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保健医学论文范文,保健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车祸后,他的“天花板”漏水了

  • 投稿小兔
  • 更新时间2015-09-01
  • 阅读量157次
  • 评分4
  • 69
  • 0

陈昕

小刘一个月前出过一次车祸,当时只是轻微的脑震荡,没多久就痊愈了。可是这几天他总觉得头莫名地疼,还流“清鼻涕”。去社区医院拿了点药,又是口服又是喷鼻,可“清鼻涕”还是流。来到市医院才真相大白,原来小刘得的是脑脊液鼻漏,他的“天花板”漏水了!他鼻子里流的不是鼻涕,而是脑脊液。

“天花板”为啥会“漏水”?

所谓脑脊液鼻漏,是指脑脊液从破裂或缺损的蛛网膜、硬脑膜和颅底骨折处流出,进入鼻旁窦或鼻腔,再自鼻孔或鼻咽部流出。表现为鼻腔间断或持续地流出清亮、水样液体,早期因与血混合,可为淡红色。大多数为单侧鼻孔,在俯身、睡卧、弯腰等动作时会因颅内压增高而导致脑脊液漏出增多。

鼻漏情况可在受伤时随即发生,超过半数会在48小时以内发生。而迟发性的患者可在伤后数周、数月或数年后发生。此病风险极高,会因颅内反复细菌感染危及生命。

脑脊液鼻漏按其病因可分为创伤性和非创伤性两种。像小刘这种情况就属于创伤性的,多是因为外伤(主要是车祸)、颅底和鼻窦手术创伤等损伤了颅底,造成薄弱区域颅内血管的搏动,将脑脊液的压力传导在薄弱处。随着时间的积累,造成该处本已破坏的颅底硬膜穿孔而造成颅内与鼻腔相通,导致脑脊液漏出。

也有自发性的脑脊液鼻漏,多发生于女性。如患有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或是工作生活中遭受巨大挫折等,都可能是其诱因。诊断并不难

诊断主要依靠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症状表现为:一侧或双侧鼻孔持续或间歇性流出清亮液体,向一侧倾斜、低头或压迫颈静脉时症状加重;或漏水较少,但晨起时发现枕边潮湿。也有仅表现为反复颅内细菌性感染,鼻漏并不明显。一般发病多在颅脑外伤、手术后,少数患者仅有过轻微颅脑外伤史或喷嚏后发生鼻漏。

临床上,医生常常让患者低头用力,或者压迫患者的颈静脉,观察鼻腔清水样液体流量是否增加,再根据既往史(如颅脑外伤史、鼻子流清涕史、颅内感染史)来初步推断患脑脊液鼻漏的可能,这也是与过敏性鼻炎相区别的检查方法之一。

此外,还可根据鼻窦颅底高分辨率的CT或MRI检查来定性判断。对鼻腔流出液进行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测定,对辅助诊断有重要意义。有些患者的漏口,其特征很典型,容易靠鼻窦颅底高分辨率的CT或MRI检查来得到定位。但有些漏口既狭小又隐蔽,很难靠影像来定位,需要再进行仔细的鼻内镜检查。先保守治疗

大部分患者可通过保守治疗而痊愈,疗程为半月到一月,视病情而定,期间应密切观察。主要措施有:

卧床休息患者应绝对卧床。一般采用头高20°~30°半坐位,卧向患侧,脑组织可沉落于漏口,促使其自然愈合。

保证鼻腔清洁及时擦拭掉漏出液,避免堵塞而导致脑脊液逆流及局部细菌生长。

预防颅内压增高可酌情使用甘露醇、速尿等降低颅内压;防止感冒;保持大便通畅,给予通便药物以避免便秘;勿做屏气、擤鼻、咳嗽等增加颅内压的动作。

应用抗生素一般来说,鼻漏超过24小时就有可能合并脑膜炎。一旦发生脑膜炎,应视病情给予适量的抗生素,以头孢类为主。

腰大池置管引流对于外伤性脑脊液鼻漏,则可行腰大池引流5~7天。患者平躺侧卧,取L3~4或L4~5间隙穿刺,置管入蛛网膜下腔,末端接无菌引流袋,控制好流量。此方法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减少脑脊液流出量,促进愈合。

如保守治疗1月未愈,则应考虑手术将“天花板”的漏口彻底堵住,以避免颅内感染。现在多采用内镜下鼻内入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手术借助鼻内镜仔细寻找鼻漏来源,清除漏口周围的肉芽组织及坏死组织,并充分冲洗,再使用修复材料充分铺盖漏口并适度压迫。采用这种修复方法可以避免开颅,降低风险,手术成功率超过90%。

(编辑/戎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