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成人教育学论文范文,成人教育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浅议一体化教学过程中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 投稿蜡笔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558次
  • 评分4
  • 82
  • 0

文/张喜才

摘要:当今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出综合素质较高的技能人才,培养的学生要与市场接轨,适应社会的需要,一体化教育模式应运而生。本文从职校学生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职校学生学习中存的问题,从而找出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方法。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职业素养 一体化 综合能力

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高速发展,各行业急需大批生产、管理与服务一线的专门人才和职业人才。在许多发达地区,技术工人和高级技术工人的工资已超过了博士、硕士,甚至出现了技术工人千金难求的局面,高能力高水平的中等层次劳动者严重短缺的现象已初见端倪。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职业教育内容及方式大大滞后于职业结构调整。这种现状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必须适应时间短,上手速度快,工作效果好,具有较强的综合职业能力,最后形成社会、学校、学生共赢的良好局面。要达到上述目的,职业院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因此我们国家不失时机地开展了职业教育的对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逐步形成了具有我国特色的一体化教学体系。一体化课程的培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那么,目前中职学生的现状又怎么样呢?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入学年龄大多在15~18岁,文化水平初中多于高中。这个年龄段正是生理、心理发生重大变化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原因,他(她)们的学习成绩较差,而更显著的差异是在学习动机、情感及意志个性等方面,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听不进课或者听不懂课或者根本不听课。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感到非常困难,班级管理的难度相对较大,学生经常出现各种违纪现象甚至违法。

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在一体化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育目标,全方位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他们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做人。

一、课堂渗透是主渠道

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是实践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在具体工作任务中体现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态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升华,所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教学。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工作方案,发挥每个人的聪明才智,再进行互评和自评方案。其次根据本组制定的工作方案进行工作,加工出成品。最后每个小组的每个成员再加工出成品并自评和互评。这个过程自始至终体现了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师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能力的同时,注重其心理塑造,挖掘教学内容中人格的要素,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二、思想教育是金钥匙

班主任为主、任课教师为辅,多做思想工作。要想使学生在行为上有所改变,首先得在思想上转变过来,因此,班主任了解班级中的每一位学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哪些学生处于什么状态、哪个层次,家长什么态度、有什么不良嗜好等,并与全体任课教师交流,在不同时机、不同情况、不同条件下从不同的角度对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想教育,最好能触动其内心。当然这些工作不可能一次成功,需要大家的多次努力。做学生思想工作时,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时机,掌握分寸,讲究科学性,要轻风细雨、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样才能感化学生,使其心服口服。教育者要热爱、尊重中职学生,要以极端负责的精神关心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健康成长。遇到学生犯错误时,要制怒,要理智地“冷”处理,对他们一时想不通的问题和教育中遇到的反复,要善于对待,要有耐心,不断地给予教育,相信他们会醒悟的。

三、主体作用是中心点

增加对学生的关注,努力培养他们的学习意识。这部分学生由于长期被排斥在好学生之外,关注的目光也远离他们很久了,实际上他们也在渴望关注。教师要学会理解学生,信任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力求师生之间“零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这对克服学生厌学情绪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给他们提供增添展示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中职生而言,语、数、外是他们的弱项,如果以文化成绩论英雄,无疑会挫败他们的自信和自尊。中职教育并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培养合格的普通劳动者,因此,给学生构建施展个人才艺的舞台,让每位学生都有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和窗口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体化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要更加符合企业的用工需要,从而使学校与市场无缝对接,使学生更快适应岗位要求。只有这样,中职学校才能不辜负党和国家的希望,才能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崔仁泉,黄远飞.广州模式:现代技工教育体系探索[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河南省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