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论文网免费提供会计毕业论文范文,会计毕业论文格式模板下载

海东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分析

  • 投稿宝江
  • 更新时间2015-09-12
  • 阅读量415次
  • 评分4
  • 34
  • 0

马贵

摘要:缩小收入差距,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伴随收入差距对经济、社会影响不断深化,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近年来,青海省经济总量明显增加,增长速度不断加快。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上,青海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增收政策和措施,城镇居民收入大幅提高。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 :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海东地区

一、海东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现状

伴随着海东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城镇居民收入稳步提高,生活质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但是,在收入水平总体提高的同时,收入差异扩大的问题也日益突出,成为收入分配领域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一)海东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速度快,出现两极分化现象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全面和深刻的变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总体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社会各个阶层都程度不同地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这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但是,必须看到社会分配领域中收入差距的扩大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青海统计局对海东地区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调查,2011 年全区城镇居民家庭总收入人均水平为18605.08 元,同比2010 年增长13.0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2598.39元,同比2008 年增加990.34元,增长8.53%。2011年海东地区城镇居民的数据资料显示,全区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都在增长,但增长幅度不大。城镇居民家庭总支出人均水平为16715.57元,同比增长8.57%;人均消费支出为13751.26元,同比增长16.67%,因物价上涨,导致八大类消费支出总量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交通和通信、其它商品和服务、医疗保健上涨速度较高。

(二)海东地区失业、下岗职工成为低收入群体的新构成

据青海统计局对2012 年末海东地区的调查,全区总人口157.58 万人,城镇单位从业人员5.6 万人,海东地区城镇失业人数39.57 万人,在岗职工人数5.4 万人,下岗职工人数为全区城镇在岗人口的25%,同比2011年全区下岗人数新增4%。这新增4%的下岗人口成为无业游民,这些下岗职工为了增加收入只能另从其他的行业,这些行业的收入比以前的收入有些偏低,成为与高收入群体形成显著地反差。全区城镇居民失业人口和下岗人口越来越多,”十一五”以来全区城镇人口失业下岗人数每年都在上升,这些失业职工下岗之后普遍进入了低收入群体。

(三)收入差距扩大使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

近几年青海省收入差距扩大的势头比较明显,这种势头不适当加以遏制,进而会造成两极分化。巨大的财富差距会使人们的心理天平难以平衡,相当一部分人处于失衡、不安、疑惑之中,造成不满情绪的滋生和蔓延。下岗职工、失业人员的增加,城镇贫困阶层生活状况日见艰难,会引发贫困阶层对政府的不满,对改革开放产生怀疑,对未来生活失去信心,从而就把精神寄托在封建迷信或一些异端邪说上,这就增加了社会不稳定因素,加剧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的混乱,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二、海东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中存在的问题

(一)从家庭条件看,导致低收入家庭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是家庭人口多、负担大等因素

(二)就业结构和行业分布差距

海东地区城镇居民家庭就业人口中,高收入家庭职工工作单位效益好,收入较稳定,而最低收入家庭户多在经济效益差和竞争能力低的集体经济单位或从事个体劳动、或职业不稳定者,从而影响其收人。

(三)不同地区由于区位优势导致城镇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地理位置和环境差异是影响收入差距的又一原因,海东地区整体环境气候差不多一致,但是由于地形,城镇的坐落位置有差异,城镇居民的收入也产生了差异。

(四)受教育水平引起的收入差距

教育的程度与收入水平成正比,即收入水平越高,教育投入越多,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多,接受教育的条件越优越;收入水平越低,教育投入越少,接受教育的机会越少,接受教育的条件越差。

(五)社会保障引起的收入差距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安全制度,其首要功能是缩小社会收入差距,为低收入者和无收入者提供社会保障,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等因素,海东地区社会保障工作仍然是软肋,还存在制度缺陷、保障范围较窄等问题,不能够发挥出其具有的保障基本生活,提供较好的医疗教育环境以及解决农民养老问题的功能。例如,平安县、互助县经济发展比较快,城镇居民的收入比较高,参保的缴费也就越多,享受的受益也就越多,相比其他县保障完善。然而这种差异就不能产生缩小收入差距的功效,反而成为扩大收入差距的直接推动力。

三、海东地区城镇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对策

(一)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提高低收入居民收入扩大就业是缩小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根本性措施,积极促进充分就业,才能从源头上解决社会贫困根源。至于如何增加就业岗位,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扶助有发展前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支持中小企业和非国有经济的发展,以提高社会就业容量;政府从税收、土地使用等多方面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加强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

从宏观角度看,通过教育,可以开启居民智力,增强国民的道德水准,提高劳动者素质,有利于本地区的技术进步和发展。从微观方面看,居民文化程度的高低与家庭人均收入正相关,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以直接增加家庭的收入水平,缩小居民家庭的收入差距。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使社会福利政策向贫困者倾斜

今后应加大公共招聘、职业培训、社会保障三条保障线的扶持力度,继续提高低收入者的保障水平。同时还应逐步调整现有社会福利政策,在住房补贴、退休金、医疗保险、义务教育等方面向低收入者倾斜,通过社会保障的再分配,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现有资金的作用

对于大多数城镇居民而言,没有主观的自主创业意识,而是依靠政府的扶贫、帮助来改善生活条件,但是依靠政府没有太大的明显效果,政府职能保障居民的温饱问题。如果居民手中有闲余不用的资金,那么可以用这部分资金进行创业,这样可以提高收入,可以缩小与高收入者的收入差距。

(五)规范市场秩序,抑制极少数垄断性经营收入和非法收入

坚持依法规范市场秩序,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整治非法收入,完善权利监督制度,强化对权利的约束,增加执行公务的透明度。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的现象,严惩贪污腐败。同时通过立法规定公务员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增强公务员办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另外,还要完善整个制度运行的道德秩序和信用结构。对有些人利用非法手段,借助权力和垄断地位获取暴利,要依法予以严厉打击,抑制垄断性经营收入和非法收入。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王鹏.中西部地区应立足增长调整产业结构.

[2]辜珩.资源税改革对平衡中西部和东部地区财政收入差距的作用,《企业导报》2011年第5期.

[3]张东辉,徐启富.中国城镇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实证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

(作者单位:青海民族大学级经济学院2010在校学生)