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社会科学论文范文,社会科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史记》成语来源与形成研究

  • 投稿总攻
  • 更新时间2015-09-24
  • 阅读量1082次
  • 评分4
  • 13
  • 0

郝晓辑

(内蒙古财经大学 人文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51)

摘要:成语是中华民族语言词汇中的瑰宝,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典故蕴涵其中。经过历史的沉淀和实践的锤炼,成语呈现出了言简意赅和生动形象的特点。《史记》这部重要的历史和文学典籍产生于汉代,它对语言学的发展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反映着秦汉时期的基本语言面貌,在汉语发展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史记》所载史事生动,所用语言精练,在千古流传中形成了五百多条成语,为汉语词汇学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史料。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史记》;成语;分类

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3-0116-02

王勤在《汉语熟语论》中界定汉语成语是“具有典雅风格、短小精悍、含义精辟、习用已久的四言固定词组。”经过翻阅中华书局1999年1月版简体点校本《史记》文本,对照《中华成语词典》,查检《汉语成语大辞典》以及《现代汉语成语规范词典》等几种辞书,笔者初步统计出568条四言形式《史记》成语。其中,既有语源出自古代典籍而《史记》加以继承的,也有后人从《史记》中提炼概括、加工整理的,对于重复出现于不同篇章中的成语以及形式有异而意义相同的成语,均未做重复统计。

一、《史记》成语在五种体例中的分布

由上述统计数字可见,各体例内部的《史记》成语在数量分布上十分不均:成语数量以列传为首,本纪、世家其次,表、书及自序中却极少。这与《史记》本身的体例分布密切相关。首先,《史记》共有130篇,其中列传七十,用以“列叙人臣事迹”,也有关于少数民族和其他藩属国的记载。列传中产生的成语数量最多,除因其在整部著作中所占比重最大外,也缘于其中对众多代表性人物的形象描写和生动刻画之需,内容含量相对其他体例来说必然更加丰富。其次,表、书在《史记》中所占篇章比例本就不大,更因“表”和“书”的表达方式和内容范围决定了其不可能产生大量的成语:十表作为纪传的辅助补充来谱列各时期的重大事件,多用说明性的表格形式而极少使用表述性的文字形式;八书则以概述为主,成为介绍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成就的专题,二者的描写性显然无法与其他体例相提并论,从中产生的成语数量少也就不难理解了。

二、《史记》成语的来源与形成

《史记》成语主要有以下两大来源:

来源一:首见于《史记》之前的古文献典籍,司马迁加以运用和提炼的。

司马迁的《史记》创作,有着大量对历史文献和百家典籍的合理借鉴,必要的进行了整段节录和引用。如对春秋战国历史的叙述就在很大成分上依据了《左传》《战国策》《尚书》等,叙述《孔子世家》与诸子列传则多引诸子的文章。源于历史古籍的此类成语是《史记》成语的重要来源,共有一百余条。从《史记》对其继承和使用的角度来看,有三种类型:

1.《史记》以固定词组的形式将一个意义完整的单位完全继承下来。如:“夙兴夜寐”出自《诗经·卫风》,《秦始皇本纪》完全加以继承:“夙兴夜寐,建设长利,专隆教诲。”又如“无方之民”出自《礼记·经解》,《礼书》完全加以继承:“然而不法礼者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此种情形在三类中最多。

2.《史记》对古籍中的一个词组或句子加以修改和提炼,后逐渐发展成为成语。如《荀子》原作中的“置锥之地”至《留侯世家》“使无立锥之地”将“置”改作“立”,后用于形容极小的地方。又如《战国策·西周策》原作中的“前功尽灭”至《周本纪》“前功尽弃”将“灭”改为“弃”,《韩非子·有度》原作中的“负薪而救火”至《魏世家》“抱薪救火”将“负”改作“抱”等。

3.《史记》继承古代著作中的一句或一段的原意,进行必要的文字加工,后逐渐凝固成四言形式的成语。如将“衣被丑敝为蓝缕”(《左传》)加工为“荜露蓝蒌以处草莽”(《楚世家》),后凝固为成语“荜露蓝蒌”;又如将“扬扬如也”(《荀子》)发展为的“意气扬扬,甚自得也”(《管晏列传》),后凝固为成语“意气扬扬”。

来源二:由《史记》原文形成的成语。

《史记》的语言准确生动,形象鲜明,很多词语在流传中逐渐固定为成语。这类成语是《史记》成语的主要部分,有四百多条。从成语的形成来看,有以下几种情形:

1.直接形成于《史记》原句的成语。因在形式上基本稳定,在意义上也相对完整而被直接保存下来的此类成语,在《史记》成语中有着较大的比重,笔者统计共86条,这也是《史记》对后世语言词汇的发展影响巨大的表现之一。此种情形如:“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自负其能,数与虏敌战,恐亡之。”(《李将军列传》)“臣愿为中郎,出入禁闼,补过拾遗,臣之愿也。”(《汲郑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滑稽列传》)

2.直接截取自《史记》原文而成的成语。从《史记》原句中直接截取词语而成的这类成语是《史记》成语的最主要来源,共160条,比重最大。如:从“秦之积衰,天下土崩瓦解,虽有周旦之材,无所复陈其巧”(《秦始皇本纪》)句截取的“土崩瓦解”;从“约束既布,乃设鈇钺,即三令五申之”(《孙子吴起列传》)句截取的“三令五申”;从“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平原君虞卿列传》)句截取的“三寸之舌”等。

3.加工自《史记》原文而成的成语,共统计出118条。其加工方式为:

一是选取最有概括性的原句词语组合加工,比重较大,共58条,也是《史记》成语的重要来源。如:从“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项羽本纪》)句选取了“皆沉船,破釜甑”加工成“破釜沉舟”;从“地埶便利,其以下兵于诸侯,譬犹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高祖本纪》)句选取了“居高屋之上建瓴水”加工成“高屋建瓴”;从“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越王勾践世家》)句则选取了“蜚鸟尽,良弓藏”加工成“鸟尽弓藏”,将“狡兔死,走狗烹”加工成“兔死狗烹”,将“共患难,与共乐”加工为“患难与共”。

二是对原句词语换字加工,使得语言表达更准确、形象,此类共21条。如:“丞相误邪?谓鹿为马。”(《秦始皇本纪》)后将“谓”换为“指”,形成“指鹿为马”;“平易近民,民必归之。”(《鲁周公世家》)后将“民”换为“人”,形成“平易近人”;“将军瞋目张胆,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为天下除残也。”(《张耳陈馀列传》)后将“瞋”换作“明”,形成“明目张胆”等。

三是对原句词语删字加工,或删掉虚词,或去掉不必要的以及重复的实词,形成四字格成语。此类有28条,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项羽本纪》)删减形成“劳苦功高”;“为我谢申包胥曰,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伍子胥列传》)删减形成“倒行逆施”;“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删减形成“怒发冲冠”等。

四是对原句词语换序加工,使之更符合人们的语言习惯,此类共有6条,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项羽本纪》)换序加工为“以一当十”;“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魏其武安侯列传》)换序加工为“相知恨晚”;“……孤立行一意而已”(《酷吏列传》)换序加工为“一意孤行”等。

五是对原句词语增字加工,改三字词语为四字格形式,在意义上基本没有发生变化,在形式上更符合成语的语言形式,且蕴涵也更丰富深远。此类共5条,如:“……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项羽本纪》)增一字为“决一雌雄”;“信乃使万人先行,出,背水陈”(《淮阴侯列传》)增一字作“背水为阵”等。

需要说明的是,有些《史记》成语实际上成于超过一种的加工手段,如:《史记》原作“嫁其祸于赵”,经历删“其”与改“赵”两种手段后形成了“嫁祸于人”;又如《史记》原为“孤立行一意”,经历删字与换序后形成了“一意孤行”。

4.整合自《史记》原文的成语,共105条。

一种是取《史记》文中一段话之意或一则故事之内涵并以四言形式表现出来,后固定为成语。如:整合“民皆歌乐之,颂其德”(《周本纪》)之意,以“歌功颂德”表达;整合“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项羽本纪》)之意,表达为“秋毫无犯”;整合“……‘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不知汉广大”(《西南夷列传》)之意为“夜郎自大”等。

另一种是取《史记》原文与古代典籍中的词语组合而成的成语。如:取《尚书·金縢》的“流言”,结合《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的“蜚语”,组合成为“流言蜚语”;又如取《史记·张丞相列传》中的“期期”,结合《世说新语·言语》篇中的“艾艾”,组合成为“期期艾艾”来形容人口吃。

第三种是将《史记》中同一篇章不同位置的词语组合起来,或者将《史记》不同篇章中出现的词语整合起来形成的成语。前者如《项羽本纪》篇尾端的诗句“力拔山兮气盖世”与篇首语句“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后分别选取了“拔山”“扛鼎”组合而成“拔山扛鼎”来形容力大无比,勇武过人;后者如语源为《绎侯周勃世家》中的“给丧”与《张丞相列传》中的“蹶张”,后人将二者组合而成“给丧蹷张”。

此外,有些词语或句子在《史记》中不止一次出现,每次出现时的形式略有不同,个别字有所改动,在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其中一种逐渐固定为成语的主要形式。如“不可胜数”一词,在《天官书》中出现时,形式与今无异,而在《梁孝王世家》中出现时用了“不可胜道”,在《张仪列传》中用了“不可胜计”,在《平津侯主父列传》中用了“不可胜载”,在《大宛列传》中用了“不可胜言”,后“不可胜数”发展固定为成语形式。又如“食不重味”一词,在《吴太伯世家》《伍子胥列传》《游侠列传》中都曾出现,而在《苏秦列传》中出现时是“食不甘味”,在《越王勾践世家》中出现时是“食不加肉”。这种形式上的微调很好地适应了内容表达的需要。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马国凡.成语[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78.

〔3〕王勤.汉语熟语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

〔4〕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

〔5〕刘洁修.成语[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6〕范培培.《史记》成语研究[J].语文学刊,2009(7).

〔7〕刘治平.源于《史记》的成语[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1985(1).

〔8〕李娟.《史记》成语研究[J].现代语文,2006(10).

〔9〕黄懋颐.《史记》与汉语成语[J].南京大学学报,1983(2).

(责任编辑 张海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