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医药学论文范文,医药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MRI与CT技术的应用价值

  • 投稿张赢
  • 更新时间2015-09-16
  • 阅读量630次
  • 评分4
  • 69
  • 0

梁金瑞

山西省介休市汾西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CT室,山西介休 03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磁共振(MRI)与CT技术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MRI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阳性率和预后、患者头部特殊部位(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延髓、脑桥、中后颅窝等)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头部特殊部位病变检出率为8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检出率54.3%,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MRI技术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技术,但两者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效果较好的成像检查技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急性颅脑损伤;磁共振成像;CT技术;诊断效果

[中图分类号] R651.1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11(c)-0187-02

颅脑损伤是指人体头部由于受到暴力作用而引起的创伤。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措施是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死率的重要手段[1]。在临床中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时通常采用CT技术或MRI技术对其进行检查、做出诊断,以对患者采取及时有效的诊治措施,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1]。该研究选取该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MRI与CT技术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该院收治的7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龄23~76岁,平均(33.6±7.5);对照组35例,男14例,女21例,年龄22~72岁,平均(31.5±6.8)。受伤原因为各种工伤、殴打致伤、交通事故、坠落致伤。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抽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恶心呕吐。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磁共振(MRI)进行检查。检查操作采用美国GE Signa HDe 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进行扫描检查,操作时由资深影像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规定对患者的颅脑进行多方位的扫描检查。

对照组患者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其操作采用美国GE Lightspeed 64排螺旋CT机对患者进行常规的轴位扫描。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和预后、头部特殊部位(灰白质交界区、胼胝体、延髓、中后颅窝等)病变的检出率。

1.4统计方法

该调查所有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其他指标均采用(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阳性率和预后

通过仪器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阳性率为88.57%,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4.29%,两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预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的头部特殊部位病变检查比较

两组患者检查后观察组患者的头部特殊部位病变检出率为8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检出率54.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颅脑损伤产生的原因是由于人体头部受到外力作用而导致人体的颅骨、脑膜、脑血管和脑组织发生机械形变。颅脑损伤也常发于小儿,小儿由于脑组织还在发育过程中,其脑组织对于损伤的敏感性较强,小儿脑损伤即使从外表看来并不严重,但是仍然能够损伤幼儿的脑组织,进而影响到患儿的智力发育。针对小儿颅脑损伤,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诊断技术是CT技术,相关研究表明,对新生儿进行早期的CT检查,能够提高新生儿的生命质量[3]。

CT是一种具有全面检查病情功能的探测仪器,CT技术的全称为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技术利用人体不同组织对X线的吸收和透视率的差异,使用灵敏度较高的仪器对人体进行测量,通过X线摄取人体被检测部位的断面或是该部位的立体图像,然后将仪器测得的数据传输到电子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由此来观察患者体内发生病变的部位。借助CT技术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检查能够提高颅脑损伤的确诊率和确诊速度[4],并且采用CT技术进行检查时具有操作简便、检查时间较短、价格比较低廉等优势,尤其是结合三维重组后处理技术对颅骨骨折的显示有其他检查明显不可比拟的优势,因此,采用CT技术进行颅脑损伤检查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5]。

磁共振(MRI)成像技术是一种断层成像技术。磁共振技术是利用磁共振现象从人体中获取电磁信号,并对人体信息进行重建。磁共振成像技术利用磁共振能够取得各个方向的断层图像、三维图像,甚至还能够获得具有空间—波谱分布四维图像。此外,磁共振能够进行多方位检查成像,对人体的软组织具有较好的分辨率,其成像方法较多,除了能够通过成像来反映人体的解剖结构外,还能够提供生理、病理和生化信息等优点。

采用磁共振和CT技术都能够检查颅脑损伤情况,采用两种技术能够检测到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头部特殊部位的病变情况,如该实验研究中采用两种技术都检测出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头部存在灰白质交界区损伤、中后颅窝损伤、胼胝体损伤、延髓、脑桥损伤,但是从检查数据来看采用磁共振的检出率高于CT技术,两种技术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治疗中的病症检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我们可知在诊断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时,采用磁共振能够提高该病症诊断的准确率。

磁共振和CT技术成像诊断方法都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清晰的影像材料,但是两种检查技术却存在明显的不同,CT检查成像技术所需时间较短,而磁共振需要的时间相对长些,并且采用磁共振进行检查时其检查空间多数是封闭的,这样的环境给患者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由此使得大多数患者倾向于CT检查成像技术。但是有相关研究表明[6]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研究中,采用磁共振的检查诊断效果优于CT,磁共振检查诊断率高,并且具有较高的对比率和分辨率以及较大的扫描视野。

该研究实验结果显示,采用磁共振能够有效得检查出患者是否存在实质性脑损伤。由于磁共振具有多方位成像的功能,所以在检测过程中对于患者脑部较小的病灶、特殊部位也能够有较好的显示,提高诊治医师对患者病情的掌握。该实验中都采用磁共振检查诊断的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88.57%,采用CT技术检查的对照组患者的阳性率为74.29%,观察组患者的头部特殊部位检出率为80%,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检出率54.3%,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知MRI相对于CT技术的敏感率较高,漏诊率较低,相对于CT技术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在沈远望[7]的研究报告中磁共振的检出率为80%,CT技术的检出率为60%,其研究结果和该研究实验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研究数据来看,采用核磁共振的检出率差异相对偏小,而采用CT技术的检出率差异相对偏大,产生这样结果的原因是磁共振成像原理技术采用的是多方位的断层检查,通过两种时间的不同,提高病变的检出率,而两项研究数据之间的差异可能是因为在成像时采取的检查方位不同以及实践差距造成的。而CT技术是通过人体组织对X线吸收和透视率的不同进行断面或立体的成像技术,在实际的成像过程中很难发现一些细小的病变,而该项研究之间数据差异较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患者本身体质的原因而影响到X线吸收和透视率,但是,采用磁共振检查成像方法由于成像时间较长,对于躁动或是昏迷患者不能够获取清晰的图像,且对于体内含有金属物质的患者也不能够进行检查,因此,磁共振检查成像方法虽然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其还具有不可避免的缺点,因此,磁共振不能够代替CT技术,同样CT技术也无法代替核磁共振检查成像技术,两种检测技术应当处于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8]。

综上所述,采用磁共振检查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效果明显优于CT技术,但两者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优点,在临床中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优先选择效果较好的检查成像技术。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朝丽.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急救与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2(9):43-44.

[2]袁珠.CT对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5):178-179.

[3]郭启平,关友兵,张宏卫.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特点和CT 表现[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11,9(4):284 - 285.

[4]傅锦.急性颅脑损伤的CT诊断及临床价值[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2):53-54.

[5]陈笑平.急性颅脑损伤CT检查 160 例回顾性分析[J].工企医刊,2011,24(4):8-9.

[6]张伟.C T 与磁共振在急性颅脑损伤诊断中的比较研究[J].中外医疗,2011,26(9):172.

[7]沈远望.急性颅脑损伤中CT与MRI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2014,17(18):71.

[8]魏萍,李江涛.颅脑损伤患者中CT 扫描的诊断意义[J].中外医疗,2010,29(4):23-24.

(收稿日期:201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