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临床医学论文范文,临床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不同程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及预后分析

  • 投稿Gren
  • 更新时间2015-09-15
  • 阅读量736次
  • 评分4
  • 76
  • 0

李 明 宋荣刚 辛 梅

山东省济南市第五人民医院心内科,山东济南 250022

[摘要]目的 探究不同程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及预后分析。方法 测试2012年3月—2013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206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浆NT-proBNP浓度,把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复发和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没有发生上述病症的患者作为存活组,对两组患者血浆的浓度变化和预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病因不同的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也不尽相同。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未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阶段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结论 由数据分析发现,通过分析得出存活组血浆浓度低于死亡组,心力衰竭患者浓度不断升高,需要注意预后情况,在临床中有很大的研究价值。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心力衰竭;血浆浓度;变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R54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5)04(a)-0005-03

[作者简介]李明,女,山东济南人,硕士,主治医师,本科,从事心血管心衰方面工作。

[通讯作者]辛梅,女,硕士,邮箱: xinm108@126.com。

探究不同程度心力衰竭老年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变化及预后分析。心脏病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的几率很大。心力衰竭在心脏疾病中非常严重,致残率和死亡率非常高。心力衰竭的诊断在临床上无客观、准确的标准。随着我国医学的发展,发现N末端B型利钠肽原在心室舒张末期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增高时分泌[1-3], 所以,医学上用检验NT-proBNP浓度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4-6]。该研究选择2013年3月——2014年12月期间该院收治的有206位心力衰竭患者,对其进行不同阶段血浆NT-proBNP浓度的测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测试206例心力衰竭患者不同阶段的血浆NT-proBNP浓度,对患者血浆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男性107例,女性99例,年龄在60~80岁。所有患者通过检查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脏功能异常,其中瓣膜性心脏病患者有35例,缺血性心肌病患者46例,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有84例等[7-9]。

1.2 方法

1.2.1 检测方法 清晨抽取患者空腹状态下2mL的静脉血,放于乙二胺四乙酸试管中,2h后用仪器对血浆进行一定速度分离,把分离后的血浆放在-20℃中保存2d,根据标准说明书对血浆浓度进行标准检测。用到的检测仪器包括ELISA试剂盒和自动酶标仪,检测过程中,血浆的检测指标均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

1.2.2 研究方法 患者需要在不同时间段进行血浆浓度的检测,并且做好检测数据记录,检测时间分别是住院时、住院后5d和出院后3个月。对不同病症和心力衰竭分级不同的患者进行NT-proBNP的标准浓度检测和对比分析。对患者进行定期走访,在走访中把发生心绞痛、心力衰竭复发和死亡患者作为死亡组;把没有发生上述病症的患者作为存活组,数据对比两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和NT-proBNP的关系。

1.3 统计方法

对两组患者对比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数据资料运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

2 结果

2.1 心力衰竭患者血浆 NT-proBNP 比较

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不同导致血浆浓度也不同,见表1。

2.2 两组血浆NT-proBNP浓度的比较

数据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阶段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通过上文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未出现心血管疾病的患者相比较低(P<0.05)。死亡组患者入院阶段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研究表明:储存环境和条件不同,血浆NT-proBNP浓度很大程度上较为稳定,常温下能够保存7d,5℃以下能够保存10d,-20℃以下能够保存几个月,多次冻融不会改变NT-proBNP浓度。NT-proBNP半衰期较长、个体变异较小和浓度较高等多种优点。结论的形成给临床实践提供了明确的诊断依据和预后价值,对心力衰竭患者保持血浆NT-proBNP浓度的平衡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心力衰竭出现在心脏病严重阶段,在临床中非常复杂。国际上对NT-proBNP进行研究时,选择了70例心力衰竭与收缩功能不全患者,把70例患者分为标准临床治疗组与NT-proBNP组,对两组同时进行随访9个月。结果表明指导下的NT-proBNP的心力衰竭治疗患者心血管的发生率大大降低。上文研究结果显示,死亡组患者入院阶段的血浆浓度明显高于存活组,急性心肌衰竭患者入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血浆NT-proBNP浓度有所好转,通过对血浆NT-proBNP浓度进行平衡有效的降低心理衰竭的发生,结果与相关临床研究报道的结果一致。如郑丽华等人研究报道,血浆NT-proBNP浓度升高对心肌损伤患者有很好的应用价值[14];张俊峰研究报道,血浆NT-proBNP浓度和患者的心力衰竭程度有关,可以有效作为临床诊断和分级指标[15] 。

该课题中最为不足之处就是病例人数比较少,以更多的病例来体现出研究结果的真实性。由于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有一部分是其他科室转入的病人,所以,需要制定出一个较为统一有效的治疗方案,严格对不利因素进行有效控制,通过对不利因素有效控制和增加研究病例进一步研究。NT-ProBNP浓度的不断变化会对患者身体稳定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临床中对此还需要进行深入的探究和技术改进,比如,对心脏病患者不同病因之间的比较和对其的影响因素等[12-13]。通过对这些病因之间关系的研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明确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监测和预后的价值所在,更好的应用在临床中。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盛亦如. 喜读《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J]. 医学与哲学,1994(10):54-55.

[2]王国桢,龙艺. 中外医学院校人文医学教育比较及启示[J]. 医学教育探索,2006(7):631-633.

[3]许昶. 南通中外医学交流史略[J]. 江海纵横,1996(4):34-35.

[4]彭庆星. 中国现代医学美学与美容学科建设与发展研讨会[J].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1994(21):4-5.

[5]褚嘉祐. 中国现代医学遗传学的主要奠基者——吴旻[J]. 遗传,2010(8):759-761.

[6]张大庆. 中国现代医学初创记[J]. 中国医院院长,2012(15):90-92.

[7]杨彩娜. 探讨血浆NT-proBNP浓度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诊断和临床预后评估价值[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14(4):56-57.

[8]古忆,卢新政,周建松,等.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视黄醇结合蛋白、胱抑素、NT-proBNP浓度与体质量指数的关系[J].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19):5685-5689.

[9]刘运香. NT-proBNP与心力衰竭诊治及预后关系的探讨[D].郑州:郑州大学,2009.

[10]邓梦华.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相关性研究[D].广州:广州医学院,2011.

[11]刘敏. NT- proBNP浓度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D].乌鲁木齐:新疆医科大学,2012.

[12]阿布都卡地尔·阿布都拉,阿布都乃孜尔·肉孜,艾克帕尔·阿布都克里木. 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对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J]. 中国医药导报,2011(26):27-28.

[13]马锦洪,姜庆波. NT-proBNP在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20):2355-2356.

[14] 郑立华,王秋萍,张倩,等. Hs-CRP、cTNT、D-D 和 NT-proBNP 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2):336-337.

[15] 刘路平,谢晓林,林玎. 联合 cTnT、hs-CRP、NT-ProBNP 测定对心力衰竭的诊断及预后判断的意义[J]. 脑血管病防治,2011,11(1):40-42.

[16] 张俊峰. 血浆 BNP、CRP 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价值及与心功能的关系[J].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l0):1601-1602.

(收稿日期:2014-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