所当然,更不用说向舜一样遭到父母的陷害还孝敬父母。子女年纪渐长,关注的事情也越来越多,但是不要冷落了曾经最疼爱自己的父母。到了五十岁,在情感上依恋父母真正的孝顺。子女不能因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好,而给自己一个借口不孝敬父母。父母给了子女生活的机会,可能因为父母能力有限,不能够给子女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是,做子女的应该感恩父母,把最好的给予父母。孝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亘古不变。即便到了当代,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依然值得探讨。《孟子》重视孝、提倡孝对于中华民族的家庭伦理起到了重要作用。虽然《孟子》提倡厚葬、守丧三年等不合时宜,应当被摒弃。但是,孟子所提倡的养亲、尊亲、谏亲以及哀思逝者仍有着现实意义。在“空巢老人”问题出现之际,我们应回归传统,向古人学习孝敬父母,赡养老人,让老有所依。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译注.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谢天瑜,译注.孟子的智慧[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12.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