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研究

  • 投稿萨娜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1043次
  • 评分4
  • 52
  • 0

周 杰1周 勇2杨永珍2

1.贵州省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2.首钢水钢总医院,贵州六盘水 553001

[摘要] 目的 对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证实其临床价值。 方法 选取该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大肠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8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运用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对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安全性及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随访3个月发现,观察组息肉治愈66例,未治愈2例,治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3%,观察组为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应用于大肠息肉的治疗中,具有安全性高,复发率低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NBI内镜;氩离子凝固术;大肠息肉;高频电凝切除术

[中图分类号] R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5)03(b)-0064-02

[作者简介] 周杰(1966.5-),女,贵州人,主任医师,研究方向:医疗。

大肠息肉是临床上常见疾病之一,其病具有癌变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一旦发现,需及时切除。传统的切除法以应用高频电凝切除术为多,但是其往往存在术后并发症多、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等缺点,逐渐被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所取代。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作为一种新技术,不仅疗效显著,而且安全性高、复发率低,虽然临床上对此项技术有相关研究,但是还需要大量临床数据来证明[1]。为此该院以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136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治疗的136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对两组基本资料简介如下:①对照组:研究对象68例;男27例,女41例;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8.7±5.1)岁;其中直肠息肉66例,乙状结肠39例,降结肠25例,横结肠12例;②观察组:68例;其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37.6±4.9)岁;直肠息肉64例,乙状结肠41例,降结肠28例,横结肠11例。所有研究对象均了解研究的整个过程,并自愿参与研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进行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择期手术进行治疗,术前均按常规予麻醉、消毒等术前准备,术后则按常规予以并发症处理,抗感染治疗,并于3个月后通过大肠镜予以复查。

1.2.1对照组方法对照组运用高频电凝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操作如下:肠镜到达息肉部位后,将位置调整好并予以充气,根据病变的特点选取不同的切除方式:①病灶直径<0.5 cm者予以热活检钳摘除术;②病灶直径>0.5 cm者予以混合波电凝器套扎切除术;③病变蒂较长者,则需先于根部注射定量的去甲肾上腺素,使病变充分隆起,再行电凝套扎切除术;④病变范围较大,则可采取分片多次切除[2]。

1.2.2观察组方法观察组采用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治疗,具体如下:将定高频电发生器的功率设定为25~40 W。送肠镜到息肉位,然后切换NBI,对息肉的特点进行全面的观察,并修改治疗方案。换气后在内镜引导下将氩离子凝固导管插入至据病灶0.5 cm处,按3 s/次予以凝固治疗,直至达到治疗标准后停止治疗,抽气后依次退出氩离子凝固导管及内镜。具体病变的处理及标准:①扁平的息肉直接进行凝固治疗,至表面泛白为止;②有蒂息肉,则先行圈套器切除术再予以凝固治疗;③息肉较大及呈分叶状者,应先使用氩气刀将病灶缩小后采取凝固治疗。

1.3评价标准

①疗效:根据术后3个月的复查结果对疗效进行评价,肠镜显示病灶处无复发和明显瘢痕,且覆盖肉芽组织者为痊愈病例。治愈率=治愈病例数/研究病例数×100%[3];②安全性:以并发症发生率作为评价安全性的标准。并发症发生率=出现并发症病例数/研究病例数×100%。

1.4统计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8.2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构成比表示,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疗效

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观察组息肉治愈66例,未治愈2例,治愈率97.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8.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安全性比较

对照组出血为6例、穿孔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3%,观察组的为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的多发病,若治疗失时或不当则会导致癌变,进而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大肠息肉治疗方法及疗效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随着微创手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用于大肠息肉的治疗,使得其疗效和安全性得到显著的提升 [4]。在临床上最常用的内镜治疗法一般为高频电凝切除术和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两种方法,经过大量临床数据证实,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具有并发症少、治愈率高,无穿孔的特点[5]。

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是在NBI内镜下通过氩离子体将高频电流无接触地作用到病变部位,使其凝固,而达到消除病灶的治疗方法。用于大肠息肉的治疗中,不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有效降低了肠穿孔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6]。氩离子凝固术的凝固深度<3 mm,从而有效预防了因电凝过深而致的肠穿孔,使得治疗的安全性显著提升[7]。该院以136例大肠息肉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发现,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组的治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1%、4.4%,明显优于高频电凝切除术组的88.2%、1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以充分证明,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用于大肠息肉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这与临床上的相关研究结果一致[8],但具体的数据存在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该院的设备、医护人员技术,研究例数等有关,但这些因素并不影响组间的比较结果,因此该研究结果科学有效。

综上所述,NBI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应用于大肠息肉的治疗中,明显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及治疗的安全性,降低了复发率,适合临床推广。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劳有益,苏彩日,陈哲,等.窄带成像技术下APC治疗大肠息肉的临床应用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32):53.

[2]赵雅琴.结肠息肉采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与高频电凝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2014,13(10):2360-2361.

[3]陈世洪,孙显.内镜下诊治大肠息肉128例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2(14):138-139.

[4]郭桂元,黄子成.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4,13(15):135-136.

[5]张小敏.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刀治疗胃肠息肉的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3-4.

[6]潘志刚,苏东星,肖晨,等.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治疗上消化道疾病的临床研究[J].微创医学,2011,22(3):422-425.

[7]华从琴,李海荣.氩离子凝固术联合高频电凝术治疗胃肠道增生性疾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3,23(6):235-236.

[8]钟志民,别彩群,李园珍.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术与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大肠息肉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2,24(8):324-326.

(收稿日期: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