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基础医学论文范文,基础医学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应用X线、CT、MRI检查技术分析

  • 投稿沧海
  • 更新时间2015-09-18
  • 阅读量937次
  • 评分4
  • 67
  • 0

毛中亮

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应用X线、CT、MRI检查意义。方法 本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3例早期受累骶骼关节采用X线、CT、MRI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检出病变关节25侧,CT检出病变关节61侧,MRI检查病变关节76侧;MRI和CT骶骼关节数检出率显著高于X线,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RI骶骼关节数检出率显著高于CT,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三者结合能够准确反映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MRI可显示X线和CT检查观察不到的细微病变,且可进行准确分级。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 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X线;CT;MRI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1(c)-0001-02

强直性脊柱炎是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而骶骼关节病变为前期侵及部位[1]。报道显示,大部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骼关节均受累。骨骼关节炎病变是最早发生且最常见的一种病变,而早期给予诊断缺乏一定的临床标准,故而对其诊断中采用影像学观察成为重要依据[2]。本文研究主要针对该院43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X线、CT、MRI检查对早期受累骶骼关节的价值,现将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3年5月—2014年5月期间在该院接受诊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3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24~50岁,平均年龄(29.71±1.54)岁;病程8个月~5年,平均病程(1.63±1.18)年。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年龄24~50岁;②实验室肩擦血沉上升,白细胞抗原呈阳性,C-反应蛋白阳性;③与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④均已经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1.2.2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者;②年龄<24岁、>50岁者;③精神疾病者;④伴外周性关节炎、风湿及类风湿疾病者;⑤合并严重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功能异常者。

1.3 方法

本组43例患者均在就诊7 d内完成X线、CT以及MRI检查。

1.3.1 X线检查使用摄影系统(KODAK DR7500),取患者骶骼关节前后位,曝光条件为40~50 mAs,70~80 kV。中线向头部倾斜率为15~30°。

1.3.2 CT检查取仰卧位,使用16层螺旋CT扫描机检查,按照结果判断病情。机器参数设定为螺距1.0,准直0.6 mm,矩阵为512×512,扫描方式为各向同性。以骶骼关节上缘为基线,连续扫面2 mm层厚的全部骶骼关节,同时进行冠状位重建。

1.3.3 MRI检查取仰卧位,使用超导磁共振扫描仪(来自于德国西门子Viero 3.0T)检查,按照结果判断病情。与CT检查方法相同,矩阵256×256。若在平扫过程中出现可疑活动性病变,则可进行增强扫描,使用Gd-DT-PA对比剂,注射速度为0.1 mL/s,剂量为0.1 mmol/kg。

1.4 判断标准

①0级:患者检查结果显示无异常;②I级:骨性关节面毛糙,能够发现骨小梁紊乱、增粗,小囊变区;③II级:患者双侧骶骼关节面出现虫蚀样骨质破坏,出现骨质破坏区域按照病情不同表现为不同程度骨质增生硬化现象;④III级:与II级病变相同,但患者关节间隙出现改变,部分关节出现强直;⑤IV级:患者在III级病变基础上,关节出现完全强直。

1.5 统计方法

运用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 19.0给予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X线、CT、MRI病变关节敏感性对比

由表1结果可知,X线检出病变关节25侧,CT检出病变关节61侧,MRI检查病变关节76侧。

2.2 X线、CT、MRI检查结果对比

由表2结果可知,X线检查I级12例、II级10例;CT检查I级34例、II级31例;MRI检查I级32例、II级44例。

3 讨论

强直性脊柱炎是常见的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而轴关节出现慢性炎症是其主要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肌腱炎、下腰痛等,并且病程较长。

X线是目前临床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但该技术对关节面的显示分辨率及清晰程度较低,故而在临床上应用受限[3]。本文研究结果显示,X线检出病变关节25侧,占32.05%;X线检查I级12例、II级10例。CT是常见的一种医学影像学技术,该技术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及密度,采用多层螺旋CT给予扫描机多方位重建,具有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4]。本文研究结果显示,CT检出病变关节61侧,占78.21%;CT检查I级34例、II级31例。MRI是近年来一种临床上推广使用的医学检查方法,该检查技术不仅可将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病变准确显示,同时还可准确显示骨质硬化、骨质侵蚀以及滑膜病变等骨性结构改变。本文研究结果表明,MRI检查病变关节76侧,占97.44%;MRI检查I级32例、II级44例。

综上所述,X线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较差,CT检查效果优于X线,尤其针对关节旁骨质硬化敏感性较高,而MRI敏感性明显优于X线与CT。三者结合可准确反映强直性脊柱炎骶骼关节早期改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李振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和MRI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7):116-117.

[2]查广盛.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低场MRI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29):3398-3401.

[3]尹成俊,鲁国卫,章宏,等.CT与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3):485-486.

[4]周子和,李国权,朱世培,等.X线、CT、MRI检查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改变的敏感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0):1617-1619.

(收稿日期: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